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荷花淀课课练 大纲人教版第二册.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416706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荷花淀课课练 大纲人教版第二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 荷花淀课课练 大纲人教版第二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 荷花淀课课练 大纲人教版第二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 荷花淀课课练 大纲人教版第二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荷花淀课课练 大纲人教版第二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荷花淀课课练 大纲人教版第二册.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训练三荷花淀课前预习 无师自通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惦( )记 穿梭( ) 膝( )盖 横( )样子吮( )手 荷花淀( ) 凫( )水 围剿( )答案:din su x hng shn din f jio2.下列词语,书写有错的一项是( ) A.缠绞 虾篓 打点 气喘吁吁 B.惦记 瞄把 晌午 藉断丝连C.震荡 泅水 撅嘴 欢天喜地 D.麦垛 穿梭 凫水 铜墙铁壁答案:B解析:B项“把”应为“靶”。 3.根据课文提供的语境,在下面括号中选填一个最恰当的词语。(1)水面( )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笼、罩)(2)最后,努力地一摇,小船( )进了荷花淀。(蹿、划)(3)忽然从她们的船底下( )出

2、一个人。(长、冒)(4)几个青年妇女把掉在水里又捞出来的小包裹( )给了他们。(甩、丢)答案:(1)笼 (2)蹿 (3)冒 (4)丢4.填空。孙犁,原名孙树勋,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_,中篇小说_,短篇小说集白洋淀荷花淀采蒲台嘱咐,小说散文集_等。孙犁小说语言清新自然、朴素洗练,被称为“_”。他和作家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房树民等,在创作风格上有共同的特点,被称之为“_”派。答案:风云初纪 铁木前传 白洋淀纪事 诗化小说 荷花淀课堂巩固 一点即通1.下列各句加点词语表达作用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准确地表达出由吃惊而产生的心理反应。)B.苇眉子又薄又细,在

3、她怀里跳跃着。(形容劳动的欢快心情。)C.说完,把纸盒顺手丢在女人们船上,一泅,又沉到水底下去了,到很远的地方才钻出来。(渲染战斗胜利后的欢乐气氛,表现亲切带戏谑的感情。)D.小船蹿进了荷花淀。(形容在强敌面前的敏捷行动,也暗含对女人们擅自出门寻夫而遭到麻烦的善意批评。)答案:D解析:D项无批评之意。2.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用来表示解释的一项是( )A.可慌哩!比什么也慌,比过新年,娶新也没见过他这么慌过 B.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C.她们自己也笑了,今天的事情不算光彩,可是“我们没枪;有枪就不往荷花淀里跑,在大淀里就和鬼子干起来!”D.水生拍打着水,去追赶一个在

4、水波上滚动的东西是一盒用精致纸盒装着的饼干。答案:D解析:A项表插说,B、C两项均表语意的转折。3.下列句子与所给例句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A.千斤的担子你先担吧。打走了鬼子,我回来谢你。B.几个女人有点失望,也有点伤心,各人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C.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D.冬天,打冰夹鱼的时候,她们一个个登在流星一样的冰船上来回警戒。 答案:C解析:C句和例句都采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A项运用了夸张,B项运用了借代,D项运用了比喻。4.判断正误。(1)小说中“探夫”部分,写四个青年妇女聚在水生家里

5、商量探夫的对话,表现的性格特点各自不同,但她们同样对丈夫有着深沉的爱,这展现了她们多情的一面。( )(2)探夫不遇之后,这群青年妇女议论起丈夫,“各人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表现 了她们大胆泼辣、对自己丈夫敢爱敢恨的性格。( )(3)作者从点到面刻画这群青年妇女。“点”侧重写水生嫂“夫妻话别”;“面”侧重写了青年妇女们的三次谈话。( )(4)开头部分对小院子的描写,文中对白洋淀月夜的描写,都为人物活动提供了场景,烘托了人物形象。( )答案:(1)(2) (3)(4)解析:(2)“敢恨”不对,“狠心贼”是对丈夫的嗔怪,并不是真正的恨。5.举例说明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形象上所起的作用。答案:出色的

6、细节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刻画。如开头水生嫂听到丈夫说明天就要到大部队上去,小说写了一个出色的细节:“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手指“震动”其实是人物内心震动的反映。这时水生嫂心情是十分复杂而激烈的,对丈夫的爱,对敌人的恨,对丈夫的依恋,家庭担子的沉重一下子猛然涌上心头,使她走了神,让苇眉子划破了手。但水生嫂毕竟是识大体、明大义的人,她借“吮”的动作迅速平稳自己的情绪,她不想丈夫看出自己的软弱表现,她决定支持丈夫参军,显示她坚强的性格。又如课文前后几次写到一“捞”一“丢”的动作,妇女探夫不着,返回途中一“捞”一“丢”,传神地写出妇女探夫不着的伤心、失

7、望和无可奈何。在伏击战胜利后又一次写到一“捞”一“丢”的细节:水生把“捞”到的饼干“顺手丢在女人们船上”,夫妻之间的浓浓情意在“丢”过来“丢”过去的不经意的动作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这些细节看似随意之笔,其实是匠心所在,魅力无穷。课后检测 触类旁通一、本课阅读阅读课文第二部分,完成14题。1.这部分的对话描写出自五个青年妇女之口,她们在想探望丈夫的共同心愿中,各显出了不同的个性特征,按先后顺序分析,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 )A.聪明虚伪、心直口快、稳重谨慎、性急冒失、忸怩含蓄B.机智令俐、爽朗直率、稳重谨慎、粗心大意、口是心非C.伶俐乖巧、爽朗直率、稳重谨慎、性急冒失、忸怩含蓄D.伶俐乖巧、爽朗

8、直率、胆小怕事、性急冒失、忸怩含蓄2.五个人物的对话描写,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 )A.交代故事发生的原因,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B.这是个小插曲,使故事曲折生动。C.突出人物性格,深化文章的主题。D.起补充交代作用,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3.“几个女人偷偷坐在小船上”,“偷偷”一词贬义褒用,其表达作用是( )A.写出了女人们平日深藏闺阁,娇怯的心理状态。B.写出了女人们探夫时的羞怯心理。C.写出了女人们担心被人发现而去不成的心理。 D.写出了女人们害怕被据点的敌人发现的心理。4.这部分在语言上的特点是 。1.答案:C解析:从五个人物的语言中可以看出C项的对应最合乎人物的性格特征。2.答案:A解析:

9、B项使故事曲折生动的说法牵强附会。C项深化主题的说法缺乏事实根据。D项无补充交代作用。3.答案:B解析:A项“深藏闺阁,娇怯”无中生有。C项“担心被人发现而去不成”无中生有。D项当时敌人的据点还没有建立。4.答案:柔婉、清新、自然,口语化。二、拓展阅读阅读下文,完成58题。相 片孙犁 正月里我常常替抗属写信。那些青年妇女总是在口袋里带来一个信封两张信纸,如果他们是有孩子的,就拿在孩子的手里。信封信纸使起来并不方便,多半是她们剪鞋样或是糊窗户剩下来的纸,亲手折叠成的,可是她们看得非常珍贵,非叫我使这个写不可。 这是因为觉得只有这样,才真正表达了她们的心意。那天,一位远房嫂子来叫我写信给她丈夫,信

10、封信纸以外,还有一张小小的相片 这是她的相片,可是一张旧的、残破了的照片。照片上的光线那么暗,在一旁还有半个“验讫”字样的戳记,我看了看照片,又望了望她,为什么这样一个活泼好笑的人,照出相来,竟这么呆板阴沉!我说:“这相片照得不像!” 她斜坐在炕沿上笑着说:“比我年轻?那是我21岁上照的。” “不是年轻,是比你现在还老!” “你是说哭丧着脸?”她嘻嘻地笑了,“那是敌人在的时候照的,心里害怕得不行,哪里还顾得笑!那时候,几千几万的人都照了相,在那些相片里拣不出一个有笑模样的来!” 她这是从敌人的“良民证”上撕下来的相片。敌人败退了,老百姓焚烧了代表一个艰难时代的“良民证”,为了忌讳,撕下了自己的

11、照片。 “可是,”我好奇地问,“你不会另照一张给他寄去吗?” “就给他寄这个去!”她郑重地说,“叫他看看,有敌人在,我们在家里受的什么苦楚,是什么容影,你看这里!” 她过来指着相片角上的一点白光:“这是敌人的刺刀,使我们哆里哆嗦在那里照相,他们 站在后面拿枪刺逼着哩!” “叫他看看这个!”她退回去,又抬高声音说,“叫他坚决勇敢地打仗,保护着老百姓, 打退蒋介石的进攻,那样受苦受难的日子,再也不要来了,让现在自由幸福的生活,永远过下去吧!” 这就是一个青年妇女,在新年正月,给她那在前方炮火里打仗的丈夫的信的主要内容。如果人类的德行能够比较,我觉得只有这种崇高的心意,才能和那为人民的战士的英雄气概

12、相当。(选自白洋淀纪事)5.解释标有序号的三个“可是”的用法。6.抗属们为什么非叫“我”用剪鞋样或糊窗户剩下来的纸写不可”?(回答不超过20个字。)7.简答。(1)第二段中,“她们的心意”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扼要回答。(2)这篇文章展现人物的主要方法是什么?8.对这篇文章的评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作品中的“我”是一个有“崇高的心意”,同情和支持抗属工作的知识分子,是作品的主人公。B.本文通过一位远房嫂子的形象,反映出了整个抗属的精神风貌。C.本文以叙述为主,篇末议论,深化了主题。D.“良民证”上的照片几乎没有一个有笑的模样,所以当敌人败退后,老百姓把它烧掉了。E.本文以一张相片为线索,叙述了中国人民在日寇入侵时的一段苦难经历。5.答案:表示转折关系;副词,相当于“实在是”;表示转折关系。6.答案:她们觉得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表达了她们的心意。7.答案:(1)叫丈夫不忘敌人的仇恨,坚决勇敢地打仗,保护老百姓自由幸福地生活。(2)对话描写。8.答案:AD解析:A项,主人公是远房嫂子,D项,烧的只是“良民证”。4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