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包装用氧化物阻隔透明塑料复合膜、袋-编制说明

上传人:木92****502 文档编号:136455108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包装用氧化物阻隔透明塑料复合膜、袋-编制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食品包装用氧化物阻隔透明塑料复合膜、袋-编制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食品包装用氧化物阻隔透明塑料复合膜、袋-编制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食品包装用氧化物阻隔透明塑料复合膜、袋-编制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食品包装用氧化物阻隔透明塑料复合膜、袋-编制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品包装用氧化物阻隔透明塑料复合膜、袋-编制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包装用氧化物阻隔透明塑料复合膜、袋-编制说明(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家标准重大项目GB/T xxxx-xxxx食品包装用氧化物阻隔透明塑料复合膜、袋编制说明2019年2月28日GB/T XXXX-XXXX食品包装用氧化物阻隔透明塑料复合膜、袋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 任务来源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的2016年第四批标准制修定项目计划,国家标准重大项目食品包装用氧化物阻隔透明塑料复合膜、袋于2016年12月正式立项,项目编号:20162685-T-607。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由全国食品直接接触材料及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技术归口。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传统的塑塑和铝塑复合膜已经无法满足食品加工和日常生活的使用。透明且高阻隔的复合膜成为全球

2、塑料软包装行业的热点,在所有透明、高阻隔薄膜技术中,基于多氧化硅(SiOx)及氧化铝(Al2Ox)的膜是目前最为成熟、应用最为广泛,此类薄膜的卫生性、环保性、优良阻隔性、透明性等,已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睐,成为替代铝箔、镀铝膜和PVDC阻隔膜的理想替代品,在日、美等国家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等领域,氧化物阻隔透明塑料复合膜、袋,代表着食品用软包装的一大发展方向。国内外各大塑料软包装企业已大量使用基于上述材料的透明高阻隔复合膜、袋产品的生产,这种复合膜、袋产品尚无相关国家及行业标准。本标准的制定,填补了食品包装用透明高阻隔复合膜袋产品无国行标的空白。制定一个能体现我国食品包装用氧化物阻隔透明塑料复

3、合膜、袋行业水平的国家标准,可以提升食品包装的的安全、美观、环保,延长食品货架期,带动行业产品更新换代,更好地保证食品安全,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意义。通过查询中国国家标准化信息网(http:/ 主要编制过程标准相关信息、资料资料的收集及查新,氧化物薄膜确认试验等在项目申报前工作始2013年,虽然国外氧化物阻隔透明塑料复合膜袋产品在日本美国及欧洲等国家地区得到广泛引用,且不仅在食品包装,而且在工业及日常非食品包装领域都应用广泛,但国内尚无氧化物薄膜生产线,国内众多食品包装用复合膜袋生产企业使用的氧化物薄膜大多依赖进口。2013-2016年间,国内相继上马4-5条氧化铝及氧化硅薄膜生产线;通过

4、与国内相关企业的交流,在2016年已经形成标准草稿,并向国标委申报立项。本标准的试验数据立足国内的氧化物薄膜制成的复合膜袋产品,意在促进我国食品包装用氧化物阻隔透明塑料复合膜袋产品的发展。2017年13月,起草工作组在广泛调研我国食品包装用氧化物阻隔透明塑料复合膜、袋的生产、应用现状的基础上,结合食品包装用氧化物阻隔透明塑料复合膜、袋的基本性能及使用情况,形成标准草案编制的基本思路和草案。2017年4月,在厦门召开食品包装用氧化物阻隔透明塑料复合膜、袋标准制定第一次研讨会,对标准草案的格式,标准应用范围、分类的依据、并对第“四”章要求中技术指标进行了较全面的讨论和修改,组织与会代表参观了福建省

5、食品包装用形成比较具有本产品特色的工作组讨论稿(第一版),形成了会议记录。(附件1)第一次会议参会的企业主要为联合申报的第一批参编单位,包括福建质检院,厦门金德威、福建达利、石狮炎英,英国博斯特(氧化蒸镀薄膜生产线供应商)、济南兰光等,福建省外的氧化物薄膜生产企业不多。2017.52017.12参编单位征集,技术资料收集及讨论稿修改;2018年1月,经过半年多时间征集参编单位,技术交流等过程,编制组对标准的有关技术指标进一步完善,参编单位也增加了一些氧化物薄膜生产的标杆企业,所以在厦门召开了标准第二次研讨会。第二次研讨会参加单位由于一些新参编单位的加入而对标准做了更多的修改,力图在技术指标上更

6、好体现我国的产品性能特色。形成初步的验证实验方案,技术讨论内容形成了会议纪要。(附件2)目前我国自己生产的氧化物阻隔的复合膜袋产品有两种:氧化物面部及底部均有涂层(简称面涂底涂);没有面涂只有底涂;而进口的氧化物薄膜一般既有面涂也有底涂,2018年3月,完成第一次样品采集工作,收集的样品以企业实际的样品为主,使用的氧化物薄膜包括有面涂有底涂及无面涂有底涂两种。2018年36月完成第一阶段样品测试工作,第一阶段的试验,试验结果中使我们得出一个结论:由于没有表面涂层的保护,无面涂的氧化物薄膜对使用企业复合工序的设备及工艺控制要求很高,如果控制不好,会造成氧化物层的破坏,导致阻隔性能的大幅下降。20

7、18年7月26日,在济南召开食品包装用氧化物阻隔透明塑料复合膜、袋标准制定第三次研讨会,参编单位除一二次研讨会的有关单位外,还有济南国家包装产品质检中心的同仁,讨论了标准格式、分类,对标准初稿进行了讨论和修订,并根据第一阶段试验结果,确认了标准规定的产品范围(见标准1-范围),第二阶段验证试验抽样及试验方案围绕着确认的试样范围展开。2018年8月2018年12月,完成第二阶段验证试验抽样及试验验证工作。2019年1月中上旬,根据收集的反馈意见及第二阶段验证试验结果,对标准文本进行了修改,编写了编制说明初稿。2019年1月19-21日,在福州召开标准第四次研讨会,与会的参编单位代表及专家,经过逐

8、条讨论分析讨论,对标准中产品的一些重要阻隔指标及特征指标,进行进一步确认和修改,并参考2018年12月TC397/SC6审核通过的三个食品包装用复合膜袋新标准,在尊重保持标准技术要求的基础上,对本标准做了较全面的修改和整理,形成征求意见稿。而后根据标委会对国标编制说明的要求,在前面4次会议的记录及纪要的基础上,编写编制说明。3 主要参加单位和工作组成员及其所做的工作参与本标准起草的单位有:福建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厦门金德威包装有限公司、佛山彩龙镀膜包装材料有限公司等十余家单位及企业。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程氢等 起草人员负责标准制定工作的组织、协调,相关资料的查阅、收集,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的起草

9、、撰写;组织召开座谈会,通过电子邮件、传真等方式,征集、整理和归纳相关的意见和建议;标准中涉及的各项指标测试、与收集的数据对比等。(二) 、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1 标准编制原则1.1 标准制定的依据本标准制定依据主要有:1、我国食品包装用复合膜袋相关国家及行业标准;2、包装行业生产单位的企业标准、使用单位的企业标准及收集样品的测试结果3、参考了JIS Z 1707:1997食品包装用复合薄膜。收集国内外标准、资料:GB/T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1037-1988 塑料薄膜和片材透水蒸气试验方法 杯式法GB/T 1038-2000 塑料薄膜和薄片气体透过性试验方法 压差法GB/T

10、1040.3-2006 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3部分薄膜和薄片的试验条件GB/T 2410-2008 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的测定GB/T 2828.1-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2918-199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idt ISO291:1997)GB 480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GB 4806.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树脂GB 4806.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GB/T 6672 塑料薄膜和薄片 厚度的测定(机械测量法)GB/T 6673 塑料薄

11、膜和薄片 长度和宽度的测定GB/T 7707 凹版装潢印刷品GB/T 8808 软质复合塑料材料剥离试验方法GB 9683 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GB 968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使用标准GB/T 10004-2008 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干法复合、挤出复合GB/T 10006 塑料薄膜和薄片摩擦系数测定方法GB 12904 商品条码 零售商品编码与条码表示GB/T 14257 商品条码 条码符号放置指南GB/T 17497.2 柔性版装潢印刷品 第2部分:塑料与金属箔类GB/T 18348 商品条形码印刷质量的检验GB/T 19789-2005 包装材料塑料薄膜和薄

12、片氧气透过性试验库仑计检测法GB/T 26253-2010 塑料薄膜和薄片水蒸气透过率的测定 红外检测器法QB/T 2358-1998 塑料薄膜包装袋热合强度试验方法ASTM F392-2011(2015)柔性阻隔材料抗揉搓性能试验方法(Standard Practice for Conditioning Flexible Barrier Materials for Flex Durability)JIS Z 1707:1997食品包装用塑料薄膜通则(日本工业标准)1.2 标准制定的原则1.2.1保证食品安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保护消费者健康为原则在食品用塑料包装制品中,复合膜袋产品,由于原料

13、包含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油墨、胶黏剂、有机溶剂(苯、乙酸乙酯、二甲苯等)、改性剂、不同材质的塑料薄膜)、工艺复杂(印刷、复合、熟化、制袋)等原因,并且应用广泛,产品成本高,环境消耗大,控制不好的话,对百姓身体健康会造成很大影响,所以本标准编制的原则,首先遵循“保证食品安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保护消费者健康”的原则。与其他复合膜、袋相比,食品包装用氧化物阻隔透明塑料复合膜、袋产品有独特的应用特性和技术要求。在标准中明确技术要求,最大限度地保证产品的安全和质量水平,规范产品的生产和经营。1.2.2 体现通用性和适用性根据食品包装用氧化物阻隔透明塑料复合膜、袋对食品的保护要求以及产品使用单位、生产

14、单位的实际情况和要求,提出食品包装用氧化物阻隔透明塑料复合膜、袋的各种要求。1.2.3 标准名称的确定依据基于食品生产企业及消费者对阻隔透明塑料复合膜、袋的需求上升,国内、国际越来越多的塑料软包装企业在增加基于多氧化硅(SiOx)和三氧化二铝(Al2O3)的阻隔透明膜生产,此类薄膜的卫生性、环保性、优良阻隔性、透明性、可微波性能等,已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睐,填补了我国隔耐热透明高阻煮食品包装用复合膜袋产品的空白。在日、美等国家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等领域,氧化物阻隔透明塑料复合膜、袋,代表着我国食品用软包装的一大发展方向。为了明确其范围及要求,保障消费者的安全与健康,促进行业的持续发展,特提出本

15、标准。标准名称确定为食品包装用氧化物阻隔透明塑料复合膜、袋,英文名称为:Oxides based transparent barrier plastic laminated films and pouches for food packaging1.2.4 标准制定方向和主线将标准制定成既能代表行业先进性和产品质量的可靠性又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并充分体现和突出其环保特性,达到与国际接轨的目的。本标准中的产品主要特色是氧化物阻隔,透明耐蒸煮耐揉搓,与一般的透明阻隔食品包装复合膜袋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因此,我们将产品性能和功能,以及与产品及原料有关的强制性国家食品安全要求确定为制定标准的主线,同时考虑与其他食品包装用复合膜袋国行标、特别是近期颁布或即将颁布实施的食品包装用复合膜袋标准的对接和配套。2 标准主要内容的论证2.1 标准制定的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主要阻隔层为有面涂及底涂的镀氧化铝双向拉伸聚酯薄膜,镀氧化硅双向拉伸聚酯薄膜、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经干式复合或无溶剂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