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造影病人的护理(1)研究报告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36403735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8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脑血管造影病人的护理(1)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脑血管造影病人的护理(1)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脑血管造影病人的护理(1)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脑血管造影病人的护理(1)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脑血管造影病人的护理(1)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脑血管造影病人的护理(1)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脑血管造影病人的护理(1)研究报告(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脑血管造影病人的护理,神经内科 刘淑萍,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是介于外科、内科治疗之间的新兴治疗方法,包括血管内介入和非血管介入治疗。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在已和外科、内科一道称为三大支柱性学科。,介入治疗的优点,创伤小 简便 安全 有效 并发症少 住院时间明显缩短,脑血管造影是90年代以来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种X线检查新技术,它是先选一入路动脉,一般选用右股动脉,通过右股动脉放置一动脉鞘,通过该动脉鞘管选用不同导管,在导丝引导下,选进所要显示动脉,注入含碘造影剂。造影剂所经过的血管轨迹连续摄片,通过电子计算机辅助成像为脑血管数字减影造影(DSA)。,一、术前护理,1、一般护理 入院宣教 完善检查

2、,2、心理护理 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消除患者及家属的顾虑,术前保持良好的心态,可以为手术成功提供保障。,3、完善术前准备,(1)、过度紧张的患者可适当应用镇静剂。,(2)、术前6小时禁饮食 (3)、备皮 (4)、抗生素或碘剂过敏试验 (5)、左上肢置入静脉留置针。 (6)、测量并记录生命体征、双侧足背动脉搏动强度及双足皮温。 (7)、术前30分钟排空大小便。,二、术后护理,1、监测生命体征变化 2、股动脉穿刺点局部护理 3、饮食护理,1、监测生命体征变化 记录患者手术结束时间及神志,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每半小时一次。仔细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注意观察患者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2、股

3、动脉穿刺点局部护理 穿刺点用沙袋压迫6小时,嘱病人穿刺侧肢体伸直,平卧6小时,制动24小时。观察股动脉穿刺处有无皮下血肿或出血,敷料加压包扎是否完好,有无渗出。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及下肢皮温肤色情况,30分钟1次,连续4次。如足背动脉减弱,观察足趾及甲床颜色有无发绀或皮温下降。,3、饮食护理 术后多饮水,以促进造影剂的排泄。病情允许可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忌油腻硬固刺激性食物。,三、术后并发症的护理,1、穿刺部位血肿 2、脑血管痉挛 3、深静脉血栓 4、出血 5、假性动脉瘤,1、穿刺部位血肿,穿刺部位血肿是脑血管造影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术后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及肿胀疼痛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通知

4、医生。,2、脑血管痉挛,患者可以出现头痛、偏瘫,甚至意识障碍等变化。如出现持续的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立即行颅脑影像学检查明确病情。使用尼莫地平能有效防治脑血管痉挛。对脑血管痉挛的患者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3、深静脉血栓,老年人长时间的制动和卧床易造成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防治血栓形成是术后护理的重要内容。指导并督促病人进行功能锻炼 ,改善下肢血液循环。,4、出血,术后可能发生不同部位的出血,应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变化及口腔、牙龈出血情况及大便颜色,穿刺部位有无渗血肿胀和全身情况。及时发现及时处理。,5、假性动脉瘤,假性动脉瘤为包裹性的血肿,与动脉穿刺部位相通。通常表现为有压痛的波动性包块、渗血、肿胀。应注意包块的大小、局部瘀斑范围的变化,并通过床旁血管超声了解假性动脉瘤的变化监测。双侧足背动脉波动情况及皮温,继续患肢制动,持续的给予沙袋压迫数天 。,四、出院指导,按时复诊 按时服药 心态平和 不适随诊,谢谢聆听,谢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