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专题期中复习题.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6406959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经济专题期中复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国经济专题期中复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国经济专题期中复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国经济专题期中复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国经济专题期中复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经济专题期中复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经济专题期中复习题.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决定一国长期经济增长的因素都有哪些?有没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为啥?生产要素(劳动力、自然资源、资本),技术,产业结构,制度。其中技术是最重要的因素。技术与资本的关系上来讲,技术进步调动资本积累的积极性。没有技术进步,储蓄就会停留在均衡状态。(索罗模型)技术与产业结构的关系上讲,只有新技术的渊源不断出现,企业在高额利润回报的驱动下,才会字符投资这些新兴高附加值产业,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化。制度完善是产业结构、资本积累以及技术的一个消极适应过程。上层制度设计必须与底层经济基础相适应。2. 中国未来是否还能继续维持数十年的高速增长,为何?可以。以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的人均收入仅为美国的五分之一,这

2、表明中国与先进发达国家之间还有相当大的技术差距。中国作为后发展国家,可以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引进现有技术,利用后发优势加速发展。从实证的角度讲。按照其他国家的发展路径计算,中国应有潜力再维持20年8%的增长。3. 李约瑟之谜说的是啥?既有的解释李约瑟之谜的文化决定论、国家竞争假说、高水平均衡陷阱假说,分别说的是啥,又分别都存在怎样的问题?李约瑟之谜包括两个方面:中国为什么会在前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达;中国为什么会在现代社会技术落后。文化决定论认为,儒家文明不同于产生资本主义的新教文明,不具备开拓进取、自由包容、实证主导等发展技术科学的条件,因此近代落后。这一说法只解释了李约瑟之谜的后半部分,而没有解

3、释前半部分;对于中国未来发展的预期过于悲观,并且也与儒家文明的一些特性不符。国家竞争假说认为中国在近代早期处于大一统的状态,没有外界压力的压迫,而欧洲各小国面临持续的竞争压力,国家间的竞争导致了科学技术和专利制度。但是事实上,专利技术在早期由于维护成本相当高并没有发挥实质性作用;早期的科学技术发展往往在基础学科,对于国家竞争实力的提升作用也不是那么明显;并且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事实上更有财力支持科学技术研究。这一学说也没有解释李约瑟之谜的前半部分。高水平均衡假说认为,中国在近代落后的原因是人口过剩造成的高水平均衡陷阱:一方面人均耕地下降,人均产出、剩余减少,不具备购买新技术的能力。另一方面,劳动

4、力因过剩而价格下降,人们不会用昂贵的技术革新、机器设备去替代廉价的劳动力。因此在当时的中国没有对于新技术的有效需求,因此也就没有技术革新。这以理论没有讨论“劳动节约型”技术革新,而是笼统的将劳动和技术视为替代关系;在论证的过程中,以“技术没有持续变革”为论证出发点,犯了循环论证的错误;从经验上看我们可以发现,在人均耕地减少的8-12世纪,科技革新反而在加速发展,当人均耕地增加时,技术革新反而趋缓;在近代,中国剩余率至少有30%;同时中国的农业就业人口一直忙碌,并未显得劳动力过剩。4. 前现代技术进步机制和现代技术进步机制分别是啥?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区别?前现代的技术进步机制是生产经验试错型;现代

5、技术进步主要依赖科学实验。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以科学实验为技术发明创造的基础:前现代的技术进步主要依赖试错频度与次数,因此人口规模大,就会有很大优势。现代的技术进步做主要的是方法论的进步,依赖数学语言与可控科学实验的方法论进步。5. 要素禀赋指的是什么?要素禀赋结构又是啥?要素禀赋结构指资本、劳动力、土地和各种自然资源的相对拥有量。6. 要素禀赋结构,对于经济发展理论和政策,有哪些涵义?7. “三位一体”的计划经济体制是什么?为何被称作“三位一体”呢?宏观上扭曲价格信号,中观上国家行政指令配置资源,微观上剥夺企业自主经营权。鉴于发展重工业投资周期长、资本需求量大和关键设备依赖进口的特点和当时

6、中国资金分散稀缺、利率低和外汇缺乏的要素禀赋之间的差异,要违背比较优势发展重工业就要压低利率,使得重工业部门以可以承担的成本从银行贷款。并且要高估本币汇率。由于利率被压低,可贷资金市场上可贷资金需求远远大于供给,国际贸易市场上对便宜进口品的需求也大大增加。如果进行中观的行政配置资源,可贷资金就会被用于短期回报高的轻工业,外汇就会被用于购买廉价进口生活品,从而剩余无从积累再投资,并且造成长期的短缺。为了保证各廉价要素等用于国家优先发展的产业上,国家需要将各项需求排序配给。这就要求中观的行政指令配置资源。在这样的体制下,国有企业的产品有很高的垄断利润。如果给予厂长、经理以自主经营权,他们就有可能利

7、用职权损公肥私。同时由于大企业中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国家难以掌握经营成本和收益的信息,他们可能会多报亏损以换取补贴。8. 中国粮食统购统销制度、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制度,具体指什么?对农村经济有何影响?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制度安排呢?统购统销指政府作为唯一的合法粮食中间商,低价向农民购买粮食,再向城市统销。只有农民交售了政府购买的数量后,剩余产品才可以在农贸市场上出售;在城市中,卖给什么企业也是由国家统一决定的。统购统销制度出现是因为在重工业发展“三位一体”政策下,农产品价格被压低,农民不再愿意向政府卖粮,为了征集到满足城市人口的口粮而实行的制度。统购统销降低了农民的边际受益,改变了农民工作与闲

8、暇的权衡,生产积极性降低。合作化运动是为了获得农业生产中的规模经济,将几户或者几百户农民组织起来生产的形式,遵循“入社平等,退社自由”的方针,实行按劳分配。合作化运动初期由于规模经济,节约了每户的成本,从而带来了农业增产。合作化运动同时还提升了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人民公社是合作化运动后期,为了获得更大的规模经济(主要是水利建设),将5000户以上的农民组织起来,按需分配,不再遵循退社自由的生产组织形式。由于没有了退社权,农民基本丧失了惩罚在偷懒的办法,结果造成了生产效率极大下降,造成了大饥荒。9. 中国改革开放之前和之后的经济绩效差异,主要体现在哪些地方?中国改革开放之前资本积累率很高,这些资

9、金也确实用于重工业的投资,使得中国在短时期内在军工、航天等重工业领域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也造成了产业结构不平衡,资源利用率不高,生产效率低下,人民生活水平不高,城乡收入差距大的问题。10. 与比较优势的概念相比,自生能力这个概念有何异同?适用的对象不同:比较优势从一个产业或产品在一个开放竞争市场中的竞争力来看;自生能力从一个企业的预期收益来看。适用的经济环境不同:比较优势只适用于开放经济;自身能力还适用于封闭经济。11. 什么是“比较优势发展战略”?与要素禀赋结构之间有什么关系?比较优势发展战略是指,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优先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特殊的,在广大后发展国家,比较优势发展战略意味

10、着率先发展具备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而不是不具备比较优势的重工业。由于在每一期,要素禀赋是外生给定的,也就决定了这个经济体所可以使用的劳动、资本和自然资源的价格,从而决定了劳动资本的相对价格。因此要素禀赋就外生决定了一国最优产业结构和比较优势。12. 遵循“比较优势发展战略”,是否一定意味着需要将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最主要机制呢?是。只有在充分竞争的市场机制中,价格信号才能充分而正确反映要素禀赋结构的特性及其变化情况,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也才会按照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来选择产业和技术。因此推行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必须要以市场机制为基础。13. 遵循“比较优势发展战略”,是否需

11、要政府的作用?如是,需要哪些方面的作用,以及为何?是。政府需要承担信息的搜集和传播的作用。信息具有公共用品的特性。政府需要承担协调的作用:需要协调不同产业、上下游的投资,使得相关企业协作配合。需要补偿外部性问题,奖励创新,发展金融、劳动力培训和交通。需要制定相关行业准入规则,避免一哄而上。14. 要素禀赋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有什么关系?从企业自生能力的概念出发,一国最优产业结构内生决定于该国要素禀赋结构。只有着眼于提升要素禀赋结构,才能从根本上提升产业结构。因此,遵循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最优产业结构来发展,要素禀赋结构才能获得最快提升;反之,违背最优产业结构的产业赶超战略,只会适得其反。15.

12、二战后,为何日本优先发展汽车产业,不久便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成功,而中国和韩国的汽车产业却长期需要政府保护补贴仍不具备国际竞争力?简而言之,当时日本人均GDP为美国的40%,而中韩汽车产业起步阶段人均GDP仅为美国的10-20%。因此在日本发展汽车产业是遵循比较优势的,而在中韩发展汽车产业是违背比较优势的。16. 推行“比较优势发展战略”,是否会永远落后?不会。比较优势可以使得一国产业最具竞争力和最高资本回报率,以及最高的剩余积累意愿。从而最快提升要素禀赋结构。另一方面,由于后发展国家可以以较低成本引进而非自主研发技术,具有相当的后发优势。当要素禀赋提升成熟,则可以自主研发相关技术,实现赶超。1

13、7. 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有何异同?比较优势是竞争优势的理论基础。竞争优势所讲的四个因素(比较优势,国内市场规模,产业集群与分工,市场竞争程度)中只有比较优势和国内市场规模是独立的,而后者又是外生给定的。18. “三农问题”的出路何在?三农问题指农村穷,农民苦,农业危险。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民收入增长相对于城市居民过慢。这是由于农产品需求弹性低和价格弹性低决定的。解决的方法只能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而这就要求城市放开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增长就业机会。19. 中国为何会出现“双轨制”改革?第二代领导集体不易过去经验为教条,以一定的经济增长获得政治合法性。实事求是工作作风。这些领导人都

14、参与过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国后的计划经济体制设立,不全盘否定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在肯定传统体制合理性的前提下,进行局部改进。20.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国有企业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结构不平衡,协调问题,低激励。21. 为何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在1980年代之前难以成功,但在之后却逐渐取得了巨大的绩效?1978年后的改革在激励机制中承认了物质利益的作用。这就把解决低激励的措施,从强调政治鼓动转变为放权让利的物质利益激励。这就从微观主体普遍利益诉求的角度,使改革具备了逐步推向纵深的动力。22. 什么叫做“双轨制”?它有哪些好处,又有哪些问题?双轨制指计划轨和市场轨并行的资源配置制度。好处:资源逐步

15、流向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保证了总量上经济快速增长,产业结构比较优势意义上的优化;市场轨自身不断壮大,推动并轨。问题:由于计划轨和市场轨之间存在价格差异,可能引发寻租行为。23. “激励不相容”是什么意思?“信息不对称”指的又是什么?激励不相容指的是大型企业中所有者和经营者的激励不一样,所有者在乎的是投资回报率,经营者追求的是工资和福利。信息不对称指的是所有者不直接参加经营,因此不知道具体经营的成本和收益,也难以了解哪些话费是必要的。这就给予经营者利用手中经营权和信息优势侵犯所有者利益的可能。24. 什么叫做中国国有企业的“政策性负担”?怎样剥离这种“政策性负担”?政策性负担是社会学负担和战略性负担的合称。其中,战略性负担是指那些在赶超战略实施期间建立起来的,资本过度密集,处于不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造成的企业负担;社会性负担指的是国家因对城市人口就业负责,让国有企业过度吸纳员工造成冗员,导致企业面临的退休员工养老负担。社会性负担的剥离要依靠员工下岗机制和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方式,把企业的社会负担剥离出来。战略性负担的剥离要根据国有企业特性进行改革:a)生产的产品关系国家安全,必须自行生产的,由财政给予补贴,国家直接监管;b)生产的产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