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下册生物复习提纲苏教版.pdf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36474324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699.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下册生物复习提纲苏教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八年级上下册生物复习提纲苏教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八年级上下册生物复习提纲苏教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八年级上下册生物复习提纲苏教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八年级上下册生物复习提纲苏教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下册生物复习提纲苏教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下册生物复习提纲苏教版.pdf(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第第 5 5 单元单元 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八上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八上 P3P34747) 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生物的生殖与发育(生物的生殖与发育(P3P32727) 1生物无性生殖方式 (1)无性生殖是一类不经过 两性生殖细胞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的生殖方 式。 (2)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区别 是不是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3)生物无性生殖的方式是 出芽生殖出芽生殖 、 营养生殖营养生殖 ,在条件适宜的环境中,酵母菌酵母菌 的生殖方式是出芽生殖的生殖方式是出芽生殖 。无性生殖 能保持植物亲本的优良性状,加快植物生殖的速度。 植物依靠 营养

2、器官进行的生殖方式,叫营养生殖叫营养生殖,方法有 扦插扦插 、 嫁接嫁接 和 压条压条 。 2植物嫁接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1)嫁接时要使接穗接穗和砧木砧木的形成层形成层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使两部分细胞愈合在一 起,提高成活率。嫁接后的植株往往具有接穗特征。嫁接有 枝接枝接 和 芽接芽接 两 种。 3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基本过程 (1) 将植物的 细胞 、 组织组织 或 器官器官 等, 在无菌的条件下, 培养在含有多种 营营 养物质养物质 和植物激素植物激素 的培养基上,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这种技术 叫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如短时间内生产出大批无病毒兰花苗,采用 植物组织培

3、养。 4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 (1)有性生殖是指亲代产生 生殖细胞生殖细胞 ,通过 两性生殖细胞 结合,成为 受精受精 卵卵,进而发育成 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传粉是雄蕊雄蕊 花药 中的 花粉花粉 传送到雌 蕊 柱 头 上 的 过 程 。 传 粉 方 式 有 自 花 传自 花 传 粉粉 和 异花传粉花传粉 。 (3)植物的 精子精子 与 卵细胞卵细胞 结合 成 受精卵 的过程叫做受精受精。 (4)图中植物依靠 昆虫 传粉,其传粉方式属于 异花传粉 ,受精作用完成后,受精 2 卵发育成 胚 ,胚珠发育成 种子 ,珠被发育成 种皮 ,子房发育成 果实 ,子 房壁发育成 果皮 。 5花的结构和与果

4、实发育的关系 (1)花的结构图: (2)果实包括 果皮果皮 和 种种 子子 ,果皮由 子房壁子房壁 发育而 成。 种子 由子房里的胚珠发育 而成。 其中的珠被珠被发育成 种皮种皮 , 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 胚胚 。一颗花生中 有 3 个种子, 说明子房中有 3 个 胚珠 子房壁果皮 珠被种皮 子房 果实 受精卵胚 受精极核胚乳 6果实或种子与传播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果实和种子的传播有风力 、 水力 、人和动物 、 自身力量几种方式。其中,豌 豆种子靠 自身力量自身力量 传播,蒲公英果实和虞美人种子靠 风力风力 传播,苍耳果实表 面有倒刺靠 人和动物人和动物 传播,睡莲靠 水力水力 传播。 7昆虫的

5、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实例 (1)家蚕的发育要经过 受精卵受精卵 、 幼虫幼虫 、 蛹蛹 、 成虫成虫 四个时期,而且幼 虫和成虫在 形态结构形态结构 和 生活习性生活习性 上有明显的差异, 像这样的发育过程, 叫做 完完 全变态发育全变态发育 。如:蚕、蚊子、苍蝇、蜜蜂等都进行完全变态发育。消灭豆天蛾的最佳 时期是 幼虫期幼虫期 。 3 1 2 3 4 豆天蛾的发育顺序是 ,它的发育属 发育,与豆天蛾相比,蝗虫不经过的 发育时期是 。针对豆天蛾的生活史,消灭它的最佳时期是 。 (2)蝗虫的一生经过 受精卵受精卵 、幼虫幼虫 、 成虫成虫 三个发育时期,而且幼虫与成虫 的 形态结构 非

6、常相似,非常相似, 生活习性生活习性也几乎一致,像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不完全变不完全变 态发育态发育。如:蝗虫、蟋蟀、蟑螂、蝼蛄等都属于这种发育。它与家蚕的生殖发育相比,少 了 蛹 时期。 9两栖类动物的生殖与发育过程 (1)两栖类概念:幼体在水中水中生活,用腮腮呼吸;成体在潮湿陆地上生活,有时下水,用 肺呼吸肺呼吸,皮肤皮肤辅助呼吸。 (2)蛙的发育经历 受精卵受精卵 、 蝌蚪蝌蚪 、 幼蛙幼蛙 和 成蛙成蛙 四个时期。 蝌蚪和成蛙的 形态结构 以及 生活习性 等方面有显著的不同,这种发育称 为 变态发育变态发育 发育。如:蟾蜍、蝾螈、大鲵蟾蜍、蝾螈、大鲵也属于这类。 青蛙的受精方式和发育类型

7、分别是 体外受精体外受精 和 变态发育变态发育 。两栖类是 鱼 类 往 两栖类 过渡的中间阶段。 11鸟类的生殖与发育过程 (1) 鸟类的生殖和发育一般包括 求偶求偶 、 交配交配 、 筑巢筑巢 、 产卵产卵 、 孵孵 卵卵 、 育雏育雏 等过程。 (2)鸟类的受精方式是 体内受精体内受精 ,鸟卵的 最初发育是在 雌鸟体内 开始的,鸟卵产出 后,由于 外界温度低于雌鸟的体温外界温度低于雌鸟的体温 ,胚 胎就 暂停 发育。 (3) 鸟卵的结构: 胚胎发育的部位: 胚盘胚盘 ; 4 蛋在孵化过程中,主要营养来自于卵黄卵黄 ;水分主要来自于 卵白卵白 ;空气主要来自 于 气室气室 。 12常见的早成

8、鸟和完成鸟的实例 (1)雏鸟分为 早成早成鸟鸟 、 晚成鸟晚成鸟 。鸡、鸭和大雁属于 早成鸟 ,家鸽、燕子、麻雀属 于 晚成鸟 。 第十五章第十五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书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书 P28P28- -4747) 1.1.DNDNA A 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遗传物质 (1)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做 遗传遗传 。它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鼠细 胞核移植实验说明了遗传信息的中心是传信息的中心是 细胞核细胞核 。 (2)多利羊的实例: 例如:A 羊取细胞核, B 羊取去核卵细胞卵细胞,融合在一起,植入到 C 羊子宫里, 产出多利羊,多利羊的性状与 A 羊一致,说明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 细胞

9、核中。产生多 利羊的生殖方式叫 克隆克隆 ,属于 无性生殖无性生殖。 (3)生物学家发现, 染色体在生物的传宗接代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每一种生物的体细 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 一定 的,一般还 成对成对 的存在。例如人体细胞中 有 2323 对染色体。生殖细胞中生殖细胞中(如精子和卵细胞) ,染色体是 单条单条 存在的。 2染色体、DNA 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 ( 1 ) 遗 传 物 质 存 在 于 细 胞 核 中 的 染 色 体 上 , 它 有 蛋 白蛋 白 质质 和 DNDNA A 组成,其中最主要的遗传物质是 DNDNA A ,是双螺旋结构。 有特定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叫做 基因基因

10、。 3遗传性状的概念 (1)可以遗传的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叫做遗传性状遗传性状 。 4生物相对性状的实例 (1)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相对性状。如长头发和短头发是一对相对 性状,有耳垂和无耳垂是一对相对性状,有豌豆的皱粒和圆粒是一对相对性状等。 (2)在人的体细胞中,控制性状的基因一般是 成对成对 存在的。控制显性性状的基 5 因叫做 显性显性 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 隐性隐性 基因基因。如果体细胞内的这对基 因,一个是显性基因,另一个是隐性基因,则表现出 基因所基因所决定的遗传性决定的遗传性 状状。 5人的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的概念 (1)与性别决定无关的染色

11、体,叫做 常染色体常染色体 ;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叫 做 性染色体性染色体 。 (2)男性的体细胞染色体的写法 22 2 对常染色体对常染色体+XY+XY 性染色体性染色体 ,女性的体细胞染色 体的写法 2222 对常染色体对常染色体+XX+XX 性染色体性染色体 ;男性性染色体的表示方式 XYXY ,女 性性染色体的表示方式 XXXX 。 男性的 精 子 中 含 性 染 色 体 的 类 型 X X 或 Y Y ,女性的卵细胞中含性染色体的类 型 X X 。 6性别决定的方式 7遗传病与近亲结婚 (1)遗传病是指由 遗传物质遗传物质 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 致病基因致病基因 所控制的 疾

12、病,目前一般还不能得到根治。先天智力障碍先天智力障碍、血友病血友病和色盲色盲属于遗传病,艾滋病艾滋病不属 于遗传病。 (2)近亲之间,许多基因来自共同的祖先,因此携带相同致病基因的可能性比 较 大 。因此,近亲结婚所生子女的遗传病患病率就远远 高 非近亲结婚 所生子女的遗传病患病率。 (3)何为近亲?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禁止有 直系血亲直系血亲 和 三代三代 以内旁系血亲以内旁系血亲 等近亲关系的人结婚。 8优生优育的措施 优生优育的措施:3 点 禁止近亲结婚禁止近亲结婚 、 提倡遗传咨询提倡遗传咨询 、 产前诊产前诊 断断 。 9生物变异概念 X X X X X X Y 父 男 母 女

13、 6 (1)生物体 亲代亲代 与 子代子代 之间以及 子代子代 的个体之间总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 异,这就是生物的变异现象。 10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的区别 变异分为可遗传变异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不可遗传变异两种。 其中, 可遗传变异是由 遗传物质遗传物质 引起的, 例如人类的镰刀型贫血症,如人种的不同等;不可遗传变异是指生物体在 不同环境条 件 下产生的变异,这种变异没有改变,例如长期在户外工作的人皮肤变黑。 11生物变异对生物生存和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1)生物的变异分为有利变异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不利变异。 有利变异的意义:3 点 有利于生物适应环境有利于生物适应环境;能产生新的生

14、物类型能产生新的生物类型;使生物不断进化发展使生物不断进化发展。 第第 6 6 单元单元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八上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八上 P49P496868) 第十六章动物的运动第十六章动物的运动 1.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1)动物和植物的主要区别之一是动物能够通过 运动运动 , 主动地主动地 、 有目有目 的的 地迅速改变其空间位置。 (2)动物运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陆生动物如昆虫和鸟类的运动方式是 飞行或滑飞行或滑 翔翔 ,其他陆生动物的运动方式主要是 行行走走、奔跑奔跑、跳跃跳跃和爬爬行等 ,如蜥蜴、熊 等;水生动物的运动方式以 游泳游泳 为主,如鱼靠鳍,海龟靠四肢。 2.动物通过运动

15、主动地适应环境 动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系列通过运动适应环境的特征,动物的主动运动, 有利于自身的生存和繁衍 。 3.常见动物的运动器官或结构 (1)草履虫纤毛;变形虫伪足;鱼类鳍;昆虫翅和足;爬行动物 四肢;鸟类翼和足 4.脊椎动物运动系统组成 (1)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 骨骨 、 骨连接骨连接 和 骨骼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其中 骨骨和骨连 7 释放能量 消化吸收 呼吸作用 接合起来叫做骨骼。 (2)肌肉是运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在 神经的支配下,骨骼肌骨骼肌 收缩或舒张,牵拉 附着的骨 ,以可动的骨连接为支点,产生运动。 (3)当人进行屈肘运动时,肱二头肌肱二头肌 收缩 ,肱三头肌肱三头肌 舒张 。 5.动物运动的能量来源 (1)人和动物的运动都需要消耗 能量能量 ,来源于 食物 ,它们经过消化吸收的 过程,营养成分进入细胞。动物通过_ _呼吸呼吸_作用作用将贮藏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一 部分转化为热能,其余的贮存在能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