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单元复习资料 (2)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3647884 上传时间:2017-10-2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62.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单元复习资料 (2)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单元复习资料 (2)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单元复习资料 (2)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单元复习资料 (2)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单元复习资料 (2)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单元复习资料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单元复习资料 (2)(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资料第一单元一、字1注音,是多音字请再用另一个读音组词。Error! Error! Error! Error! Error! Error! Error! Error! Error! Error! Error! Error! Error! Error! Error! Error! Error! Error! Error! Error! Error! Error! Error! Error! Error! Error! Error! Error! 2区别组词。涤 溉 蔚 嘻 峻 恬 湛 鹃 臀绦 慨 慰 嬉 俊 甜 勘 娟 殿二、词1理解下列词语,解释红色字的意思,并能

2、说说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荡涤 洋溢 悄然无声 摇曳 玉屑银末 呢喃细语 突兀森郁2填字成词,并能解释所填字的意思。前(赴)后继 (锲)而不(舍) (蔚)为壮观 硕大无(朋)美妙(绝伦) 变化多(端) 颜色各(异) 身(临)其境3按要求写词语:(1)仿写:赤朱丹彤(四个字并列关系):手舞足蹈:(含有人体两个器官);水平如镜:(*如*)如痴如醉:(如*如*)气势汹汹:前赴后继:(含有一对反义词)(2)请描写几个表现坚持不懈的成语:描写北国风光的成语:三、填空1从本册培养良好的习惯中我懂得了()和()。在生活中学语的途径有()、()、()等。2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的主题歌歌词。诗歌从()、()、(

3、)、()等方面表达了中华儿女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作者采用第二人称将长江作为抒情的对象,这样写的好处是()。文中两次出现“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其深刻含义是( )。长江发源于(),流经青海、西藏、四川等到 11 个省、市、自治区,注入(),全长()。我还知道()、()、()也是长江途经之地,我们家乡泰州处于长江()。请你写两句与长江有关的诗句:( , )、( , )。3三亚落日第二自然段详细介绍了三亚的热带风情,旨在( )。第三、四自然段生动地描写了落日美景,第三自然段侧重写落日的(光亮)和(色彩),第四自然段侧重写(落日变化的过程),可以分为()(

4、)()()四个阶段。文章结构是(),首尾呼应,文章的点睛之笔是( )。这篇文章最大的特色是采用()()的手法生动再现了三亚落日的美景,请分别摘录一句:比喻:拟人:你能从“不敢眨眼、生怕、瞪大双眼” 体会到时作者对三亚落日()和()的情感。你从第二自然段中“担心” 一词体会到( )。4课文按照()()()()的顺序描写了烟台的海的()、()、()、(),作者将冬日的海放在第一个写原因是( )。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冬日烟台的海的壮观,请写下来:( )。你从其中一个“扑” 感受到( )。春天烟台的海像个( ),一个“扑” 字写出了( )。夏日烟台的海宛如( ),有这种感觉是因为( )。作者每写一个季节

5、的海,都要写到人的活动,这样写的作用是( )。“烟台的海,是(),是(),是()。” 这句话你的理解是( )。关于海洋,有许多与之有关的成语,请你写几个:()()()。请你写一句与大海有关的诗句:()。5记金华的双龙洞作者是(),按()顺序依次写了()、()、()、()的所同所闻所感及乘船出洞的情况。写了路上()的景色、()的溪流,外洞的()、孔隙的()、内洞的(、)。课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一条是(),可见作者构思的严谨与巧妙。孔隙的特点作者是通过()、()、()、()几方面的描写来表现的,文中“挤压” 、“稍微”、“ 准会”等到词让你感受到( )。关于石钟乳和石笋的描写中“再加上” 、

6、“即使”、“ 也”这些词的表达效果是( )。你还能想象出石钟乳会有哪些形状:()()()。请将双龙洞的浏览示意图画下来:6仿写拟人句:寒风呼呼地刮着,树上的叶子都落光了。7请以导游的口吻向大家介绍家乡的一个风景名胜或风味小吃:四、背诵、默写任务。1长江之歌全文。2三亚落日第 3、4 两个自然段。3记金华的又龙洞第 5 自然段。第二单元一、掌握红色字的读音Error! Error! Error! Error! Error! Error! Error! Error! Error! Error! Error! Error! Error! Error! 二、字形烽 妄 呐 衅 歼 诺 芯锋 忘 纳 畔

7、 纤 佑 蕊三、先解释红色字的意思,后理解词义蓄谋 挑衅 恼羞成怒 同仇敌忾 猝不及防 抱头鼠窜 如火如荼 序幕 摇曳 厄运 至仁至义 无辜四、按要求写词语1仿写结构如“ 蚕食 ”:用人体器官引申出另一层意思,如“咽喉” 形容地理位置重要:写出词性相对的几组词,如“偷偷” “悄悄”:“如火如荼” :含一对反义词,如“众寡悬殊” :含有两种动物,如“狼狈而逃”2描写战争场面的四字词语:刀光闪闪3形容没有一点声音的:万籁俱寂、4形容声音非常响的成语:震耳欲聋、惊天动地、响彻天宇、山崩地裂、石破天惊、掷地有声、振聋发聩5描写打了败仗的军队:6表现聂荣臻特点的四字词语:四、理解填空1“ 卢沟桥事变 ”

8、发生在()年()月()日,又称 “ ”,题目中“烽火”意思是(),课文按()顺序记叙了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揭露了(),讴歌了()。置身于枪林弹雨中的爱国志士可能会用文天祥的诗句( )来勉励自己。“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化危急!”从这一组排比句中你体会到(),这三个顺序不能颠倒,因为()。体会文中词语的感情色彩:“偷偷地”“摸” 和“悄悄地”“进发”。2半截蜡烛讲述的是第()次世界大战期间()国战场上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为()与德国军官( )最终()的事,赞扬了()。请你想象杰克决定借搬柴端走蜡烛之前的心理活动:(),再想象杰奎琳借上楼睡觉成功端走了蜡烛,化险为夷后的表现:()。“一场危机似乎过去”

9、 与“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两处的“似乎”有什么作用,请写下来()。3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主要写了(),反映了()。理解文中“杀害”“受害”“伤害”三个词语表达的感情。从聂将军写给日本军官的信中你感受到了(),日本人民称聂将军为“活菩萨”和“中国友谊的使者” 是因为()。这两个词加上双引号,作用是()。你觉得聂将军善待日本人民的现实意义在()。聂荣臻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家,想象美穗子谢恩的场面。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1955 年补授予()军衔。4下列诗句中红色的词语和什么农具有关,请写下来。昼出耘田夜绩麻。()童孙未解供耕织。()锄禾日当

10、午,汗滴禾下土。()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5夏日绝句的作者是()代的女诗人(),诗中的讲述的与项羽有关的故事是(),你还知道与之有关的故事有()、()等,与之有关的成语有()、()等。李清照怀念项羽的真正目的是()。诗中表述诗人人生观的诗句是(,)。我们还学过她写的词,词中描写了(),表现了()。词中中心词是(),词人误入藕花深处的原因是()。她还写过一首同词牌的词,我知道其中最后一句是()。6“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下联是“”,这副对联出自()朝()之口,告诉我们( )。我了解到最近国际上的新闻有()。第三单元一、给红色字注音,是多音字的再用它的另外一个音组词。拎包蒙骗脊梁

11、西塞山 鳜鱼 聆听二、先解释红色字的意思,再理解词语。推辞不胜欢喜 不由分说 固执 乘虚而入 无可厚非 陶冶 先贤 因人而异三、按要求写词语。1“ 不” 字开头的成语:2表现孙悟空特点的成语:3关于“笑” 的成语:4形容人书读得多的:5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6形容人文章写得好的成语:妙笔生花、浑然天成、鬼斧神工、梦笔生花、字字珠玑、行云流水、7来自三国故事的成语:8描写情况危急的成语:千钧一发 火烧眉毛 燃眉之急9描写人物心理的成语:心花怒放 忐忑不安 心如刀绞四、填空1三打白骨精选自(吴承恩)的古典名著西游记第(27)回“尸魔三戏()圣僧恨逐(美猴王)”。从课文中我认识了一个(机智)(勇敢)(

12、神通广大)(意志坚定)的孙悟空,一个(慈悲为怀)(胆小)的唐僧,一个()()的猪八戒,一个()的白骨精。白骨精诱骗唐僧一共用了()计、()计、()计。课外我还读了这部名著,我知道的故事还有()()(),我还从故事中认识了()的沙僧,()的()。与这部名著齐名的另外三大名著是,我从中认识了()诸葛亮,()的刘备,()的赵子龙,()的曹操,()的张飞,()的宋江,()的林冲,()的鲁智深,()王熙凤,()的林黛玉等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我还能分别说出其中的一个故事,、。这些名著中有不少精彩的描述,我们来细细体味。“八戒嘴馋,夺过罐子就要动口。” 一个“夺”字充分勾画出猪八戒()的特点。“唐僧一见

13、,惊得从马上摔下来。” 一个“摔”子把唐僧( )的特点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悟空把金箍棒藏在身边,走上前迎着妖精,笑道” 一个“迎”、一个 “笑”表现了悟空()。红楼梦里刘姥姥初进大观园中有一段众人开怀大笑的场面描写很精彩,找出来读一读,你能结合生活再仿写几个吗?( )四大名著中含三字的故事名西游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三国演义: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三气周瑜、桃园三结义,;红楼梦:刘姥姥三进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水浒传:三打祝家庄、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三山聚义打青州、宋江三败高俅2渔歌子是()代词人()所作,描绘了(),塑造了一位()的渔翁形象,赞美了渔家生活情趣,抒发了()。

14、词中写到了()()()()()()()等自然景物,()点明了时间,()交待了天气,()表现了心情。“不须归” 意思是(),渔翁认为 “不须归”的原因是()。诗中有山有水,有声有色,有动有静,令人陶醉。“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的意思是( )。我们以前曾学过两首独钓诗,我记得诗句分别是( , )出自王士桢的题秋江独钓图)、( , )出自柳宗元的 。 如梦令中 “兴尽” 意思是(),能表现女词人游玩得很高兴的词语还有()。词中“ ”“ ”为“误入” 埋下了伏笔,使“误入 ”显得自然合理。词中侧重写景,融情于景。请把你读完词后脑海中想象到的画面描述出来:( )。渔歌子如梦令都是词牌名,我

15、还知道的词牌名有()()等。3螳螂捕蝉这篇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位少年以“”的故事,告诫吴王如果( )那么(),使吴王打消了()。吴王“恍然大悟 ”,他明白了()。文中 “处死”和“ 死命令”中“死”的意思截然不同,前者是(),后者是()。少年的“劝” 与大臣的 “劝”结果不同,是因为()。你从中明白了( )。与之说理相近的另一则寓言故事是( , )。生活中也常有这类事发生,请你举例说明。像“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种结构的成语我还知道(,)、(,)等。4读书要有选择,原因是()。你平常喜欢读的书有()、()等几类,读书的收获是()(请用一句名言描述)。五、背诵及默写1第 9 课两首词及词意。2 的成语。第四单元一、给红色的字注音,是多音字的再用另外的读音组词。禀报 障碍 蕴藏 回眸 呼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