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中医诊疗方案3

上传人:3**** 文档编号:136455389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575.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中医诊疗方案3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中医诊疗方案3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中医诊疗方案3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中医诊疗方案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中医诊疗方案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中医诊疗方案 (2018 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 2009 HHS/NHI/NCI 常见不良反应事件评价标准 (CTCAE)(4.0.3 版) 1及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 (第四版)2。 1.病理明确诊断为恶性肿瘤。 2.化疗前外周血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计数正常(即白细胞计数绝对值 大于 4.0109/L) 。 3.化疗后外周血白细胞绝对值低于 4.0109/L。 4.化疗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 2.0109/L,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低于 0.5109/L,为粒细胞缺乏症。 (二)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中医临床诊疗方案“

2、白细胞减少症中医诊疗 方案”3。 1.气血两虚证 神疲乏力,四肢倦怠,面色少华,头晕心悸,少气懒言,失眠多梦。舌淡 苔薄,脉细无力。 2 阴虚内热证 神疲乏力,四肢倦怠,头晕目眩,耳鸣健忘,午后或夜间潮热盗汗,五心 烦热,失眠多梦,口干咽燥,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 3.阳虚血瘀证 神疲乏力,四肢倦怠,面色晄白或晦暗,纳谷不香,气短懒言,腰酸怕冷, 爪甲色暗,肢端麻木,畏寒肢冷,夜尿清长,大便溏稀。舌淡暗苔薄,脉细涩。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论治 1.气血两虚证 治法:补气养血 推荐方药:八珍汤加减,人参、茯苓、白术、甘草、熟地、川芎、当归、 白芍,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3、) 。 2.阴虚内热证 治法:养阴清热 推荐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减。知母、熟地黄、黄柏、山茱萸(制) 、山药、 牡丹皮、茯苓、泽泻,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 3.阳虚血瘀证 治法:温阳活血 推荐方药:金匮肾气丸加减。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牡丹皮、泽泻、 桂枝、制附子、牛膝、车前子。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 (二)其他中医特色疗法 1.针刺治疗 选取膈俞、膏肓俞、足三里、血海、三阴交、大椎、脾俞、肾俞、悬钟等。每 次至少选择三个穴位,其中血海、三阴交、悬钟直刺 1 寸,施以捻转平补平泻手法 各1 分钟,留针30 分钟,隔10 分钟加强捻针一次。下肢穴位左

4、右隔日交替施术。 2.灸法治疗 采用隔姜灸,选用脾俞、肾俞、膈俞、胃俞、大椎穴等。 3.穴位注射 取穴:足三里。用参麦注射液,每穴注射 2ml。方法:穴位常规消毒,5ml 注射器针尖垂直刺入双侧足三里,注入参麦注射液,每穴注射 2ml。 (三)西药治疗 参照 HHS/NHI/NCI 常见不良反应事件评价标准(CTCAE)4.0.3 版4分度 标准评估白细胞(或粒细胞)减少严重程度。如患者白细胞(或粒细胞)减少程 度属于 I、II 且不伴发热的高危险因素,建议观察;如患者白细胞(或粒细胞) 减少程度属于 I、II 伴发热高危险因素,以及 III 度、IV 度减少,推荐应用 G-CSF 治疗,必要

5、时加用抗生素,参考 NCCN 肿瘤实践指南 Version 1.2015。 (四)护理调摄要点 1.饮食调理 适宜清淡、新鲜、高营养、易消化等食物,忌食生冷食、辛辣、刺激之品。 推荐食用药食同源的食材,如红枣、山药、番薯、牛骨髓(猪骨髓) 、海参、阿 胶、甲鱼、银耳、燕窝、猴头菇、枸杞子、胡桃肉、花生仁等。 2.生活起居 保持环境清洁,空气清新,避免呼吸道感染。避免前往公共场所,戴好口 罩自我保护。注意口腔清洁,选用合适的漱口液,注意及时漱口。保持全身皮肤 清洁,特别要注意会阴、肛周清洁。 3.情志调理 重视情志护理,避免情志刺激。 三、疗效评价 (一)疾病疗效 参照血液病诊断与疗效标准(第四

6、版)拟定。 1.显效 同一患者用相同化疗方案,在第一、第三疗程合用治疗药物,第二、第四 疗程不用治疗药物(即自身对照) ;或同类型病例中,年龄和白细胞基数相近者 作为对照组。以上无论自身对照或另设对照组,都进行下列指标比较:化疗后比 化疗前白细胞和粒细胞减少数均值;最低数均值;粒细胞0.5109 L-1 及1.0 109 L-1 持续天数均值。如以上均值比对照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者为显效。 2.有效 比对照有统计学意义者。 3.无效 比对照无统计学意义者。 (二)证候疗效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 版) 5。 1.痊愈 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 2.显效

7、 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 70%95%。 3.有效 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 30%70%。 4.无效 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不足 30%。 注:计算公式:(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 100%。 参考文献 1NCCN Guidelines Version 1.2015 Myeloid Growth Factors 2沈悌,赵永强.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 4 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85-86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中医临床诊疗方案“白细胞减少症中医诊疗方案” 42009 HHS/NHI/NCI 常见不良反应事件评价标准(CTCAE) 4.0.3 版分度标准 5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牵头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 牵 头 人:侯 丽(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主要完成人: 侯 丽(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陈信义(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李 潇(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田劭丹(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贾 玫(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