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库容超声波法测量规程

上传人:木92****502 文档编号:136435480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440.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电站库容超声波法测量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水电站库容超声波法测量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水电站库容超声波法测量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水电站库容超声波法测量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水电站库容超声波法测量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电站库容超声波法测量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电站库容超声波法测量规程(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CS27.140P11NB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XX/T XXXXXXXXX代替 水电站库容超声波法测量规程code for measurement of hydropower station reservoir storage by ultrasound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大纲稿)(本稿完成日期:)发布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3.1术语13.2符号24基本规定25技术设计与方案编制75.1一般规定75.2设计要求75.3方案编制86控制测量86.1一般规定86.2平面控制测量86.3高程控制测量97地形测量97.1一般规定97.2测深系统

2、安装调试117.3现场测量147.4质量控制167.5数据输出与保存177.6数据后处理178库容计算及分析228.1库容计算228.2成果分析248.3成果图编绘248.4测量报告248.5质检验收249资料汇交25附录A(资料性附录)测量报告26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首次发布。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一号,100761)。IIIXX/T

3、XXXXXXXXX水电站库容超声波法测量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水电站库容超声波法测量的技术设计与方案编制、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库容计算及分析、资料汇交等方面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采用船载式超声波测深系统进行水电站库容的测量。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0026 工程测量规范GB/T 12898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8314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20257.1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 第1部分:1:500 1

4、: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7.2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 第2部分:1:5000 1:10000地形图图式GB/T 24356 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NB/T 35029 水电工程测量规范DZ/T 0292 海洋多波束水深测量规程3 术语和定义3.1 术语下列术语适用于本文件。3.1.1库容 reservoir storage坝上游水位水平面以下的水库容积。GB/T 50095-2014定义2.9.183.1.2超声波测深系统 ultrasound bathymetry system由超声波测深仪及其相关外部设备和数据后处理等软硬件组成的系统。一般有单波束和多波束两种

5、类型,其中单波束测深系统一般包括单波束测深仪、卫星定位仪等,多波束测深系统一般包括多波束测深仪、卫星定位仪、数字艏向测量仪、运动传感器、表层声速计、声速剖面仪等。3.1.3超声波法测量 ultrasound measurement利用超声波测深系统进行水深测量的活动。3.1.4库岸地形 reservoir bank topography水库水面以上陆地的地物及地貌。3.2 符号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相邻两封闭高程面的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实际声速;-设计声速;-实测水底;-第层的水体厚度;-单波束测深系统为重复测点水深测量值, 多波束测深系统为不同测线条幅重复测点水深测量值的差值,

6、单位为米(m);-重复测点水深测量值的平均值,单位为米(m);-丢失水底;-规则三角网的边长;-单波束测深系统为重复测点个数;多波束测深系统为重复测点组数,两个重复测点为一组;-真实水底;、-库容,单位为立方米(m3);,-三角网点坐标;-水面至水底的深度,单位为米(m);-多波束实测深度,单位为米(m);-设时相邻两高程的高差,单位为米(m);-换能器吃水深度,单位为米(m);-深度改正数;-中误差,单位为米(m)。4 基本规定4.1 库容测量前应开展现场踏勘、相关资料收集、技术设计与方案编制工作,再进行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库容计算及分析、资料汇交等相关工作。4.2 资料收集包括库区的水文、

7、调度、自然地理数据、航行条件、已有测绘资料、工程概况等。4.3 方案编制包括工程概况、编制依据、测量仪器、测量人员、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库容计算及分析、测量仪器管理制度、测量管理制度、资料管理制度、安全、质量保证措施等内容。4.4 方案编制时,应对库容测量过程中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制定相应应急预案,确保人员、设备安全。4.5 控制测量宜使用原有控制网,以不低于原有测量等级进行复核或复测。4.6 地形测量在不同的测量周期过程中,宜保持测量方法、手段的一致性,也可采用更先进实用的测量技术。4.7 测量基准4.7.1 坐标系统4.7.1.1 平面坐标系统宜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也可根据

8、项目需要采用原平面坐标系统,并应与CGCS2000建立转换关系。4.7.1.2 投影宜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测图比例尺大于或等于1:2000采用1.5带投影,1:50001:10000采用3带投影,小于1:10000采用6带投影,也可根据项目需要采用其他的投影。4.7.2 高程高程宜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也可根据项目需要采用原高程系统。4.8 测量精度4.8.1 平面控制测量及测图比例尺精度4.8.1.1 基本平面控制网应根据项目需要采用表1中相应测图比例尺。4.8.1.2 测图比例尺根据库容测量的实际需要而定,一般可选用1:500、1:1000、1:2000、1:5000、1:100

9、00等,比例尺图式应满足GB/T 20257.1、GB/T 20257.2的有关规定。4.8.1.3 同一库段测图比例尺一经选定,不宜变动。表1 平面控制布设层次、施测方法和精度要求平面控制层次测图比例尺精度要求(图上:mm)基本平面控制二、三、五等GNSS;三、四、五等三角形网;四、五等导线基本平面控制最弱相邻点点位中误差应不大于0.05图根及像控点平面控制一级二级一级最后一次图根点对于邻近基本平面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应不大于0.1测站点平面控制测站测站测站点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应不大于0.2注1: 当进行1:500比例尺测图时,其三、四、五等基本平面控制最弱相邻点点位中误差允许放宽到不

10、超过5cm。.注2: 较小测区可用图根控制作为首级控制。注3: 在满足本规范精度指标的前提下,可越级布网。4.8.2 高程控制精度基本高程控制网应根据项目需要采用表2中相应等级控制。二级表2 高程控制布设层次、施测方法和精度要求高程控制等级布设层次精度要求(图上:mm)h=0.5mh=1.0mh=2.0m基本高程控制(等)一三、四、五等水准测量和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五等GNSS高程测量一、二等水准测量最弱点高程中误差应不大于h/20。当h=0.5时,应不大于h/16二三四五图根及像控点高程控制一级二级一级最后一次加密的高程控制点对邻近的基本高程控制点的高程中误差应不大于h/10,且最大应不

11、大于0.5m测站点高程控制测站测站测站点高程对邻近的图根高程控制点的高程中误差应不大于h/6注1: h为地形图的基本等高距(m)。注2: 图根及像控点高程可采用几何水准测量、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GNSS高程测量、GNSSRTK高程测量方法施测。注3: 在满足本规范精度指标的前提下,可越级布网。4.8.3 水下及库岸地形测点精度4.8.3.1 水库地形测量基本等高距,应符合表3的要求。同一幅图内,不应采用两种基本等高距。表3 水库地形测量各种比例尺测图的基本等高距测图比例尺地形分类平坦地(地面倾角3o)丘陵地(3地面倾角10)山地(10地面倾角25)高山地(地面倾角25)等高距m1:5000

12、.50.5111:10000.51121:200012221:500025551:10000255或105或10注1: 在比较平坦的地区,基本等高距不足以充分反映实际地形时,可以适当加密。注2: 高程点的注记,当基本等高距为0.5m时,应精确至0.01m;当基本等高距大于0.5m时,应精确至0.1m。4.8.3.2 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图上地物点的点位中误差及等高(深)线插求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应超过表4的要求。表4 图上地物点的点位中误差及等高(深)线插求点的高程中误差区域类型地形类别测点高程中误差m测点图上点位中误差mm库岸平坦地h0.8丘陵地h山地h高山地h水域平坦地h1.5丘陵地h山地h高山

13、地h注1: 隐蔽或施测困难的库岸地形测图,点位和高程中误差可放宽50%。注2: 1:500比例尺水域测图、其他比例尺的大面积平坦水域或水深超出20m的开阔水域测图,根据具体情况,点位中误差可放宽至2.0mm。注3: 当作业困难、水深大于20m或项目精度要求不高时,水域测图高程中误差可放宽1倍。4.8.4 深度测量精度在深度测量中,当水深小于或等于20m时,深度测量中误差小于或等于0.2m;当作业困难、水深大于20m或项目精度要求不高时,深度测量中误差可放宽1倍。4.8.5 数字高程模型(DEM)精度数字高程模型成果的精度用格网点的高程中误差表示,其精度要求见表5。高程中误差的两倍为采样点数据最大误差。1:500、1:1000、1:2000数字高程模型高程值应取位至0.01m,1:5000、1:10000数字高程模型高程值应取位至0.1m。表5 数字高程模型精度指标比例尺等级高程中误差m水底地形倾角33水底地形倾角25水底地形倾角251:500一级二级三级0.200.250.370.500.701.050.701.001.501:1000一级二级三级0.200.250.370.701.001.501.502.003.001:2000一级二级三级0.40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