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武清区杨村四中09-1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缺答案) 新人教版 【会员独享】.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417911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武清区杨村四中09-1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缺答案) 新人教版 【会员独享】.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天津市武清区杨村四中09-1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缺答案) 新人教版 【会员独享】.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天津市武清区杨村四中09-1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缺答案) 新人教版 【会员独享】.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天津市武清区杨村四中09-1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缺答案) 新人教版 【会员独享】.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天津市武清区杨村四中09-1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缺答案) 新人教版 【会员独享】.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天津市武清区杨村四中09-1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缺答案) 新人教版 【会员独享】.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武清区杨村四中09-1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缺答案) 新人教版 【会员独享】.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津市武清区杨村四中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第卷(选择题共42分)一、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两个同学提一桶水做匀速运动,两个同学的提力相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他们提桶的两个力的夹角为120时,每个同学提水的力都与桶和水的总重力的大小相等B.当他们提桶的两个力的夹角为90时,每个同学提水的力都大于桶和水的总重力C.当他们提桶的两个力的夹角为150时,每个同学提水的力都大于桶和水的总重力D.无论他们提桶的两个力的夹角为

2、多大,每个同学提水的力都大于桶和水的总重力2.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阻碍物体运动的力称为摩擦力B.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C.静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D.接触面上的摩擦力总是与接触面平行3.关于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B.木块放在桌面上要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C.拿一根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竹竿的弹力,这是由于细竹竿发生形变而产生的D.绳对物体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4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的v-t图线如图,由图可知( )A.在t1时刻,甲和乙的速度相

3、同B.在t1时刻,甲和乙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在t2时刻,甲和乙的加速度方向相反D.在t2时刻,甲和乙的加速度方向相同5. 4.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1 s末的速度为6 m/s,第2 s末的速度为8 m/s,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初速度为3 m/s B.物体的加速度为2 m/s2C.第1 s内的平均速度为6 m/s D.第2 s内的位移为7 m6.如图所示,C是水平地面,A、B是两个长方体物块,F是作用在物块B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块A和B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见,A、B间的动摩擦因数1和B、C间的动摩擦因数2有可能是( )A.1=0;2=0 B.1=0;2

4、0C.10;2=0 D.无法判断7.一个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处于静止状态,这三个力分别是:F1=5 N、F2=7 N、F3=10 N.现在如果把F3由10 N逐渐减小到0,关于这三个力的合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合力逐渐增大,最大值是10 NB.合力逐渐增大,最大值是7 NC.合力逐渐增大,最大值是5 ND.合力先减小后增大,最后变为10 N8. 一个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 s末的速度达到4 m/s,物体在第2 s内的位移是()A.6 mB.8 mC.4 mD.1.6 m10.如图所示是一个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 )A.在02 s内与45 s内,质点的加

5、速度方向相同B.在02 s内与45 s内,质点的速度方向相反C.在24 s内质点的加速度最大D.在05 s内质点的总位移是10.5 m9.从塔顶释放一个小球A,1 s后从同一地点再释放一个小球B,设两球都做自由落体运动,则落地前A、B两球之间的距离( )A.保持不变 B.不断增大 C.不断减小 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10.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无必然联系B.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C.加速度减小时,速度必然减小D.物体有加速度时,速度不一定增大11.如图3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物重20 N,B物重30 N,各接触面间的

6、动摩擦因数均为0.2,水平拉力F1为6 N,方向向左,F2为2 N,方向向右,则B物体对地面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图3A.4 N 向右 B.4 N 向左 C.6 N 向右 D.6 N 向左12.作用于同一质点的三个力,大小分别为20 N、15 N、10 N,它们的方向可以变化,该质点所受三个力的合力( )A.最大值为45 N B.最小值为5 N C.可能是20 N D.可能是0 N13.如图5所示,物体A与B相对静止,共沿斜面匀速下滑,则( )图5A.A、B间无静摩擦力B.B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为mbgsinC.B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tanD.斜面受B施加的滑动摩擦力作用,方向沿斜面向

7、下14.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受力物体必定也是施力物体 B.只有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C.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 D.一个力必定与两个物体相联系第卷(非选择题共58分)二、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横线上.(写在答题卡上)15.用弹簧秤沿水平方向拉一重4 N的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匀速运动时,弹簧秤的示数为1.0 N,则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当弹簧秤的示数增至1.6 N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_ N. 16.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位移分别是24 m和64 m,每一个时间间隔为4 s,则质点在第一段位移初的速度

8、为m/s,质点的加速度为m/s2._.17.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上一张白纸,把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木板的A点,橡皮筋的另一端拴上两根细绳,如图所示.用两个弹簧秤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拉橡皮筋,使它伸长,结点到达某位置O时,需要记下 和弹簧秤的 ,并描绘出拉弹簧秤的两绳的方向,作为两力的 .再用一个弹簧秤钩住细绳套,把橡皮筋拉长,使结点到达位置 ,并作好正确的记录和描绘.通过力的图示,发现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用平行四边形作出的合力F与用弹簧秤直接测出的合力F ,从而验证了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18.物体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先匀加速运动了4 s,又匀速运动了

9、10 s,再匀减速运动6 s后停止,它一共前进了1 500 m.则它在整个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 .三、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8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写在答题卡上)19.在我国国庆阅兵式中,某直升机在地面上空某高度A位置处于静止待命状态,要求该机10时56分40秒由静止状态沿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AB段加速后,进入BC段的匀速受阅区,11时准时通过C位置,如图所示.已知sAB=5 km,sBC=10 km,问:(1)直升机在BC段的速度大小是多少?(2)在AB段做匀加速直线运

10、动时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20如图,位于水平地面上的质量为M的小木块,在大小为F、方向与水平方向成a角的拉力作用下沿地面作匀速直线运动。求:(1) 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2) 木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21.如图11所示的装置,物体A重GA=50 N,A与墙壁间的动摩擦因数=0.25,物体B重为GB=80 N,现在要使A、B一起匀速运动,则作用在A上的压力F为多大?22.一辆汽车以72 km/h的速率行驶,现因故紧急刹车并最终停止运动.已知汽车刹车过程加速度的大小为5 m/s2,则从开始刹车经过5 s,汽车通过的距离是多少?23.一个竖直向下的6N的力分解为两个分力,一个分力在水平方向并等于8N,作图法求另一个分力大小和方向。24.如图12所示,绳AO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50 N,绳BO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00 N,求能悬挂最大物体的重力为多少?物理答题卡 班级-姓名-考号-填空:15:-,-16:-17:-,-,-,-,-,18:-19题20题21题22题23题24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