(产品管理)压铸产品缺陷的诊断方案书

上传人:梧*** 文档编号:136494222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品管理)压铸产品缺陷的诊断方案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产品管理)压铸产品缺陷的诊断方案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产品管理)压铸产品缺陷的诊断方案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产品管理)压铸产品缺陷的诊断方案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产品管理)压铸产品缺陷的诊断方案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产品管理)压铸产品缺陷的诊断方案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品管理)压铸产品缺陷的诊断方案书(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压铸产品缺陷的诊断 压铸过程是一个复杂过程。压铸产品合格率一般在70%90%之间,影响压铸产品的因素有如下几点:机器本身的性能;机器的各项工作参数;压铸型(模)的结构和性能;压铸合金的质量及操作者的技能。为了提高压铸生产效率和产品的合格率,操作人员必须具备有一定的预防和排除产品缺陷的工作能力。 一、压铸产品缺陷诊断实例分析 (一)铸件出现缺陷时,应分析缺陷产生的原因,一般从如下几个方面考虑: 调机(调整压铸工艺参数); 换料(换另一种料或改变新料与回炉料比例); 修改型(模)具结构(内浇口、溢流槽、排气槽)。 1、分析思路 (1)先作合金成分分析,判断合金料的质量,对缺陷影响程度。 (2)可

2、以剖开缺陷部位,进行金相分析,判断压铸工艺因素影响。 (3)对型(模)具方案重新分析。 (4)对熔炼过程的检查。 2、采取措施 (1)调整工艺参数:填充速度、填充时间、模温等。 (2)换料:换另一个品牌的料;新料与回炉料的比例。 (3)修改型(模)具:内浇口,入水的射流角度,溢流槽,排气槽。 (二)实例分析 1、初步了解 铸件名称:汽车化油器本体; 压铸合金:ADC12; 产生缺陷:加工后漏气,废品率达40%以上。 2、分析过程及解决方法 (1)进行合金成分化学分析,列出分析表,见表7-1。 表7-1ADC12压铸合金成分化学分析表 CuSiMgZnFeMnNiSn 铸件12.1010.290

3、.152.172.680.230.040.02 铸件22.0810.640.222.203.220.270.040.03 铸件32.0810.400.152.132.390.220.030.02 规定值1.53.59.612.00.31.31.30.50.50.3 分析结果:Zn含量在2%、Fe含量在3%左右,大大超过了规定值。 杂质Zn:高温脆性大,使铸件有产生裂纹的倾向。 杂质Fe:当Fe含量低于0.7%,会产生与压铸型(模)焊合现象;含量在0.81.0%范围比较好压铸,但含量超过1.3%,又会产生金属化合物,降低物理性能,是产生缩孔、收缩裂纹的原因之一。 解决方法:控制合金原料中杂质含量

4、。 (2)金相分析 分析结果:发现基本组织晶体粗大,有铁-锌-硅的化合物,有气孔、缩孔。 解决方法:合金成分中杂质含量控制,压铸工艺调整。 (3)对合金熔炼过程采取措施 估计金属液中含气量较高,在保温炉内,采用氩气脱气处理15分钟。 (4)对型(模)具方案重新分析 1)排气不够充分时,可加大排气槽尺寸,加多排气气口。 2)利用激冷排气块或采用真空压铸法,加大型腔内的空气排放量。 3)在产生缩孔部位(漏气)增设辅助浇口,以提高铸造压力的传递效果。 (5)压铸工艺参数 1)合理设置慢速压射和快速压射开始点,可以减少金属液包卷气体现象。修改原来工 艺中快速切换的位置,快速切换位置选择在铸件两侧壁厚部

5、位(产生缩孔处)之前。 2)浇口速度提高到4050m/s。 3)降低金属液浇注温度:680690降6705 4)降低模温:200降160 3、效果:加工后废品率降低到5%以下。 二、压铸产品缺陷类型、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 (一)流痕和花纹 外观检查:铸件表面上有与金属液流动方向一致的条纹,有明显可见的与金属基体颜色不 一样无方向性的纹路,无发展趋势,如图7-18所示。 图7-18流痕 1、流痕产生的原因有如下几点,查明原因后应及时纠正。 (1)模温过低。 (2)浇道设计不良,内浇口位置不良。 (3)料温过低。 (4)填充速度低,填充时间短。 (5)浇注系统不合理。 (6)排气不良。 (7)喷雾不

6、合理。 2、花纹产生的原因是型腔内涂料喷涂过多或涂料质量较差,解决和防止的方法如下: (1)调整内浇道截面积或位置。 (2)提高模温。 (3)调整内浇道速度及压力。 (4)适当的选用涂料及调整用量。 (二)网状毛翅(龟裂纹) 外观检查:压铸件表面上有网状发丝一样凸起或凹陷的痕迹,随压铸次数增加而不断扩大和延伸,如图7-19所示。 图7-19网状毛翅 产生原因如下: 1、压铸型(模)型腔表面有裂纹; 2、压铸型(模)预热不均匀。 解决和防止的方法为: 1、压铸型(模)要定期或压铸一定次数后,应作退火处理、消除型腔内应力。 2、如果型腔表面已出现龟裂纹,应打磨成型表面,去掉裂纹层。 3、型(模)具

7、预热要均匀。 (三)冷隔 外观检查:压铸件表面有明显的、不规则的、下陷线性型纹路(有穿透与不穿透两种)形状细小而狭长,有时交接边缘光滑,在外力作用下有断开的可能,如图7-20所示。 图7-20冷隔 产生原因如下: 1、两股金属流相互对接,但未完全熔合而又无夹杂存在其间,两股金属结合力又很薄弱; 2、浇注温度或压铸型(模)温度偏低; 3、浇道位置不对或流路过长; 4、填充速度低。 解决和防止的方法为: 1、适当提高浇注温度; 2、提高压射比压缩短填充时间,提高压射速度。 3、改善排气、填充条件。 (四)缩陷(凹痕) 外观检查:在压铸件厚大部分的表面上有平滑的凹痕(状如盘碟)。 产生原因如下: 1

8、、由收缩引起 (1)压铸件设计不当壁厚差太大; (2)浇道位置不当; (3)压射比压低,保压时间短; (4)压铸型(模)局部温度过高。 2、冷却系统设计不合理; 3、开型(模)过早; 4、浇注温度过高。 解决和防止的方法为: 1、壁厚应均匀; 2、厚薄过渡要缓和; 3、正确选择合金液导入位置及增加内浇道截面积; 4、增加压射压力,延长保压时间; 5、适当降低浇注温度及压铸型(模)温度; 6、对局部高温要局部冷却; 7、改善排溢条件 (五)印痕 外观检查:铸件表面与压铸型(模)型腔表面接触所留下的痕迹或铸件表面上出现阶梯痕迹,如图7-21所示。 图7-21印痕 产生原因如下: 1、由顶出元件引起

9、 (1)顶杆端面被磨损; (2)顶杆调整长短不一致; (3)压铸型(模)型腔拼接部分和其他部分配合不好; 2、由拼接或活动部分引起 (1)镶拼部分松动; (2)活动部分松动或磨损; (3)铸件的侧壁表面,由动、定模互相穿插的镶件所形成。 解决和防止的方法为: 1、顶杆长短要调整到适当位置; 2、紧固镶块或其他活动部分 3、设计时消除尖角,配合间隙调整适合; 4、改善铸件结构使压铸型(模)消除穿插的镶嵌形式,改进压铸型(模)结构; (六)粘附物痕迹 外观检查:小片状及金属或非金属与金属的基体部分熔接,在外力的作用下剥落小片状物, 剥落后的铸件表面有的发亮、有的为暗灰色。 产生的原因如下: 1、在

10、压铸型(模)型腔表面有金属或非金属残留物; 2、浇注时先带进杂质附在型腔表面上。 解决和防止的方法为: 1、在压铸前对型腔压室及浇注系统要清理干净,去除金属或非金属粘附物; 2、对浇注的合金也要清理干净; 3、选择合适的涂料,涂层要均匀。 (七)分层(夹皮及剥落) 外观检查或破坏检查:在铸件局部有金属的明显层次。 产生的原因如下: 1、型(模)具刚性不够在金属液填充过程中,模板产生抖动; 2、在压射过程中冲头出现爬行现象; 3、浇道系统设计不当。 解决和防止的方法为: 1、加强型(模)具刚度,紧固型(模)具部件,使之稳定; 2、调整压射冲头与压室的配合,消除爬行现象; 3、合理设计内浇道。 (

11、八)摩擦烧蚀 外观检查:压铸件表面在某些位置上产生粗糙面。 产生的原因如下: 1、由压铸型(模)引起的内浇道的位置方向和形状不当; 2、由铸造条件引起的内浇道处金属液冲刷剧烈部位的冷却不够。 解决和防止的方法为: 1、改善内浇道的位置和方向的不善内浇当之处; 2、改善冷却条件,特别是改善金属液冲刷剧烈部位; 3、对烧蚀部分增加涂料; 4、调整合金液的流速,使其不产生气穴 5、消除型(模)具上的合金粘附物。 (九)冲蚀 外观检查:压铸件局部位置有麻点或凸纹。 产生的原因如下: 1、内浇道位置设置不当; 2、冷却条件不好。 解决和防止的方法为: 1、内浇道的厚度要恰当; 2、修改内浇道的位置、方向

12、和设置方法; 3、对被冲蚀部位要加强冷却。 (十)裂纹 外观检查:将铸件放在碱性溶液中,裂纹处呈暗灰色。金属基体的破坏与裂开呈直线或波浪线形,纹路狭小而长,在外力作用下有发展趋势。 1、铝合金铸件裂纹,如图7-22所示: 图7-22铝合金铸件裂纹 产生的原因: (1)合金中铁含量过高或硅含量过低;合金中有害杂质的含量过高,降低了合金的可塑性;铝硅合金、铝硅铜合金含锌或含铜量过高;铝镁合金中含镁量过多; (2)留模时间过短,保压时间短;铸件壁厚有剧烈变化之处; (3)局部包紧力过大,顶出时受力不均。 解决和防止的方法: (1)正确控制合金成分,在某些情况下:可在合金中加纯铝锭以降低合金中含镁量;

13、或在合金中加铝硅中间合金以提高硅含量。 (2)提高型(模)具温度;改变铸件结构,调整抽芯机构或使推杆受力均力; (3)加大拔模斜度,局部使用强力脱模剂; (4)增加留模时间、增加保压时间。 2、镁合金铸件裂纹,如图7-23所示: 图7-23镁合金铸件裂纹 产生的原因: 合金中铝硅含量高;型(模)具温度低;铸件壁厚薄变化剧烈;顶出和抽芯时受力不均匀。 解决和防止的方法: 合金中加纯镁以降低铝硅含量;型(模)具温度要控制在要求的范围内;改进铸件结构,消除厚薄变化较大的截面;调整好型芯和推杆,使之受力均衡。 3、铜合金铸件裂纹 产生的原因: (1)黄铜中锌的含量过高(冷裂)或过低(热裂);硅黄铜中硅

14、的含量高; (2)开型(模)时间晚,特别是型芯多的铸件。 解决和防止的方法: (1)保证合金的化学成分,合金元素取其下限:硅黄铜在配制时,硅和锌的含量不能同时取上限; (2)提高型(模)具温度;适当控制调整开型(模)时间。 (十一)欠铸及轮廓不清晰 外观检查:金属液充满型腔,铸件表面有不规则的孔洞、凹陷或棱角不齐,表面形状呈自然液流或液面相似,如图7-24所示: 图7-24欠铸及轮廓不清晰 产生的原因如下: 1、内浇道宽度不够或压铸型(模)排气不良; 2、合金流动性差; 3、浇注温度低或压铸型(模)温度低,压射速度低; 4、压射比压不足; 5、压铸型(模)腔边角尺寸不合理、不易填充; 6、喷雾不合理。 解决和防止的方法: 1、改进内浇道,改进排气条件,适当提高压铸型(模)温度和浇注温度; 2、提高压射比压和压射速度; 3、注意喷雾的位置。 (十二)变形 外观检查或测量和划线:铸件翘(弯)曲、超出图样尺寸公差要求。 产生的原因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