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技术员基础及应用技术_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6408537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技术员基础及应用技术_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技术员基础及应用技术_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技术员基础及应用技术_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技术员基础及应用技术_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技术员基础及应用技术_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技术员基础及应用技术_》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技术员基础及应用技术_(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技术员基础及应用技术第1章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本章学习目标1了解计算机主要部件及其功能的基础知识。2熟悉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和主要功能。3熟悉汇编、编译、解释系统的基本概念。4熟悉程序设计语言基础知识。5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础知识。1.1本章重点难点简析1.1.1计算机硬件系统结构组成考点1:本节相关重点概念壹个完整的计算机硬件系统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分组成。如图1-1所示。图1-1计算机的基本组成运算器和控制器合称为中央处理器。(内)存储器和中央处理器合在壹起称为主机。在计算机硬件系统中不属于主机的设备都属于外部设备,简称外设,包括输入、输出设备及

2、外存储器。考点2:各部件简介运算器: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的部件,运算数据以二进制格式给出,它可从存储器取出或来自输入设备,运算结果或写入存储器,或通过输出设备输出。控制器:协调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正常工作。它主要包括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及时序控制等部件;运算器和控制器壹般又称为中央处理部件CPU(CentralProcessingUnit),它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存储器:存放数据和程序的部件,它通过地址线和数据线和其他部件相连。输入/输出部件:包括各类输入/输出设备及相应的输入/输出接口。1.1.2中央处理器考点1:本节相关重点概念运算器是计算机中用于信息加工的部件。控制器是指挥、协调计算机各大部件

3、工作的指挥中心。存储器是存放二进制形式信息的部件。输入输出设备(又称外围设备)是计算机系统和人或其他机器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装置。考点2:运算器(1)功能它能对数据进行算术逻辑运算。算术运算按算术规则进行运算,如加、减、乘、除及它们的复合运算。逻辑运算壹般泛指非算术性运算,例如:比较、移位、逻辑加、逻辑乘、逻辑取反及异或操作等。(2)组成运算器通常由算术逻辑运算部件(ALU)和壹些寄存器组成。如图1-2所示是壹个最简单的运算器示意图。图1-2运算器简单示意图ALU:ALU是具体完成算术逻辑运算的部件。寄存器:寄存器主要用于存放操作数、结果及操作数地址。累加器:累加器除了存放参加运算的操作数外,在

4、连续运算中,仍用于存放中间结果和最终结果。存储器:寄存器的数据壹般是从存储器中取得,累加器的最后结果也应存放到存储器中。考点3:控制器(1)功能控制器工作的实质就是解释、执行指令。为了使计算机能够正确执行指令,CPU必须能够按正确的时序产生操作控制信号,这是控制器的主要任务。(2)组成如图1-3所示,控制器主要由下列部分组成:程序计数器(PC):又称指令计数器或指令指针(IP),在某些机器中用来存放正在执行的指令地址;在大多数机器中则存放要执行的下壹条指令的地址。图1-3控制器组成图指令寄存器(IR):用以存放现行指令,以便在整个指令执行过程中,实现壹条指令的全部功能控制。指令译码器:又称操作

5、码译码器,它对指令寄存器中的操作码部分进行分析解释,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提供给操作控制信号形成部件。脉冲源及启停控制线路:脉冲源产生壹定频率的脉冲信号作为整个机器的时钟脉冲,是周期、节拍和工作脉冲的基准信号。时序信号产生部件:以时钟脉冲为基础,具体产生不同指令相对应的周期、节拍、工作脉冲等时序信号,以实现机器指令执行过程的时序控制。操作控制信号形成部件:综合时序信号、指令译码信息、被控功能部件反馈的状态条件信号等,形成不同指令所需要的操作控制信号序列。中断机构:实现对异常情况和某些外来请求的处理。总线控制逻辑:实现对总线信息传输的控制。考点4:存储器(1)功能它的主要功能是存放程序和数据。(2)

6、分类按功能分类能够将存储器分为以下几类: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构成计算机系统中的壹个高速小容量存储器,其存取速度能接近CPU的工作速度,用来临时存放指令和数据。主存储器:主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中的重要部件,用来存放计算机运行时的大量程序和数据。辅助存储器:辅助存储器又称外存储器。外存储器的特点是容量大,可存放大量的程序和数据。考点5:常用I/O设备(1)功能输入设备的功能是把数据、命令、字符、图形、图像、声音或电流、电压等信息,变成计算机能够接收和识别的二进制数字代码,供计算机进行运算处理。输出设备的功能是把计算机处理的结果,变成人最终能够识别的数字、文字、图形、图像或声音等信息,打印或

7、显示出来,以供人们分析和使用。(2)分类按信息的传输方向,能够分成输入、输出和输入/输出三类设备。输入设备常见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光笔、触屏、控制杆等。这类设备又能够分成俩类:采用媒体输入的设备和交互式输入设备。输出设备输出设备包括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语音输出设备,以及卡片穿孔机、纸带穿孔机等。输入输出设备磁盘机、磁带、可读/写光盘、CRT终端、通信设备等。这类设备既能够输入信息,又能够输出信息。输入输出设备如果按功能分,也能够分成以下三类:用于人机接口这类设备用于人机交互信息,且操作员往往能够直接加以控制。这类设备又能够称为字符型设备。用于存储信息这类设备用于存储大容量数据,作为计算

8、机的外存储器使用。这类设备又能够称为面向信息块的设备。机机联系通信设备(包括调制解调器)、数/模、模/数转换设备,主要用于机机通信。1.1.3操作系统基础知识考点1:本节相关重点概念操作系统是管理软硬件资源、控制程序执行,改善人机界面,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和为用户使用计算机提供良好运行环境的壹种系统软件。考点2:作用操作系统有俩个重要的作用:通过资源管理,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效率。改善人机界面,向用户提供友好的工作环境。1.1.4操作系统的功能及特征考点1:本节相关重点概念操作系统的主要特性有三条:且发性、共享性和异步性。(1)且发性(Concurrence)且发性是指俩个或俩个之上的运行程序在

9、同壹时间间隔段内同时执行。操作系统是壹个且发系统,且发性是它的重要特征,它应该具有处理多个同时执行的程序的能力。(2)共享性(sharing)共享性是指操作系统中的资源(包括硬件资源和信息资源)可被多个且发执行的进程所使用。(3)异步性(Asynchronism)异步性或称随机性。在多道程序环境中,允许多个进程且发执行,由于资源有限而进程众多,多数情况,进程的执行不是壹贯到底,而是“走走停停”,例如,壹个进程在CPU上运行壹段时间后,由于等待资源满足或事件发生,它被暂停执行,CPU转让给另壹个进程执行。(4)各特征之间的关系共享性和且发性是操作系统俩个最基本的特征,它们互相依存。壹方面,资源的

10、共享是因为运行程序的且发执行而引起的,若系统不允许运行程序且发执行,自然也就不存在资源共享问题。另壹方面,若系统不能对资源共享实施有效地管理,必然会影响到运行程序的且发执行,甚至运行程序无法且发执行,操作系统也就失去了且发性,导致整个系统效率低下。考点2:操作系统的功能从资源管理的观点来见操作系统具有以下几个主要功能。(1)处理机管理处理器管理的第壹项工作是处理中断事件。处理器管理的第二项工作是处理器调度。(2)存储管理存储管理的主要任务是管理存储器资源,为多道程序运行提供有力的支撑。存储管理的主要功能包括:存储分配(存储管理将根据用户程序的需要给它分配存储器资源)。存储共享(存储管理能让主存

11、中的多个用户程序实现存储资源的共享,以提高存储器的利用率)。存储保护(存储管理要把各个用户程序相互隔离起来互不干扰,更不允许用户程序访问操作系统的程序和数据,从而保护用户程序存放在存储器中的信息不被破坏)。存储扩充(由于物理内存容量有限,难于满足用户程序的需求,存储管理仍应该能从逻辑上来扩充内存储器,为用户提供壹个比内存实际容量大得多的编程空间,方便用户的编程和使用)。(3)设备管理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管理各类外围设备,完成用户提出的I/O请求,加快I/O信息的传送速度,发挥I/O设备的且行性,提高I/O设备的利用率。提供每种设备的设备驱动程序和中断处理程序,向用户屏蔽硬件使用细节。设备管理应

12、该具有以下功能:提供外围设备的控制和处理。提供缓冲区的管理。提供外围设备的分配。提供共享型外围设备的驱动。实现虚拟设备。(4)文件管理文件管理则是对系统的信息资源的管理。它的主要任务:对用户文件和系统文件进行有效管理,实现按名存取。实现文件的共享、保护和保密,保证文件的安全性。且提供给用户壹套能方便使用文件的操作和命令。(5)作业管理作业管理的任务:为用户提供壹个使用系统的良好环境,使用户能有效地组织自己的工作流程,且使整个系统能高效地运行。作业管理的功能包括任务、界面管理、人机交互、图形界面、语音控制和虚拟现实等。(6)网络和通信管理网上资源管理功能: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目的之壹是共享资源,网络

13、操作系统应实现网上资源的共享,管理用户应用程序对资源的访问,保证信息资源的安全性和壹致性。数据通信管理功能:计算机联网后,站点之间能够互相传送数据,进行通信,通过通信软件,按照通信协议的规定,完成网络上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传送。网络管理功能包括故障管理、安全管理、性能管理、记帐管理和配置管理。1.1.5操作系统的类型考点1:本节相关重点概念批处理操作系统:采用批量化处理作业方式的操作系统称为批处理操作系统(BatchOperatingSystem)。批处理操作系统根据壹定的调度策略把要求计算的算题按壹定的组合和次序去执行,从而,系统资源利用率高,作业的吞吐量大。分时操作系统:允许多个联机用户同时使

14、用壹台计算机系统进行计算的操作系统称分时操作系统(TimeSharingOpertingSystem)。实时操作系统(RealTimeOperatingSystem):当外界事件或数据产生时,能够接收且以足够快的速度予以处理,其处理的结果又能在规定的时间之内来控制监控的生产过程或对处理系统作出快速响应,且控制所有实行任务协调壹致运行的操作系统。考点2:批处理操作系统批处理系统的特征:用户脱机工作:用户提交作业之后直至获得结果之前不再和计算机及其作业交互。成批处理作业:操作员集中壹批用户提交的作业,输入计算机成为后备作业。后备作业由批处理操作系统壹批批地选择且调入主存执行。多道程序运行:按预先规

15、定的调度算法,从后备作业中选取多个作业进入主存,且启动它们运行,实现了多道批处理。作业周转时间长。考点3:分时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的特征:同时性:若干个终端用户同时联机使用计算机,分时就是指多个用户分享使用同壹台计算机。独立性:终端用户彼此独立,互不干扰,每个终端用户感觉上好像独占了这台计算机。及时性:终端用户的立即型请求(即不要求大量CPU时间处理的请求)能在足够快的时间之内得到响应。交互性:人机交互,联机工作,用户直接控制其程序的运行,便于程序的调试和排错。考点4:实时操作系统(1)定义目前有三种典型的实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信息查询系统和事务处理系统。(2)组成实时操作系统控制的过程控制系统,通常由四部分组成。数据采集:用来收集、按收和录入系统工作必须的信息或进行信号检测。加工处理:对进入系统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获得控制系统工作必须的参数或作出决定,然后进行输出、记录或显示。操作控制:根据加工处理的结果采取适当措施或动作,达到控制或适应环境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