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湖空间数据交换标准》编制说明

上传人:木92****502 文档编号:136440310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湖空间数据交换标准》编制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河湖空间数据交换标准》编制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河湖空间数据交换标准》编制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河湖空间数据交换标准》编制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河湖空间数据交换标准》编制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湖空间数据交换标准》编制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湖空间数据交换标准》编制说明(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贵州省地方标准河湖空间数据交换标准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二 一九年七月河湖空间数据交换标准编制说明1 项目背景2016年10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28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要求在全国江河湖泊全面推行河长制,为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提供制度保障。全面推行河长制,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强河湖管理保护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战略,是加强中国河湖管理保护、维护河湖健康生命的重要举措,是完善水治理体系、保障国家水安全的制度创新。河湖大数据管理信息系统是支撑河长制湖长

2、制管理工作的重要技术手段,随着河长制湖长制工作的开展,各地纷纷谋划和启动系统建设工作,为进一步推进和规范各地系统建设,加强互联互通,避免重复建设,充分发挥系统应用实效,水利部先后印发了河长制湖长制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指导意见、河长制湖长制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技术指南。目标是在充分利用现有水利信息化资源的基础上,根据系统建设实际需要,完善软硬件环境,整合共享相关业务信息系统成果,建设河长制湖长制管理工作数据库,开发相关业务应用功能,实现对河长制湖长制履职尽责,为全面科学推行河长制湖长制提供管理决策支持。2工作简况2.1任务来源为了更好地推行河长制工作,通过信息化手段来助推更好地完成河长制工作的开展,特别

3、是针对多源数据的处理、分析是关键。我省针对国家推行河长制的六大任务基础上,细分出十一大任务,专门提出了信息化建设要求,信息化的基础是数据,要实现数据利用价值的最大化,必须制定好相关数据交换的标准,才能发挥好他的价值,这就成为我们制定本标准的来源。2.2 编制工作简况2018年7月,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成立了本标准的编制工作组,确定编制小组成员,明确人员分工。2018年7月至12月,通过广泛收集、整理、分析相关资料,工作组经过多次交流、讨论及修改,确定了本标准大纲结构以及各章节主要内容,并编制了本标准大纲。2019年1月至2019年7月,编制工作组进行了本标准征求意见稿的编制工作,期间邀

4、请了有关专家进行了本标准大纲及征求意见稿编制工作的咨询指导会议,工作组根据专家组提供的大量宝贵意见,对标准大纲及征求意见稿进行了修改、补充完善。2019年7月至9月,编制工作组及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对本标准征求意见稿进行内部校审后报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标准化处进行初审,初审完成后挂网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3 制定标准的原则和依据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3.1 制定标准原则标准的制定以结构清晰、实用性强、可操作性强为基本要求,同事遵循标准的规范性、实用性、先进性原则。1、 规范性:本标准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GB/T 1.1-2009)的规则编写;2、 实用性:本

5、标准结合水利行业的编码标准,对河湖要素进行统一编码,有效支持了数据在不同地方系统之间的交换以及统一到同一平台下。本标准从河湖空间数据包含的对象、空间数据的组织结构、空间数据的交换和共享三个层次描述如何进行河湖空间数据交换,内容全面,实用性及可操作性强,其它行业可参考执行。对省内各地方的河湖空间数据进行交换和集成到同一平台打下基础,有力推进贵州省河长制湖长制工作。3、 先进性:本标准在充分收集、整理、分析研究、总结目前国内外各行业的数据标准制定规则,咨询多个行业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完成本标准的编制工作。编写过程中根据国家最新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要求编写,符合最新的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3.2 编制依据

6、本规程按照相关国家、行业标准、工程建设相关法律法规、管理规定的相关要求,结合贵州省实际情况进行编制。主要编制依据如下:1、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GB/T 1.1-2009)2、 地理空间数据交换格式(GBT 17798-2007)3、 数字地形图产品基本要求(GB/T17278-2009)4、 水利信息核心元数据(SL 473-2010)5、 水利空间要素图式与表达规范(SL 730-2015)6、 水利信息公用数据元(SL 475-2010)7、 水利空间要素数据字典(SL 729-2016)8、 中国湖泊名称代码(SL261)9、 水利空间要素图式与表达规范(SL7

7、30-2015)10、 环境空间数据交换技术规范(HJ726-2014)11、 地理空间数据交换和共享基本规范(DB33/T 2060-2017)3.3 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目前国内除环境空间数据交换技术规范(HJ726-2014)等在非水利行业涉及空间数据交换技术标准外,尚无国家或水利行业在河湖空间数据交互上制定标准、规范,我省也无地方标准。本标准与现行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要求无冲突。4 主要条款的说明1 范围本标准作为贵州省地方行业指导性规范文件,主要针对省内各水利相关单位交换河湖空间数据编写。 本标准对河湖要素进行统一规范编码,对空间数据的格式进行统一,便于不同单位之间进行数

8、据交换利用,减少冗余工作量。3 术语和定义本章列出标准中主要术语,对在条文中已加阐明的术语本章不再重复。术语的定义只是术语的概括性含义,仅供引用时参考。4 河湖空间数据对象河湖空间对象共分为三大类:河湖自然对象、河湖工程与设施以及河湖管理对象。河湖自然对象中包括流域、河流、湖泊、湿地等要素,河湖工程与设施从空间关系上分为临河、跨河、拦河工程与设施和其他。河湖管理对象是指为了加强河湖管理而划定的不同类型空间要素类,包含水资源分区、地表水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河湖长责任单元、河湖长巡查单元、水利行业单位、专项行动计划等。5 河湖空间数据组织5.2 河湖空间数据的元数据分为元数据元素、元数据实体和元

9、数据子集三层,整体结构由1个元数据实体集和8个元数据子集构成。其中标识标识信息为必选子集,内容信息、数据质量信息、覆盖范围信息、限制信息、参考系信息、维护信息和分发信息为可选子集。5.3 基于要素类的数据元组织结构应包括要素类名称、要素类标识、要素类描述、要素类通用属性表、要素类几何特征和要素类空间关系。5.3.2 要素类名称按照河湖自然对象、河湖工程与设施、河湖管理对象三类展开,无法覆盖此三类的归为其他。其中,河湖自然对象要素类名称参考现有标准规范;河湖工程与设施要素类名称围绕与河湖空间关系进行规范命名;河湖管理对象要素类名称以河湖和管理为基本落脚点,对河湖业务化管理进行归类总结,形成一系列

10、业务化管理体系单元。对归纳要素类描述应包含要素基础、通用的功能、特征和目的。在河湖空间数据组织中,应在要素中表示出与河湖的空间关系,包括包含、相交、相邻这三种空间关系。5.4.1 矢量数据主要考虑河湖相关0维空间对象(点)、一维空间对象(线)、二维空间对象(面)、三维空间对象(体)、注记对象、聚合对象。5.4.2 栅格数据原则上采用国际工业标准无压缩的TIFF或BMP等格式,栅格数据必须包含定位信息、像素信息、分辨率等,栅格数据交换格式。5.4.3 针对其他河湖空间数据交换格式,必须遵循开发地理空间信息联盟(OGC,Open GeoSpatial Consortium)制定的空间数据WKT/W

11、KB格式。5.5.2 河湖空间数据在进行数据交换前,必须从完整性、一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四个方面保证数据质量。数据完整性体现在河湖数据空间信息、属性字段信息必须完整;数据一致性体现在遵循各项河湖空间数据定义的规范;数据准确性体现在河湖空间数据的空间关系必须准确;数据及时性体现在河湖空间数据从生产到可以查看的时间间隔必须满足实际应用意义。5.6 数据表达从要素遵循的数学基础、要素地图符号设计以及要素分级三方面规定。数学基础:数据满足标准中的投影基准、高程基准及坐标系基准;地图符号设计:满足整体性、形象性、系统性以及易解读性;空间要素分级与显示:河湖空间要素组织应符合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水利专题空

12、间要素、水利基础空间要素和基础地理要素之间应该层次分明,注记正确,位置明确。6 数据交换与共享6.2.1 河湖空间数据交换应遵循计算机网络基础、网络通讯基础、网络传输协议、局域网组网方式、网络通讯安全等要求,保证数据链路的互联互通。6.2.2 依据河湖空间数据交换技术要求建立相应的共享交换平台系统,也可采用满足河湖空间数据交换的商业软件作为交换系统的支撑。6.3 共享交换平台对数据提供者提交的河湖空间数据包进行规范性、一致性检查,共享交换平台对符合要求的河湖空间数据包进行整合、发布、服务注册,对不符合要求的河湖空间数据包退回整改处理。数据使用者可申请共享交换数据列表中服务项的使用权限,经过共享

13、交换平台审核通过,数据使用者即可使用权限范围内的共享服务项。6.4.2 通过基于网络的在线服务接口方式或在线推送、下载方式进行交换和共享。对于河湖空间数据在线交换的形式,可通过共享交换平台服务注册发布的形式进行共享,也支持以WebService形式以及RESTful API进行河湖空间数据的交换共享。附录 河湖空间要素数据字典,包含流域、河流、湖泊、湿地、堤防、监测站、水库、水电站、水资源分区、生态保护红线、河湖长责任单元、专项行动计划以及河湖长巡查。5 主要试验(或验证)的测试报告、相关技术和经济影响论证我院自2019年3月完成贵州河湖信息管理系统之后,陆续接入黔西南河长系统,拓展系统河道划

14、界功能模块,完成贵阳市河长系统。这三个系统的数据标准严格按照此标准执行,在开发系统的过程中由于数据格式的高度统一,大大减少了子系统接入和新功能、新系统开发的工作量。6 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依据和结果本标准在整个制定过程中未发生重大分歧意见。7 预期社会经济效益河长工作在省内是由省向地方推进实施完成,后期各地陆续会建设自己的河长信息系统。若各地的河湖空间数据格式没有一个统一标准,那么在集成各地信息系统时会出现信息错乱、冗余以及大量增加开发工作量等问题。制定河湖空间数据交换标准,将河湖空间数据质量进行规范,数据编码和格式进行统一,便于各地系统顺利接入省级河长平台,避免地方采集录入数据时做无用功,对推进河长制湖长制在省内开展有重要意义,必将产生不小的社会和经济意义。8 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1) 各级地方单位,在建设河长信息系统时,数据采集、入库及输出时严格按照此标准执行。(2) 系统在扩展新功能模块时,新增数据的的数据库表字段,输入输出格式,可参考已有数据库的表设计方式以及输入输出格式。9 其他应说明的事项无5 专利及涉及知识产权情况河湖空间数据交换标准获得一项软件著作权(贵州省河湖大数据管理信息系统V1.0 著作权编号:软著登字第220613号),未涉及专利产权情况。河湖空间数据交换标准编制组2020年4月1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