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整理)《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讲义.doc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36469343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整理)《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讲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0年整理)《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讲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20年整理)《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讲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20年整理)《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讲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整理)《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讲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整理)《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讲义.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王 辉Email:南京特院 特教与学前学院第一部分 前言l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简称课标,下同)是新时期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培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依据。l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智力与发展性障碍学生身心发展和特殊教育的基本规律,促进学生的自身协调发展,并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课标设计借鉴了当前国际社会智力与发展性障碍的最新研究成果,反映了我国培智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吸纳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体现了培智教育的鲜明特色。本课程标准适用于在培智学校就读的所有学生。l 根据培智学校教育的特点,本课标为

2、综合文本,不再单独分册编写。 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l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体现了保障儿童教育权利,实现教育平等的课程性质。课标提供了兼顾智力与发展性障碍儿童全面发展和显著个别差异的教学内容,从智能发展、社会适应和生活实践三个方面,按照学生接受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过程来规划教学目标系统。课程设置目的在于提高智力与发展性障碍儿童的独立生活能力,促进其平等参与社会,使他们拥有尊严、获得幸福、实现人生价值,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的理念与特色 l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采用以儿童为主体,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一)借鉴了智力/发展性障碍研究的新理念 l 课程借鉴了国内外关于智力与发展

3、性障碍研究的新成果。 我国1987年首次颁布了与国际社会一致的智力障碍概念和标准;XXXX年在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时,我国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颁布的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确定了新的智力残疾的概念和标准。这一概念表述为:智力残疾是指智力显著低于一般人水平,并伴有适应行为的障碍。此类残疾是由于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障碍,使个体活动和参与受到限制,需要环境提供全面、广泛,有限和间歇的支持。该概念采用了ICF的理论框架,引入了支持理念。本课标建立在这一概念基础之上,保证了国家课程的先进性。 (二)吸纳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成果 l 课程吸纳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成果。 首先,基

4、础教育课程改革更加重视经验课程、综合课程和选择课程等基本教育取向,本课标吸纳这些新成果作为理论基点;第二,基础教育课程关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成为培智课标的重要维度。培智学校课程与基础教育课程理念上的融合,增强了培智教育与普通教育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顺应了国际社会普通教育课程与特殊教育课程一体化的趋势,体现了教育公平,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实现智力与发展性障碍学生的受教育权利。 (三)体现培智教育的鲜明特色 l 课标体现了培智学校个别化教育的鲜明特色,并呈现从发展性向功能性、生态性和支持性的不断深化的进程。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培智教育课程在实现个别化教育的过程中

5、经历了以下几种课程形态:一是发展性课程,它参照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依循智力与发展性障碍学生显著个别差异水平和特点来开发课程;二是功能性课程,它针对智力与发展性障碍学生个体心智发展与社会环境要求之间矛盾日益扩大的问题,采用智能与环境互动的功能性思路来开发课程;三是环境生态课程,它依据对智力与发展性障碍学生个体具体生活环境以及个人生涯发展历程的分析来开发课程;四是支持性课程,它关注智力与发展性障碍学生内心愿望,鼓励自我决策,依据生活质量核心指标,从支持的角度来开发课程。以上课程形态也对应了智力与发展性障碍学生身心发展不同阶段的教育需求。随着培智教育的不断发展,个别化教育将逐步成为培智学校的主要教育形

6、式。 三、课程的设计思路 l 面对我国培智学校学生的障碍程度不断加重,运动障碍、社交障碍以及多重障碍不断增多的情况,课程用了广域课程与分科课程相结合的综合设计思路。课程首先采用广域课程设计思路,按照总目标、领域、次领域、项目和教学目标等层次来设计相关内容。总目标根据智力与发展性障碍研究和课程研究的最新成果,提出课程的总要求;再根据总目标的内涵下设智能发展、社会适应和生活实践三个领域,依次再细分为18个次领域和102个项目,以及673个教学目标,形成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教学目标系统。鉴于学生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在课标使用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人发展、教育需求和社会要求,优先采用个别化教育。 l 同时,

7、为了与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保持一致,课程采用了分科设计的思路,将义务教育阶段分为三个学段,并适当前后兼顾。第一学段为1-2年级(兼顾学前教育),第二学段为3-6年级,第三学段7-9年级(兼顾职业教育),再将教学目标匹配到7+5的课程设置方案的一般性课程和相应的选择性课程中。课程综合设计思路增强了课标的适应性。(见课程设计示意图) 第二部分 课标结构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由总目标、3个领域、18个次领域,102个项目和673个教学目标构成。一、课程总目标 l 课程的总目标在于使智力残疾学生享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保障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的受教育权利,尊重其个别差异,发掘其潜力,康

8、复其功能,促进其智能发展,推进其社会化进程,提升其生活实践能力,最终将他们培养成为自立自强,适应生活,服务社会的公民。 二、课程领域 l 课程从人的发展性、社会性和实践性三个基本属性出发,将总目标分解成智能发展、社会适应和生活实践三个领域。(一)智能发展领域l 智能发展是人的身心发展的核心,其内容包括了人的动作能力、感知能力、思维能力、语言沟通能力和数理运用能力的发展;还包括了需求和动机、内心愿望的表达、选择与决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以及对个人生涯发展进行规划能力的发展等方面。 (二)社会适应领域 l 社会适应是在人的智能发展的基础上,以情绪情感为纽带,与周边的人与事物保持协调发展,其内容包括

9、了与人交往相处,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使用社区,参与社区活动;在社会生活中,维权守法,服从规则,遵守公共秩序,具有伦理道德,维护个人与社会安全、应对突发事件以及相应的社会生活常识等方面。 (三)生活实践领域 l 生活实践是人在社会适应过程中,参与社会生活,改变客观世界的能动活动,其内容包括具有个人生活、居家生活和社区生活能力,卫生保健知识,休闲娱乐能力,信息运用能力和职业能力;具有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行为等方面。 三、课程次领域 l 课程的三个领域被细化为18个次领域。 (一)智能发展的6个次领域 (二)社会适应6个次领域 (三)生活实践6个次领域 四、课程项目 l 18个次领域再具体分化为102个

10、项目。 表1-1 智能发展项目 表1-2 社会适应项目 表1-3 生活实践项目 五、课程教学目标及编码 l 在课程的102个项目之下再叙写出673个教学目标,详见三大领域教学目标表。l 为了便于运用,课程标准按四级进行编码。表2.课程标准编码表 六、教学目标在各科课程中的分布 (一)将教学目标配备到课程中l 将课程标准中的673个教学目标配备到7科一般性课程和信息技术、康复训练和艺术休闲3科选择性课程中。 (二)教学目标分布概况 表3.课程标准的总体数量 表4.教学目标在各学段的分布 七、分段目标表 l 为了便于教师使用,按目标分为三个学段。分段依据: 1按照分科目标的学段将目标汇集起来,形成

11、分段目标的主体。 2再将选择性课程中的康复训练内的目标放在第一学段中;将信息技术和艺术休闲的目标根据目标的适合性分别放在第二学段或第三学段中。l 由于学生具有显著的个体差异,分学段目标表仅供参考。 第三部分 课标内容l 领域目标:领域1,领域2,领域3 l 分段目标:学段1,学段2,学段3 l 分科目标:1.生活语文、2.生活数学、3.生活适应、4.劳动技能、5.唱游与律动、 6.绘画与手工、7.运动与保健、8.信息技术、9.康复训练、10.艺术与休闲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要求l 为了适应培智学校学生障碍程度越来越重,障碍类型越来越复杂,多重障碍越来越多的情况,本课标的教学目标体系适用于

12、个别化教育,也可以在分科教学中使用,分别说明如下: (一)个别化教育的要求 l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提出了学校应全面推进个别化教育,为每个智力残疾学生制订和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的要求。个别化教育指为每位学生量身定制的教育计划,并依据该计划建立支持系统,实施教育教学和相关服务,并进行评估。l 如何依据本课标拟定个别化教育计划是实施个别化教育的关键环节,特作进一步说明。l 拟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包括进行教育测评、个案综合分析,确定重点选择目标,制定班级教学计划等步骤。各个步骤按以下方式进行: 1教育测评l 在智力测验、适应行为测评基础上,为每个学生做进一步的身心特点和课程起点的测评,了解分

13、析他的教育教学需求。首先,进行身心特点调查,了解学生的身体发育的基本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与康复需求等;第二,进行课程测评,依据本课程标准从智能发展、社会适应和生活实践等三个领域的教学目标进行测评,找到学生的学习起点,再进行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区环境的调查,为拟定个别化教育计划提供基本资料。 2个案综合分析l 根据教育测评搜集的资料,召开个案会,进行个案综合分析,包括基本资料的收集、个性心理特征的分析、教育需求的分析、优劣势的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教育重点,为选择教育目标提供依据。 3确定重点选择目标l 在个案分析基础上,依据教育重点,确定该学生一学期(6个月左右)的教学目标(课标第4码

14、),形成个别化教育计划。 4拟定班级教学计划l 在班级教学条件下,将全班每个学生的个别化教育计划中所有教学目标进行统整梳理,形成一学期的班级教学计划。 班级教学计划包括三个部分:第一,拟定单元,将班级所有学生的个别化教育计划中的全部教学目标依据关系归类划分为4至8个单元;第二,确定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采用主题教学或7+5教学或综合教学等模式,并制定相应的课程表。第三,根据制定的课程表将班级教学计划细化到月、周计划,为教学活动设计做好准备。 l 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将课程标准具体落实到学生的个别化教育计划,并在个别化教育计划的指导下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实施教学活动,开展相关专业服务,提

15、供家庭和社区支持,完成教育教学成效评估和转衔服务。 (二)分科教学的要求 l 针对有的学校按照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一般性课程(分学段)和选择性课程实施教学,提出相应的教学要求。 1.一般性课程的教学要求(1) 第一学段l 本学段各科教学要依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点、速度及水平,并与学生实际的生活需求相结合,在相应的课程中要求学生学会照顾自我,关心他人,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准备成为家中生活自理的成员。 l 生活语文课程教学应从学生学习沟通开始。适合个体的沟通方式是引导学生进入课程的入口,也是其他各科课程教学的起点。学生的沟通要从非语言交流开始,再逐步向听、说、读、写发展,以听、说为主,读、写为辅。培养学生基本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实现日常生活中的基本沟通功能。 l 生活数学课程教学要从数前概念,如物体的恒存性有无多少大小等开始,逐步进入到唱数、点数、实物计算,再向数字符号认识和运算过渡,立足学习解决生活实用数学的知识和能力。l 生活适应课程教学要培养学生自我选择、家庭适应及学校生活的能力,能合理表达及控制自己情绪,与周围人友好相处,积极参与集体活动,遵守活动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