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感控课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6486937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授感控课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授感控课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教授感控课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教授感控课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教授感控课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授感控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授感控课(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听课笔记-付强】精准化感控“SIFIC官微【听课笔记-付强】精准化感控“三”字经精准化的时代要求我们做事讲究精准。 由于亟待克服 “盲目”、“想当然”等经验主义倾向, 需要纠正感控实践的不足与过度,因此感控工作需要形成精准化感控理念,做到精准循证、精准发力。那么精准化感控内涵是什么?如何实现精准化感控理念实践的转化? 付强主任在2016年第25次全国医院感染学术年会上给大家指点迷津,念了一段精彩的三字“精”。感控专业的三个特性包容性-管理者专业背景、管理目标问题及学科交叉渗透融合性- 感控管理实践需要借助多学科力量与技术,感控管理成果为多学科质量安全目标实现与发展提供支撑。底线性- 必须达到

2、的强制性要求:达标线而非“破纪录”。精准化感控内涵蕴意的三个层次精准化感控无法回避的三个现实未必所有感染病例/事件的病原微生物都是已知的;未必所有已知病原微生物造成的感染的病原体都是可以通过微生物检验出来或发现的;未必经微生物检验出来病原体导致的感染病例都是能够有效诊治的。既然现实如此,强调微生物思维有意义吗?微生物技术不是万能的,但没有微生物思维引导和支撑的感控是万万不能的,关键是意识、思维和规范的行为。基于微生物思维的精准化感控具有三个层次差异性个体诊治:以解决个体病例诊治问题为目标,建立微生物思维目的在于精准个体诊疗方案,确保/提升其科学性、针对性和准确性。整体监测:以通过对院感/接触院

3、感风险的个体的全面监测反应和改进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为目标,建立微生物思维目的在于精准群体院感防控策略,在了解病原体传播规律基础上评估/预估可能的风险及其程度,并辅助干预对策、措施的筛选。外部监管:以实现基本数据集与大数据应用的区域性行业监管模式为目标,建立微生物思维目的在于积累可供未来用以循证的证据,为个体诊治提供大样本数据支撑下的诊治方案筛选、预后判断和应急对策参考。精准化感控理念实践转化须处理好三个关系厘清医院感染管理与医疗质量、医疗安全之间的关系医院感染是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不可分割的重要本体构成院感管理实际上就寓于医务人员自身日常诊疗执业活动之中,是依法、规范执业的一部分,落实感控管理措

4、施是责无旁贷的义务和职责。理顺承担不同医院感染管理责任主体之间的关系医疗机构各管理核心职能部门均具有院感管理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管质量、管技术、管安全就要管院感,否则就是没管或者没管好。构建合理高效的医院感染管理多部门多专业协作关系“医护干,感控看”院感管理部门三项核心职责做好监测把医院感染规则解读和责任分解下去要做好相对独立的“第三方”评价精准化感控理念实践转化须做到三个层面三贴近认识层面: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管理层面:贴近基层、贴近基础、贴近基本专业层面:贴近医疗、贴近医生、贴近医政精准化感控理念实践转化的三种必备思维及其实践三“思”而行: 基于信息化的系统管理思维 临床微生物学思维

5、 临床流行病学思维三“纳入”:纳入医务人员自身执业活动之中纳入各职能部门日常管理工作之中纳入对医疗质量与安全的整体性、系统性、基础性管理实践之中精准化感控理念实践转化的三条必由路径三基感控:夯实感控基础知识提升感控基本技能强化感控基层管理三精感控:精准-科学监测,找准个体及系统感控问题和风险所在精确-科学应对,适用、适度、适宜的个体化、个性化感控精细-科学履责,促进感控责任按岗位、专业“本土”化三“镜”感控:望远镜-长远意识/前瞻地看放大镜-全局意识/整体地看显微镜-风险意识/聚焦地看精准化感控理念实践转化之基于三全的“感控+”战略实施基于资源整合、功能融合、信息共享的“感控+”战略,将感控管

6、理理念和实践根植于临床活动全过程、全环节、全要素之中。保证精准化感控真正“精准”的三字经精准的定位:认识精准、制度精准、措施精准精准发力:上看“天气”、中聚“人气”、下接“地气”精准实施:循证感控、巡“症”感控、寻证感控感悟付强主任的“三字经”句句是精华,给中国感控人员做出了精准定位。做为感控人员要转变理念,认识到感控实践中微生物思维不仅仅体现在临床诊疗上,它还在我们的环境监测、感染病例确诊与报告、实验室检测能力、基于风险识别与控制的医疗机构院感管理系统等. 打铁还需自身硬,感控人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内涵,需制定接地气、依据自身实际贴身打造的感控措施。中国感控“短板”在临床,未来发展和提升的希望也在临床。只有将这些感控措施融入到临床医务人员日常诊疗工作中,才能让感控工作不再感到辛苦,不再让广大人民群众感到心酸。本文根据SIFIC2016年年会专家课件及视频进行提炼,并不完全等同专家观点,如有错误,请谨慎鉴别图文编辑:周密审稿:孙庆芬 赵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