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涵路过渡段试验段施工方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6416636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涵路过渡段试验段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桥涵路过渡段试验段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桥涵路过渡段试验段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桥涵路过渡段试验段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桥涵路过渡段试验段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桥涵路过渡段试验段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涵路过渡段试验段施工方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宁启铁路南京至南通段复线电气化工程三标段桥涵过渡段试验段施工方案编 写 单 位:中铁十局宁启复线项目部直属架子队编 写 人: 日 期: 审 核 人: 日 期: 批 准 人: 日 期: 桥涵过渡段试验段施工方案一、 概述1、试验内容及目的试验的内容:填筑材料、碾压遍数、碾压工艺之间的关系试验的目的:通过现场的前期填筑试验,完成初步的工艺试验研究报告:(1)级配碎石松铺系数的确定。(2)孔隙率n或相对密度Dr、地基系数K30、Evd与压实遍数、压实方式、压实机具配备、填层厚度之间的关系曲线图。(3)相对密度大小对上部填料填筑压实效果的影响。(4)通过对碎石填筑参数研究,探索地基系数K30及孔隙率n

2、之间的相关关系。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和实际工程的实施,验证所采用的机具组合、压实工艺参数及相应的质量控制标准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且经济合理,同时,对试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为指导下一步填筑奠定基础。二、试验段工程概况1、试验段的选取本试验段选在DK265+544(1-4m)框架涵过渡段为试验段,该涵洞为左侧接长涵洞,接长9m,填土高度3.87m,设计路肩标高9.01m,涵身两侧级配碎石填量为680m3。2、试验段设计概况1、过渡段示意图2、过渡段长度过渡段长度:L=A+n*h2,且路桥过渡段不小于20m,涵路过渡段长度不小于15m。过渡段倒梯形布置采用级配碎石分层填筑,在台背不易碾

3、压的2m范围内掺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过渡段基坑以C15混凝土填筑。三、试验准备1、物资材料根据设计要求桥(涵)路过渡段填料主要是碎石、水泥,由试验人员、物质人员、质检人员共同把关,不合要求的材料不予进场。2、机械设备对试验所需机械设备(见表1)的种类、数量、型号、规格、工况等进行验收和调试,确保满足试验要求。3、人员及分工试验人员必须了解试验目的,熟悉和掌握试验及检测工作内容、方法及工序,分工明确。对机械操作手和其他现场人员进行操作要领、安全防护等方面的指导和培训。表1 过渡段机械设备配备表序号机械设备名称数 量备注1WBS300连续式稳定土拌和站1套2XH140推土机1台3PY160C平地

4、机1台4XSM220压路机1台5挖掘机2台6自卸汽车10台7洒水车1台表2主要人员分工表序号姓名职务备注1金立瑞队长2刘二斌技术负责人3臧千成领工员4陈蛟技术员5周文利试验员6陶冶质检员7何良明测量员4、试验检测仪器及设备主要是压实效果检验设备,现场配备K30、灌砂筒各一套,以及其它常规土工检测设备。5、级配碎石填筑试验1)、现场试验段布设桥路过渡段预先安排正式填筑前工艺性试验,分三层填筑,第一层起虚铺35cm、第二层虚铺30cm、第三层虚铺25cm。2)、试验步骤及内容(1)对试验区段的具体位置进行准确放样;(2)人工将试验地段砂垫层整平,顶面设4%人字坡;(3)砂垫层达到中密状态下卸料摊铺

5、;(4)第一二层均采用压路机静压2遍后,继续强振4遍,最后静压收光1遍;第三层采用压路机静压2遍后强振3遍,最后静压收光1遍。(5)通过试验测定松铺系数,确定合适虚铺厚度;(6)补救措施。进行工艺性组合试验时,如压实层经n、K30、检测不合格,则立即调整工艺和工艺参数。 主要工序流程见图3图3 级配碎石填筑试验工序流程图试验段路基放样基底检测布置观测点分层填筑碎石初平、碾压、精平观测点抄平进入下一填层试验检测(K30、n)5)时间计划安排前期试验计划于2010年10月1日实施,10月10日结束。四、过渡段的填筑1、填筑试验工艺实施 1)级配碎石的拌和施工工艺级配碎石的拌和按厂拌法进行,其施工工

6、艺如下: 图4 级配碎石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图拌和时严格按配比要求进行,按批对拌和料的颗粒级配进行检验,暂定为500m3/批,每批3个样。在拌和前检查场内集料的含水量计算当天的配比,并严格控制拌和均匀度。拌和料随拌随铺并立即压实。2)级配碎石的运输注意运输过程中的集料离析现象,加水泥的级配碎石则要严密组织拌和、运输、碾压等工序,缩短延迟时间。3)摊铺平整使用推土机进行初平,平地机进行精平。要求控制层面无显著的局部凹凸及集料窝,平整面做成向两侧4%的人字型横向排水坡,大面纵、横向无明显高差。为有效控制每层虚铺厚度,精平后,用水平仪检测填层顶标高进行控制。个别难以整平的地方人工配合用细颗粒找平。4)碾

7、压采用XSM220振动压路机及BS600振动夯。碾压前向压路机司机进行技术交底,其内容包括碾压起讫范围、压实的遍数、速度等。先两侧后中间,先慢后快,先静压后振动压,应做到压实均匀,死角和不易用压路机碾压的地方,则用BS600进行夯实。各区段自交接处互相重叠压实,沿线路纵向行与行之间压实重叠0.5m以上。5)整修路基整修严格按照设计结构尺寸进行,对加宽部分及边坡在整修阶段采用人工挂线配合机械清刷夯拍。2、质量控制1)原材料(1) 对不合要求的碎石不予进场;(2)对不符合要求以及变质的水泥禁止使用。2)拌和控制(1)加水泥的级配碎石则要在拌和前检查集料的含水量,以确定当天适合的配合比;(2)进入正

8、式生产后每12小时检查一次拌和情况,抽检其配比、含水量是否变化,高温作业时早晚与中午含水量要有区别,干湿不均、离析的要废弃。3)填筑及碾压(1)将集中厂拌法满足要求的碎石填料,分层填筑碾压,不同类型填料结合部做成台阶形式。一般先静压两遍方可开始振动碾压。工艺性试验时对不同碾压遍数的孔隙率进行检测,当孔隙率n28%时,即可停止碾压,并检测压毕厚度、K30等项目,对整个施工过程作跟踪工效记录。(2)桥路过渡段在填筑过程中应进行填筑速率控制,每天定时组织观测,当路堤坡脚水平位移速率每昼夜大于5mm时,沉降板下沉每昼夜大于10mm时立即停止填筑并加强观测频率,当位移及沉降速率恢复到限值以内时方可继续填

9、筑,严防地基失稳。(3)为保证机械施工的边坡压实质量,在填筑过程中,路基边线均加宽0.5m。此部分加宽量在以后的填筑试验中应在保证当前压实层加宽量的同时予以回收利用。4)预留沉落量达到基床底层顶部标高时,要预留足够的沉降超高,以免由于超载引起的沉降,使级配碎石基床底层顶部高度低于设计高度。五、质量检验方法及标准1、检验标准 检验方法分孔隙率及力学指标两类,采用K30、灌砂法检验检测地基系数和孔隙率。过渡段级配碎石筑质量检验方法及频度 表10检测方法检测频度检测点数要 求附 注孔隙率(灌砂法)每填筑一层检测一次每个断面3个点1 n150MPa/m1填层中部1个点,距两侧填层边缘2m处各1个点,按

10、左中右均匀布置;2每层设1个断面。2、数据分析1)通过平等对比检验,对灌砂法,K30等对孔隙率和地基系数进行分析。2)对试验段各种组合的测试,绘制孔隙率n 、K30与压实遍数、含水量、压路机速度,并分析其关系;3)通过上述分析,确定合理的施工工艺及参数。六、沉降观测施工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沉降观测桩的埋设,采用水平仪和全站仪进行垂直沉降观测和位移观测,在填筑过程中以及施工完后的一段时间进行沉降和位移观测,根据观测数据分析该过渡段的稳定性。在施工过程中同时观测既有路基和桥涵,施工期间每天观测一次,沉降量变化较大的情况下,每天观测23次,当两次填筑时间间隔较长时,每3天观测一次,施工完毕后,第一

11、个月每7天观测一次,一个月以后每15天观测一次,以后每个月观测一次,观测数据应连续并整理成册。七、施工质量检测事项主要针对掺加水泥的级配碎石1、材料级配合理,尽量减少细料比例。对加水泥的级配碎石,在保证强度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水泥剂量。2、掺加水泥的级配碎石现场检测混合料含水量时,应考虑水泥的水化作用。3、混合料施工完一层后及时进行上层施工减少暴露时间,利用上层对下层进行养生;否则保证下层养生7天后才能施工上层,但应始终保持下层表面湿润。4、雨季施工,勿使混合料遭雨淋,降雨应停止施工,但已铺好的混合料应尽快碾压密实。5、应尽量避免中断作业,如因故中断超过2小时则应设横缝。6、养生期不少于7天,采

12、用覆盖麻袋,洒水车的喷头采用喷雾式,不得用高压式。八、安全注意事项1、操作人员必须通过专业业务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并持有上岗作业证书,方准上岗作业、严禁将机械交给无证人员和不熟悉该机械设备性能的人员操作。2、施工作业前,操作人员应认真听取施工技术人员现场交底和有关安全注意事项,并对机械作详细检查。作业中必须集中精力,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3、严禁酒后操作和超劳作业,严禁机械设备带病作业。4、施工机械进入营业线旁施工作业,必须设专职安全防护员,负责来车通知和警戒工作。施工地段有列车通过时,禁止任何机械施工作业。5、在与营业线相邻或平行地段作业时,任何机具(械)存放或停留必须符合铁路建设接近限界的要

13、求。6、邻近营业线一侧使用施工机械作业,必须设置标志明显的限界桩。限界桩高度为0.8至1.0米,间距为10至20米。并应选择较宽阔的地形作为机械转头或会车地点,严禁因机械转头或交会时侵入限界。7、在场地狭窄、施工机械有可能侵入既有铁路建筑接近限界的地段作业时,禁止挖掘机、装载机等机械的臂杆,铲斗向营业线一侧作圆周形转动。向营业线外侧摆动作业时,也应注意防止机械尾部侵入限界造成事故。8、施工机械发生意外侵入限界,影响行车安全时,应立即派人到两端各800米进行停车防护,同时向车站报告,并尽快组织抢修。9、施工运输车必须安装倒车警报器。倒车时必须了解车后道路及环境情况,确知倒车的距离和稳妥的范围后方可倒车。在场地狭窄,人员众多地段,要有专人指挥,严禁长距离倒车,防止车辆倒车时侵入铁路限界。10、凡带升降翻斗的运输车辆在营业线旁运行时,必须将翻斗放平,待车箱完全复位后方可行使。严禁翻斗升器运行,或边走边落以及在行车中操作车箱举升装置。11、营业线有列车通行时,紧靠营业线的施工运输都应停止作业,保持静止状态,待列车通过后再恢复作业。严禁有列车通过时,紧靠即有线及与即有路基平行等高的施工地段,运输车辆仍从事行使和转头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