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前三章).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6406144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前三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教育学(前三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教育学(前三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教育学(前三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教育学(前三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学(前三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前三章).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教招教育学第一章 教育学及其发展第一节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1、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判断是否为教育的两个条件:一、先判断是否为人;二、如果为人,再判断是否为本能。)2、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教育。(教育和人类同时产生。)3、教育学的重点是研究教育问题。第二节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1、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揭示教育规律;教育学的研究任务:理论建设和实践指导。第三节 教育学的研究历程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一、教育学的萌芽(一)中国教育思想萌芽1、孔子 论教育对象。提倡有教无类,指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接受教育。“有教无类”指的是教育的起点一样。论教育作用。一是教育的社会功能“庶、富

2、、教”。人口、经济与教育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孔子是中国教育史上最先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教育家。二是教育的个体功能“性相近,习相远也。” 论教育目的。孔子的教育目的就是要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 论教育内容。 述而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文”指的是六经,包括诗 书 礼 乐 易 春秋 。孔子将道德教育居于首要地位,教学内容上的特点其一是偏重社会人事;其二是偏重文事;其三是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 论教学原则和方法。五大原则(1)启发诱导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解释道,“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也;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也;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也”。(愤心;悱口;启开;发达) 孔子是

3、世界上第一个启发式教育家;苏格拉底是西方第一个启发式教育家。 (2)因材施教 主要解决教学中统一要求与个别差异的矛盾,“听其言而观其行”,“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3)学、思、行并重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温故知新 强调复习的重要性,体现了巩固性教育原则。 (5)由博返约 主要解决教学的广度与深度的矛盾。2、孟子“性善论”是孟子教育思想的基础。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人伦主要表现为五对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的“大丈夫”人格理想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3、荀子提出“性恶论”。教育的作用是

4、化性起伪,就是通过教育和学习来改变自己的本性,使人具有适应社会的道德智能。教育目标的理想层次是培养“圣人”。荀子将人才划分为四个等级,即俗人、俗儒、雅儒和大儒。认为完整的学习过程是“闻见知行”。在先秦诸子中,荀子最为提倡尊师。4、墨家提出了“人性素丝说”,和英国洛克的“白板说”异曲同工。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兼士”或“贤士”,“兼士”的具体标准是“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墨家教育内容的特色和价值主要体现在科学技术教育和思维能力训练的教育上,突破了儒家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教育的框架。墨子认为人的知识来源可分为亲知、闻知和说知三方面,必须重视说知。5、道家主张遵循自然原则

5、。培养“上士”或“隐君子”;提倡怀疑的学习方法,讲究辨证法。6、学记 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最完整的一部教育专著。被称为“教育学的雏形”。教育思想:论教育的功能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的思想,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论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在教育制度方面,按行政建制设学的思想,“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在学校管理方面,学记提出了一个完整的教学进程和考察标准“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力而不返,谓之大成”。(一年、三年、五年、七年、九年)论教育教学制度(

6、1)教学相长“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深刻体现了教与学的辩证关系。(2)尊师重道提出了“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的思想。(3)藏息相辅“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认为正课学习与课外学习必须兼顾。“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认为学习与休息兼顾。(4)豫时孙摩“豫”是预防;“时”是及时;“孙”是顺序,即循序渐进原则,“不陵节而施之谓孙”;“摩”是观摩。(5)启发诱导“君子之教,喻也;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6)长善救失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此外,学记还主张“学不躐”,即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循序渐

7、进,“不陵节而施之谓孙”。 (二)西方教育思想的萌芽 1、苏格拉底 发明问答式教学法,也叫“产婆术”,被概括为三部分,即讽刺、定义和“助产术”。 2、柏拉图 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理想国,教育目的是培养哲学王。 3、亚里士多德 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提出了人形成为人的三个因素:天性、习惯和理性。天性和习惯接受理性的领导。著作论灵魂中把灵魂分为理性部分和非理性部分。理性部分人特有智育 非理性部分植物营养体育 动物感性德育 4、昆体良 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代表作雄辩术原理或叫论演说家的教育被誉为古代西方的第一部教学法论著。昆体

8、良成为班级授课制思想的萌芽。二、独立形态教育学 (一)教育学的学科建立 1、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典型标志,被认为是第一部教育学著作,学科建立的标志。教育观点主要有,(1)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人的永生做准备,培养具有“学问、德行和虔信”的人。(2)泛智教育思想。泛智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该进学校”,泛智教育思想是普及教育思想。(3)班级授课制。代替传统的个别教学。(4)教学原则。提出并论证了直观性,夸美纽斯认为这是教学工作的一条“金科玉律”。 2、卢梭 坚定的“性善论”者。认为教育的任务应该使儿童“归于自然”。在爱弥儿中提到自然教育的最终培养目标是“

9、自然人”。卢梭被誉为“教育上的哥白尼”。 3、康德 “人是唯一的需要教育的动物”,康德是最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的学者之一。 4、裴斯泰洛齐 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一切天赋能力和力量的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全人。他是第一个明确提出“心理学化”口号的教育家,认为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之上。他总结德、智、体方面的教育要素为:德育要素,即儿童对母亲的爱;智育要素,即数目、形状和语言;体育要素,即关节的活动。裴斯泰洛齐被誉为“现代初等各科教学法的奠基人”,是第一个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 5、洛克 反对天赋观念,提出了“白板说”。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绅士。著作是教育漫话。学科建立

10、的五个代表人物我想夸奖卢老师那健康的体魄,配得上他的外号阿洛。(夸美纽斯、卢梭、康德、裴斯泰洛齐、洛克) (二)规范教育学的形成 1、赫尔巴特 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被认为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其主要观点包括,(1)理论基础。理论基础是伦理学和心理学,贡献在于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的基础之上。 (2)教育目的 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的人。 (3)教育性教学的原则 赫尔巴特第一次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原则。(4)教学阶段理论 即明白、联想、系统和方法。该四段教学法后来希勒发展为五段教学法,即预备、提示、联系、总结和应

11、用。赫尔巴特被看作是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其中传统教育的主要特点为“课堂中心”、“教材中心”和“教师中心”。(旧三中心论)2、杜威杜威作为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提出了“儿童中心”、“活动中心”和“经验中心”的新三中心论。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其主要观点包括:(1)教育本质观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此外,杜威还提出了“学校即社会”,这是对“教育即生活”的引申。(2)论教育目的 杜威认为,教育无目的,无外在目的;有内在目的,内在目的是儿童的生长。(3)“从做中学” 思维五步说,即创设疑难的情景;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断哪个假设能解决这个问题;验证这个假设。三、

12、20世纪教育学流派的多元发展1、实验教育学代表人物:梅伊曼、拉伊主张用实验数据作为改革学制、课程和教学方法的依据。实验教育学所强调的定量研究成为20世纪教育研究的基本范式。2、文化教育学代表人物: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文化教育学不足之处在于:思辨气息浓重 没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 忽视了教育中客观规律的存在。3、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不足之处在于:忽视了系统知识的传授 忽视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忽视了学校的特质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物:克鲁普斯卡娅、凯洛夫、杨贤江克鲁普斯卡娅 国民教育和民主主义是最早的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学问题的著作。凯洛夫 教育学,被公

13、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杨贤江 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是: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5、批判教育学代表人物: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布迪厄批判教育学是20世纪70年代之后在西方教育理论界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批判教育的主要观点是:当代资本主义学校教育是维护现实社会的不公平,造成社会差别、歧视和对立的根源。四、当代教育学理论的新发展1、布鲁纳 结构教学论2、赞可夫 发展性教学理论(一般发展) 五条教学原则,即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

14、一般发展的原则。3、瓦根舍因 范例教学理论 强调选择教学内容要考虑基本性、基础性和范例性三个特性。4、巴班斯基 最优化教学理论5、皮亚杰 认为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智力。6、保罗朗格朗 终身教育引论 被认为是终身教育理论的代表作。7、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认为学校教育的理想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我不理解发哥为什么这么专一,只吃瓦饭。(布鲁诺,结构教学论,发现学习法;赞可夫,发展性教学理论;瓦根舍因,范例教学理论)第二章 教育及其发展第一节 教育的概念 1、中国“教育”概念的定义“教育”概念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许慎 说文解字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日文汉字“教育”和“教育学”成为我国教育学的概念。2、西方“教育”概念的定义谢弗勒在教育的语言中将教育定义划分为“描述性定义”、“纲领性定义”、“规定性定义”。描述性定义是指对被定义对象的适当描述和对如何使用对象的适当说明。纲领性定义是指一种关于定义对象应该是什么的界定。规定性定义是指作者自己所创造的定义。3、教育的内涵就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