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罗岗高中物理复习:几何光学(教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422807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罗岗高中物理复习:几何光学(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广东省罗岗高中物理复习:几何光学(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广东省罗岗高中物理复习:几何光学(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广东省罗岗高中物理复习:几何光学(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省罗岗高中物理复习:几何光学(教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罗岗高中物理复习:几何光学(教案)新人教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翰林汇课题: 光的传播(几何光学)光的传播规律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基础知识 一、光源1定义: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2特点:光源具有能量且能将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为光能,光在介质中传播就是能量的传播二、光的直线传播1光在同一种均匀透明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各种频率的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C3108m/s;各种频率的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均小于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即 vC。说明: 直线传播的前提条件是在同一种介质,而且是均匀介质。否则,可能发生偏折。如从空气进入水中(不是同一种介质);“海市蜃楼”现象(介质不均匀)。 同一种频率的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不同频率的光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速度一般也不同。

2、在同一种介质中,频率越低的光其传播速度越大。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光速不可能超过C。 当障碍物或孔的尺寸和波长可以相比或者比波长小时,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光线可以偏离原来的传播方向。 近年来(1999-2001年)科学家们在极低的压强(10-9Pa)和极低的温度(10-9K)下,得到一种物质的凝聚态,光在其中的速度降低到17m/s,甚至停止运动。2本影和半影(l)影:影是自光源发出并与投影物体表面相切的光线在背光面的后方围成的区域(2)本影:发光面较小的光源在投影物体后形成的光线完全不能到达的区域(3)半影:发光面较大的光源在投影物体后形成的只有部分光线照射的区域(4)日食和月食:人位于月球的本

3、影内能看到日全食,位于月球的半影内能看到日偏食,位于月球本影的延伸区域(即“伪本影”)能看到日环食当地球的本影部分或全部将月球反光面遮住,便分别能看到月偏食和月全食具体来说:若图中的P是月球,则地球上的某区域处在区域A内将看到日全食;处在区域B或C内将看到日偏食;处在区域D内将看到日环食。若图中的P是地球,则月球处在区域A内将看到月全食;处在区域B或C内将看到月偏食;由于日、月、地的大小及相对位置关系决定看月球不可能运动到区域D内,所以不存在月环食的自然光现象。3.用眼睛看实际物体和像SS / 用眼睛看物或像的本质是凸透镜成像原理:角膜、水样液、晶状体和玻璃体共同作用的结果相当于一只凸透镜。发

4、散光束或平行光束经这只凸透镜作用后,在视网膜上会聚于一点,引起感光细胞的感觉,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产生视觉。 图中的S可以是点光源,即本身发光的物体。 图中的S也可以是实像点(是实际光线的交点)或虚像点(是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 入射光也可以是平行光。以上各种情况下,入射光线经眼睛作用后都能会聚到视网膜上一点,所以都能被眼看到。三、光的反射反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射到另一种介质的界面上再返回原介质的现象 2反射定律: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且反射光线和人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分类:光滑平面上的反射现象叫做镜面反射。发生在粗糙平面上的反射现象叫做漫反射。镜面

5、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反射定律 4光路可逆原理:所有几何光学中的光现象,光路都是可逆的四平面镜的作用和成像特点 (1)作用:只改变光束的传播方向,不改变光束的聚散性质(2)成像特点:等大正立的虚像,物和像关于镜面对称(3)像与物方位关系:上下不颠倒,左右要交换第2课散 光的折射、全反射基础知识 一、光的折射1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2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跟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入射角的正弦跟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3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二、折射率1定义:光从真空射入某种介质,入射角的正弦跟折射角的正弦之比,叫做介质的折射率注意:

6、指光从真空射入介质2公式:n=sini/sin,折射率总大于1即n13.各种色光性质比较:红光的n最小,最小,在同种介质中(除真空外)v最大,最大,从同种介质射向真空时全反射的临界角C最大,以相同入射角在介质间发生折射时的偏折角最小(注意区分偏折角和折射角)。4两种介质相比较,折射率较大的叫光密介质,折射率较小的叫光疏介质三、全反射1全反射现象:光照射到两种介质界面上时,光线全部被反射回原介质的现象2全反射条件: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且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3临界角公式:光线从某种介质射向真空(或空气)时的临界角为C,则sinC=1/n=v/c四、棱镜与光的色散1.棱镜对光的偏折作用一般

7、所说的棱镜都是用光密介质制作的。入射光线经三棱镜两次折射后,射出方向与入射方向相比,向底边偏折。(若棱镜的折射率比棱镜外介质小则结论相反。)作图时尽量利用对称性(把棱镜中的光线画成与底边平行)。由于各种色光的折射率不同,因此一束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发生色散现象,在光屏上形成七色光带(称光谱)(红光偏折最小,紫光偏折最大。)在同一介质中,七色光与下面几个物理量的对应关系如表所示。色光红橙黄绿蓝靛紫折射率小大偏向角小大频率小小速度大小2.全反射棱镜横截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棱镜叫全反射棱镜。选择适当的入射点,可以使入射光线经过全反射棱镜的作用在射出后偏转90o(右图1)或180o(右图2)。要特别注意

8、两种用法中光线在哪个表面发生全反射。3.玻璃砖所谓玻璃砖一般指横截面为矩形的棱柱。当光线从上表面入射,从下表面射出时,其特点是:射出光线和入射光线平行;各种色光在第一次入射后就发生色散;射出光线的侧移和折射率、入射角、玻璃砖的厚度有关;可利用玻璃砖测定玻璃的折射率。4.光导纤维全反射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用于光导纤维(简称光纤)。光纤有内、外两层材料,其中内层是光密介质,外层是光疏介质。光在光纤中传播时,每次射到内、外两层材料的界面,都要求入射角大于临界角,从而发生全反射。这样使从一个端面入射的光,经过多次全反射能够没有损失地全部从另一个端面射出。五、各光学元件对光路的控制特征(1)光束经平面镜反

9、射后,其会聚(或发散)的程度将不发生改变。这正是反射定律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及平面镜的反射面是“平面”所共同决定的。(2)光束射向三棱镜,经前、后表面两次折射后,其传播光路变化的特征是:向着底边偏折,若光束由复色光组成,由于不同色光偏折的程度不同,将发生所谓的色散现象。(3)光束射向前、后表面平行的透明玻璃砖,经前、后表面两次折射后,其传播光路变化的特征是;传播方向不变,只产生一个侧移。(4)光束射向透镜,经前、后表面两次折射后,其传播光路变化的特征是:凸透镜使光束会聚,凹透镜使光束发散。六、各光学镜的成像特征物点发出的发散光束照射到镜面上并经反射或折射后,如会聚于一点,则该点即为物点经镜面

10、所成的实像点;如发散,则其反向延长后的会聚点即为物点经镜面所成的虚像点。因此,判断某光学镜是否能成实(虚)像,关键看发散光束经该光学镜的反射或折射后是否能变为会聚光束(可能仍为发散光束)。(1)平面镜的反射不能改变物点发出的发散光束的发散程度,所以只能在异侧成等等大的、正立的虚像。(2)凹透镜的折射只能使物点发出的发散光束的发散程度提高,所以只能在同侧成缩小的、正立的虚像。(3)凸透镜折射既能使物点发出的发散光束仍然发散,又能使物点发出发散光束变为聚光束,所以它既能成虚像,又能成实像。七、几何光学中的光路问题几何光学是借用“几何”知识来研究光的传播问题的,而光的传播路线又是由光的基本传播规律来

11、确定。所以,对于几何光学问题,只要能够画出光路图,剩下的就只是“几何问题”了。而几何光学中的光路通常有如下两类:(1)“成像光路”一般来说画光路应依据光的传播规律,但对成像光路来说,特别是对薄透镜的成像光路来说,则是依据三条特殊光线来完成的。这三条特殊光线通常是指:平行于主轴的光线经透镜后必过焦点;过焦点的光线经透镜后必平行于主轴;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后传播方向不变。(2)“视场光路”即用光路来确定观察范围。这类光路一般要求画出所谓的“边缘光线”,而一般的“边缘光线”往往又要借助于物点与像点的一一对应关系来帮助确定。规律方法 一. 用光的折射解释自然现象现象一:星光闪烁与光折射 由于重力的影响,

12、包围地球的大气密度随高度而变化;另外,由于气候的变化,大气层的各处又在时刻不断地变化着,这种大气的物理变化叫做大气的抖动由于大气的抖动便引起了空气折射率的不断变化我们观望某一星星时,星光穿过大气层进入眼睛,于是看到了星光之后由于大气的抖动,使空气折射率发生变化,星光传播的路径便发生了改变,这时星光到达另一地点,我们站在原来的地方就看不见它的光了,便形成一次闪烁大气的抖动是时刻不停的,并与气候密切相关一般大气抖动明显地大气折射率而形成一次闪烁的时间间隔是14秒,所以,我们观望星空时,看到的星光是闪烁的了现象二:蓝天、红日与光散射 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两种均匀媒质的分界面时,会产生反射和折射现象但

13、当光在不均匀媒介质中传播时,情况就不同了由于一部分光线不能直线前进,就会向四面八方散射开来,形成光的散射现象地球周围由空气形成的大气层,就是这样一种不均匀媒质因此,我们看到的天空的颜色,实际上是经大气层散射的光线的颜色科学家的研究表明,大气对不同色光的散射作用不是“机会均等”的,波长短的光受一的散射最厉害当太阳光受到大气分子散射时,波长较短的蓝光被散射得多一些由于天空中布满了被散射的蓝光,地面上的人就看到天空呈现出蔚蓝色空气越是纯净、干燥,这种蔚蓝色就越深、越艳如果天空十分纯净,没有大气和其他微粒的散射作用,我们将看不到这种璀璨的蓝色比如在2万米以上的高空,空气气体分子特别稀薄,散射作用已完全

14、消失,天空也会变得暗淡同样道理,旭日初升或日落西山时,直接从太阳射来的光所穿过的大气层厚度,比正午时直接由太阳射击来的光所穿过的大气层厚度要厚得多太阳光在大气层中传播的距离越长,被散射掉的短波长的蓝光就越多,长波长的红光的比例也显著增多最后到达地面的太阳光,它的红色万分也相对增加,因此,才会出现满天红霞和血红夕阳实际上,发光的太阳表面的颜色却始终没有变化现象三:光在大气中的折射 光在到达密度不同的两层大气的分界面时,会发生光的折射气象学告诉我们,空气的密度的大小主要受气压和气温两个条件的影响气压指得是单位面积空气柱的重量大气层包围在地球表面,因此在大气层的低层气压较高,越向上气压越低气压高则空

15、气密度大,气压低则空气密度小因此,正常情况下,总是贴近地面的空气密度最大,越向上空气密度越小温度对空气密度的影响和气压则刚好相反气温越高,空气的体积越膨胀,空气的密度越小;温度越低,空气收缩,则空气的密度变大一般越接近地面温度越高(逆温层是个例外) 根据实测所得,在大多数情况下,温度的上下差别不是太大,而气压上下的差别却很显著,因此气压对空气密度的垂直分布所产生的影响远比气温的影响大,这就使得空气密度经常是越向上越小的(当然减小的情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由于地球上空气的密度随高度的变化,折射率随密度减小而正比例地减小,因此光在大气中传播时,通过一层层密度不同的大气,在各层的分界面处会发生折射,使光线不沿直线传播而是变弯曲,这样当太阳和其他星体的光线进入大气以后,光线就会拐弯,这种现象称天文折射,这使在地面观测得的天体视位置S比实际位置S高 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