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会教案-劳动光荣、懒惰可耻

上传人:l****y 文档编号:136432514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班会教案-劳动光荣、懒惰可耻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学班会教案-劳动光荣、懒惰可耻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班会教案-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班会教案-劳动光荣、懒惰可耻(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其他教案劳动光荣、懒惰可耻小学班会教案劳动光荣 懒惰可耻(说课稿)l 一、说教材教学分析:劳动光荣懒惰可耻这一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思想品德教材第五册第十一课,课文通过熊哥哥的勤劳和熊弟弟的懒惰进行对比,来说明:辛勤的劳动可以获得幸福,是光荣的,而懒惰会失去一切,是可耻的,使学生懂得美好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劳动的优良品质。这一节课所处的单元是一个以勤劳节俭为主题的教育单元,但各节课承担的任务不同。第九课和第十课教育学生主动承担家务劳动,学做家务活,第十二课教育学生懂得劳动不分贵贱,第十三课教育学生勤俭节约,而本课的教学主要是针对现代生活中,由于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学生对劳

2、动的意义认识不深,产生懒惰的情绪而设置的。结合本课特点及大纲对三年级学生劳动教育的要求,从提高学生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这三个方面来考虑,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如下: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理解本课内容,懂得“劳动光荣,懒惰可耻”这一道理,知道应该自觉地劳动才是真正的光荣。2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对懒惰行为的憎恶。3行为目标:能不畏辛苦,主动参加各种劳动。教学重点:教育学生懂得劳动意义,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优良品质。教学难点:使学生养成从小热爱劳动的优良品质。课前准备:1制作教学软件和投影片2组织学生演一演课本中的小品3让学生了解爸爸妈妈的劳动心得l 二、说教法

3、现代思品教学研究证明:学生有目的的主体活动是促进道德内化,提高其思想素质的关键,因而,我根据教材内容和儿童道德认识形成的规律,以“启发式”教学理论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论为指导,采用以下教学策略,较好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1主动参与的策略2比较明理的策略通过图片的比较、设疑的比较、板书的比较,使学生形成深刻强烈的道德观念。3熏陶激情的策略我借助儿童歌曲、谚语、古诗、小品表演等形式,来吸引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促使良好品质的形成。l 三、说学法古人说:“授人之鱼,只供一餐所需,而给人之渔,终身受用不尽”本节课在学法指导上,我通过让学生充分地讨论、观察和对比,来培养学生

4、分析问题的能力,悟理说理的能力和规范行为的能力。l 四、说教学程序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我设计的教学程序如下:(一)激趣导入1联系生活,提问激趣开始上课,我让学生一起背锄禾这首诗,然后由学生说一说:“这首诗讲的是什么?”相信学生容易回答,接着我又提问:“如果农民伯伯都不劳动,那会怎样?如果爸爸妈妈不劳动,家里又会怎样?你喜欢吗?”学生对于和他们生活有密切联系的问题总是乐于思考,思想一定活跃。2小结引入,感知观点只有辛勤的劳动才能创造出美好的生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劳动有关的一课(口述课题:劳动光荣,懒惰可耻)3感知课文喜欢听故事、喜欢五彩缤纷的东西,这是小学生的特点,于是,我先出示课文图片,让学生说说图意,接着由图片引出课文,让学生听老师讲故事。此时,学生已被新课吸引,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二)学文明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教育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