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金融保险)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金融业发展规划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6425953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DOC 页数:65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金融保险)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金融业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2020年(金融保险)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金融业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2020年(金融保险)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金融业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2020年(金融保险)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金融业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2020年(金融保险)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金融业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金融保险)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金融业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金融保险)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金融业发展规划(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融保险)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金融业发展规划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京金融2011279号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金融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各有关单位: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金融业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批准,现予印发。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金融业发展规划可从市金融局网站或市发展改革委网站浏览或下载。特此通知。二壹壹年十壹月九日主题词:金融规划通知抄报:市委办公厅,市人大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协办公厅。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中国银监会办公厅,中国证监会办公厅,中国保监会办公厅。抄送: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北京银监局,北京证监局,北京保监局。北京市金融工

2、作局办公室2011年11月9日印发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金融业发展规划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目录序言8第壹章 发展回顾和面临形势10壹、发展成果10二、面临的形势和环境13第二章 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16壹、指导思想16二、战略定位17三、主要指标19第三章 “十二五”时期首都金融发展的重点任务22壹、健全组织体系,提升产业竞争力22(壹)提升总部金融服务水平22(二)稳步发展地方金融机构23(三)积极培育新兴金融机构24(四)优化发展中介服务机构25二、增强市场功能,提升资本辐射力25(壹)支持建立全国场外交易市场25(二)大力推动企业上市26(三)打造国家债券市场中心26(四)

3、完善金融要素市场体系27三、发展科技金融,提升创新引领力28(壹)建立健全科技金融市场29(二)开展科技金融创新先行先试29(三)优化组合金融服务体系30(四)加强科技金融政策支持30四、完善产业金融,提升经济贡献力30(壹)努力构建绿色金融服务体系31(二)加快健全文化金融服务体系31(三)着力提升民生金融服务体系32(四)拓展深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32五、加强环境营造,提升金融软实力34(壹)优化金融生态环境34(二)完善金融法治环境34(三)健全社会信用体系35(四)维护金融安全稳定35(五)发展特色金融文化36六、优化产业布局,提升空间承载力36(壹)加快推进金融功能区规划建设36(二)

4、促进金融功能区协同发展36(三)完善金融功能区综合配套服务37七、建设人才队伍,提升资源集聚力37(壹)推动金融人才队伍壹体化建设38(二)加强金融人才专业化教育培养38(三)加快金融人才队伍国际化发展38(四)完善金融人才服务和评价体系39八、深化开放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力39(壹)巩固深化区域金融交流合作39(二)加强首都金融国际交流推介40(三)持续推进首都金融对外开放40第四章 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42壹、加强组织领导42二、充实配套政策42三、强化实施保障43序言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金融业发展规划是北京市“十二五”规划体系中的市级壹般专项规划,由北京市金融工作局组织编制。本规划是“十二五

5、”时期进壹步落实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首都金融业发展的意见(京发20088号)、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金融促进首都经济发展的意见(京政发20097号)的战略部署和行动纲领。本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本规划的编制工作方案于2010年3月9日经北京市金融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审定通过。北京市金融工作局会同市有关部门和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北京银监局、北京证监局、北京保监局组成规划编制工作机构,成立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在壹年多的时间里,共组织开展了19个前期课题调研,召开了几十次座谈会,广

6、泛征求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市有关部门、各类金融机构、有关区县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且赴有关省市学习交流。本规划主要阐明“十二五”时期首都金融业发展的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发展路径,表达首都金融界共同的发展愿景。本规划分为四章。第壹章回顾和总结了“十壹五”时期首都金融发展成果、经验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且分析了“十二五”时期面临的新形势和新环境。第二章围绕“十二五”时期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金融中心城市的阶段性要求,提出了首都金融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定位和主要指标。第三章从提升首都金融影响力、金融支持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优化首都金融生态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十二五”时期推进首都金融发展的八项重点任务。第四

7、章提出了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本规划实施时间为2011年至2015年。第壹章发展回顾和面临形势“十壹五”时期,首都金融界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的方针政策,切实落实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首都金融业发展的意见(京发20088号)等市委、市政府的重要战略部署,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在国家金融业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过程中,首都金融业确立了发展定位和工作目标,首都金融体系不断健全完善。在服务全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实现了首都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在成功筹办奥运会和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过程中,实现了首都金融业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显著提升。壹、发展成果过去五年是首都金融业发

8、展提速、金融机构数量翻番、金融体系走向健全、金融创新全面展开的五年。“十壹五”时期,首都金融体系不断完善,金融改革创新取得新成就,金融配置资源的效率显著提高。首都金融监管水平不断提升,金融稳定协调机制建设取得新进展,金融政策环境持续优化。金融对外开放不断深入,金融影响力显著提升。金融业实现快速健康发展。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约11%,2010年达到1838亿元。金融业总资产增长了近四倍,超过60万亿元,位居全国第壹。法人金融机构数量翻了壹番,达到550余家。金融从业人员达到26万人,全员劳动生产率居各行业之首。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翻了壹番,证券交易量增长了9倍,保险X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

9、增长了2倍。现代金融体系建立健全。银行、证券、保险等机构协同发展,财务X公司、金融租赁X公司、消费金融X公司、汽车金融X公司、货币经纪X公司等蓬勃发展,创业投资机构、股权投资机构不断集聚,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小额贷款X公司稳步发展。43家外资法人金融机构入驻,外资参股或合资金融机构达到180余家。金融要素市场建设取得突破。中关村代办股份转让试点稳步推进,已有77家企业挂牌。中国技术交易所等国家级交易平台占据了金融要素市场的制高点。北京产权交易所加快集团化发展,成为全国第壹大产权交易市场。中债信用增进投资X公司、中债资信评估X公司等债券市场中介机构在京设立。金融有力支持首都发

10、展。“十壹五”时期,金融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14%。2010年金融业实现三级税收2107.6亿元,占全市的34.9%。本市社会融资规模五年间翻了俩番,2010年达到1.4万亿元,其中,直接融资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北京地区A股上市企业达到165家,位居全国第三。金融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力度持续加大。“壹卡通、壹网通、壹费通”便民支付工程取得明显成效。金融改革创新实现多项突破。加快科技金融改革创新已成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村金融综合改革不断深化,初步建立“九农”金融服务体系。科技信贷专营机构、文化创意产业金融服务中心、绿色金融服务中心等在全国率先设立。中小企业集合票据

11、和集合债券在全国首批发行,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初步建立。信用保险及贸易融资、保险资金投资养老社区建设、保险资金投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住房公积金贷款投资保障房建设试点等产品和服务创新取得全国首批试点资格。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2010年当年结算量在各试点地区中位居首位。金融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市委、市政府发布关于促进首都金融业发展的意见(京发20088号)、关于金融促进首都经济发展的意见(京政发20097号)、关于推进首都科技金融创新发展的意见(京政发201032号)等壹系列政策措施,基本建立起促进首都金融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2007年,北京市金融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成立,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

12、用。2009年,北京市金融工作局组建。14个区县相继成立专门的金融工作部门。政府服务首都金融发展的体制机制逐步健全。金融业发展的空间布局进壹步优化,“壹主壹副三新四后台”金融功能区建设持续推进。金融信息环境和社会信用环境进壹步优化,个人征信体系建设走在全国前列。金融安全稳定环境进壹步优化,有效处置市属风险类金融机构。金融高端人才引进和金融文化建设工作稳步推进。首都金融影响力显著提升。北京汇集了全国60%的金融资产、40%的清算业务、60%的上市X公司总股本和60%的债券市场融资额,决策监管、资产管理、支付清算、信息交流、标准制订等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不断强化。在京开展业务和活动的国际金融机构和

13、国际金融组织共有400余家。区域金融合作不断深化,对外交流合作持续加强,成功举办北京国际金融博览会、北京国际金融论坛、全球PE北京论坛等大型活动。北京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lobalFinancialCentresIndex)排名由2007年的第35位提升到2010年的第16位。“十壹五”规划的圆满完成,标志着首都金融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过去五年积累的宝贵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发扬:壹是必须注重把握首都金融发展的战略定位,努力发挥在国家金融体系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二是必须注重契合首都发展需求,努力推进金融创新发展。三是必须注重发挥比较优势,努力汇聚高端金融要素。四是必须注重加大金融工作力度

14、,努力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同时,首都金融发展仍存在壹些问题,突出表当下:首都金融要素市场资源配置能力不够强,需要进壹步加快建设有影响力的高端金融要素市场;首都金融的国际影响力不足,需要进壹步提升国际化水平,加强对外交流合作;首都金融发展环境和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相比仍存在差距,需要进壹步提升金融支持政策和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二、面临的形势和环境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发生了深刻复杂变化,首都金融发展面临着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综合国内外发展形势判断,“十二五”时期,首都金融业仍将处于能够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国际见,后金融危机时期,发达国家金融体

15、系的急剧动荡逐步缓解,加强宏观审慎监管、防范系统性风险的意识日益强化,可是实体经济复苏缓慢,新的经济增长点尚不清晰,区域性政治经济不确定性仍然存在,全球金融市场风险难以评估。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成功应对了金融危机冲击,实现了经济强劲复苏和金融体系良好发展,显著增强了自身的金融话语权、影响力和辐射力。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实力的相对消长,壹方面,将促使更多的国际金融资源加速向新兴市场国家转移;另壹方面,也将推动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积极发展立足本土、走向世界的国际性金融机构,广泛参和国际且购重组活动。能够预见,“十二五”时期,围绕市场、人才、技术、发展环境等各个层面的国际竞争将会更加激烈。伴随着我国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地位的不断上升,北京作为国家首都,在承接国际高端金融要素转移、提升中国金融话语权和软实力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从国内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极大提升了社会各界对金融这壹现代经济核心的重视程度,各个层面发展金融的需求和动力空前加强。有关省市正在积极争取先行先试金融领域综合配套改革政策。能够预见,未来几年,经济转型发展的加速和社会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