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整理)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讲义模块精讲.doc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36465253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DOC 页数:173 大小:4.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整理)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讲义模块精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3页
(2020年整理)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讲义模块精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3页
(2020年整理)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讲义模块精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3页
(2020年整理)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讲义模块精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3页
亲,该文档总共17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整理)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讲义模块精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整理)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讲义模块精讲.doc(1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海 无 涯(共100讲)目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主讲:韩庆国第1讲 教育的概念、属性、基本要素、起源试卷结构 一、单选(20*2) 二、简答(3*10) 三、材料分析(2*20) 四、教学设计(2选1*40) 试卷结构 第一模块 教育基础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的概念 广义 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狭义 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 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教育的词源学 在我国,“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东汉许慎在说

2、文解字中这样解释“教育”:“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二、教育的属性 (一)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二)教育的社会属性1.教育的永恒性2.教育的阶级性3.教育的历史性三、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1、教育者2、受教育者3、教育影响 教育内容 教育措施四、教育的起源 (一)神话起源说神话起源说是人类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所有的宗教都持这种观点。(二)生物起源论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代表人物:【法】利托尔诺、【英】沛西能。 (三)心理起源论心理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把全部教育都归之于无意识状态下

3、产生的模仿行为。 代表人物:【美】孟禄。生物起源和心理起源这两种学说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教育的起源,共同缺陷是都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 (四)劳动起源说代表人物:【苏联】米丁斯基、【苏联】凯洛夫。考点突破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教育现象的是( ) A到电影院看电影B幼蜂学筑巢C师傅带徒弟D课外活动学做航空模型 我国最早出现“教育”一词的古籍是 ( ) ABC学记D孟子尽心上 狭义的教育一般是指 ( ) A学校教育B思想道德教育C社会教育D家庭教育 教育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A.孟禄 B.恩格斯 C.勒图尔诺 D.沛西能 在教育起源问题上,认为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本能的观点是( )。A生物起源说

4、 B神话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第2讲 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五、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 (一)原始形态的教育教育没有独立的形态 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无专门人员从事教育 教育目的:生产和生活 教育无阶级性(二)古代教育1.奴隶社会的教育(1)中国夏: 我国是历史上最早出现学校教育的国家。根据历史记载,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孟子里说夏、商、周“设庠、序、学、校以教之”学校产生的条件1.社会生产必须出现相当数量的剩余产品2.具有相当数量的经验积累,为学校教育提供特定的教育内容。3.文字等记载和传递文化的工具达到了一定水平。 西周以后: 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 “国学”与“

5、乡学” 六艺教育(以礼乐为中心)(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春秋战国时期: 官学衰微,私学大兴,儒、墨两家的私学成为当时的显学 (2)欧洲斯巴达教育:重视军人和武士的培养,教育内容几乎全是军事体育训练,其教育目的就是培养骁勇的军人与武士。雅典教育:雅典教育重视培养多方面发展的人才,教育内容包括政治、哲学、文学、艺术、体操等。2.封建社会的教育(1)中国汉代武帝以后,采纳了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行了思想专制主义的文化教育政策和选士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学的

6、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 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 (2)欧洲在欧洲封建社会,出现两种教育体系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教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教士和僧侣,又称僧侣封建主教育。教育内容是“七艺”:包括“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而且各科都贯穿神学。骑士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封建骑士,又称世俗封建主教育。教育内容是“骑士七技”:骑马、游泳、击剑、打猎、投枪、下棋、吟诗。3、近代教育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教育的世俗化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考点突破 根据历史记载,古代中国的学校教育形态出现于( )A夏B商C周D春秋战国

7、 中国古代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制度已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形式,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与( )A“私塾”B“太学”C“私学”D“乡学” 在中国古代,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该现象产生的历史时期( )。A、 宋代以后 B、春秋战国 C、明清时代 D、隋唐时代 在欧洲奴隶社会中,斯巴达教育特别重视( )A艺术教育B军事体操教育 C渎写算的教育D文化知识教育 第3讲 小学教育的历史发展与现状、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六、小学教育的历史发展与现状 (一)我国古代的小学教育我国的小学产生于殷周时

8、代。孟子滕文公上说:“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据推测,校、序、庠都是当时的小学。西周时期,周天子建立了小学,这种小学设在官府。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办私学形成了一种风气,其中,又以孔子办的私学规模为最大。此后,各朝代不但有官办的小学,也有私办的小学。(二)我国近现代的小学教育1.近代小学教育的开端1878年,张焕纶所创办的上海正蒙书院内附设的小班,是近代小学的开端。1897年,盛宣怀创办的南洋公学,分为四院,其中的外院即为小学,它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堂。2.清末的小学教育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规定设初等小学堂,入学对象为7岁儿童,修业年限

9、为5年。规定初等小学教育为义务教育。3.中华民国的小学教育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之后,初等小学校招收6岁儿童入学,修业年限为4年。1919年,由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招收6岁儿童入学,修业年限为6年,前4年为初级,后2年为高级,这一学制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义务教育年限为4年,但各地方视实际情况适当延长。(三)建国以后的小学教育1.普及小学教育从1986年开始推行九年义务教育。2.学制改革试验建国以后,我国便对小学原来的六年制(4-2制)的学制进行压缩,开始五年一贯制的试行与推广,以后又形成了五年制与六年制并存的局面。3.教学改革试验教学改革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

10、质量,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七、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一)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二)小学教育的基础性(三)小学教育的义务性(四)小学教育的全面性第4讲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孔子的教育学思想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教育学就是描述和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教育规律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1.中国(1)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他的言论记载论语中有充分的反映。孔子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提出了“性相近,习相远”的哲学命题,

11、强调后天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孔子关于教育对象的观点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观点。孔子关于教育目的的观点孔子致力于培养一批“士”和“君子”,以完善人格为教育的首要目的。孔子关于教育内容的观点论语.述而记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关于教学原则与方法的观点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朱熹提出)。启发诱导的原则。孔子在论语.述而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启发式教学的人。学思结合的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谦虚笃实的方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关于道德修养的方法立志有恒“三军可以多帅也,匹夫不可以夺志也。

12、” “志于仁”。自省自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身体力行。“敏于事而慎于言”,“讷于言而敏于行”,“言必行,行必果”。改过迁善。“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教师观教师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要为人师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考点突破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表明孔子很强调:( ) A启发式教学 B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C困材施教 D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思想出自以下哪位思想家? ( ) A朱熹B孟子C孔子D荀子 反映了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

13、事物之间所具有的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须趋势的是( )。A教育规律 B教育方针 C教育政策 D教育经验 我国乃至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 A.学记B.礼记C.史记D.左传揭示教育规律是教育学的 ( ) A研究范围 B研究对象 C研究任务 D研究课题 第5讲 学记的教育学思想(2)学记我国的学记(收入礼记)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被称为“教育学的雏形”。它大约出现在战国末年,是儒家思孟学派撰写的, 教育的作用学记把教育的作用概括为十六个字:“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而“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揭示了教育的个体功能。教育制度和学校管理提出从中央到地方的学制系统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学记提出了一个完整的教学进程和考查标准,分大成和小成,考核学生在学业知识学习和品德修养两方面的表现。教学原则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