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下册 《对环境的察觉》同步练习1 浙教版.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416033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科学下册 《对环境的察觉》同步练习1 浙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 《对环境的察觉》同步练习1 浙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 《对环境的察觉》同步练习1 浙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 《对环境的察觉》同步练习1 浙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 《对环境的察觉》同步练习1 浙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科学下册 《对环境的察觉》同步练习1 浙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科学下册 《对环境的察觉》同步练习1 浙教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心 爱心 专心1 七年级七年级科学科学第二册第一章第二册第一章对环境的察觉对环境的察觉调研调研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共一、选择题(共 120120 分)分) 1俗话说:“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室,久而不闻其臭。 ” 据所学科学知 识分析,这种现象说明 ( ) A人的嗅觉中枢易适应 B人的嗅觉中枢不发达 C人的嗅觉中枢功能丧失 D人的嗅觉中枢易破坏 2舌的不同部位对酸、甜、苦、咸的敏感性不同,对甜味最敏感的区域是( ) A舌尖 B舌根 C舌两侧 D舌的全部区域 3当你闭上眼,嗅柠檬同时吃苹果,会产生( ) A苹果味 B柠檬味 C无味 D苹果与柠檬混合的味道 4将一只闹钟放进密封

2、的玻璃罩中,然后往外抽气,以后听不到铃声, 这一事实说明了 ( ) 振动的物体会发出声音 玻璃是良好的声音屏障 声音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去 声音传播要依赖于物质 5星期天,小林随着爸爸到郊外鱼塘中钓鱼,小林非常兴奋,大声地叫喊。刚要上钩的鱼 都被叫声吓跑了,这说明 ( ) A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 B声音在任何条件下都能传播 C水不能传播声音 D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 6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 湖水中映出蓝天白云 早晨人在地上的影子长,中午短 日食、月食 在方形暗箱前刺一小孔可当照相机 7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 平静的湖面印出岸上的景物 斜插在水中的筷子,在水下的

3、部分向上弯曲了 人们用平面镜观察自己的像 晚上有灯光时墙上可以出现人的影子 8耳的结构中,能接受声波并转化为振动是( ) A耳廓 B听小骨 C鼓膜 D耳蜗 9先轻敲一下大钟,然后再用力敲一下大钟,两次听到大钟发出的声音 ( ) A音调改变了 B声音传播的速度改变了 C音色改变了 D响度改变了 10 “女高音歌唱家”和“男低音歌唱家” ,这里的“高”与“低”指的是 ( ) A音调高低 B音色好坏 C响度大小 D都有可能 11听大型交响乐时,我们闭着眼睛也能区分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距离不同 12某人坐汽车会晕车,主要原因是 ( ) A汽

4、油味太重 B车速过快 C内耳前庭及半规管过敏 D汽车的震动 13教师在教室里讲课,听不到回声,原因是 ( ) 教室的窗户开着,不存在回声 教室的墙壁把声音全部吸收了 教师发出的声音被同学们的衣服全部吸收了 回声比较弱,而且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区分不出来 14耳蜗的作用是 ( ) A、接受声波刺激,产生听觉 B、将声波转换成振动向内耳传递 C、接受振动,将振动换成神经冲动 D、将振动转换成声波向内耳传递 15. 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20厘米处,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倒立实像,则此透镜的焦 距可能是 ( ) 用心 爱心 专心2 A.5 厘米 B.20 厘米 C.10 厘米 D.40 厘米 16使各种

5、色光几乎都发生反射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 ) A彩色 B白色 C黑色 D不存在这种不透明体 17伞兵从飞机上跳下,下方正好有个湖,在下落过程中伞兵在水中的像会 (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消失 18判断下图,正确的平面镜成像图是( ) A B C D 19电影院里,我们能从不同的座位上观看到银幕上的画面,这是因为在银幕上发生( ) A镜面反射 B可能是镜面反射也可能是漫反射 C漫反射 D不发生反射,是银幕本身发光 20甲乙两人在曰光下照同一个镜子甲在镜中看到了乙的眼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不可能看到甲的眼睛 B乙可能看到甲的眼睛 C乙也一定能看到甲的眼睛 D乙不可能看到

6、甲的全身 21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的运动而运动,目前使用 的软质隐形眼镜是由甲醛丙烯酸羟乙酯(HEMA)制成的,中心厚度只有 0.05mm。近视眼患 者戴的 HEMA 超薄镜片的边缘厚度( ) A. 小于 0.05mmB. 等于 0.05mmC. 大于 0.05mmD. 任意值 22利用老花镜镜片做成像实验时,不能做到 ( ) A放大的实像 B放大的虚像 C倒立的实像 D倒立的虚像 23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C潜望镜成正立等大的虚象 D幻灯机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24在放映幻灯时,

7、要在屏幕上得到字母 F,则插入的幻灯片应是( ) A B C D 25 下列四个光路图中,哪个是错误的 ( ) A B C D 26下图哪个能正确地表示了光从水中入射到空气中的情况( ) 27一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为 300,在水面上同时产生反射和折 射,此时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之间夹角的大小定 ( ) ABCD 水水水水 空气空气空气空气 用心 爱心 专心3 A小于 300 B大于 300小于 600 C大于 600小于 1200 D大于 1200小于 1500 28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仪器,右下图是投影仪的结构图在水平放置的凸透镜的正上 方有一个与水平面成 45角的平面镜,右边竖直放

8、一屏幕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和 平面镜后,可在屏上成一清晰的像老师在使用投影仪时,发现屏幕上的画面太小,正确 的调节方法是 ( ) A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问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B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C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问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D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 到物体间的距离 29.“五一”黄金周,小明来到青山环抱、绿树簇拥的碧流河 水库站在拦河坝上,俯视清澈平静的水面,看到“鸟儿 在水中飞翔,鱼儿在白云中穿游,青山倒立在水中” 小明看到的景物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

9、 A鸟 B鱼 c白云D青山 30.在暗室的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纸上(镜面朝上) ,让手电筒正对 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从侧面看去 ( ) A 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B 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C 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 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 31.如图 2 所示, “汾江”牌台灯有一个灯罩,它的内表面做得很光滑, 其作用是将光尽量集中到需要照射的地方,它运用到的物理知识有 ( ) A光的反射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B光的反射且反射角大于入射角 C光的反射且反射角小于入射角 D光的反射且光路是不可逆的 32下图的四幅图,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

10、的是( ) A B C D 33.如图所示,把由同种玻璃制成的正方体玻璃砖 A 和半球形玻璃砖 B 放在报纸上,若正方 体的边长和半球的半径相同,则从正上方沿图中虚线(中心线)方向往下看中心线对准的文 用心 爱心 专心4 字 ( ) A A 和 B 中看到的都比实际的高 B A 中看到的比实际的高B 中看到的比实际的低 CA 中看到的比实际的高,B 中看到的与实际的一样高 DA 和 B 中看到的都与实际一样高 34.正常人的眼睛在水中看物体会一片模糊,因为光从空气 射人眼睛折射程度大,而光从水中射入眼睛折射程度就 明显减小。关于在水中看清物体,有下列说法:高度远视的人在水中裸眼看物体更清 晰;

11、高度近视的人在水中裸眼看物体更清晰;正常人在水中应戴高度老花眼镜; 正常人在水中应戴高度近视眼镜。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35.地球是个巨大的不透明球体,在受到太阳光的照射时,被照亮部分称为昼半球,而未被 照亮部分称为夜半球。现有二种说法:在不考虑大气层影响下,由于太阳半径比地球 半径大,会使昼半球稍大于夜半球;由于阳光通过大气层时发生折射,会使昼半球稍 大于夜半球,则以上二种说法 ( ) A都正确 B只有正确 C只有正确 D都错误 36有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束,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射出,在光的会聚点前遇到一个中间 开孔的平面镜,则这束光线的成像情况是 ( ) A平面镜前成一虚像

12、,镜后成一实像 B平面镜前后各成一实像 C平面镜前成一实像,镜后成一实像和一虚像 D平面镜前成一实像,镜后成一虚像 37.下列属于电磁波的是 ( ) A.超声波 B.水面波 C.次声波 D.红外线 38纳米、光年分别是什么的单位?( ) A、长度、温度B、长度、时间 C、都是长度单位 D、都是时间单位 39关于眼球结构和功能,以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来自物体的光线经折光系统折射后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从而在视网膜 上产生了视觉 B、眼球的折光系统有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 C、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它的曲度有睫状肌调节 D、眼有眼睑、睫毛、泪泉管等附属结构,它们具有保护功能

13、40右图中,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 究声音的 ( ) A 响度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B 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C 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D 音色与吸管粗细的关系。 班级 姓名 学号 二、填空与分析(每答一处得二、填空与分析(每答一处得 2 2 分,共分,共 8080 分)分) 用心 爱心 专心5 图 10 41下文是摘自某刊物的文章,请仔细阅读后,按要求回答问题。 光污染,来自靓丽的玻璃幕墙 最近张小姐十分苦恼,因为她的房子正对着一座新大厦的玻璃幕墙。有时站在她家的 窗前,看到对面玻璃幕墙就象平面镜一样,将同楼居民家的一举一动看得清清楚楚。玻璃 幕墙的反光也使她苦不堪言,只要是晴天,她的房间就被强烈的反射光线照得通亮,无法 正常休息。尤其是那种凹形建筑物,其玻璃幕墙在客观上形成一种巨型聚光镜,一个几十 甚至几百平方米的凹透镜,其聚光功能是相当可观的,能使局部温度升高,造成火灾隐 患 (1)从文中找出一个光学方面的物理知识填入横线 ; (2)文中有一处出现了科学性的错误,请将错误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