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互联网 系统评估

上传人:木92****502 文档编号:136447902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97.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能源互联网 系统评估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能源互联网 系统评估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能源互联网 系统评估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能源互联网 系统评估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能源互联网 系统评估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能源互联网 系统评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能源互联网 系统评估(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CS29.240.01F10/19T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T/CEC XXXX.1201*能源互联网系统评估(本稿完成日期:2018.x.x)2017 - XX - XX发布2017 - XX - XX实施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T/CEC XXXX2016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定义与缩略语14基本原则25评估体系 36评估内容37 评估方法48 评估指标5前言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能源互联网构成支撑能源互联网规划和设计工作的基础性系列国家标准。能源互联网分为以下部分:第 1 部分:总则第 2 部分:术语第 3 部分:架构与要求第 4 部分

2、:用例第 5-1 部分:与主动配电网互动第 5-2 部分:与微能源网互动第 5-3 部分:与分布式能源互动第 5-4 部分:与储能互动第 5-5 部分:与电动汽车互动第 5-6 部分:与热、气、水、交通互动第 6-1 部分:虚拟同步装置第 6-2 部分:能量路由装置第 7-1 部分:信息交换第 7-2 部分:数据资源平台第 8-1 部分:能源交易第 8-2 部分:能源调度第 9 部分:系统评估 本部分为能源互联网的第9部分。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清华大学、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积成节能公司、阳光电源有限公司、朗新科技有限公司、方融科技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3、马君华、陆一鸣、袁文广、高峰、程林、延星、王磊、黄文瑞、田浩、胡兵、邵燕、林华晶、林今、胡泽春、孙凯20能源互联网系统评估1 范围本部分明确了能源互联网的评价体系,规定了能源互联网的评价体系、评估方法和评估指标,描述了综合分析评估方法,给出了能源互联网总体评分标准。本部分可作为能源互联网标准其他部分制(修)订的基础。本部分适用于评估能源互联网建设和运营效果。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Z 28805 能源系统需求开发的智能电网方法GB/T 5

4、0811-2012 燃气系统运行安全评价标准GB/T 50494 2009 城镇燃气技术规范CJJ34-2010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IEC 62559-2 用例方法 第2部分:用例、参与者列表和需求列表的定义 (Use case methodology-Part 2: Definition of the templates for use cases, actor list and requirements list)IEC 62357-1 电力系统管理及其信息交换 第1部分:参考架构 (Power systems management and associated information e

5、xchange exchange-Part 1: Reference architecture)IEC 62939-1 智能电网用户接口 第1部分:总体介绍和各国需求 (Smart grid user interface-Part 1: Interface overview and country perspectives)3 术语、定义与缩略语3.1 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1能源互联网 Internet of Energy (IOE)能源互联网是以电能为核心,集成热、冷、燃气等能源,综合利用互联网等技术,深度融合能源系统与信息通信系统,协调多能源的生产、传输、分配、存

6、储、转换、消费及交易,具有高效、清洁、低碳、安全特征的能源网络。3.1.2微能源网 Micro Internet of Energy微能源网是由分布式能源、储能系统、能量转换装置、监控和保护装置、负荷等汇聚而成的,集多类型能源,具备自我控制和自我能量管理功能,直接面向终端用户的小型能源互联系统。3.1.3能源交易Energy Transaction通过直接交换或媒介,在开放式交易平台上达成多能源间生产、传输、分配、存储和转换的协议,实现多能源生产与消费间的供需平衡,是能源互联网区别于其他系统的核心部分。3.1.4定性评价 Qualitative Evaluation定性评价是借助于对事物的经验

7、、知识、观察及发展变化规律的了解,科学地进行分析、判断的一类方法。运用这类方法可以发现问题寻找规律,以便从技术、管理等角度提出对策措施。3.1.5定量评价 Quantitative Evaluation定量评价是采用数学的方法,收集和处理数据资料,对评价对象做出定量结果的价值判断,按有关标准,应用科学的方法构造数学模型进行定量化评价的一类方法.3.2 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CCHP 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and Power 冷热电三联供CIM Common Information Model 公共信息模型CHP Combined Heat and Power

8、 热电联产CPS Cyber Physical System 信息物理系统DER Distribution Energy Resource 分布式能源ECP Electrical Connection Point 电力连接点IOE Inernet of Energy 能源互联网M-IOE Micro Internet of Energy 微能源网PCC Point of Common Coupling 公共耦合点4 基本原则能源互联网评价体系坚持定性与定量评估相结合,以定性为主定量为辅的基本原则。定性评价是对能源互联网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定量评价是依据能源互联网建设发展中的数据信息进行量化的精确

9、评价。能源互联网评价体系坚持实用性和创新性相结合的原则,能源互联网兼具能源体系实用性和创新性的取向,实用性从客观实际应用的角度给出评价分析指标,创新性从技术创新、体系创新等方面评价分析能源互联网的指标。能源互联网评价体系坚持系统性和协同发展相结合的原则,系统性从全方位评价分析能源互联网的综合能力,协同发展从跨业务协调共同发展的角度给出评价分析指标。5 评估体系能源互联网评价体系见图5-1,从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方面进行评估。定性评价内容包括能源互联网的能量品质指标、安全可靠性指标、经济性指标、社会性指标、能源结构优化指标、交互友好性指标、组织管理与商业模式指标、公平开放性指标等,定量评价是在定

10、性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分解和量化,量化评价指标将在相应的标准中详细描述。评价体系依托于评估指标的计算方法,以评估计算指标为基准,对总体评估进行打分。图5-1 能源互联网评估指标体系6 评估内容6.1 能量品质指标能源互联网的能量品质指标旨在评估为客户提供的能量品质是否合格,包括电能质量、燃气质量、供热质量、供冷质量等指标。6.2 安全可靠性指标能源互联网的安全可靠性评估旨在保证系统安全运行,减少故障发生,减少系统停机时间。能源互联网的安全可靠性评价包括供电安全可靠性、燃气安全可靠性、供热安全可靠性、供冷安全可靠性和信息网络安全可靠性等指标。6.3 经济性指标能源互联网的经济性评价旨在考核能源互联网

11、所产生的经济效益,通过考核投入、成本、损失的降低和收益的增长,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经济性的评价包括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能源利用效率、本地一次能源利用率、外部输入能源利用效率、设备利用效率、用户用能成本降低、运营成本降低等指标。6.4 社会性指标能源互联网的社会性评价旨在考核能源互联网所产生的社会效益,通过能源互联网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为社会提供能源服务。能源互联网的环境性评价体现了降低温室气体放量,保护生态环境等指标的考核。社会性评价包括可再生能源发电减排量变化、电能替代减排量变化率、单位发电量污染物排放量变化率等指标。6.5 能量结构优化指标能量结构优化是衡量传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结构的一

12、项综合性指标。通过对该项评估,有助于挖掘能源的潜力,发挥能源互联网在调整能源结构中的作用,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架构中的占比,增加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能量结构优化评价包括可再生能源接纳程度、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替代、峰谷波动幅度、电动汽车利用率等指标。6.6 交互友好性指标能源互联网的交互友好性评价体现出用能客户和可再生能源生产者的参与程度,通过对多方满意度等指标的考核,引导系统和客户共同参与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能源互联网的交互友好性评价包括用户满意度、其它参与方满意度、需求侧响应比例、代理交易占比、余电上网收益占比等指标。6.7 组织管理与商业模式指标能源互联网的组织模式和商业模式是衡量能源体系健康

13、发展的重要指标,体现能源供需体系的状况、能源市场的状况和能源产业链的状况。能源互联网的组织和管理与商业模式评价包括组织形式与机制、区域管理与政策、商业模式等指标。6.8 合理开放性指标能源互联网的合理开放性评价指标体现出对可再生能源生产者的开放接纳程度,通过可再生能源自主交易占比等一系列指标考核,推进可再生能源的生产和消纳。能源互联网的公平开放性评价包括用户可再生能源自主交易占比、获得相关数据的占比、平均申报接入电网的时长等指标。7 评估方法能源互联网成熟度模型评估方法是通过对七个维度、五个阶段进行综合评分,七个维度包括能源互联网的安全可靠性指标、公平开放性指标、交互友好性指标、组织与管理指标

14、、能源结构优化指标、经济性指标和社会性指标,五个阶段包括起步阶段、单项建设阶段、创新发展阶段、协同创新阶段和可持续发展阶段。五个阶段的关键特征描述见图7-1,每个阶段满分为一分,每个维度满分为5分。图7-1 能源互联网的阶段特征能源互联网指标体系的二层指标进行定性分析,按照五个阶段的特征,客观评价能源互联网项目所处的阶段。一级起步阶段:对能源互联网有一定的理解和认识,处于规划筹备时期。了解能源互联网的方案,对典型案例和技术有初步的认识,已经具备了部分功能和初步建设的基础条件。二级单项建设阶段:开始单项业务或功能的建设,多个业务或功能并行建设或实施,并初步体现出能源互联网的价值。三级创新发展阶段:业务或功能在系统性方面发挥了作用,体现出能源互联网的价值,并能通过组织管理突破跨业务的局部利益,实现综合效益。四级协同优化阶段:对能源互联网的作用和效益有深刻的认识,系统性组织管理和运行依赖于能源体系中跨业务平台可观测数据的充分利用、有效的商业模式和协同优化手段。五级持续发展阶段:对新的商业机会具备自适应的能力,在能源价值链上具备利用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