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4 志鸿优化设计】2013版中考化学总复习 基础讲练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新人教版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478028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6.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考2014 志鸿优化设计】2013版中考化学总复习 基础讲练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新人教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备考2014 志鸿优化设计】2013版中考化学总复习 基础讲练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新人教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备考2014 志鸿优化设计】2013版中考化学总复习 基础讲练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新人教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备考2014 志鸿优化设计】2013版中考化学总复习 基础讲练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新人教版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备考2014 志鸿优化设计】2013版中考化学总复习 基础讲练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新人教版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备考2014 志鸿优化设计】2013版中考化学总复习 基础讲练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新人教版 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考2014 志鸿优化设计】2013版中考化学总复习 基础讲练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新人教版 新人教版.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单元盐化肥考纲要求备考指津1了解食盐、纯碱、小苏打、碳酸钙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2初步学会实验的检验方法,会选用简单的除杂试剂及其基本操作。3了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及其应用;知道常见化合物的溶解性。4初步学会粗盐提纯的方法。5知道一些常见化肥的名称,简单了解氮肥的作用;认识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1常结合生活、生产实际,考查氯化钠、碳酸钠和碳酸钙等常见盐的性质和用途,这是中考的命题热点。2对复分解反应概念的理解,反应是否发生的判断,特别是物质或离子在溶液中的共存问题是中考命题的热点,题型以选择题和填空题为主。3各种化学肥料的判断,化肥的种类及作用,是中考命题的热点,题型常

2、以选择题、填空题形式考查。以实验题、计算题及科学探究题的命题形式考查对化肥、农药有关知识的应用能力和探究能力,命题背景常结合生活生产实际考查化肥含量的计算及各种化肥的鉴别,也是今后中考命题的热点。一、生活中常见的盐1常见的盐常见的盐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俗称食盐纯碱小苏打化学式NaClNa2CO3NaHCO3CaCO3用途生活调味品、配制生理盐水、农业选种等生产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等发酵粉、治疗胃酸过多等重要建筑材料、补钙剂组成上的共同点都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都属于盐2粗盐提纯除去其中的不溶性杂质(1)实验步骤:溶解过滤蒸发计算产率。(2)蒸发: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当蒸发皿

3、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使滤液蒸干。(3)玻璃棒的作用:实验步骤作用溶解搅拌,加快粗盐溶解过滤起引流作用,防止液体洒落蒸发搅拌液体,为了防止液体局部温度过高而造成液滴飞溅3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1)与盐酸反应,都会有二氧化碳产生,反应方程式分别为:Na2CO32HCl=2NaClH2OCO2NaHCO3HCl=NaClH2OCO2CaCO32HCl=CaCl2H2OCO2(2)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工业上用该反应制取烧碱。(3)CO和HCO的检验。常用药品(试剂):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检验方法:取样有气泡产生

4、有白色沉淀产生。4盐的化学性质及典型反应(1)盐金属另一种盐另一种金属(置换反应)。规律:反应物中盐要可溶,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前面的金属能将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除外)。如:FeCuSO4=CuFeSO4。应用:判断或验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和反应发生的先后顺序。(2)盐酸另一种盐另一种酸(复分解反应)。规律:初中阶段,反应中的酸一般指盐酸、硫酸、硝酸。盐是碳酸盐时可不溶,若不是碳酸盐,则要求可溶。如:H2SO4BaCl2=BaSO42HCl;CaCO32HCl=CaCl2H2OCO2。应用:制取某盐,制取CO2气体等。(3)盐碱另一种盐另一种碱(复分解反应)。规律:反应物

5、都可溶,若反应物中盐不为铵盐,生成物中其中之一必须为沉淀;若反应物中盐为铵盐,则生成物中可无沉淀。如:CuSO42NaOH=Cu(OH)2Na2SO4;NH4ClNaOHNaClNH3H2O。应用:制取某些碱,如Na2CO3Ca(OH)2=CaCO32NaOH。(4)盐盐另一种盐另一种盐(复分解反应)。规律:反应物都可溶,生成物至少有一种不溶于水。如:NaClAgNO3=AgClNaNO3。应用:检验某些离子或物质。如:Na2SO4BaCl2=BaSO42NaCl(可用于鉴别SO)。5酸、碱、盐的溶解性(1)酸:大多数都可溶。(2)碱:只有氨水、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钙可溶于水,其余均为沉

6、淀。(3)盐:钾盐、钠盐、硝酸盐、铵盐都可溶;硫酸盐除BaSO4难溶,Ag2SO4、CaSO4微溶外,其余多数可溶;氯化物除AgCl难溶外,其余多数可溶;碳酸盐除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铵可溶,其余都难溶。二、复分解反应1概念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2发生条件当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后,生成物里有沉淀或气体或水时,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三、化学肥料1化肥的种类及作用化肥种类作用举例氮肥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尿素、氨水、铵盐如碳酸氢铵(NH4HCO3)、氯化铵等、硝酸盐(如硝酸铵)磷肥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植物抗寒、抗旱能力磷矿粉Ca3(PO4)2、钙镁磷

7、肥、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钙Ca(H2PO4)2和CaSO4的混合物钾肥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等功能硫酸钾(K2SO4)、氯化钾(KCl)等复合肥能同时均匀供给作物几种养分磷酸铵、硝酸钾(KNO3)2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环境的污染(1)化肥。一方面化肥中含有一些重金属元素、有毒有机物和放射性物质,形成潜在的土壤污染;另一方面造成土壤退化和水、大气环境的污染。(2)农药。农药本身就是有毒的物质,在杀灭病虫害的同时,也带来了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3化肥的简易鉴别鉴别方法氮肥钾肥磷肥看外观白色晶体灰白色粉状加水溶于水大多不溶于水或部分溶于水加熟石灰研磨放出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无具有

8、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放出1(2011广西桂林中考)生活中最常见的含钠元素的化合物是()。ANaOHBNaClCNa2CO3 DNaHCO32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碳酸钙用作补钙剂B碳酸氢钠用于焙制糕点C纯碱溶液用于除水垢D食盐用作调味品3为了测定粗盐中氯化钠(混有少量的泥沙及不溶性杂质)的纯度,进行如下实验:a溶解;b称量;c过滤;d计算;e蒸发。正确的操作顺序为()。Aabcde BbcaedCbacebd Dbdeac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除去Na2CO3中的NaHCO3,可用加热法BNa2CO3水溶液显碱性,所以Na2CO3又叫纯碱C向溶液中滴加盐酸后有CO2生成,说明

9、溶液一定含CODCaO中是否含有CaCO3,可用盐酸鉴别5(2011陕西中考)下图中的几种物质是常见的盐,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入氯化钙溶液,现象是_。(2)碳酸钙、碳酸钠均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是因为碳酸钙、碳酸钠中均含有_(写离子符号)。(3)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硫酸铜溶液与氯化钠溶液不能反应,其理由是_。6(2011四川成都中考)在AB盐水的反应中,A、B分别是()。A硫酸和熟石灰B纯碱和熟石灰C小苏打和盐酸D熟石灰和氯化铵7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相互反应且反应类型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A锌和稀盐酸B二氧化碳和水C氯化钠溶液和硝酸

10、钾溶液D氢氧化钠和稀硫酸8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NaClOHBKCa2COCHClCODNaFe3OH9(2011江苏无锡中考)某花圃所种的花卉缺乏氮元素和钾元素,如果只施用一种化肥,则应施用的是()。AK2CO3 BKNO3CCO(NH2)2 DCa(H2PO4)210下页图是某同学鉴别NH4HCO3、NH4Cl、KCl三种化肥的过程,其中试剂甲和乙分别可能是()。A甲:熟石灰;乙:稀盐酸B甲:水;乙:氢氧化钠溶液C甲:氢氧化钠溶液;乙:水D甲:稀盐酸;乙:氯化钠溶液11下列有关肥料的说法正确的是()。A为增强肥效,将铵态氮肥和熟石灰混合施用BKNO3属于复合肥料C为

11、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施用化肥越多越好D为使养分还田,提倡秸秆就地焚烧12(2011甘肃兰州中考)下图是初中化学中关于甲、乙、丙、丁四种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甲为单质,丙为单质,则该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B若甲为碱,则该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C若该反应是氧化反应,则甲或乙不一定为氧气D若丁为水,则甲、乙中至少有一种物质为酸或碱归类示例一常见的盐的性质探究【例1】下图是“牌发酵粉”的部分信息,课外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其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完成相应填空):查阅资料(1)酒石酸是一种易溶解于水的固体有机酸;(2)发酵粉能够使面团松软、发泡是因为发酵粉产生了CO2;(3)Na2

12、CO3受热不分解。提出问题NaHCO3在发酵粉加水或加热时如何产生CO2?猜想甲:乙:酒石酸与NaHCO3在溶液中反应产生CO2。丙:NaHCO3加热产生CO2。实验探究(1)小明同学取少量NaHCO3粉末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无气体产生,从而否定了猜想甲,则猜想甲是_。小明又将酒石酸溶液和NaHCO3溶液混合,产生了CO2,从而验证了猜想乙,说明了NaHCO3具有的性质之一是_。(2)小英同学为探究猜想丙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英另取适量NaHCO3粉末加入a试管中,加热,观察到a试管口有水生成,b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持续加热直至两支试管均不再发生变化时,发现a试管中仍残留有较多白色固体粉末,向该粉末中滴加稀盐酸,有CO2产生,说明该粉末是_。小结NaHCO3在发酵粉中产生CO2的条件是_;NaHCO3受热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解析:(1)NaHCO3加水无气体产生,这个现象否定了甲的猜想,则推知甲的猜想是:NaHCO3与水反应产生CO2。由题给信息知,酒石酸是有机酸,它与NaHCO3反应可产生CO2,推知NaHCO3的性质之一是与酸反应产生CO2。(2)由实验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推知NaHCO3分解时产物之一是CO2;完全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