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基础知识培训教学教案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36401176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4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品基础知识培训教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药品基础知识培训教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药品基础知识培训教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药品基础知识培训教学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药品基础知识培训教学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药品基础知识培训教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品基础知识培训教学教案(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曾波,药品基础知识培训,常见的药品剂型,按给药途径与方法分类 将采用同一给药途径和方法的剂型列为一类。分类如下。 1. 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有汤剂、合剂(口服液) 、糖浆剂、煎膏剂、酒剂、流浸膏 剂、散剂、颗粒剂(冲剂) 、丸剂、片剂、胶囊剂等。经直肠给药的有灌肠剂、栓 剂等。 2. 不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a、注射给药的,有注射剂(包括肌内注射、静脉注射、 皮下注射、皮内注射及穴位注射) 皮肤给药的,有软膏剂、膏药、橡胶膏剂、 ;b 糊剂、搽剂、洗剂、涂膜剂、离子透入剂等;c 粘膜给药的,有滴眼剂、滴鼻剂、 含漱剂、舌下片、吹入剂、栓剂、膜剂及含化丸等;d 呼吸道给药的,有气雾剂、 吸入剂、烟

2、剂等。 这类分类方法与临床用药结合得比较紧密,并能反映给药途径与方法对剂型制备的 特殊要求。,片剂 1、普通压制片:是指将药物与辅料混合压制而成的 未包衣的普通片(与下述的包衣片相对而言,亦称其素 片或片芯),如磺胺嘧啶片、复方乙酰水杨酸片等,片 重一般为0.10.5g,服用时以为送下,经胃肠道吸收而 发挥其治疗作用。 2、包衣片:是指在上述普通压制片的外表面包上一 层衣膜的片剂,它在临床上的应用十分广泛,在片剂中 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根据包衣所用材料的不同,包衣 片又可分为: (1)糖衣片:是经蔗糖为主要包衣材料进行包衣而制,得的片剂,如土霉素片、四环素以及临床上常用的许多 中药片剂等。 (

3、2)薄膜衣片:是以丙烯酸树脂、羟丙甲纤维素等高 分子成膜材料为主要包衣材料进行包衣而制得的片剂, 如头孢呋辛酯片等。 (3)肠溶衣片:是以在胃液中不溶、但在肠液中可以 溶解的物质为主要包衣材料进行包衣而制得的片剂,如 常用的经霉素片等。 3、泡腾片:是指含有泡腾崩解剂的片剂。所谓泡腾 崩解剂是指碳酸氢钠与枸橼酸等物质成对构成的混合物 遇水时,二者可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造成片剂的 崩解。应用时,将其放入水杯中几分钟后饮下即可,因,21 1 的水中3分钟即可崩解分散),可口服或加水 分散后饮用,也可咀嚼或含服,其中所含的药物主要是 难溶性的,也可以是易溶性的,如雷尼替丁分散片等。 7、舌下片:

4、是指专用于舌下或颊腔的片剂,药物通 过口腔黏膜的快速吸收而发挥速效作用。由于药物未通 过胃肠道,所以可使药物免受胃肠液酸碱性的影响以及 酶的破坏,同时也避免了肝脏对药物的破坏作用,如硝 酸甘油舌下片用于心绞痛的治疗,吸收迅速、起效快。 8、口含片:是指含在口腔内缓缓溶解而发挥治疗作 用的片剂,可局部在产生较高的药物浓度从而发挥较好 的治疗作用,主要用于口腔及咽喉疾病的治疗,其硬度 一般较大,以便于含服,如常用的复方草珊瑚含片等。,9、植入片:是指埋植在人体皮下缓缓溶解、吸收的 片剂,一般长度不大于8mm的圆柱体,灭菌后单片避菌 包装;由于生产技术的难度较大以及相关辅料的限制, 该剂型目前在国内

5、的生产和应用较少。一般来说,植入 片入体内后可缓缓释药、维持疗效几周、几个月直至几 年,因而,需要长期使用的药物制成植入片较为适宜, 例如将避孕药物制成植入片已获得较好的效果。 10、溶液片:是指临用前加水溶解成药物溶液后而 使用的片剂,一般用于漱口、消毒、洗涤伤口等目的, 其全部成分皆应为可溶性成分,如复方硼砂漱口片、高 锰酸钾片等。如禁止内服,应有醒目的标志,以免发生 中毒等不良反应。,11、缓释片或控释片:缓释制剂系指用药后能在较 长时间内持续释放药物以达到延长药效目的的制剂。一 般应在规定的释放介质中,能按要求缓慢地非恒速释放 药物;控释制剂系指药物能在设定的时间内自动地以设 定的速度

6、释放的制剂。一般应在规定的释放介质中,能 按要求缓慢地恒速或接近恒速释放药物。与相应的普通 制剂比较,每24小时用药次数应从34次减少至12次。 如非洛地平缓释片、硝苯地平控释片等。这类片剂已经 愈来愈受到医药界的高度重视,因为它代表了现代药物 制剂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除此以外,制备缓释制剂 的设备和工艺比常规制剂复杂,产品成本较高,价格较 贵。,药品的名称,药品的名称包括药物的通用名、商品名和别名。 药品的通用名:即国际非专有名称,指在全世界都 可通用的名称。它是新药开发者在新药申请时向政府主 管部门提出的正式名称,不受专利和行政保护,也是文 献、资料、教材以及说明书中标明的有效成分的名称

7、。 药品的商品名(品牌名):许多生产厂家或企业为 了树立自己的形象和品牌,往往给自己的产品注册使用 商品名(品牌名),以示区别。 别名:由于一定历史原因造成某药曾在一段时间使 用过一个名称,后又统一改为现今的通用名,那个曾使 用一段时间、人们已习惯的名称即称为别名。例如解热 镇痛对乙酰氨基酚为通用名,扑热息痛为别名,泰诺林 百服宁、必理通等为商品名(品牌名)。,药品的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是指质量合格的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 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一种药物常常有几方面的作用,当我们利用其某一方面 的作用时,另外几方面的作用就成了不良反应。比如,当用 茶碱缓释片治疗支气管哮喘

8、时,其扩张支气管的作用可以缓 解哮喘,这是它的治疗作用;但同时它又能兴奋心脏,出现 心律失常、心动过速使病人感到心悸,这就是它的不良反应。 常用药品的不良反应一般都比较轻,病人通常可以耐受, 但当药品的不良反应可能使病人另外有的某种疾,病加重时,就必须考虑停用此药,或换用别的药。有时 可采取两种以上的复方药物,以加强治疗作用,抵消其 不良反应。比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百喘朋,是麻黄碱 和苯海拉明两药组成的复方药剂,其中麻黄碱可以兴奋 中枢神经系统,使病人失眠;而苯海拉明却有中枢神经 系统抑制作用,正好可以抵消麻黄碱的使人失眠的不良 反应。 常用抗生素类药品的不良反应: (1)过敏反应:由于个体差

9、异,任何药物均可引起过敏 反应,只是程度上的不同。易引起过敏反应或过敏性休 克的药物主要有青霉素类、头抱菌素类、氨基糖类、四 环素类、氯霉素、洁霉素。磺胺类等抗生素。,常用抗生素类药品的不良反应:,(2)肝损害:通过直接损害或过敏机制导致肝细胞 损害或胆汁郁滞的药物主要有四环素、氯霉素、无味红 霉素、林可霉素等。 (3)肾损害:大多数抗生素均以原形或代谢物经肾 脏排泄,故肾脏最容易受其损害。主要有氨基糖类(庆 大毒素等)、磺胺类、头孢菌素类(尤其是第一代)、 多粘菌素B、二性霉素B等。 (4)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减少,甚至再生障碍 性贫血、溶血性贫血:主要见于氯霉素、抗肿瘤抗生素 (阿霉素等

10、)、链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青霉素、 头孢菌素等。,常用抗生素类药品的不良反应:,(5)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和便秘等消化道反应: 较多见于四环素、红霉素、林可霉素、氯霉素、制霉菌 素、灰黄霉素、新霉素、头孢氨苄等。 (6)神经系统损害:可表现为头痛、失眠、抑郁、 耳鸣、耳聋、头晕以及多发性神经炎,甚至神经肌肉传 导阻滞。多见于氨基糖类抗生素,如链霉素、卡那霉素 等,以及新霉素,多粘菌素B等。 (7)二重感染:长期或大剂量使用广谱抗生素,由 于体内敏感细菌被抑制,而未被抑制的细菌以及真菌即 趁机大量繁殖,引起菌群失调而致病,以老年人、幼儿 体弱及合并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为多见。以白色念珠 菌

11、、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口腔、呼吸道感染以及 败血症最为常见。,常用抗生素类药品的不良反应: (8)产生耐药:目前国内金黄色葡萄球菌对 青霉素G耐药率可达8090,伤寒杆菌对氯 霉素耐药可达90以上,革兰氏阴性杆菌对链霉 素、庆大霉素耐药率达75以上。因此,应严格 掌握抗生素的适应症,避免不合理滥用抗生素。,药品的禁用与慎用,一般药品说明书上常注明“禁用”、“慎用”、“忌用”等 字样,许多人不明白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有的人甚至 产生误解。 禁用就是禁止使用,即病人用药后会产生严重不良 反应或中毒。 慎用是指谨慎使用,即使用时要小心谨慎,并不是 绝对不能使用,但用后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通常需慎

12、 用的都是指小儿、老人、孕妇以及有心脏、肝脏、肾脏 功能不良的病人,因为这些人由于生理上的特点或病理 上的原因,身体解毒、排泄等功能较弱,或重要脏器功,受损,在使用某些药物时容易出现不良反应,故应谨慎 使用。必须使用时,要小心观察用药后的反应,一旦出 现问题,应及时停止使用。 忌用是避免使用的意思,即有些药物可给病人带来 不良后果,但由于个体间的差异,又不能一概而论。,药品的相互作用,各种药物单独作用于人体,可产生各自的药理 效应。当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时,由于它们的相互 作用,可使药效加强或副作用减轻,也可使药效 减弱或出现不应有的毒副作用,甚至或出现一些 奇特的不良反应,危害用药者。因此,必须

13、重视 药物相互作用问题。,药品的最佳服用时间,人体的各个器官都有各自的生物钟,它的生理 和病理变化 与昼夜节律波动现象有关,根据生 物节律巧妙地安排最佳服药时间,选择“良辰吉 时”进行服药,可以使药物发挥最好的作用。现综 述如下: 1 滋补药 为了更有利于吸收,此类药适宜在早晨空腹时或晚上临睡前服用。但有消化不良症者除外。 2 铁剂 贫血患者补充血剂,晚上7时服用疗郊最好,此时比早上7时服用在血液中的浓度增加4倍。,3 钙剂 人体的血钙水平在午夜至清晨最低,所以在 临睡前服用补钙药可使钙得到充分的吸收和利用。 4 维生素类 适宜在两餐之间服用,更有利于吸收, 如果是用维生索K来止血,则应及时用

14、服。 5 胃药 胃动力药宜饭前服用,碱性药物宜饭后服, 保护胃黏膜的药宜饭前服用,抗酸药宜睡前加服一次。 (因夜里胃酸分泌有一个高峰期)。 6 抗菌素及消炎类药物:抗菌素药物排泄较快,为了 在血液中保持一定浓度,每隔小时应服药次。消炎 药物,如风湿性或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多于每天清晨 和上午关节疼痛较重。如服消炎止痛等药物,可在早晨 加大剂量服次,效果最好,且可免去中午的次服药。,7 抗过敏药 赛庚啶在早上7时左右服用,能使药效 维持1517小时,而晚上7时服用,只能维持68小时。 8 止痛药 由于人体在上午11时一12时之间对痛觉最 敏感,此时服用止痛药最有效,吗啡和杜冷丁则应在晚 上9时使

15、用,镇痛效果好。 9 降血压药 根据人体生物钟的节律,需服1日3次 的降压药,宜分别于早上7时、下午3时和晚上7时服用。 而早晚次的用药量比下午用量要适当少些。晚上临睡前 不宜服用降压药,以防血压过低和心动过缓,致脑血栓 形成。新一代的降压药大都是1天1次,适宜于早上服用。,11 降糖药:糖尿患者在凌晨对胰岛素最敏感,这时 注射胰岛素用量小,效果好。甲苯磺丁脲() 宜上午时口服,作用强而且持久,下午服用需要加大 剂量才能获得相同的效果。 12 降胆固醇药 由于人体内的胆固醇和其它血脂的产 生晚上会增加,因此,高胆因醇患者宜在吃晚饭时服用 降胆固醇的药物。 13 助消化药 可以根据各种药物的药理

16、作用,分别安 排在饭前或饭后服用,饭前服用可以促进消化液的分泌, 饭后服用可使之与食物充分混合,帮助消化。 14 激素类药 由于人体肾上腺皮激素的分泌高峰在上 午7时左右,所以每天上午7时一次性给药疗效最佳。 15 催眠药、驱虫药、避孕药,一般宜在晚上临睡前 半小时服用。,16 中药 补益药、健胃药和对胃肠刺激性较强的药物等宜在 饭后服用。驱虫药和泻下药则空腹服用效果好。安神类中药应 在睡前服用,大多数中药应乘温服下,清热中药最好放凉后服 用,发汗药则须加热服用以助其疗效。 17 强心药 对洋地黄、地高辛和西地兰等药物,心脏病患 者在凌晨时最为敏感,此时服药,疗效倍增。 18 抗哮喘药:氨茶碱宜在早上时左右服用,效果最佳。 19 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在早上时左右(餐后)服用 疗效高而持久,若在下午时和晚上时服用,则效果较差。 当然,上面所说的“最佳服药时间”并不是绝对的,应该根据 实际情况来实施。比如心脏病患者对强心药在凌晨时最为敏感, 每天凌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