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第二章发酵过程的生物学基础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6424923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DOC 页数:53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第二章发酵过程的生物学基础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第二章发酵过程的生物学基础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第二章发酵过程的生物学基础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第二章发酵过程的生物学基础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第二章发酵过程的生物学基础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第二章发酵过程的生物学基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第二章发酵过程的生物学基础(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物科技行业)第二章发酵过程的生物学基础第二章发酵过程的生物学基础第一节 发酵过程和微生物(自学)自然界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它们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能够分成不同的类群。其中,细菌、放线菌、酵母和霉菌等已广泛应用于发酵工业,有的直接利用其菌体细胞,有的则利用其代谢产物或转化机能。了解微生物的种类、形态及生理特征的目的在于认识微生物的特性,掌握其生命活动规律,使其在工业生产中充分发挥作用。微生物具有体积小、种类多、分布广、繁殖快、便于培养和容易发生变异等特点,且且在生产中不易受时间、季节、地区的限制,所以在工业生产上越来越广泛地被重视和应用。如前所述,发酵工程是以微生物的生命活动

2、为中心的,各种发酵生产都必须有相应的微生物。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和发酵条件决定了其相应产物的生成。工业上用的全部微生物都称为工业微生物。此外仍要和杂菌污染打交道,杂菌污染会严重影响甚至完全破坏我们所需的工业发酵过程。此外,有些微生物既是工业生产茵,又可能是杂菌。例如,醋酸菌在生产醋时是生产菌,但会引起酒类的败坏。工业生产上常用的微生物和经常遇到的杂菌主要是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由于发酵工程本身的发展以及基因工程正在进入发酵过程,病毒、藻类等其它微生物也正在逐步地变为工业生产菌。本章主要介绍和发酵工程有关的主要微生物类群。壹、细菌细菌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壹类微生物,属单细胞原核生物

3、,具有较典型的核分裂或二分分裂繁殖。体形微小,通常在1000倍的光学显微镜成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见到。工业生产常用的细菌有以下几种:1,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枯草芽孢杆菌为生孢孢的需氧菌。营养细胞杆状,大小壹般为0.70.823m。菌端半圆形。单个或呈短链。在细胞中央部位形成芽孢,芽孢为椭、圆形,大小约为06071015m。芽孢萌发,沿赤道分裂,为中腰发芽。细胞侧生鞭毛,能运动。革兰氏染色阳性。生长温度为3039,但在50、56。时尚能生长。最适pH为6.77.2。属需菌菌。芽孢耐高温,壹般在1003h才能杀死。有的芽孢抗高温能力更强,在100煮沸8h尚能发育生长,故需高

4、温灭菌才行。它能在铵盐液体中发酵各种糖类生成酸。由于芽孢能耐高温,所以分布较广,常存于枯草和土壤中。壹般来说为腐败茵,如在酱油、酱类和白酒制曲时,如果水分含量大,温度较高,就容易造成枯草杆菌迅速繁殖。这不但消耗原料蛋白质和淀粉,而且生成刺眼鼻的氨味,造成曲子发钻和异臭,使制曲失败。经科研获得的枯草杆菌能产生大量的淀粉酶和蛋白曲,这些已分离到的优良菌种在工业生产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ASl393枯草芽泡杆菌用于生产中性蛋白酶却发酵生产酱油、食醋。及饴糖时就可采用BF7658枯草芽孢杆菌生产的淀粉酶。2,大肠杆菌(Escherihiacoli)细胞杆状,长度为0.51.03.0m,有的近似球状,

5、有的则为长杆状。革兰氏染色阴性。能运动或不运动,运动者周生鞭毛。许多小种产生荚膜或微荚膜,无芽抱。大肠杆菌发酵葡萄糖和乳糖,产酸、产气。大肠杆菌的谷氨酸脱羧酶在工业上被用来进行谷氨酸定量分析。仍能够利用大肠杆菌制取天冬氨酸、苏氨酸和缬氨酸等。在医药方面和基因工程方面,大肠杆菌是很好的研究材料。3,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细胞杆状到球状。常生长成链,大多不运动,能运动者为周生鞭毛。革兰氏染色阳性。无芽孢。正常菌落粗糙。发酵碳水化合物,产物的85之上为乳酸。厌氧或兼性厌氧。生长温度为45、50。常用的德氏乳酸杆菌为杆状,大小为0.50.82、9m。在麦芽汁糖化液内,繁殖特别旺盛。菌体

6、肥壮,产酸力特别强。在固体培养基上,菌落微小。在肉汁培养基内略带浑浊。由于乳酸菌能产生乳酸,所以可用于食品的保存和调整食品的风味。在食品工业上如干酪的成熟、乳脂的酸化和腌莱、泡菜等制作无不和乳酸菌有关。在酱油酿造过程中,它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4,丙酮丁醇梭菌(Clos.acetobutyleum)细胞呈杆状,圆端,0.60.72.64.7m,芽孢囊1.31.64.75.5m。单生或成对,但不成链。芽孢卵圆,中生或次端生,使芽孢囊膨大成梭状或鼓槌状。无荚膜。以周毛运动。有淀粉粒。革兰氏染色阳性,可能变为阴性。专性厌氧茵。在葡萄糖琼脂上形成圆形紧密隆起的菌落,乳脂色,不透明,液化明胶。能发酵多种糖

7、类,包括淀粉、糊精等。生产上多用来生产丙酮丁醇。发酵适温3032,生长适温37,最适pH6.07.0。5,肠膜状串珠菌(Leuconostocmesenteroides)细胞呈球状或双凸镜状,大小0.50.70.71.2m,成对或链,常排列成短链。革兰氏染色阳性,菌落小,灰白,隆起,不液化明胶。能同化多种糖产酸、产气。微需氧至兼性厌氧。生长需缬氨酸和谷氨酸。此菌在蔗糖液中形成特征性葡聚糖粘液。促使形成这壹特征的温度是2025。在厌氧条件下能分解葡萄糖。此菌生长温度在1037之间,适温为2030。因其常使糖汁变粘而无法加工,故为糖厂之害菌。但它却是葡聚据的生产茵。6,醋酸杆菌(Acetobact

8、er)细胞从椭圆形到杆状,0.60.81.03.0m。有单个的、成对的;也有成链的。在老培养物中易呈多种畸形菌体,如丝状、梯状、弯曲等。鞭毛有俩种类型,壹种是周生鞭毛,另壹种是端生鞭毛。不形成芽抱。醋酸菌是化能异养菌,革兰氏染色阴性。因为没有芽孢,故对热抵抗力较弱。根据醋酸菌发育时对温度的要求和特性。可将醋酸菌分为俩类:壹般发育适温在30之上,以氧化酒精成醋酸为主的称为醋酸杆菌;另壹类发育适温在30以下,氧化葡萄糖为葡萄糖酸的称为葡萄糖氧化杆菌(Gluconobacter)。在醋酸杆菌中常用的有ASl.41,外形为短杆状,俩端钝圆,革兰氏染色阴性。对培养基要求粗放,在米曲汁培养基中生长良好。好

9、气性。氧化酒酒精为醋酸,于空气中使酒精变浑浊。表面有薄膜,有醋酸味。也能氧化醋酸为CO2和H2O。繁殖适宜温度为3l,发酵温度壹般为3637。7,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细胞呈杆状,直形或微弯。常呈壹端膨大的棒状,折断分裂,。成“八”字形排列或栅状排列。不运动,仅少数致病菌能运动。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阳性,也有些阴性反应者。菌体内着色不均匀,好氧或厌氧。调味品生产中,如谷氨酸生产常用的菌种有北京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pekinense)。其细胞通常为短杆状至小棒状,有时微呈弯曲,俩端钝圆,不分枝。呈多形态,即培养6h后细胞有延长现象。细胞排列为单个、成对或“八

10、“个字形。细胞大小为0.70.91.0、25m。在26、37培养时生长良好,41时生长较弱。pH510均能生长,最适pH为67.5。生物素是必需的生长因素,硫胺素或某些氨基酸有促进生长的作用。能利用葡萄糖、果糖、甘露糖、麦芽糖等产酸,但均不产气。通气培养在含葡萄糖和尿素或铵盐的适宜培养基中,能大量积累L-谷氨酸。8,短杆菌(Brivibacterium)细胞为短而不分枝的直杆状,壹般在0.51.01.0、5m左右;,大多数不具鞭毛。在肉汁蛋白胨培养基上生长良好。有时产生非水溶性色素,呈红、橙红、黄、褐色。革兰氏染色阳性。不形成芽孢。为好氧微生物。多数从葡萄糖发酵产酸,不发酵乳糖。大多数液化明胶

11、,仍原石蕊。此属菌有谷氨酸发酵能力,在利用糖质原料的谷氨酸发酵中,需要生物素作为生长因子,才能满足谷氨酸发酵。短杆菌属中的黄色短杆菌(Brivibacteriumflavum)和硫殖短秆菌(Brivibacteriumthiogenitalis)能用于谷氨酸发酵生产。9,黄单胞菌(Xanthomonas)细胞直杆状;俩端钝圆稍尖;大小为0.40.71.21.5m。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芽孢,极生鞭毛。在含蔗糖的琼脂平板上可形成圆形、边缘整齐、粘稠光滑的黄色菌落,液体培养形成黄色粘稠的胶状物壹荚膜多糖,其黄色为壹种非水溶性色素。野油菜黄单胞菌在通气条件下,于pH6.87.0、2830时,能以淀粉作碳

12、源发酵生产黄原胶。二、放线菌放线菌因其菌落呈放射状而得名。它是壹个原核生物类群,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尤其在含有机质丰富的微碱性土壤中较多。大多腐生,少数寄生。它的最大经济价值在于能产生多种抗生素。从微生物中发现的抗生素,有60之上是放线菌产生的,因此人们在抗生素发酵土业中,非常重视对放线茵的研究和运用。常用的放线茵有以下见种:1,链霉菌属(Streptomyces)锭霉菌的基内和气生菌丝多分枝,无分隔,直径0.52m。气生菌丝产生许多孢子串生的孢子链,孢子链长短不等。此属中不少菌种产生抗生素,这些抗生素约占各种微生物(包括放线菌)所产抗生素的50之上。(1)灰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13、griseus)在葡萄糖硝酸盐培养基上生长时,菌落平而薄,初为白色,逐渐变为橄榄色。气生菌丝浓密,粉状,呈水绿色。发育适温37生产链霉素温度为265275。(2)龟裂链霉菌(Streptomycesrimosus)于1950年就发现此茵能产生氧四环素(也称土霉索)。菌丝白色,呈树枝状;孢子为灰白色,呈拄形;菌落为灰白色,其表面后期有皱褶,呈龟裂状。(3)金霉素链霉菌(Streptomycesaureofaciens)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时,其基内菌丝能产生金黄色色素,但其气生菌丝无色,孢子初为白色,经57天培养后,则由棕灰色转变为灰黑色。因该菌所产生的抗生素为金霉素(氯四环素),故称金霉素链霉

14、菌。如其培养基中的NaCl以NaBr代替时,则此链霉菌又可产生四环素。(4)红霉素链霉菌(Streptomyceserythreus)此菌生长扩展,有不同规则的边缘,菌丝深入培养基内,初为白色,后变为微黄色,菌落周围白色乳状,气生菌丝细,有分技。最适温度25,产生红霉素。2,小单孢菌属(Micromonospora)小单孢菌和壹般放线菌有不同之处。菌丝体纤细,0.30.6m。有分枝和分隔,不断裂。茵丝体长入培养基内,不形成气生茵丝,而在基内菌丝体上长出孢子梗,其顶端生壹个球形、椭圆形或长圆形的孢子。大小约为1.01.50.91.2m。菌落致密,和培养基紧密结合在壹起,表面凸起,多皱或光滑、疣状

15、,平坦者较少。菌落常为黄橙色、红色、深褐色、黑色和蓝色。这是产生抗生素较多的壹个属。如绛红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purpurea)和棘孢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echinospora)都能产生庆大霉素。3,游动放线菌属(Actinoplanes)壹般不形成气生菌丝,基内菌丝分枝,直或卷曲,多数不分隔,直径0.22.0m,孢囊在基内菌丝体上形成,大小为522m,着生在孢囊梗上或菌丝上,孢囊梗直或有分技,在每技顶上有壹至数十个孢囊。孢囊孢子在孢囊内盘卷或呈直行排列,成熟后分散为不规则排列。孢子呈球形(11.5m),有时端生140根鞭毛,能运动。孢囊成熟后,孢囊孢子释放出来。有的菌种能形成分生抱子。4,诺卡氏菌属(Norcardia)基丝较链霉菌纤细,0.20.6m,有横隔,壹般无气丝。基丝培养十几个小时形成横隔,且断裂成杆状或球状抱子。菌落较小,其边缘多呈树根毛状。主要分布于土壤中。有些种能产生抗生素(如利福霉素、蚁霉素等),也可用于石油脱蜡及污水净化中脱氰等。5,孢囊链霉菌属(Streptosporangium)抱囊孢子无鞭毛,气丝的孢子丝盘卷成球形孢囊。其孢囊有俩层壁,外壁较厚,内壁系薄膜,孢囊内形成孢囊孢子。这类菌亦可产生不少抗生素,如可抑制细菌、病毒和肿瘤的多霉素等。我国生产的创新霉素由济南游动放线菌新菌(Ac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