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地区电化学储能设施安装测试技术规范-

上传人:木92****502 文档编号:136447319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寒地区电化学储能设施安装测试技术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寒地区电化学储能设施安装测试技术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寒地区电化学储能设施安装测试技术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寒地区电化学储能设施安装测试技术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寒地区电化学储能设施安装测试技术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寒地区电化学储能设施安装测试技术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寒地区电化学储能设施安装测试技术规范-(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CS27.180F 19 T/CEC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T/CEC XXXXX2017高寒地区电化学储能设施安装测试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stallation and test of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facilities in Alpine Region(征求意见稿)(本稿完成日期:2019.06.04)2018 - XX - XX发布XXXX - XX - XX实施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T/CEC XXXXX2018目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总则15 安装条件1

2、6 安装要求27 安装验收要求5前言本部分依据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全国电力储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天津电力建设有限公司、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国网新源张家口风光储示范电站有限公司、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理工大学。本标准起草人:陈继忠、武国良、胡娟、史学伟、宛亚林、王晓丽、杨立滨、闫涛、吴晓刚、张明霞

3、、杨水丽。本标准首次发布。本部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一号,100761)I高寒地区电化学储能设施安装测试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高寒地区电化学储能设施存储、安装、测试的基本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接入10kv及以下新建、改(扩)建的高寒地区电化学储能设施。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1048 电化学储能电站设计规范GB/T 33339 全钒液流电池系统测试方法NB/T 33016 电

4、化学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测试规程DL/T 969 变电站运行导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高寒地区 alpine region指当地冬季低温普遍在-20到-30之间,最低气温达到-40的地区。4 总则4.1 电化学储能设施的安装应根据设计单位和设备制造厂已审定的安装图及有关技术文件,按本规范要求进行。制造厂有特殊要求的,应按制造厂有关技术文件的要求进行。本规范和制造厂技术文件均未涉及内容,应拟定补充规定。4.2 电化学储能设施安装工程,应遵循国家及有关部门颁发的现行安全防护、环境防护、消防等规程的有关要求。4.3 从事特殊工种人员应持有相关资质证明。4.4 安装施工工人的劳

5、动保护满足相关规程规范。5 安装条件5.1 安装环境要求温度宜在535范围内,采暖设计和施工应满足电池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室内应设置足够的采暖设施,采暖设施宜采用电采暖;室内采暖设施在电池安装施工过程中还应采取防护措施,防止损伤。对温度、湿度和其他特殊条件有要求的设备、部件的安装按设计规定执行。5.2 安装现场应具有照明及电动器械使用的电力供应。5.3 室内安装设施屋顶、楼板施工完毕,无渗漏。室内地面基层应施工完毕,并应在墙上标出抹面标高;室内沟道无积水、杂物。5.4 电化学储能设施基础及支架应达到允许安装的强度和刚度,焊接构件的质量符合要求。室内电缆桥、支架安装完毕,接地可靠。5.5 安

6、装现场应具有符合要求的施工安全防护设施。5.6 电化学储能设施安装中测量及检查用的仪器、仪表、量具等,应采用合格产品并在校检有效期内使用。6 安装要求6.1 一般要求6.1.1 安装前,应阅读与安装有关的土建设计图纸,并核验交付安装的土建部位。对不合格的土建工程应处理合格后才能安装。6.1.2 安装前应阅读并熟悉设计图纸、出厂检验记录和有关技术文件,并做出符合施工实际及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6.1.3 电化学储能设施或部件到达现场后,安装单位参与设备开箱、清点,检查箱内供货清单及随货装箱单。以下文件,应同时作为电化学储能设施安装及质量验收的重要依据:a)设备的安装、运行及维护说明书和技术文件;b

7、)随机图纸资料;c)设备出厂合格证,检查、试验记录。6.1.4 电化学储能设施在安装前的保管应符合下列要求:a) 各部件及设备的保管期限符合产品的技术规定,在产品技术文件没有规定时,原则上应为1年以下。b) 各部件及设备存放在室内或能避雨、雪、风、沙的干燥场所。c) 对有特殊保管要求的装置性设备、电气元件和材料,按产品的技术规定保管。d)保管期间定期检查,做好防护工作。6.1.5 高寒地区冬季进行电化学储能设施安装施工时,应停运通风降温设施;并对通风孔道等封闭严实,采取保温措施,封闭、保温材料应使用阻燃材料。6.1.6 施工过程中,可以临时设置地面吹风机等辅助混流通风设备,配合采暖设备使室内温

8、度均衡;当空间过大,电采暖装置难以满足温度需求时,也可设置锅炉等其他采暖设备,宜采用常压热水锅炉,不得使用高压蒸汽锅炉,且锅炉必需设置于室外,室内换热暖气片需设置固定防护网,以防施工损伤。6.1.7 电化学储能设施电气设备安装及电缆敷设执行生产厂要求及相关规程规范,必要时需搭设保温棚,对电缆进行预热;保温棚棚布应使用难燃材料,热源不得使用卤钨灯、卤素电暖器,热源不得覆盖并与被加温物体保持1m以上距离;保温棚需专人看守。6.1.8 电化学储能设施正式投运时,临时采暖设备需全部拆除。6.2 全钒液流电池系统安装6.2.1 全钒液流电池系统各部件安装前的现场保管温度不宜低于5或设备储存温度。6.2.

9、2 电堆安装。a)电堆安装前应确认电堆外观清洁、平整、无变形,液体进出口连接件完好,并确认电堆正负极。b)安装的电堆应排列整齐、间距均匀。c)电堆安装后,应检查电堆支架形状、电堆与支架间的绝缘电阻和电堆支架焊缝表面防腐层状况。6.2.3 电解液储罐安装a)电解液储罐安装前应确认储罐无变形,内部清洁,无异物,且严密性检测合格。b)电解液储罐按设计要求放置,地面应清洁,固定应牢固。c)电解液储罐安装后,做好开孔处的防护处理,防止异物进入。6.2.4 电解液循环系统安装a)电解液循环管路安装前应预先安装管路支架,确认管道、阀门、法兰、泵、传感器等部件外观无缺陷,内部清洁。b)全钒液流电池系统管路粘连

10、时应保证管路与粘结剂处于允许工作温度范围内,并按相关技术要求延长凝固时间。c)电解液循环系统安装完毕后,如无特殊规定时宜参考如下试验方法进行通气的严密性耐压试验 :向管路内通入试验气体至测试压力为设计压力的1.15倍,保持至少10min,期间以目视方式检查是否有管路异常,检查是否有异响发出,且压力下降应小于0.005MPa;降低测试压力至设计压力,保持至少60min,压力下降应小于0.005MPa。建议试验气体为氮气或无油干燥的压缩空气。6.2.5 在全钒液流电池系统各项电气性能符合设计要求,安全措施齐全的情况下,进行系统的开机、调试、校正、测试工作。6.3 锂离子电池系统安装6.3.1 锂离

11、子电池系统各设备部件安装前的现场保管温度不宜低于0或设备储存温度。6.3.2 将锂离子电池系统的箱/柜放置在指定位置,铺设、连接输入输出线缆,确认输入输出线序是否正确,线缆连接是否牢固;6.3.3 组装电池箱/柜,电池模块电路连接前应确认电池模块正负极,按照产品要求进行线缆连接,电池模块间接线应牢固,导电良好,连接完成后使用万用表测量整组电池箱/柜电压是否达到设计值;6.3.4 连接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BMS)线缆,线路连接完成后应进行校线,确保连接正确。6.3.5 箱/柜式锂离子电池系统单独或成列安装时,其箱/柜体的垂直、水平偏差及箱体面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 箱式液流电池箱体安装的

12、允许偏差项目允许偏差垂直度1.5mm/m水平偏差相邻箱体顶部2mm/m成列箱体顶部5mm/m箱体面偏差相邻箱体边部1mm/m成列箱面5mm/m6.3.6 在系统各项电气性能符合设计要求,安全措施齐全的情况下,进行系统的开机、调试、校正、测试工作。6.4 铅酸电池系统安装6.4.1 铅酸电池系统各设备部件安装前的现场保管温度不宜低于0或设备储存温度;6.4.2 将铅酸电池系统的支架放置在指定位置,应检查确认支架无变形,表面漆层完好,焊接牢固;6.4.3 铺设、连接铅酸电池系统输入输出线缆,确认输入输出线序是否正确,线缆连接是否牢固;6.4.4 安装前,应确认铅酸电池外观清洁、无变形、无漏液,并确

13、认铅酸电池正负极;6.4.5 安装的铅酸电池应排列整齐、间距均匀,按照产品要求进行线缆连接,电池间接线应牢固,导电良好,连接完成后使用万用表测量整组电池电压是否达到设计值;6.4.6 安装后,应检查支架形状、电池与支架间的绝缘电阻和电池支架焊缝表面防腐层状况;6.4.7 支架的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的要求:表2 支架安装允许偏差项目允许偏差水平支架水平位置5 mm水平度3 mm/m,5mm/全长垂直支架垂直位置5mm垂直度3 mm/m,5mm/全长6.4.8 在系统各项电气性能符合设计要求,安全措施齐全的情况下,进行系统的开机、调试、校正、测试工作。7 安装验收要求7.1 在现场安装完成后及时

14、进行安装验收,验收宜由业主(或业主授权人员)组织,设计、安装、调试及供货单位共同参加。7.2 安装过程应实时做好质量检测、填写工作报表,随系统组装过程进行必要的检测,加强组装过程监控工作、质量抽检及最终附件验收工作。7.3 最终附件验收一般包括资料和现场实物检查记录。7.4 资料应包括质量检测记录、制造厂提供的产品合格证、试验证明及安装图纸等技术文件。7.5 现场实物检查记录应包括部件安装位置检查、外观检查等。7.6 安装验收项目宜符合表3所示:表3 安装验收项目项目备注核实设备及系统部件布置宜与设计图对照核实支架牢固性宜采用抽检方式核实接地措施宜核实所有接地措施核实线缆宜采用抽检方式核实绝缘措施外观核实文本资料如产品合格证、现场实物检查记录等其他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