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输电线路线夹X射线检测技术导则

上传人:木92****502 文档编号:136441706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0.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架空输电线路线夹X射线检测技术导则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架空输电线路线夹X射线检测技术导则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架空输电线路线夹X射线检测技术导则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架空输电线路线夹X射线检测技术导则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架空输电线路线夹X射线检测技术导则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架空输电线路线夹X射线检测技术导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架空输电线路线夹X射线检测技术导则(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DL/T 683200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ICSK 47备案号: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发 布201-实施201-发布架空输电线路X射线检测技术导则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X-ray Inspection of Overhead Transmission(征求意见稿)T/CEC XXXX-201X2CEC/T XXXX-201X目 次前 言I碳纤维复合芯导线配套金具技术条件 第2部分:接续管1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命名方法14 技术要求25 材料及工艺26 型式及分类27 试验方法及验收规则38 标志与包装3前 言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

2、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金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EC/TC 09)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为首次发布。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西城区白广路二条1号,100761)。17架空输电线路X射线检测技术导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输电线路金具压接质量X射线评价工作的总则、图像的后处理和质量要求、评价方法、缺陷的辨识和处理、记录和报告等。本标准适用于输电线路液压压接类线夹和接续管,其它电压等级线路的压接质量的缺陷评价。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

3、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Z 117 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 18871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T 26838 无损检测仪器 携带式工业X射线探伤机DL/T 757 耐张线夹DL/T 758 接续金具DL/T 5284 碳纤维复合芯架空导线施工工艺导则DL/T 5285 输变电工程架空导线及地线液压压接工艺规程NB/T 47013.2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2部分:射线检测NB/T 47013.11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1部分: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3 术语和定义GB/T 5075界定的以及

4、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胶片式 X 射线检测技术 film type X ray inspection technology采用胶片作为成像器件进行X射线检测的技术的总称。3.2计算机辅助射线照相 CR computed radiography计算机辅助射线照相的简称,是指X射线穿透工件后的信息记录在成像板上,经激光扫描装置读取,输入计算机产生出数字化图像的技术。整个系统由X射线机、成像板、激光扫描装置、数字图像处理软件和计算机组成。3.3平板探测器数字射线照相 DR flat panel digital radiography平板探测器数字射线照相的简称,是指利用平板探测器将穿透工

5、件的X射线信息转换成数字信号,经过计算机处理后,在显示器屏幕上显示图像的技术。整个系统由X射线机、平板探测器、数字图像处理软件和计算机组成。3.4伪像 artefact由于胶片在制造、加工、曝光或暗室处理等过程中的缺陷或数字成像时因风振等原因而造成射线照相底片上的虚假显示。3.5漏压missing crimping铝压接管压接区(包含线夹两侧压接区)或钢锚与钢芯压接区未压接。3.6欠压lack of crimping铝压接管压接区(包含线夹两侧压接区)压接后对边距大于DL/T 5284及DL/T 5285要求值。3.7过压 over crimping铝压接管压接区(包含线夹两侧压接区)压接后对

6、边距小于DL/T 5284及DL/T 5285要求值。3.8弯曲度Bending value近导线出口处,外铝管压接区压接后的弯曲率。3.9复合芯破坏Carbon fiber Core damage复合芯玻纤层、碳纤维芯棒破损或复合芯断裂。3.10座端距Distance from end face to wedge钢锚端面与楔形夹大端面距离。3.11夹端距Distance from head face to wedge碳纤维导线专用线夹中,楔型夹锥形端头露出楔型夹座距离。3.12旋入深度Screwing-in depth碳纤维导线专用线夹中,钢锚旋入楔形卡座的深度。3.13铝线散股loose

7、strands压接管内楔形夹端口处外层铝线之间有明显间隙。3.14不压区Area of forbidden crimping DL/T 5284碳纤维复合芯架空导线施工工艺导则、DL/T 5285 输变电工程架空导线及地线液压压接工艺规程中规定的铝管非压接区域。4 总则4.1 检测机构和人员从事导线压接评价工作的机构及人员应具满足如下条件:a)检测机构应是独立法人的第三方检测机构;b)检测人员应掌握输电线路金具压接、X射线检测及灰度图像处理的相关专业知识。c)检测机构应具备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颁发的辐射安全许可证;d)射线操作人员取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RT无损检测人员证或电力行

8、业无损检测资格证书,并掌握辐射安全知识及辐射安全防护措施;e)登塔作业人员应具有高空作业资质;4.2 X射线检测评价范围4.2.1 对于对运行线路,110kV 及以上线路跨越铁路、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一二级通航河流、特殊管道及其它110kV 及以上线路时,均应对其压接金具质量进行射线检验评价。4.2.2 对于因压接质量导致的掉线,应对同一批次的压接金具进行射线检测压接质量评价。4.2.3 对新建重要线路,应进行射线检测压接质量评价。4.3 图像的质量要求检测获得的胶片或数字图像质量应满足如下要求:a)标记应齐全、清晰、完整,且不应遮挡重点部位;b)应采用大尺寸胶片或成像板,同一压接金具能在成像

9、在一张图片。若是多张图片拼接,应能反映该压接金具所有被检部位结构信息;c)图像黑度、对比度应适当,被检测部位影像清晰,各不同材质或部件之间界限清晰;d)钢芯应穿透,看到钢芯和钢锚是否存在压接缺陷。e)钢芯铝绞线压接金具图像上应无干扰缺陷识别或测量的其它构件影像、伪像;f)碳纤维芯铝绞线,可以观察到复合芯玻纤层,楔形夹钢锚连接部位可观察到清晰的螺纹。5 典型结构金具压接质量评价部位5.1 钢(铝包钢)芯铝(或铝合金)绞线用耐张线夹钢芯铝绞线耐张线夹的典型结构形式如图1示,评价部位分别为图1中A、B、C三处。1耐张线夹钢锚 2耐张线夹铝管 3导线图1 钢芯铝绞线耐张线夹压接质量评价位置5.2 铝合

10、金芯铝绞线耐张线夹铝合金芯铝绞线耐张线夹的结构形式如图2所示,评价位置分别为A、B、C三处。1耐张线夹钢锚 2耐张线夹铝管 3铝衬管 4导线图2 铝合金芯铝绞线耐张线夹压接质量评价位置5.3 碳纤维芯铝绞线耐张线夹碳纤维芯导线耐张线夹内部如图3所示,评价位置分别为A、B、C三处。1耐张线夹钢锚 2耐张线夹铝管 3铝压接管 4钢锚圆管 5锥形管 6衬管 7导线图3 复合芯导线耐张线夹压接质量评价位置5.4 压接式地线耐张线夹地线耐张线夹的结构形式如图4所示,评价位置分别为A、B、C三处。1耐张线夹钢锚 2耐张线夹铝管 3衬管 4导线图4 地线耐张线夹压接质量评价位置5.5 搭接式接续管搭接式接续

11、管的结构形式如图5所示,评价位置分别为A、B、C三处。1导线 2接续管钢管 3接续管铝管图5 搭接式接续管压接质量评价位置5.6 对接式接续管对接式接续管的结构形式如图6所示,评价位置分别为A、B、C三处。1导线 2接续管钢管 3接续管铝管图6 对接式接续管压接质量评价位置5.7 碳纤维芯导线直线接续管碳纤维芯导线直线接续管结构形式如图7,评价位置分别为A、B、C三处。1衬管 2外压接管 3楔形夹座 4楔形夹5联接器 6挡环 7导线图7 钢芯铝绞线接续管压接质量评价位置6 线夹编号规则6.1 本编号规则顺序为“塔位号+场侧编号+线组号+导线顺序号”。编码规则最终与施工单位现场金具编号保持一致。

12、6.2 塔位号根据施工单位施工方案规定的塔位编码,一般在0099范围内。6.3 场侧编号大号侧编号为B,小号侧编号为S。6.4 线组及导线顺序编号线组顺序按导线三相布置的实际情况编码,黄为A,绿为B,红为C;每组线导线顺序编号依照1000kV架线输电线路张力架线施工工艺导则(DL/T 5290-2013)中编号规则编序,不同分裂线组及导线顺序编号见图8(图中线组编号按照现场黄绿红三相实际情况编号)。二分裂垂直排列 二分裂水平排列(a)2分裂线组子导线编号(b)4分裂线组子导线编号(c)6分裂线组子导线编号(d)8分裂线组子导线编号图8 线组及导线顺序编号6.4 检测试件类型编号耐张线夹:NZ;

13、直线接续管:JX;临锚点:LM。7 缺陷的判定和处理7.1 图像分析的技术条件图像质量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图像的分析和测量。分析时,可采用正像或负像的方式进行显示和观察。观察应避免在强光环境下进行,并确保图像清晰可见。7.2 缺陷的判定和分级7.2.1 缺陷的判定输电线路金具的压接质量典型缺陷评定项参照表1的规定,判定过程中要求:a)同时符合附录A中缺陷的特征描述文字和缺陷的图像特征;b)利用图像无法准确判定缺陷或缺陷类型时,应采取改变透照角度、测量对边距和外观检查等辅助手段进行综合判断;c)附录A中未涉及的导线、金具结构形式,按照GB 50233、DL/T 757、DL/T 758、DL/T

14、5285中有关金具结构及压接质量的相关要求,可参照图谱中类似结构缺陷进行判别。表1(a) 钢芯/铝合金芯导线压接缺陷分类序号评定项图像分析1钢芯与钢锚压接情况钢锚、钢芯与衬管压接位置准确、压接到位。2铝管压接情况铝管压接位置准确、压接到位。3铝管弯曲情况铝管未出现明显弯曲4钢芯插入钢锚深度钢芯插入钢锚深度无明显未到位现象。5钢锚旋入深度钢锚螺纹旋入楔形夹夹座深度无明显未到位现象6钢锚与铝管相对位置钢锚与铝管相对位置正常,无明显外露现象。7铝绞线与钢锚端部相对位置钢锚与铝绞线端部相对位置合适。8钢锚形态钢锚形态正常,无明显弯曲现象。9铝绞线形态铝绞线形态正常,无断股、散股及变形现象。10钢芯形态钢芯形态正常,无断股、散股及变形现象。11毛刺、飞边、裂纹钢锚压接后不存在毛刺、飞边现象。12异物检测区域内无异物。表1(b)碳纤维芯导线压接缺陷分类序号评定项图像分析1铝管压接情况铝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