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生态鹅养殖技术规程》

上传人:木92****502 文档编号:136435501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生态鹅养殖技术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贵州生态鹅养殖技术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贵州生态鹅养殖技术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贵州生态鹅养殖技术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贵州生态鹅养殖技术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州生态鹅养殖技术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生态鹅养殖技术规程》(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DB52贵 州 省 地 方 标 准 DB52/T-2019 贵州生态鹅养殖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 2019-发布 2019- 实施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目 次前 言I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与定义14 养殖环境与设施25 品种选择及引种36 饲料使用47 雏鹅的饲养管理48 商品鹅的饲养管理59 疫病防控610 废弃物处理811 养殖档案及管理812 检疫8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贵州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

2、单位:贵州省畜牧兽医研究所、贵州省农业区域经济发展中心、贵州省畜禽遗传资源管理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景峨、张芸、陶宇航、吴松成、杨民、王缓、姜玲玲、韩雪、沈德林、吴玙彤、杨莉、朱丽莉、黎恒铭、李冬光、段全珍、伍兴照、郭小江、姜桃、蒲龄、王伍革民、李亮、陈浩林、余波、唐继高、郎红权、段培强、姚碧琼、杨学坤、吴宗豪、石庆茂。8贵州生态鹅养殖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生态鹅的养殖环境与设施、品种选择及引种、饲料使用、雏鹅的饲养管理、商品鹅的饲养管理、疫病防控、废弃物处理、养殖档案及管理、检疫等。本标准适用于贵州省内生态鹅养殖。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

3、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GB 16569 畜禽产品消毒规范GB 1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NY/T 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NY/T 682 畜禽场场区设计技术规范NY/T 1168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NY/T 5027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NY/T 5030 无公害农产品 兽药使用准则NY/T 5339 无公害农产品 畜禽防疫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2010年第6号 动物检疫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2010年第7号

4、动物防疫条件审核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医发2017 25号 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3 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生态鹅 ecological goose从农业生态系统平衡的角度出发,充分利用优质饲草、饲料资源,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情况下养殖的鹅。3.2废弃物 waste materials生态鹅养殖过程中所产生的粪便、污水、病死鹅、垫料、组织留样、医疗废弃物和废弃饲料等。3.3雏鹅 goslings 1日龄至4周龄的鹅。3.4全进全出制all-in and all-out system同一鹅舍或同一鹅场在同一段时期内只饲养同一批次、同一来源、同一品种的鹅,同时

5、进场、同时出场的管理制度。4 养殖环境与设施4.1 环境鹅场养殖环境应符合NY/T 388的要求。饮用水应符合NY/T 5027的要求。4.2 鹅场选址 应在地势高燥、采光充足、交通方便、排水良好、有充足和卫生的水源,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和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相关规定,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地方土地使用规划的区域。4.3 鹅场布局4.3.1 鹅场布局应符合NY/T 682的要求。4.3.2 鹅场应设生活管理区、生产区和无害化处理区,生活管理区应与生产区、无害化处理区有明显的界限分离且有明确标识。4.3.3 生活管理区应位于鹅场主导风向的上风位或侧风位的地势较高处;生产区应位于生活管理区的下风位

6、,主要包括育雏区和放养区;无害化处理区应位于生产区的下风位或侧风位的地势较低处。4.3.4 鹅场内净道与污道分开,不得交叉。4.4 鹅舍的建设4.4.1 育雏鹅舍 宜采用钢架彩钢瓦结构,并加装隔热保暖层,应安装采暖设施,确保鹅舍保温且内部受热温度均匀。生态鹅育雏宜采用网上育雏方式,可自制或购买成套育雏设备、笼架设备,自制的网床网架宜采用角铁焊成,坚固耐用,网架高30厘米60厘米,网床用铁网或塑料网制成,周围同样用高40厘米50厘米的铁网或塑料网制成围栏。4.4.2 商品鹅舍 宜选择轻质结构、简单易行的材料与结构,如钢架结构彩钢顶、活动板房等。饲养方式因地制宜,除采用传统放养,还可采用发酵床养殖

7、、网上平养、多层网养等新型旱养方式饲养。商品鹅舍应根据不同养殖方式设备安装设计宽度,一般11米或14米宽为宜。4.5 设施设备 4.5.1 养殖场应配备与生产相应的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等方面的设施,并配备相应的设备。4.5.2 养殖场应设有粪便污水处理设施,粪污处理应符合GB 18596的规定。5 品种选择及引种5.1 应选择适应性强、抗病力强、抗逆性强、觅食能力强及适宜放养的品种。5.2 雏鹅应从具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和动物防疫合格证种鹅场引进,应持有效检疫合格证明,不得从禽病疫区引进雏鹅,符合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的要求。5.3 引种时,一栋鹅舍或全场的鹅群宜来源于同一鹅场或同一种群。6 饲料使

8、用饲料质量卫生应符合GB 13078的规定。饲料应在阴凉干燥处贮存。7 雏鹅的饲养管理7.1. 育雏前的准备7.1.1育雏前应准备好饲料、疫苗及兽药等,并做好育雏舍墙壁、地面及设备用具的清洗消毒等工作。7.1.2 育雏前一天调整温度至育雏温度且保持温度稳定。7.2 育雏环境条件 7.2.1 温度 第1天2天,育雏室温度开始应控制在2830,以后每周下降35,21天降至不低于16时,视季节不同适当调整,做好保温和脱温工作。7.2.2 湿度 育雏室湿度应控制在55%65%。7.2.3 光照 灯泡离地面2米,育雏1周,光照强度为3瓦/平方米4瓦/平方米,育雏2周,为2.5瓦/平方米3.5瓦/平方米。

9、光照时间育雏1天3天,光照23小时24小时,以后每周减少5小时7小时,至4周龄时采用自然光照。7.2.4 通风 保持鹅舍干燥、通风良好,舍内空气新鲜。空气质量符合GB 3095规定的标准。7.3饲养密度 网上饲养雏鹅,一般1周龄20只/25只/,2周龄15只/20只/,3周龄10只/15只/,4周龄 8只/10只/。7.4 开饮与开食 育雏时应遵循“早开饮、早开食、先饮水,后开食”的原则。宜采用温开水开饮,温开水中加入电解多维或2%5%葡萄糖。开饮后15分钟30分钟即可开食,开食饲料用温开水泡软的碎米或配合饲料。7.5 喂料 先饮后喂、定时定量、少给勤舔、防止暴食。育雏期饲喂全价饲料,全天供应

10、,自由采食。10日龄内,白天喂6次7次,每次间隔3小时左右;夜间应加喂2次3次。3周龄后每天喂4次。7.6适时放水 雏鹅生长达到1周后,可选择晴天进行放水,首次放水时间控制30分钟以内,随着鹅龄的增加放水时间逐渐延长。8 商品鹅的饲养管理8.1分群 根据商品鹅品种、日龄、性别、体重和场地植被等因素综合考虑分群,一个群体不超过500只。8.2 圈养8.2.1 圈养管理(1)饲养密度 按照实际养殖面积育雏结束后至60日龄的鹅控制在6只/8只/,60日龄以上的鹅4只/5只/。(2)温度 温度范围为1025。(3)湿度 湿度控制为50%65%。(4)光照 灯泡离地面2米,控制在2.5瓦/平方米3瓦/平

11、方米,其亮度以鹅方便采食、饲养管理者能够进行饲养管理操作即可。(5)通风 冬季保持舍温,在中午阳光充足、气温高时开窗换气。夏季全天保持通风换气。8.2.2 圈养方式宜采用地面平养、网上平养、发酵床养殖等方式进行。(1)地面平养 在鹅舍地面铺设一层5厘米10厘米的垫料,垫料的原料宜采用木屑、谷壳、稻草等,要注意随时补充新垫料,及时翻扒。注意防止垫料潮湿,每批鹅出栏后,应将垫料彻底清除更新。(2)网上平养 网上平养分为单层网养和多层网养。网上平养的养殖网支架高度50厘米,用成型扣网安装,利于定期取网除粪。多层网养宜购买大型厂家生产的4层5层笼架设备,配套安装自动供料和除粪设备。多层网养鹅的密度大,

12、产生的粪便应每天及时清理。(3)发酵床养殖 (1)发酵床材料可用糠壳、锯木面、粉碎的作物秸秆、种植蘑菇下脚料等。发酵床养殖分为地面发酵床养殖和网下发酵床养殖,地面发酵床养殖铺设30厘米左右的发酵床;网下发酵床养殖,养殖网支架高度50厘米,安装自动翻扒设备,同样铺设30厘米左右的发酵床。注意饮水设备和水线距离发酵床应达到1米,避免漏水损坏发酵床,减少发酵床的使用寿命。(2)发酵床要加强管理,增加地面通风,每3天5天要翻堆1次,每隔15天,大动作深翻垫料一次。当垫料湿度不够,向垫料表面喷洒适量水份;当湿度太高时,加入适量新垫料,确保垫料中心部位保持无氨味、湿度在38%42%(手握不成团,摊开即散)

13、,温度在4347、PH值78。贵州夏季易出现高温高湿情况,舍内要加强通风,保持干燥。鹅出栏后,将发酵垫料放置2天3天后,从垫料底部反复翻弄均匀一遍,看情况可以适当补充米糠与发酵床菌种,重新堆积垫料,让其酵熟。8.3 放养8.3.1 放养场地 宜选择地势高燥、避风向阳、环境安静、饲草丰富、饮水方便、无污染、无兽害的场地。8.3.2 放养密度 天然草地1亩放养6只8只,人工刈割草地每亩可养殖50只70只。8.3.3 调教 为充分利用牧草,对放养鹅群进行调教,饲养人员给予固定的口令,使鹅形成条件反射。8.3.4 补料 牧地放鹅早晚各补料1次,若下雨、刮风等放养时间少时,需临时增加补料次数。8.3.5

14、 分区轮牧 根据植被的产草量和鹅的采食性能,实行分区轮牧,让鹅充分采食青草、昆虫等自然饲料。9 疫病防控9.1防疫 9.1.1 实施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9.1.2 细心观察鹅群的健康状态、采食情况及粪便,发现异常及时处理。9.1.3 鹅场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其配套法规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疫病的预防接种,并注意选择适宜的疫苗、免疫程序和免疫方法,并应符合NY/T 5339的要求。免疫程序见表1:表1 生态鹅免疫程序病名疫苗接种日龄接种方式接种剂量/毫升小鹅瘟小鹅瘟高免卵黄抗体1肌内或皮下注射按说明书使用鹅传染性浆膜炎、大肠杆菌病鹅传染性浆膜炎-大肠杆菌二联苗7皮下注射按说明书使用禽流感重组禽流感二联灭活疫苗12皮下注射按说明书使用小鹅瘟小鹅瘟疫苗17皮下注射按说明书使用禽流感重组禽流感二联灭活疫苗26皮下注射按说明书使用9.2疫病监测 9.2.1 疫病监测应符合NY/T 5339的要求。9.2.2 养殖场应配合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疫病监督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