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黄桃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编制说明

上传人:木92****502 文档编号:136441259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锦绣黄桃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锦绣黄桃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锦绣黄桃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锦绣黄桃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锦绣黄桃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锦绣黄桃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编制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锦绣黄桃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编制说明(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锦绣黄桃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编制说明前言锦绣黄桃因其外观漂亮,肉色金黄,甜多酸少,有香气,水分中等,风味诱人,富含维生素C和大量的人体所需要的纤维素、胡萝卜素、番茄黄素、红素及多种微量元素而越来越受消费者青睐。在贵州桃产业发展中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扶贫效益。但随着锦绣黄桃种植面积的扩大,桃褐腐病、缩叶病、流胶病、穿孔病、黑星病、炭疽病等病害以及桃蚜、橘小实蝇、桃小食心虫等虫害在不同种植区域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并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为切实加强锦绣黄桃主要病虫害的综合防控技术,提高防治效果,降低防治成本和减少农药污染,确保果品质量安全,制订锦绣黄桃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对于贵州锦绣黄桃健

2、康发展十分必要。一、任务的由来本标准由贵州省果树科学研究所提出,由贵州省质监局“省质监局关于下达2018年第一批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的通知”附件第2018194项锦绣黄桃标准体系批准立项,玉屏县农业农村局参与了该规程的起草制定。二、本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及人员表1 锦绣黄桃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主要起草单位及人员一览表主要起草单位主要起草人员职称任务分工贵州省果树科学研究所郑 伟副研究员标准起草、实地调查贵州省果树科学研究所马玉华研究员标准起草贵州省果树科学研究所赵晓珍研究实习员标准起草贵州省果树科学研究所赵 凯助理研究员标准起草贵州省果树科学研究所罗昌国副研究员实地调查贵州省果树科学研究所周俊良

3、副研究员实地调查玉屏侗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简 芳助理农艺师实地调查玉屏侗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刘洪春农艺师实地调查玉屏侗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黄圣忠高级农艺师实地调查玉屏侗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王 安高级农艺师实地调查三、本标准起草过程本标准的研究及编制期限为2018年6月2019年5月,期限11个月,分3个阶段开展:(1)资料收集整理阶段 2018年7月8月,组建标准起草小组,收集整理前期开展与标准编制有关的试验数据和相关材料以及有关标准编制的参考、引用资料,进行归纳整理。(2)实地调研试验阶段 2018年7月2019年3月,分别前往玉屏、石阡、平坝、清镇等主栽区域实地调研,验证前期实验数据。(3)综合分

4、析、论证和标准编写阶段 2019年3月2019年5月,在对标准的主要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参照标准化工作导则编写本地方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四、标准编制原则1. 编制原则(1)准确性 标准所规定的条款力求明确而无歧义。(2)统一性 标准结构、文体和术语力求统一。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涉及其结构、编写规则和内容参照标准化工作导则。(3)协调性 充分结合现有基础标准的有关条款,达到标准间的相互协调。(4)适用性 标准内容易于实施,便于被其它文件所引用且具可操作性。(5)特殊性 本标准既遵循相关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的要求,又体现我省喀斯特山区锦绣黄桃病虫害防治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2. 编制依据基

5、于试验验证基础数据,参照相关文献研究成果,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GB/T1.12009)和GB/T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要求进行起草,制标过程参照了9个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编制完成。五、标准主要内容本标准规定了锦绣黄桃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防控原则与综合防治技术等文件组成,适用于锦绣黄桃种植区域主要病虫害的防控,主要包含五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范围”。本部分规定了锦绣黄桃病虫害防控的术语和定义、防治对象、防治原则、防治方法。规范了农药的科学合理使用原则,允许使用的生物农药和禁止使用的化学

6、农药品种。第二部分:“规范性引用文件”。列出了该规范的引用文件。第三部分:“术语”。本部分阐述农业、物理、生物、化学防治方法的定义。第四部分:“主要防治对象”。本部分列出了当前锦绣黄桃生产中主要病虫害种类。第五部分:“防控原则”。提出对锦绣黄桃病虫害以农业和物理防治为基础,生物防治为核心,科学使用化学防治技术的综合防治原则。第六部分:“防治方法”。对锦绣黄桃主要病虫害的综合防控技术分别进行了规定。六、主要验证分析和预期经济效果1. 主要验证分析(1)锦绣黄桃主要病虫害种类以国家桃体系贵阳综合试验站为支撑,开展了锦绣黄桃病虫害的调查及防控技术研究,经调查,锦绣黄桃主要病害有桃缩叶病、褐腐病、细菌

7、性穿孔病、流胶病、炭疽病、疮痂病。虫害有桃蛀螟、橘小实蝇、桃小食心虫、桃蚜、潜叶蛾、桑白蚧、桃红颈天牛。 (2)主要病虫害为害特征、生活习性及发生规律主要病类为害症状及发生规律桃缩叶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的也可危害花果,叶片受害后叶缘卷曲肿大,叶片变为红褐色,后期叶面生出灰白色粉状物,最后叶片变褐焦枯脱落,受害严重的可引起70%以上早期落叶,枝梢受害后呈灰绿色或黄色,节间短,略呈肿胀,其上叶片常丛生,受害严重的整枝枯死。花果受害后多畸形脱落。低温高湿有利于该病的发生。细菌性穿孔病在叶片、枝条、果实上均可感病,叶片染病时初在叶背产生淡褐色水渍状斑点,扩大后成为紫褐色斑,边缘角质化,病斑周围有水渍状

8、黄绿色晕环,最后病斑干枯,病健交界处产生一圈裂纹,并形成穿孔;果实染病初为褐色水渍状圆斑,后变为暗紫色,中央稍凹陷,边缘水渍状;枝条染病形成春季溃疡斑和夏季溃疡斑。春季溃疡斑发生在夏季发病的枝条上。夏季溃疡斑多于夏末发生,在当年嫩枝上产生水渍状紫褐色斑点,近圆形,中央稍凹陷,多以皮孔为中心。一般在温暖、雨水频繁或多雾季节适宜病害发生,树势衰弱、排水通风不良及偏施氮肥的果园发病重。桃褐腐病大多危害果实,也可为害花器、叶片和枝条,果实染病,初于果面产生褐色圆形病斑,果肉变褐腐烂,数日波及整个果面,表面产生黄白色或灰褐色绒状霉层,后期病果全部腐烂,干缩成黑褐色僵果;花器染病,先侵染花瓣和柱头,初呈褐

9、色水渍状斑点,渐蔓延到萼片和花柄上;嫩叶染病,多从叶缘开始,产生暗褐色水渍状病斑,渐扩展到叶柄,全叶枯萎;枝条染病,产生边缘紫褐色、中央灰褐色、稍下陷的长圆形溃疡,病斑环绕枝条一圈时枯死。花期如遇阴雨天气,易发生花腐。果实成熟时如遇多雨或多雾,病情严重,果实在贮藏、运输过程中,遇高温高湿病害会加重。桃流胶病分为侵染性和非侵染性,侵染性流胶病嫩枝染病,初产生以皮孔为中心的疣状小突起,渐扩大,其上散生针头状小黑粒点,翌年5月上旬,疣皮开裂,溢出树脂,初为无色半透明稀薄而有粘性的软胶,不久变为茶褐色,吸水后膨胀为胨状的胶体。果实染病,初为褐色腐烂状,逐渐密生粒点状物,湿度大时从粒点孔口溢出白色块状物

10、,发生流胶现象;非侵染性流胶的原因有:霜害、冻害、病虫害、雹害及机械伤害造成伤口,引起流胶。土质瘠薄,肥水不足,负载量大均可诱发流胶病。一年中有两个发病高峰,分别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与8月上旬至9月上旬。主要虫害为害症状及发生规律桃小食心虫以幼虫蛀果危害果实,不危害新梢,幼虫入果后,从蛀果孔流出泪珠状果胶,胶质点不久干枯,干后呈白色透明薄膜,此症状是该虫早期为害的识别特征,随着幼虫的发育,食量增加,幼虫在果内串食果肉冰排泄粪便,使被害果内充满褐色颗粒状虫粪,形成“豆沙馅”果。随着果实的生长,蛀果孔愈合成一个小黑点,周围的果皮略呈凹陷。幼虫在果皮下潜食果肉,使果面上显出凹陷的潜痕,导致果实呈畸形

11、,称为“猴头果”。近成熟期果实受害后提早着色成熟,果形变化不大,但容易脱落。幼虫老熟自果内爬出,果面出现一个圆形脱果孔。圆形幼虫脱果孔,孔口常有少量虫粪,由丝粘连。桃蛀螟以幼虫蛀食桃果,使果实不能发育,常变色脱落或果肉充满虫粪,不可食用,对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一年可发生多代,在桃、李、杏、火龙果等果树上都可为害。桃蚜在春季4、5 月繁殖最快,危害最为严重,以孤雌胎生方式繁殖,幼虫、成虫集中在嫩叶背面吸食汁液,至被害叶片从边缘向叶背纵卷,排泄的粘液挂满枝梢,抑制新梢生长,引起落叶,如果防治不及时造成减产,导致果品质量下降。 桃桑白蚧以雌成虫和若虫群集固着在枝干上吸食养分,严重时灰白色的介壳密集重

12、叠,形成枝条表面凹凸不平,树势衰弱,枯枝增多,甚至全株死亡。若不加有效防治,3-5年内可将全园毁灭。橘小实蝇成虫产卵于桃果实内,幼虫于果内蛀食,果实未熟先黄腐烂或脱落。成虫发生时段为6月上旬至9月下旬。 (3)防控原则根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贯彻优先应用农业、物理、生物、生态调控,辅以科学选药、精准施药、安全用药的化学防治措施。(4) 综合防治技术编制人员通过开展田间试验和查阅国内外有关锦绣黄桃病虫害综合防治方面的资料,了广泛征求农业专家和基层植保人员的意见,总结了锦绣黄桃锦绣黄桃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和防控技术。清除菌源,可减少桃褐腐病、穿孔病、缩叶病等病害的初侵染来源。加强栽培管理,

13、提高树体抗病力。及时防治虫害,减少果实伤口,防止病菌从伤口侵入。发芽前1周喷 5 波美度石硫合剂,可预防桃桃褐腐病、炭疽病、疮痂病、缩叶病、细菌性穿孔病、桃桑白蚧等病虫害。化学防治。在锦绣黄桃主要病虫害的防治中,桃褐腐病在发芽前1周喷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花后15天1次,常用的农药有: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采收前1个月1个半月应喷药2次3次,每间隔15天喷一次苯醚甲环唑或嘧菌酯。 桃缩叶病一旦发生,来势猛,药剂防治的关键是在桃树花芽膨大露红时,全园喷施一次4波美度至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或1:2:200的波尔多液,对消灭病原效果较好,每隔7天1次,连

14、喷3至4次。花后,每隔10天喷布1次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00倍液。桃树生长季节喷施2次粉锈宁或50%硫悬浮剂,防治效果也很好桃树发芽前喷药保护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或45%晶体石硫合剂30倍液防治桃细菌性穿孔病,桃树发芽后喷2次-3次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倍液或灭均成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500倍液。桃流胶病随时发现随时刮治,刮除流胶部位病组织,再用棉签或牙刷将大生M-45稀释成50倍液-100倍的涂抹于伤口处,一般为春、秋季各涂抹2次-3次,连防1年-2年病部可痊愈。桃疮痂病从落花后半个月开始

15、进行喷药保护,可用以下药剂:10%次苯醚甲环唑10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800倍液,每隔15天喷1次,连喷3次-4次,上述药剂最好交替使用,以免产生抗药性。桃炭疽病在春季萌芽前(3月初)对树体喷洒3波美度-5波美度石硫合剂,于花前和花后分别用嘧菌酯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50倍液和波尔锰锌800倍液- 1000倍液交替喷施2次。在初果期和果实膨大期的45天内,用嘧菌酯10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600倍液- 800倍液交替喷雾。在虫害的防治上,做好桃小食心虫监测预报,在卵孵化盛期及幼虫孵化初盛期进行药剂防治,每次喷药最好在3天-4天内喷完,隔一周再喷一次。可用的药剂有25灭幼脲3号2000倍液-2500倍、农地乐2000倍液。在果实接近黄熟时期注意防治橘小实蝇,在树冠部分喷施4.5%高效氯氰菊酯、多杀菌素、30%噻虫嗪等低毒农药时行喷雾,隔5天-7天1次,效果较好,可保证大部分果实不受为害。在实蝇幼虫入土化蛹或成虫羽化的始盛期用50%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洒果园地面,每隔7天1次,连续2-3次。当蚜梢率达20%时对桃蚜施药防治。可用药剂有溴氰菊酯、杀灭菊酯、二氰苯醚酯乳油、氯氰菊酯乳油等。在卵盛期至孵化初期对桃蛀螟进行防治,可用 20%氰戊菊酯乳油25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