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单元第3课独特的装扮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6447263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单元第3课独特的装扮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四单元第3课独特的装扮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四单元第3课独特的装扮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四单元第3课独特的装扮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四单元第3课独特的装扮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单元第3课独特的装扮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单元第3课独特的装扮教学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 校园艺术节第三课 独特的装扮课题:独特的装扮课型:设计应用课时安排:2课时授课教师:谢玲玲 年级:初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3课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校园艺术节单元中的第三个教学主题,主要是通过让学生设计制作精美独特的面具装扮自己,并参与校园艺术节的表演与展示活动,从而在体验面具制作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面具艺术的起源、发展、种类等相关知识,感受面具展示出的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本课以学生为主体,紧紧把握“教”与“学”的发展规律,共设置了三个教学活动,将本课的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阶段来完成,并对每个活动提出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具体的活动要求。二、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初步了解

2、面具艺术的起源与演变、分布与种类等知识,感受面具展示出的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能初步学会面具的设计与制作的技巧与方法,选用恰当的材料,运用绘制、剪贴等方法,设计制作出一件有特色的面具。2、 过程与方法:课题引入,观察了解,探究分析,设计制作,展评表演,拓展小结。学生通过对面具艺术的欣赏,分析面具的造型、色彩、材质特征,以自主或合作的形式设计制作完成面具并参与表演。3、 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学生体验自主或合作制作面具的乐趣,体会面具独特的艺术魅力,形成积极参与、勇于表现的态度。认识面具艺术对环境、气氛的烘托作用,加深对我国传统民间美术文化的认同与热爱。三、 教学重难点1、 重点:了解面

3、具的由来和演变发展的过程,了解不同国家、地域、民族对面具的不同理解。了解面具的造型特点及表现形式和方法,以及面具的功能和作用。2、 难点:设计出具有新意、艺术效果独特并符合表演角色性格特征的面具。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手工面具教具、面具图片、制作工具材料、ppt多媒体课件2、 学生准备:搜集面具相关图片、实物、文字介绍等资料,准备各类手工工具与材料。第一课时五、 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故事揭题,通过讲述南北朝北齐时期兰陵王面具的故事导入课题。师:威慑敌人兰陵挖面具根据北齐书记载,在南北朝的北齐时期,有一位被封为兰陵王的勇将,名叫高长恭。他勇武善战,常常大败敌军。但作为一名武艺高强的将

4、领,却天生一副俊相,这在当时两军阵前,与敌兵交战显得有些不利。高长恭面容秀美,敌方认为他柔弱可欺,争相上前跟他交手。兰陵王对这一点大伤脑筋,总想找一种让敌人一眼看上去就胆战心惊的威慑方法,来弥补自己天生相貌的“弱点”。后来,兰陵王终于找到了用面具遮住面孔的方法,就是在木制的面具上雕出可怕的神态,涂抹上阴狠吓人的色彩,让敌人看了以后就产生可怕的心理。此后他每次打仗,都要戴上面具遮住自己帅气的脸,加之他在交战中勇猛无敌于是,几乎战无不胜。看来兰陵王面具不仅是一种信仰,同时也是力量的象征。后来,北齐人出于对兰陵王机智与勇猛的敬慕,创编了一种焦作兰陵王入阵曲的面具舞蹈,一直延续至今。人们用最美好的舞蹈

5、、音乐和戏曲来表达对英雄人物的歌颂。师:听了刚刚的故事,我们知道,原来在古代,面具的产生是对了战争。那么在现在,我们很多东西都与面具有关。接下来我们一起欣赏川剧表演变脸。(二) 观察与了解1、 欣赏面具戏剧、文娱表演视频或图片。2、 师,同学们,刚才大家看了这些面具,你有什么感受?你还见过什么样的面具表演或是在什么场合见过,或是你使用过的面具?这些面具有什么特点?教师小结:特定形象面具、剧情要求面具、娱乐活动面具。3、 面具知识简介(起源、演变等)教师:面具是一种古老的原始艺术,最早的面具起源于远古时代的原始部落里。实物展示:傩面具(凶悍)。提问:你看到这些面具有什么样的感觉?为什么有这种感觉

6、?从哪里可以看得出来?原始人为什么要戴这么恐怖的面具?教师小结:是为了驱鬼逐逸的目的。4、 欣赏一组我国民族面具(藏戏、贵州傩堂戏、江西跳傩、甘肃社火、广西师公戏面具等)(边欣赏教师边坐简要介绍)(1)藏戏:是在藏族的民间歌舞、说唱、杂技以及藏传佛教祭祀礼仪等形式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形成的一种载歌载舞类似歌舞剧的广场艺术表演形式。面具多为纸胎或布质,很少使用木材雕刻。制作精致,造型独特。面具轮廓造型和眼睛、鼻子、嘴等有吉祥图案构成。脸上嵌贝壳、玛瑙、绿松石,面具额头中是太阳、月亮,两耳有流苏。(2)傩堂戏:是土家族的一种祭祖活动,又受到中原文化及巴、楚文化的影响,有着比较明显的巴人“俱事鬼神”和

7、楚人笃信巫术的文化痕迹。它融巫术、原始宗教和戏剧为一体,成为一种佩戴面具演出的宗教祭祀戏剧,据说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经过不断充实、扩展和完善,形成了以傩仪、傩戏、傩舞、傩技为主要形式的傩文化,至今仍然活跃在黔东北的村村寨寨。(3)跳傩:又称鬼戏,是中国最古老的一种祭神跳鬼、驱瘟避疫、表示安庆的娱神舞蹈。历经漫岁月,不断改革、创新,逐渐演变而成的民俗舞蹈。(4)甘肃社火:是一种古老的民俗艺术,因此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各地社火内容形式各有千秋。永登社火一般有龙、头场、小场(腊花)、铁芯子、狮子、熊、高跷、旱船、太平鼓组成。夜社火中还有滚灯。(5)广西师公戏:壮族戏剧的一种,又称壮师戏。流传于广西贵

8、港市北部和来宾、武宣、合山、忻城、象州、金秀等县(市)。在师公(巫师)跳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原是由师公在法事活动中戴上各种神灵面具(又称戏面)跳娱神舞仪,唱酬神故事;清同治年间,发展成为分角色演唱民间故事,称为师公戏。师公既是做法事的巫师,又是演师公戏的艺人,均系男性,女角由男子反串。早期各地的师公教馆和师公班逐渐变成传授师公戏的活动场所和组织。至1948年,师公戏班已发展到150多个。1950年后,师公戏班脱离巫师法事活动,由爱好文艺的男女青年组成的业余师公戏剧团达280个。师公戏的剧目较丰富,其中大多是壮族民间故事和歌颂壮族民间英雄的题材,亦有一部分是地方化了的汉族故事,或自小说和其他剧种

9、改编、移植的。演唱形式原为一唱到底,以蜂鼓、锣、钹伴奏,后间加道白,并采用管弦乐器伴奏。经过整理提高,发展成为颇具特色的地方剧种。(三)深入教学,了解国外的面具艺术:1、先欣赏一段“假面舞”表演。2、欧洲面具:欧洲民间面具常用于民间节日和祭祀。世界上不少国家都有狂欢节。这个节日起源于中世纪。该节日曾与复活节有密切关系。复活节前有一个为期40天的大斋期,斋期里,人们禁止娱乐,禁食肉食,反省、忏悔以纪念复活节前3天遭难的耶稣,于是在斋期开始的前3天里,人们会专门举行宴会、舞会、游行,纵情欢乐,故有“狂欢节”之说。如今传统的狂欢活动保留了下来,成为人们对幸福和自由向往的重要节日。威尼斯狂欢节最大特点

10、是它的面具,其次是它华丽服饰,这一传统追述到1700年前,权贵和穷人可以通过面具融合在一起,他们互相尊敬地打着招呼,在面具的后面,社会差异暂时被消除。3、非洲面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最大的特点是它的多样性。木头、植物、陶土、金属、皮毛、贝壳、玉石等材料综合运用制作而成。洗练的手法和荒诞的造型结构传达某种神秘的信息。4、现代面具:欣赏分析:展示利用挂历纸、色卡纸等材料,采用对称造型,利用对比色、同类色、欢快,恐怖等形势制作的不同类型的面具教具,引导学生分析面具的色彩、造型、材料,可以找学生近前观看、触摸的形式认识总结。(四)严实制作过程与步骤(1) 认知活动面具:面具是人们在特定的表演活动或

11、者仪式中,为了表演需要,把面孔遮起来,塑造人的特定形象的用具; 、面具造型设计有什么特点?(粗犷、奔放或细腻。写实或抽象) 、如何运用色彩表现人物的个性?(色调统一、色彩对比强烈) 、采用什么样的制作方法?(平面或立体) 要求:面具造型色彩夸张独特,符合节目的角色。 板书:色彩:色相对比、明度对比等 造型:对称、夸张 材料:多种材料结合与废旧材料利用 (2)技能学习制作步骤 1、这三个面具都是什么形状?板画:三角形、正方形、菱形。 2、还可以做成其他形状吗?什么形状? 3、学生汇报,教室板演。 4、教师示范(学生共同参与)。 选一个自己最喜爱的脸型。 还少什么?做嘴巴。讲评:选一个最好的贴上。

12、 做眼睛。注意:剪洞的方法,洞的距离。 做其他装饰。(如耳朵、胡须等) 用纸条固定。 今天我们就用准备的材料来为我们的小话剧制作必需的面具。 教师演示:、将卡纸对折; 、画出面具的一半外形 、剪出面具的外形 师:现在我们处理的面具还缺少什么呢? 生:五官、装饰等 师:现在我们已经基本掌握了怎样制作面具,但是面具的制作需要根据话剧的人物形象来设计的,同学们准备了一个什么样的小话剧呢?下面给同学们1分钟时间,请同学们分组迅速讨论一下你们小组准备编排一个什么样的小话剧?话剧表演的时间不超过3分钟。 (教师询问讨论情况,确定小组表演的内容和角色分配情况) 师:好!现在各组已经讨论完成,下面我们一起进行

13、一个比赛怎么样?我们要设立几个奖项,一是速度奖,二是优质奖,三是最佳表演奖;请同学们根据你们讨论的情况和分配的角色开始设计制作你们的面具。比赛时间为15分钟,现在比赛开始。 (五)自主与合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走进学生当中,与学生一起探讨、表现,随时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鼓励大胆创新。重点指导面具的色彩、造型和装饰。 师:好!我们的制作已经结束,现在话剧表演开始,所有的观众都是评委,请给你喜欢的小话剧以公正的评价,我们首先请X组同学进行表演。(学生分组进行表演) 学生举手评选出最佳表演奖 ,展示各组作品,师生一起评选出优质奖。(六)作业设计制作一款面具,要大胆综合地运用色彩,并注意效果强烈,色彩搭配合理。作业要求:1、设计大胆创新,造型独特。2、运用剪、刻、粘贴、彩绘等方法,制作平面或立体的面具。3、选择易找的材料,进行材料的综合利用。4、在面具创作中,大胆综合地运用色彩,并注意效果强烈,色彩搭配合理。 (七)小结及拓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古老的面具原有的鬼神崇拜宗教迷信内涵逐渐淡化,而其艺术性、娱乐性的审美价值日益增强。一方面我们可以在旅游的时候,从民间艺人、旅游商品店那里购买面具,作为自己家里的装饰品,欣赏面具的雕刻技艺。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尝试自己设计制作充满现代感的面具,体验制作面具给我们生活带来的美好与喜悦。六、板书设计: 独特的装扮面具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