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frAAA中和中庸思想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36428030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mfrAAA中和中庸思想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mfrAAA中和中庸思想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mfrAAA中和中庸思想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mfrAAA中和中庸思想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mfrAAA中和中庸思想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mfrAAA中和中庸思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frAAA中和中庸思想(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和中庸思想”的古为今用(一)观众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讲一点中华传统文化的问题。由于中华传统文化它的内容非常庞大,所以不能铺开来讲,只能概括地讲。那么我认为, 中华传统文化里头,有四个思想最为重要,是四个支柱。头一个就是阴阳五行, 这是我们中国人的基本哲理。为什么是基本哲理呢?因为中国人,他就是按照阴阳五行这种消长变化,这种原理来看待万事万物的存在和运动。同时,各个文化领域,也拿这个阴阳五行的思想当作它的哲学依据,所以它是基本哲理。第二个思想就是天人统一的思想, 什么叫“天人统一”?就是大自然和我们人类社会的关系,这个关系不是互相割裂的,而是一个统一体,它是相通相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2、第三个思想,就是中和中庸的思想, 这是我们中国人追求的一种社会境界,和谐的境界以及如何达到和谐,指导我们如何来认识社会问题,处理社会问题,以及处理人际关系。最后一个思想,就是修身克己的思想, 那就是指导我们如何对待自己,如何提高和实现自身价值。这四个思想为什么重要,因为它渗透到各个文化领域,而且起着指导作用,同时它对我们整个的文化,各种现象,它也包含了这四个思想。为什么呢?为什么事先都可以这样,就是你这么庞大的中华传统文化用四个思想就概括了?因为它是一个全方位概括。你可以想一想,一个人要有一个对于周围世界的事物运动,有个基本看法,然后你这个人生活在大自然里头,所以你对于人类社会和大自然的关系,

3、你要有个基本看法。那么你这个人又生活在社会里头,那么因此,你对于如何处理社会问题,处理人际关系你也要有个看法。另外你这个人本身还是一个存在,所以有一个如何对待自身的问题。这就四个,除此以外还有吗?没了。你不信随便举出一个文化领域或者一种文化现象,你发现都和这四个思想是有关系的,所以它是一个全方位的概括。尽管传统文化,它的内容非常丰富、复杂又庞大,但是用四个思想就可以概括。实现这个概括,说实话,也和这个“四”有关系,在我们中华传统文化当中,这个数目字都是有意味的。我们说“四”意味着什么呢?那“四”就意味着完整,意味着稳定。什么东西你和“四”发生联系,它就完整了,它就稳定了。一个桌子四条腿,你这个

4、桌子很稳定,也很完整。三条腿(的)桌子有吗?有的,容易倒。一辆汽车四个轮子,这就不多不少,正合适,很完整很稳定,三个轮子的机动车有吗?有的,但是他不让你上主要马路,长安街你去不了,高速路你也上不了,为什么?你容易倒,一倒就引起交通障碍。春夏秋冬是四季,东南西北是四方,你这个国家不论在哪个经度、纬度上,大致上都是这四季、四方。至于我们的文化领域,那凑成“四”这个现象就更加清楚了。你比如说我们的中华民族的标志性艺术:书法艺术,那么它有四大字体:篆、隶、正、草。我们传统文化的瑰宝:京剧艺术,京剧艺术它有行当:生、旦、净、丑。它有基本功:唱、念、做、打。它有四大名旦,还有四大须生,都是凑四。传宗接代,

5、那就最好四世同堂。还有我们的食文化,我们中华民族的食文化很了不起,美食很发达,那我们有四大菜系,四大菜系:川、鲁、苏、粤四大菜系。你说这不对了,我听说了八大菜系,八大菜系是一个不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四大(菜系),四小(菜系),四大(菜系):川、鲁、苏、粤。四小(菜系):湘、徽、浙、闽。四大(菜系)就是川、鲁、苏、粤,四小(菜系就是)湘、徽、浙、闽,这个那都是过去的,现在情况有变化,那但是四大菜系还是不会变。我给香港人讲课,他就跟我讲,他说,我们香港人,我们就不喜欢这个“四”,我说你不喜欢四,不见得,你不喜欢四,你为什么搞“四大天王”呢?你说这歌星,他红的时间都很短的,很少几年就一轮了,搞了四大天

6、王怎么样,稳定了,多少年了下来,还始终红着,他没话说了。所以我觉得,我们这个传统文化有四个支柱把它立起来,它就很完整了。那么说你今天是不是要四个支柱都讲一讲,不行,今天我们只能讲一个题目,就是讲中和中庸的思想,为什么首先讲这个思想?因为四大支柱,还要加一个核心。大家知道我们中华传统文化有个核心,就是一个“和”字,现在世界上有的人称我们中华文化不简单地叫中华文化,叫“中华和文化”, 就突出这个“和”字,“和”这个思想,跟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特别密切的关系。我们要整合这个传统的思维经验,拿来用到今天。所以我这个讲主要也是古为今用地讲,主要是跟现实挂钩的,拿传统的最最精辟的思维经验,把它

7、用到现实中来。下面我就讲中和中庸这个思想,中和、中庸是中华传统文化里边两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它主要是用来解决社会问题,处理人际关系的。那么两者之间有紧密的联系,就是中和和中庸两个思想有紧密联系。什么联系?用最简单的话来说,“中和”就是整体的和谐,什么叫整体和谐,就是包括两个内容,这个事物是多种多样的,没关系,我把你包起来,但你们之间还可以和谐相处;复杂的平衡,事物是非常复杂的,矛盾重重的,不要紧,你可以平衡,你可以摆平。所以整体的和谐就是多样的统一,就是复杂的平衡。 这个就是中和,它的文化表述就是中和。“中庸”就是行为的适度,你要恰到好处,恰如其分,那么你要实现中和,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中庸,就是你

8、要用适度的行为来实现和谐。所以这两者连起来,就是通过事物的适当的行为,适度的行为,来达到整体的和谐,也可以说“中庸”是手段,“中和”是目的。下边我主要讲两个意思,两部分,一个就是关于中和中庸的解释,就是传统怎么解释的,正确的古代的文本(中)它是什么意思?我先讲中和。中和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的),这个古代思想家主要是孔子,儒家的代表孔子,但是不限于儒家, 中和思想,“和”这个思想是各派思想家共同追求的,他所宣扬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在他们看来,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小到一个家庭,乃至于个人,最好都要进入中和状态。说个人他怎么个中和法呢?那就是身体里,身体要六脉调和,你各种机能发挥作用恰

9、到好处,不能亢进也不能衰退,你就健康了,六脉调和,就是这样。我们看礼记中庸有一段话解释这个中和的,是最权威的,最经典的:“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 “中”这个东西,是天下最根本的东西,“和”这个东西,是天下最最行得通的道理,道理有很多的,有的行不通,有的行得通,这个最最行得通,就是和,达到了中和,那怎么样呢?达到了中和怎么样,天地作用到位了,万物健康成长了。这个话说得是非常正确。我们万事万物,包括我们人,都是天地共同作用、相互配合而健康成长的。假如天地不和谐,那就糟了,那万物就很难生存发展了。那么人是万物之灵,你很聪明能干,你都聪明能干

10、,你碰到天地不和谐你没办法。天崩地裂、地动山摇、海啸地震,火山爆发、大旱不雨,洪水横流,你说你怎么办吧?你那个五谷不生六畜不长,你活不了。所以天地必须要和谐,天地必须要和,中和。天地和谐了,完了吗?不够。天地和谐了,人如果自己不和谐,那你还活不了。所以中国有那古话非常深刻,叫“天作孽,尤可为;自作孽,不可活。”老天爷降下罪孽,降下灾难,我们人还有可为。我们人类如果自己作孽,那真的就麻烦了,那就不可活了。你看现在这个世界上,就不大安宁,人类常常就自相残杀,处处有战争,时时有恐怖,大楼撞倒了,飞机坠毁了,空气和水都污染了,还有吸毒、艾滋病等等,这些情况不改变,人类不是自取灭亡吗?所以我们中国人讲风

11、调雨顺,就是天地和谐,还要讲国泰民安,你这个社会必须要安定,我们人与人之间关系必须要和谐,我们这个国家才会很好地发展。中国人提倡这个中和那实在是非常明智。 1988年1月,世界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返回2500年前到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寻找什么智慧,主要的就是这个中和中庸这个思想,你有了这个,人类就和谐了,就能够健康地生存发展了,这些人得了诺贝尔奖,七十五个人,我觉得为了他说的这几句话,还应该给他发个奖,因为这个话太重要了。七十五项诺贝尔奖未必见得能够拯救人类的生存发展,他说你21世纪要生存,那你还要到孔子那里去,去寻找智慧。所以我们现在

12、中国人到国外做演讲,总是大讲“和而不同”、“和为贵”,所以中国人现在在世界上处境都比较好。你们今天在这儿听讲,你们的感觉一定会很好,为什么平安?你这个上面没有飞机来撞咱们大楼,下面没有炸弹爆炸,前后左右都是自己人,都是朋友,你平安而来,平安而去,平安是福嘛,所以你感觉好。另外你听完这个东西,你变得更聪明,不是我的课讲得有什么了不起,主要是这个课它把中华民族最深刻的智慧,练了几千年那种智慧,装到你脑子里。装到你脑子里你岂不是更聪明了?但是更聪明不够,你要按照它去做。你要光说不练,说我认识我认识,和谐好,但是一碰到具体事情,你就任性你就发脾气,你就不和谐,那没用。我这人就有这个毛病,我每天学一条重

13、要知识,这一条知识每天要学十几遍, 学什么重要知识一天要学十几遍,才六个字:“吸烟有害健康”,这不(是)真理吗?可是我还抽烟,结果那就不健康了。所以你学了好的知识,你要付诸实践。我所以今天讲中华传统文化,主要引导大家学以致用。不是掉书袋,主要是强调古为今用。中和也往往简称为“和”,你看论语学而这一篇里头,有这么一段话:“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有子是孔子的学生,他叫有若,“倘若”那个“若”,他讲了,礼的作用,贵在使社会和谐。我们为什么要讲礼呢?就是因为要使社会和谐。现在“和为贵”这句话,有人常常引用就是说“孔子说和为贵”,不是孔子说,是孔子的徒弟有子说的,这个思想很对。当然有子所讲

14、的“礼之用”这个礼指的是周礼,周代的礼仪、礼制、礼俗,是周礼,它是周代社会的社会秩序,那么求的和谐,也是周代社会的和谐。但是现在已经历史都过去两千多年了,你说周礼什么样,谁能说得清啊?这个周代社会和谐不和谐,那跟我们有啥关系,我们早已不是周代了。所以这个礼,它也抽象化,它也更有概括性,就是社会秩序。“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所以这六个字的解释,“礼之用,和为贵”六个字的解释,就是社会秩序的作用,贵在使社会和谐。这个对吗?当然对了,咱们不说别的了,咱们就说这交通规则,你看那个交通规则就是一个“礼”,就是一个社会秩序。大家都知道,这个交通规则可太重要了,里边复杂、细致,学问很大,假如没

15、有交通规则,怎么样?那么我告诉你,你只要出门,走上任何一条路,就可能是不归之路,因为那个车乱开了,乱开你没法活了,必须要有交通规则。我们人类社会不论发展到什么程度,都要有一定秩序的,要有规矩章法,要有游戏规则,没有这个,社会生活不能维持,所以社会制序,游戏规则这些东西,它就为了要使社会和谐。我们今天讲“礼之用,和为贵”,强调、引用这个思维经验,也就是要强调做事情要有秩序,要有规则,要有游戏规则。那么现在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现在“礼之用,和为贵”六个字,常常被人简化为三个字了,就是“和为贵”,只剩三个字。把这三个字从原文里边剥离出来单独使用,这也说明人觉得这三个字非常有用,所以在各种语言环境

16、当中都用它。也就说明“和”这个思想,就这个中华文化的核心,它有巨大张力。什么情况下都讲“和为贵”嘛,就起这个作用,它有很大张力。以上所引的一些材料,总起来说,就是中和境界能够使天地和谐,社会和谐,有利于人类以及万物的生存发展。本集介绍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四个思想支柱及“中和中庸”思想的内涵。下集将继续介绍“中和中庸”思想的内涵,以及实现中和境界的方法。“中和中庸思想”的古为今用(二)上集介绍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四个思想支柱及“中和中庸”思想的内涵。本集将继续介绍“中和中庸”思想的内涵,以及实现中和境界的方法。另外,中和思想,还有一个重要的内涵,就是“和而不同”.“和而不同”就是整体和谐的一个具体表现,我刚才讲了,什么叫整体和谐,多样的统一,多样就是不同的,但是它统一在一起,不就是“和而不同”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