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整理)小升初语文古诗文阅读讲解与训练.doc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36485537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整理)小升初语文古诗文阅读讲解与训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0年整理)小升初语文古诗文阅读讲解与训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0年整理)小升初语文古诗文阅读讲解与训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0年整理)小升初语文古诗文阅读讲解与训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整理)小升初语文古诗文阅读讲解与训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整理)小升初语文古诗文阅读讲解与训练.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海 无 涯能力要求:1、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的古诗文。2、阅读古诗文能掌握相关的文学常识,大体把握文章的意思,领悟有一定内涵的词句。3、能结合相关语句,想像古诗文描述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初步鉴赏古诗文作品。4、能正确、有感情地诵读古诗文,注意通过声调、节奏等体味、表现作品内容和情感。5、注重古诗文的积累。要点串讲:古诗文,简单地说就是指用古时候的语言写成的文章。在本书中包括古代短文、古诗、词等相关内容。它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笔宝贵财富,学习古诗文,不但可以开阔视野,增进知识,陶冶情操,丰富想像,同时还能丰富语言,提高文学素养。那么,怎样进行古诗文的学习呢?让我们

2、通过讲解来认真地体会。1、必要的文学常识:古诗:我们这里泛指的是唐代形成的律诗与绝句的通称。它在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等方面都有严格地规定,主要类别有律诗和绝句,绝句每首四句,律诗每着八句,十句以上称为长律或排律。在我们小学的范围涉及的多为绝句,如:早发白帝城、游子吟等,有五言和七言之分,而春夜喜雨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则为律诗。词:是一种抒情诗体,是配合音乐可以歌唱的诗句。由于它句长短不同的特点,也被称为“长短句”。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如卜算子、水调歌头等,称为词调或词牌。它表明这首词写作时所依据的曲调乐谱,并不就是题目。词以分两片的为最多,称为上、下片或上、下阕。以上的内容我们在学习中能够了解

3、就可以,而古诗文的作者,出生的朝代,以及该作者的基本情况和其他相关作品等则要求我们重点掌握。2、正确的阅读方法:作为诗词的阅读应该做到:理解古诗时,要能够运用相关的工具书或资料,从不同角度把握古诗内容,如抓住诗题、当时的朝代背景、作者的境遇、重点的词、句等,更有效地方法是想像诗中描绘的画面场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并通过反复地诵读,较好地领会作品的意境。古文的阅读要注意:首先要通览全文,初步领会文章的大意;然后可以结合注释,利用工具书逐字逐词地推敲句意;最后结合上下文和贯穿的句意,理出全文的大意。重点要掌握个别重点词、句的意思。3、加强诵读和积累:古诗文的诵读和积累是我们走近中华传统文化,品味

4、古代精典文学的有效途径。加强诵读的练习,有助于我们理解文章词句的含义,体会文章所描绘的意境,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积累古诗文,可以丰富语文素养,提高语文水平,增强语言表达的精炼、准确、生动。学习中要努力进行古诗文的诵读和积累。例题解析:例1: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的练习。咏 柳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1、这首诗是( )代诗人( )的作品,通过赞美( ),表达了作者对(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碧玉( ) 一树( )妆( ) 丝绦( )3、理解填空。“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句用了( )的修辞方法,把( )比做绿丝绦。这样

5、比的原因是(1)它们的颜色相似:绿丝绦是绿色的,( )也是绿色的。(2)它们的形状相似:( )。4、任选诗中的语句,说说全句的意思。5、诵读着这首诗,想像着一棵高大的柳树,在春风中,袅娜多姿的情景,融进自己对诗句和春天的感受,写一个情景融的片断。分析四道题目从不同的角度对古诗的掌握情况进行了考查。解答这几道题,首先要弄清题目的要求回答的是哪方面的内容,然后带着问题去阅读诗文,找出回答问题所需要的词句,然后仔细体会、推敲,找准问题的答案,至于用原文回答还是需要自己概括来回答要根据题目的要求来决定。如:1、要查阅相关的资料,弄清作者和所处的朝代及全诗表达的主要意思和感情;2、结合注释或工具书并联系

6、上下文的意思,解释词语。3、古诗文中常用比喻、对偶等修辞方法,要注意体会修辞的特点;4、是个开放的题目,可结合自己熟悉的诗句,加以理解叙述;5、要充分地理解全诗的含义,抓住“碧玉”“妆”“万条”“绿丝绦”等重点词语,结合自己对春天景色的印象进行表达,注意抓住春天的特点和语言表达的条理性。四道题目会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阅读古诗,要弄清作者是谁,写于什么朝代,这样会对理解诗意有很大帮助;在阅读中,有些字往往与现在的意思不相同,要引起注意,重点掌握;古诗的语言精炼,而且常常采用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多种修辞方法,在阅读中要认真体会,分析,增进对作品的感悟;阅读古诗词还要特别注意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

7、感情,走进作品所描绘的情感世界。解1、唐、贺知章、柳树、春天的无限热爱;2、 绿色的宝石、全树或满树、打扮或装饰、丝线编成的带子,这里形容随风飘拂的柳枝;3、比喻、柳条、柳条、细长;4、略;5、略例2:在诗句中填写上适当 的表示颜色的词语,读一读,仔细地体会。1、( )日依山尽,( )河入海流。2、两个( )鹂鸣( )柳,一行( )鹭上( )天。3、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 )杏出墙来。4、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 )。分析题目要求在四个句子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表示颜色的词。题中的四个句子,出自不同的四首诗,题目主要考查对于这四首诗的积累情况。同时提出了“读一读,仔细体会”的要求,意在通过

8、“填、读”活动,体会出古诗用字精炼,准确,画面精美,情景交融的特点。回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对作品的牢固积累和记忆,可以由诗句想像全诗,进入诗句的情境中,在体会与感悟中完成填空,结合所填的词语,体会字的含义。从此类题目的解答中,我们可以看出丰富古诗文积累的重要性。解1、白、黄;2、黄、翠、白、青;3、红;4、红例3:诵读下面的诗句,找出停顿不正确的一组,在其后面的括号内作上标记。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2、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3、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分析题目要求把停顿不正确的一组选出来。重点是

9、针对诗意理解,特别是诵读水平的考查,看看我们的古诗词朗读能力如何。这类题目提示我们在对于古诗文的阅读中要结合对语句的理解,认真体会其中的韵味,反复练习,通过声调、停顿读出作品的意境,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四道题中,第1、2、4句出自唐诗,第3句出自宋词,两种文体在停顿方面有所不同,这是在朗读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其中第3句正确的停顿应该是“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解不正确的应为第3小题。例4:阅读郑人买履,完成后面的练习。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谓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及返,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

10、信也。”1、给下列带点的字词选择合适的解释。郑人-( )A 姓郑的人 B郑国人置之其坐-( )A 座 位 B坐下无自信也-( )A 虚无,没有 B不能,不可2、这则寓言写的是( )的事,告诉我们( ) 。分析题目中的两道题各有侧重。1题重点考查我们对文中重点字词的掌握,理解文言文中的关键字词,一定要结合上下文以及字词出现的具体位置来推断。在理解或翻译句子的过程中要做到“字字落实”。只有这样才能理清文章内容,实现理解感悟的目的。2题重点考查对全文内容的整体把握,这应该在正确理解句意,翻译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实现这一目标,因此完成题目时要认真读文,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弄清故事内容,体会其中的道理

11、。解1、B、A、B; 2、(有个郑国人去买鞋,到集市上不相信自己的脚而相信尺码,最终没有买到鞋的事)、(具体情况下应采取具体的办法。即遇事要学会变通,不要犯教条主义的错误。)专题测试:1、你知道他们是谁吗?诗仙:( ) 诗圣:( ) 诗鬼:( )被称作“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诗人是:( )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有:( )2、读下列的诗句,找出其中的错别字,将正确的写在后面的括号里。千山鸟飞绝,万径人终灭。(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洲同。(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湖。( )3、解释加点字的含义。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京

12、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虽与之俱学。( )孔子不能决也。( )思援弓缴而射之。( )4、体会诗句的内容,把诗句与其所描写的季节连线。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夏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冬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雨火对愁眠。5、下列作家与作品不正确的一组是( )。(1)早发白帝城-杜牧(2)梅花-王安石(3)暮江吟-白居易(4)回乡偶书-贺知章6、根据条件完成填空。(1)古诗词中有

13、许多句子中含有“鸟”“语”“花”“香”这四个字,请把含有这四个字的诗句各写一句。( )( )( )( )(2)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宋代诗人( )的题西林壁 中的诗句“( )”讲的就是这个道理。(3)春夜喜雨一诗中,从听觉的角度写出春雨特点的两行诗句是( ),( )。(4)毛泽东长征中与飞夺泸定桥讲的同一事件的诗句是:( )。(5)在括号或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作品。野旷天低树,( )。 (孟浩然 )( ),弹洞前村壁。 (毛泽东 )( ),汗滴禾下土。 ( 悯农)粉身碎骨浑不怕,( )。 ( 石灰吟)春潮带雨晚来急,( )。 ( 滁州西涧)流连戏蝶时时舞,( )。 (杜甫 )( ),碧

14、水东流自此回。 (李白 )( ),霜叶红于二月花。 ( 山行)7、为下列诗句画出正确的停顿。(在原诗句上作标记。)窗 含 西 岭 千 秋 雪,门 泊 东 吴 万 里 船。谁 言 寸 草 心,报 得 三 春 晖。姑 苏 城 外 寒 山 寺 ,夜 半 钟 声 到 客 船。不 要 人 夸 颜 色 好 ,只 留 清 气 满 乾 坤。8、根据要求写诗句:(1)写一句与“长江”有关的诗句:( )(2)写一句与“庐山”有关的诗句:( )(3)写一句与“西湖”有关的诗句:( )9、根据提示,结合自己课内外的学习和积累,在横线上写出两句相应的诗句。抒写思乡情的诗句:( )( )抒写友情的诗句:( )( )借物抒怀的诗句:(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