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江苏专版)201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第五单元 第一讲 人口增长模式和人口的合理容量教师配选作业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471496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维设计】(江苏专版)201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第五单元 第一讲 人口增长模式和人口的合理容量教师配选作业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三维设计】(江苏专版)201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第五单元 第一讲 人口增长模式和人口的合理容量教师配选作业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三维设计】(江苏专版)201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第五单元 第一讲 人口增长模式和人口的合理容量教师配选作业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三维设计】(江苏专版)201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第五单元 第一讲 人口增长模式和人口的合理容量教师配选作业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三维设计】(江苏专版)201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第五单元 第一讲 人口增长模式和人口的合理容量教师配选作业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维设计】(江苏专版)201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第五单元 第一讲 人口增长模式和人口的合理容量教师配选作业 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维设计】(江苏专版)201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第五单元 第一讲 人口增长模式和人口的合理容量教师配选作业 新人教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部分 第五单元 第一讲 人口增长模式和人口的合理容量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表示某国四个年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变化情况。据此回答12题。1图示国家可能是()A中国B印度C英国 D尼日利亚2若按图中变化趋势持续下去,未来十年该国最可能出现的是()A国防兵员不足 B劳动力严重短缺C人口老龄化加剧 D人口数量锐减读“我国某省人口数据统计表”,完成第34题。年份总人口(万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家庭人口规模(人)19906 705.686.7

2、921.243.6620007 438.078.7641.493.2320107 966.249.9445.863.133据表可以推论:19902010年,该省()A家庭户数呈减少趋势B社会负担明显加重C城市化速度逐渐加快D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上升4导致上题中问题出现的直接原因是()A家庭观念变化 B医疗卫生事业进步C人均GDP快速增长 D老龄人口比重增大读世界人口容量测算表(部分),完成56题。气候区人口合理容量(亿)合理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热带雨林气候28.00200亚热带季风气候9.30100地中海气候2.2590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7.35305.表中所列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

3、度的测算主要考虑的是()A社会因素 B自然因素C经济因素 D技术因素6据表格推算,下列气候类型所在地区,人口远没有达到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是()A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人类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人类的发展要受到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据此完成78题。7我国北方地区比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大,这说明北方地区比西北地区()A土地面积更广阔 B矿产资源更丰富C资源利用条件更优越 D草场资源更丰富8右图中显示能提高青藏地区人口合理容量的有效途径是()ABCD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

4、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项且全选对者得6分,选错、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下表是中国部分省、直辖市实现“人口零增长”的时间预测表。据表回答910题。排名地区时间1上海20152天津20183北京20184辽宁20215江苏20226吉林20237浙江20238黑龙江20239湖北202410广东202411山东202512陕西202513福建2025排名地区时间14四川202515山西202616重庆202617湖南202618河北202719河南202720青海202721海南202722江西202723安徽202824甘肃202825云南202826贵州20299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

5、确的是()A经济越发达,“人口零增长”实现得越早B“人口零增长”实现时,各地区人口数量也会发生变化C“人口零增长”只受计划生育政策影响D“人口零增长”实现的快慢与经济发达程度有关10对于我国“人口零增长”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叙述错误的是()A放开生育政策,鼓励生育B适当调整生育政策C完善社会养老等保障措施D大量接纳国外移民读“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完成1112题。11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A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BP为环境承载力C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DP为环境承载力12图中反映了()A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关系B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关系C

6、当人口水平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D当人口水平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二、综合题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材料1:2010年2月2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全年出生人口1 615万人,出生率为12.13;死亡人口943万人,死亡率为7.08;自然增长率为5.05。材料2:甲图为19502010年中国人口增长趋势统计图。乙图为19502050年中国和全球14岁及以下与65岁及以上人口百分比统计折线图(含预测)。(1)根据甲图信息,联系我国国情,简述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6分)(2)据乙图可

7、推知,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首次超过14岁及以下少年儿童人口数量的时间大约是在_年。试说明造成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的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原因及对我国经济发展将带来的负面影响。(10分)(3)世界人口在剧增的同时也在老龄化。试分析世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特点。(6分)14下图是我国2000年各省级行政区的综合人口压力指数分布示意图,分析并完成下列问题。(22分)(1)我国综合人口压力指数的空间分布规律是什么?(6分)(2)上述分布规律与我国的人口密度规律呈现出什么关系?(6分)(3)以上现象说明我们应如何评价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和分布是否合理?(10分)详解答案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2解析:第

8、1题,由图可知,该国的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死亡率变化不大,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目前人口增长处于较缓慢的阶段,可能表示中国。第2题,若按图中变化趋势持续下去,未来十年该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继续下降,人口增长缓慢,则人口老龄化加剧;由于该国人口仍有一定的自然增长率,在一定时期内还不会出现兵员不足、劳动力短缺等问题;此外,人口自然增长率只要为正值,人口的数量就不会减少。答案:1.A2.C3、4解析:19902010年,该省人口老龄化现象加重,社会负担明显加重。答案:3.B4.D5、6解析:第5题,表格中人口容量的测算,主要影响因素是不同气候条件的生物资源总量不同。第6题,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9、生物资源总量大,但人口稀少,远没有达到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答案:5.B6.D7、8解析:第7题,我国北方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大于西北地区,说明北方地区资源利用条件好。西北地区土地面积大,矿产资源、草场资源丰富。第8题,发展科技可以提高人口合理容量。答案:7.C8.B (二)双项选择题9、10解析:第9题,由表中信息可知,“人口零增长”实现的快慢与经济的发达程度有关,但并不是经济越发达,“人口零增长”就实现得越早;“人口零增长”实现后,人口数量可能下降,也可能由于人口迁移而增加;“人口零增长”的实现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计划生育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第10题,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地矛盾比较严重,

10、目前还不适合大规模地放开生育政策;同样也不宜大量接纳国外移民。答案:9.BD10.AD11、12解析:第11题,生产力水平高,对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就高,相应地人类的生活水平就高,人口容量就大;反之则小。第12题,当人口规模超过人口最佳合理容量的时候,人口再增长生活质量就会下降;而当人口规模小于人口最佳合理容量的时候,人口再增长生活质量会相对提高。答案:11.AC12.CD二、综合题13解析:第(1)题,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即可作答。第(2)题,老年人口数量超过少年儿童人口数量的时间可从图中获得。这一现象的出现与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及经济、科技、医疗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密切相关。这将带来劳动力不足,老

11、年人口所占比例大,社会负担加重,福利开支加大等负面影响。第(3)题,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世界人口老龄化的两大特征:自1950年以来,世界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提高;自2000年以后,世界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加快。答案:(1)人口增长快、人口基数大;农村人口比重大、文化素质低。(2)2030原因: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出现较低的生育率;经济的快速增长、科学技术的进步、医疗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的寿命大大延长。负面影响:劳动力不足,老年人口所占比例大,社会负担加重,福利开支加大等。(3)自1950年以来,世界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提高;2000年以后,世界人口老龄化趋势(或速度)明显加快。14解析:第(1)题,结合图例读图分析我国综合人口压力指数大体上由东向西逐渐增大。第(2)题,我国的人口密度规律大致是由东向西逐渐减小。第(3)题,应综合考虑,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否相互协调。答案:(1)大体上由东向西逐渐增大。(2)相反(负相关、相背离等)。(3)人口数量与分布或者说人口承载力、一个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应该考虑该地区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之间是否相互协调,而不是绝对的人口数量和分布。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