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整理)全面的院感知识培训.doc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36466830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整理)全面的院感知识培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20年整理)全面的院感知识培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20年整理)全面的院感知识培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2020年整理)全面的院感知识培训.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整理)全面的院感知识培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整理)全面的院感知识培训.doc(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院感基本知识第一章医院感染管理概论第一节 医院感染的基本概念1.何谓医院感染?答: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2.何谓医源性感染?答:医源性感染是指在医疗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易引起医源性感染的因素包括:多次进行侵袭性操作;使用消毒或灭菌不合格的医疗器械或设备;医疗环境污染严重,如物体表面、空气、医务人员的手等,输入已被污染的药品、血液或血液制品等;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等等。3.根据病原体的来源不同,医院感染可分为哪几类?答:医

2、院感染可根据病人在医院中获得病原体的来源不同,分为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4.何谓外源性感染?答:外源性感染又称交叉感染,其病原体来自病人体外,如来自于其他病人、医务人员、诊疗器械和医院环境等。5.何谓内源性感染?答:内源性感染又称自身感染,其病原体来自病人自身(皮肤、口咽、肠道、泌尿生殖道等)的常居菌或暂居菌。当人体免疫功能下降或体内微生态环境失衡时即可发生内源性感染。随着医院感染监控工作的深入,外源性感染已明显减少,内源性感染则在增加,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类型。6.医院感染流行病学哪些特点?(1)感染链特点:外源性感染的传播过程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即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缺一不可。(

3、2)发病形式:医院感染多为散发性,有时可出现暴发流行。外源性感染的表现形式可为散发,也可为暴发。而内源性感染则呈散发形式。(3)预防控制特点:大部分外源性感染是可以通过规范医护人员诊疗操作、严格消毒灭菌及隔离等措施得到预防和控制的。内源性感染的发生基于病人的基础病、诊疗措施等多种因素,较难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但可以通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免疫抑制类药物、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措施降低感染风险。(4)科室分布特点:医院感染多发生于医院的高危科室,主要有各类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病房、神经外科、烧伤科、心胸外科,呼吸科、血液科和肾科病房等。(5)感染部位分布特点:鉴于不同国家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不同,导致

4、医院感染发生的主要部位亦有所不同。在美国,主要感染部位为泌尿道、手术部位、下呼吸道及血流感染。而我国主要感染部位则为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及手术部位感染,占整个医院感染的80%以上。7.医院感染常见感染源有哪些?答:医院感染常见感染源主要有病人、带菌者或自身感染、污染的医疗器械、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环境储源等。8.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主要有哪些?答: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1)接触传播-是医院感染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传播途径。包括直接接触传播和间接传播。由接触传播的疾病常见的有肠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皮肤感染等。(蓝色)(2)飞沫传播-由飞沫传播的疾病有百日咳、白喉、流行性感冒、

5、病毒性腮腺炎等。(粉色)(3)空气传播-由空气传播的疾病常见的有肺结核、麻疹、水痘等。(黄色)9.哪些人群为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答:医院感染易感人群主要有:(1)有严重基础疾病患者,如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肾病等患者。(2)老年人及婴幼儿患者。(3)接受各种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如抗癌药物、放疗、免疫抑制剂等。(4)长期接受抗菌药物治疗,造成体内微生态失衡的患者。(5)接受各种侵袭性诊疗操作的患者。第二节 医院感染管理的基本概念1.何谓医院感染管理?答:医院感染管理是针对诊疗活动中存在的医源性感染及相关的危险因素运用相关理论与方法,总结医院感染的发生规律,并为降低医院感染而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的

6、预防、诊疗和控制活动。2.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1)成立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明确职责,并根据国家相关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法规,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度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2)对医疗机构各类人员进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培训。(3)对医院感染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分析及反馈,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控制措施;及时发现和控制医院感染暴发。(4)落实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包括: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清洁、消毒灭菌与隔离,加强无菌技术操作、消毒器械的管理、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的管理、医疗废物的管理,以及规范医院感染高危部门、环节和操作的管理等。(5)开展医务人员预

7、防医院感染的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工作。3.根据医疗机构不同规模,应如何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答:医疗机构应根据其规模不同,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体系:(1)住院床位总数在100张以上的医院,应当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2)住院床位总数在100张以下的医院,应当指定分管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部门。(3)其他医疗机构应当有医院感染管理专(兼)职人员。(4)各临床科室应当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4.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应履行哪些职责?答: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及本科监控医师、护士组成。其主要的职责是:(1)根据本科室的工作特点,制定医院感染相关制度,并组织

8、实施及督导。(2)协助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开展医院感染预防工作。(3)对本科室感染病例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并上报医院感染病例。(4)指导、督促本科室医务人员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消毒隔离、职业防护等制度。(5)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宣教工作。5.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应履行哪些职责?答:医务人员是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的执行者,其主要职责是:(1)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2)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及时发现和上报医院感染病例,并协助开展医院感染流行趋势的调查。(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消毒隔离等规程,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4)参加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掌握职业安全防护方法。6.医

9、务人员均应接受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吗?答:是的。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相关知识是一个合格的临床医务人员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因此,医疗机构应对全体工作人员包括医院管理人员、医生、护士、医技人员和工勤人员等进行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工作规范和标准、专业知识的培训。并对进修、实习、新上岗人员进行岗前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7.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重点科室/部门有哪些?答: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重点科室/部门是指医院感染高风险部门、对预防医院感染具有重要作用的科室。如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病房(母婴室)、移植病房、烧伤病房、手术室、产房、导管室、洁净病房、消毒供应中心、内镜室、口腔科、检验科、血液净化中心、感

10、染性疾病科、急诊等。第二章医院感染诊断第一节医院感染诊断原则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如何判断是否属于医院感染?答:对于无明显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以后发生的感染才属于医院感染。2.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如何判断是否属于医院感染?答:对于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自病人入院时算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属于医院感染。3.患者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与住院期间接受的诊疗操作有关,属于医院感染吗?答:应该属于医院感染。如在住院期间接受侵入性诊疗操作,出院后出现相关部位感染而再次入院,该感染直接与上一次侵入性诊疗操作有关,属于医院感染。4.住院期间,患者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新的感染,属于医院感染吗?答:患

11、者住院期间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新的感染,应该属于医院感染。可表现为两种情况:(1)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新的其他部位感染(排除脓毒血症所导致的迁徒新病灶)。(2)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排除污染和原有的混合感染)的感染。5.如何判断新生儿发现的感染是否属于医院感染?答: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属于医院感染。而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以内发病的感染,如巨细胞病毒、弓形虫感染等不属于医院感染。6.患者住院期间,只要在皮肤黏膜开放性伤口分泌物中培养到细菌就可诊疗为医院感染吗?答:不可以。患者在住院期间,如果皮肤黏膜开放性伤口培养到细菌而无炎症表现,这只是细菌定植,不属于医

12、院感染。只有在皮肤黏膜开放性伤口分泌物中既培养到细菌,又有明显局部炎症表现,才能诊断为医院感染。7.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发生的感染属于医院感染吗?答: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发生的感染属于医院感染。8.直接于烫伤等因素导致的局部炎症表现属于医院感染吗?答:由创伤或非生物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如烫伤、手术缝线刺激导致的轻微炎症等不属于医院感染。9.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住院期间急性发作属于医院感染吗?答: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住院期间的急性发作,不属于医院感染。10.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属于医院感染吗?答: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感染等,属于医院感染。第二节医院

13、感染常见临床类型的诊断1.呼吸机相关肺炎应如何诊断?答:符合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为呼吸机相关肺炎。(1)病人施行人工机械通气(MIV)治疗后或解除MIV48小时内发生的肺部感染,患者出现粘痰、肺部啰音,并伴发热,或白细胞总数和(或)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高,或X线显示肺部有炎性浸润性病变。(2)病人在原有肺部感染基础上施行MIV治疗48小时以上,肺部又发生新的病原体感染,并经病原学证实。2.何谓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答: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拔除导管48小时内患者出现的静脉穿刺部位感染(局部红肿或硬块或有脓液排出),或隧道感染(沿导管皮下走行部位出现疼痛性、弥漫性红斑),或血流

14、感染(败血症或真菌血症)等临床表现。3.如何诊断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答: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38C)、寒战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实验室微生物学检查显示:从导管血和外周静脉血,或从导管尖段和外周静脉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物结果的致病菌,即可诊断导管相关血流感染。4.如何诊断输血相关性感染?答:常见输血相关性感染病原体有肝炎病毒(乙、丙、丁、庚型等)、艾滋病病毒、巨细胞病毒、疟原虫、弓形体等。诊断输血相关性感染,必须同时符合下述三种情况:(1)患者从输血至发病,或从输血至血液中出现病原免疫学标志物的时间超过

15、该病原体感染的平均潜伏期。(2)有证据证明,受血者受血前从未有过该种病原体感染,免疫学标志物阴性。(3)有证据证实供血人员血液存在该感染性物质,如:血中查到病原体、免疫学标志物阳性、病原DNA或RNA阳性等。5.何谓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答: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是指:近期曾应用或正在应用抗菌药物期间出现的肠道菌群失调所致腹泻性肠道疾病,包括由艰难梭菌引起的假膜肠炎。临床表现为腹泻或见斑块条索状伪膜,可合并发热或腹泻。周围血白细胞可升高,大便涂片有菌群失调或培养出有意义的优势菌群。纤维结肠镜检查可见肠壁充血、水肿、出现,或见到220mm灰黄(白)色斑块伪膜。6.手术部位感染共分哪几种类型?答:手术部位感染分为表浅手术切口感染、深部手术切口感染和器官腔隙感染。7.表浅手术切口感染如何诊断?答:手术后30天以内发生,仅累及切口皮肤或皮下组织,并符合下述条件之一即可诊断:(1)切口局部红、肿、热、痛,或可见化脓性分泌物。(2)从化脓性分泌物或组织中培养出病原体。(3)具有感染的症状或者体征,由外科医生开放的切口浅层组织。8.深部手术切口感染如何诊断?答:无植入物者手术后30天以内、有植入物者手术后1年以内发生的与手术有关感染,累及筋膜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