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战略管理)应对办公室政治的11种策略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6424840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54.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战略管理)应对办公室政治的11种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20年(战略管理)应对办公室政治的11种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20年(战略管理)应对办公室政治的11种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20年(战略管理)应对办公室政治的11种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20年(战略管理)应对办公室政治的11种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战略管理)应对办公室政治的11种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战略管理)应对办公室政治的11种策略(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资料网(http:/)25万份精华管理资料,2万多集管理视频讲座应对办公室政治的11种策略办公室政治在中国一直是很多管理学家不愿意去碰、去谈的管理问题。就是在国外,我目前所见的研究也比较少。我相信办公室政治在国外也是普遍存在的,只是没有在中国企业里这么突出。而在中国的民营企业里,办公室政治的作用和影响就更加巨大了。企业产生办公室政治的原因要搞清楚办公室政治,有必要先搞清楚什么是政治。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在两三千年以前就说,人生来就是政治的动物。也有人将自古以来林林总总的政治理论分为了四类:作为政府艺术的政治、作为公共事务的政治、作为妥协和共识的政治、作为权力和资源分配的政治,并将其概括为

2、:通过妥协、调解和谈判而非武力和赤裸裸的权力来达到目的。其中一位现代学者将政治理解为:政治是这样一种活动,它根据不同利益集团对整个共同体福祉和生存的重要性,给与相应的权力,以此来调解它们在既定的统治单位内的关系。马克思则认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任何阶级的政治都是以维护本阶级的经济利益,建立和巩固本阶级的统治为目的。政治的核心,是解决有争议的事物,常常是有关社会资源的分配。推行政治,需要有权力,需要有权威。政治作为的影响和结果总是涉及许多人。毛泽东在延安时期也回答别人提问说:“政治嘛,就是把你自己的人搞得很多,把反对自己的人搞得很少。”不用再举更多定义,我们就已经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政治其

3、实是一套人群当中的权力、利益分配制度设计或分配机制。那么,将政治概念延伸到企业管理当中之后,准确地讲它到底指的是什么呢?网上意见很多,但其实质比较一致,现抄录几则如下:办公室政治就是办公室人际关系的竞争,是能力和智慧的体现,是没有硝烟的战争。简而言之,就是你应对进退的分寸拿捏,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谋略。办公室是个小社会,不像学校和家庭那么单纯。在办公室混饭吃的人很少能感觉到做人的轻松与悠闲。职场中固然充满着世俗的体面和晋升的诱惑,但也充满了人际的诡谲、攀爬的艰辛和竞争的陷阱。通晓办公室“政治”,你将从竞争中脱颖而出,稳稳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办公室作为一个团队,是人的结合,每个人都

4、有自己的优先顺序和利害关系,你是其中一员,如果不学会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玩儿不转“办公室的政治游戏”,是很难平步青云的。即使你拥有一身过硬的本领或像爱因斯坦那样聪明,也要学着了解办公室的生态环境,才能在办公室的政治游戏中,保护自己不受伤害。为了便于理解,可以这样说,办公室政治就是企业内部所有成员在权力、利益分配上的一套成文、不成文的规则和机制。事实上,办公室政治表面看上去谁跟谁好,谁和谁一派,是人际关系,其实质却是为获得并保障自身利益的权力。有人的地方就存在利益分配,就会存在政治,企业办公室作为一种经济谋利组织,大家聚在一起就是为了谋利益,自然也不能免俗,甚至有此风颇盛之事实。决定企业办公室

5、政治风气和游戏规则的因素相当复杂,但总体而言,不外乎以下几大因素:企业老板的看法、企业发展的历史沿革、企业主要管理者及骨干带来的影响、企业管理团队中各成员之间的背景及对企业贡献大小程度等等。而就民营企业来讲,什么样的老板基本上决定了企业会用什么样的管理方法,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会有什么样的办公室政治。显然,不同类型的老板对应企业会有不同类型的企业办公室政治。下面,我将分独裁型与非独裁型老板的两种企业来分析。 独裁型企业中的办公室政治特征及管理者可采用的政治策略在唯我独尊型老板的企业里面,企业的企业办公室政治一般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特征:在企业里只有一个老大,就是老板;在企业也只有一个决策人,

6、也是老板。其他人在老板面前均没有什么真正的地位,再大的官也不过是老板的附庸。从管理权威上讲,老板拥有全部绝对的权威。就其他管理者来说,幸运的佼佼者可能拥有专业权威或道德权威,但也只是部分或者完全没有管理决策权威,一切决策均须以老板最后的决策为准。由于在大小决策中,老板一股独大,其他人完全没有实质性发言权,而只有建议权和游说权,所以迫使其他的管理者包括企业创业元老甚至员工要采用变形的方式来参与决策。这五种基本的政治策略如下。1、附议者策略无论在任何场合,也无论自己是否真地认同,都将自己坚决、毫无保留地装扮成老板的附议者,以此博得老板必要的安全信任度,提高自己在公司中的地位和影响力,然后通过事先事

7、后与老板的私下沟通建议,来影响老板的决策意见。此策略可称为义无反顾并始终如一的附议者策略。在许多企业,面对独裁型老板,此政治策略颇为管用。其妙处在于首先在政治上站好队,永远站在老板一边,然后通过私人场合而非公开场合对老板提出管理建议,从而极大地满足独裁老板的管理威信需要,以及老板的自尊心甚至可笑的虚荣心。这种政治策略,文革时林彪对毛泽东用过。但林后来野心过大,已经个人膨胀得失控的老毛变得对林无法容忍。林的权力集团头一时脑发热,试图强行夺取权力,才导致老毛要清除林彪同志。该政治策略的好处是永远不会被看作异己份子,所以比较安全;坏处是这一策略只是适应甚至盲目迎合老板好恶,政治上是永远正确的了,但业

8、务上却完全可能犯下不必要的错误。老板作为企业的所有人,最终业务上的得失会转化为政治上的得失,管理者如果在业务上犯错误,同样也会造成政治上不受信任。林彪的问题主要是在政治上和业务上都过火了,怀着私心了,所以老毛不满意了。如果林彪集团清醒一点,坚守自己作为毛的追随者的定位,同时借助自己的集团力量帮助毛改进他的工作,毛就不可能对林失去信任,中国历史就有可能改写。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种看法。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对于独裁型企业来说,附议者策略不失为一种好的策略,但并非完美。不过完全可以通过改进变成一个最佳政治策略。2、忠诚者策略并非任何公开场合或任何公开决策都坚决支持老板决策,但却以对老板绝对忠心耿

9、耿出名,并且对老板个人的忠诚已经经过较长时间的证明。此一政治策略可以简要概括为长期忠诚者政治策略。长期忠诚者策略的根本要点不是管理者能够为企业服务的业务能力,而是一种绝对服从老板和企业根本利益的忠诚度和因此而建立起来的相互信任和深厚感情。这是大多数成功的创业元老所采取的明智的政治策略。但如果职业经理人看好老板本人和企业发展前途,长期忠诚者也不失为一个较好的政治策略选择。忠诚者策略也有利有弊。好处是无论你说什么,只要不伤害老板自尊心,老板都不会对你产生怀疑,在企业也人人知道你是老板死党,因而也能够分享到老板所带来的部分权威,但在处理自我角色地位时需要成熟的智慧。坏处是需要极强的忍耐力和相对较长的

10、时间来逐渐建立这种政治关系,千万不可急于求成,因为忠诚需要经过许多严峻时刻的考验才能体现出来。另外,忠诚型管理者在前期需要放弃部分应得利益,尤其是需要放弃跳到另一家企业获得更好发展的机会收益,代价同时是金钱、感情和精神上的,非常巨大。 而且忠诚者要忠于企业和老板利益,在性质上不同于惟命是从者,有时为了维护企业和老板利益,可能需要采取适当方式修正老板意见,这需要极高的技巧和较好的胆略,弄不好要受打击。当然,一旦忠诚关系建立起来,回报也是巨大的。尤其是在中国民营企业里面,忠诚型管理者很有市场。从民营企业健康稳健的发展角度考虑,老板喜欢这样的人也是对的。忠诚者策略也不是最佳策略,但可能是适用于多数民

11、营企业的次佳政治策略之一。对于忠诚者来说,最大的危险是控制不住自己,利用自己特殊的忠诚关系谋取个人利益。这样子就演变成了和坤型管理者,一方面是权势薰人,另一方面是危机四伏。由于不当谋利其实是损害企业老板利益,时间一长,老板一旦察觉,想法就会改变,虽然暂时不会下手,但被清除也是迟早的事情。因为忠诚者已经变成不忠了,其价值也就跟随失去。3、应声虫策略这种策略简单明了,就是老板说什么我就做什么,无论对错,完全服从,百分之百执行。这样的策略没有风险,但也不受老板器重和同事尊敬。这对于许多没有太大能力的管理者来说,应当也是一个好的政治策略。因为企业永远需要能够不打折扣认真干活的人,这些人老板并不要求他们

12、很聪明,经常有什么新想法,而是要求他们认认真真把吩咐他们做的事做好就行。4、魏征型策略这种策略也容易理解,就是经常只从企业利益角度考虑,敢于向老板进谏。这是我本人不提倡的一种策略,原因是没有任何一个领导或老板真正从内心深处愿意别人公开指出他的缺点,这种策略对是对,但政治风险太大。就是你业务能力再强,讲得再对,但领导感情上非常别扭,不是一种让双方都舒服的上上策略。就是李世民如此明君,魏征也经常有杀头的危险。而且采用这种策略往往在企业树敌颇多,因此无法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也就不能团结大多数,因此也做不到太高的职位。如果从管理者个人成长角度来讲,这显然是一个不小的损失。因此,本策略于己于人都非最佳策

13、略。5、忠诚同盟者策略就是周恩来对待毛主席的策略。这个策略非常之好,为所有策略中能够创造多赢局面的最佳政治策略。这个策略的特点是:管理者不是企业老板的附庸,而是老板亲密无间并且长期忠诚的合作者。合作者意味着大家地位虽然不同,但基本上是比较平等的,大家谁也都是真正地需要谁,事业也是大家共同经营的一个事业。忠诚意味着管理者与老板之间不仅是合作关系,而且建立起了一种非常可靠的相互完全信任的牢不可破的思想、感情关系。既有了忠诚,还有合作,所以正常情况下,这种关系虽然会有所起伏,但从较长时间来看,仍然是非常有效而且长久的密切关系。如果一个管理者能够与老板达成这样一种关系,那么对于个人、对于老板、对于企业

14、、对于其他员工的影响都是正面的,在政党管理、国家管理中也好,在企业管理中也好,忠诚同盟者均应是管理者应当采用的最佳策略。忠诚同盟者可大可小,对于管理才能也有一定的较高要求。说白了,这样的管理者对于企业老板来说那真的是已经“德才兼备”,既无限忠诚可靠,又非常能干,企业老板没有理由不将他纳入自己的事业伙伴和感情、精神世界。在中国的民营企业中,独裁型老板占的比例较大,国有企业中也有一些。但在另一些管理相对较好的民营企业和大部分国有企业里面,仍然存在一些非独裁型的老板。 非独裁型企业中的办公室政治特征和管理者采用的政治策略非独裁型企业的办公室政治具有以下几个共同特征:企业里面老板并非事事独裁,而是能够

15、倾听几个或一些管理者的决策意见,最后采用集体研讨、老板拍板的民主集中制模式进行大的企业经营管理事项的决策;企业老板并非事事都必须自己拍板,而是按照一定规章制度对各级管理者均有一定的授权,具体授权范围大小因不同企业、不同部门、不同岗位有差别变化;企业管理相对比较正常,所以企业办公室政治气氛也随之比较公开和正面,因为政治原因而引起的企业内部冲突会相对较少一些,企业政治以“显规则”为主,完全不同于独裁型企业中存在的大量“潜规则”;由于非独裁型企业文化的公开性和正面性,管理者相对较容易认知并融入企业的文化和管理结构,因办公室政治因素而引起的管理冲突会明显减少,管理效率相对较高,企业政治气氛相对舒畅开放。在这样的企业中,企业对管理者的政治能力要求相对低一些,但企业的政治作用仍然十分巨大。如果管理者采取错误的政治策略,违反企业公认的基本政治游戏规则,同样可能倍受打击甚至被清除出局。非独裁型老板又可细分为寡头决策型老板和团队领导型老板。两者的差异主要在于寡头决策型老板主要与企业当中最核心的几个管理者共同决策,而团队领导型老板则基本上向所有管理层成员开放决策建议权。这两种老板所在的企业中,管理者的政治策略基本类似,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