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1-2012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会员独享】.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401034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2011-2012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会员独享】.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河北省2011-2012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会员独享】.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河北省2011-2012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会员独享】.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河北省2011-2012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会员独享】.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河北省2011-2012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会员独享】.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2011-2012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会员独享】.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2011-2012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会员独享】.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地理试卷说明: 1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2将卷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卷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答在答题纸上。3卷卷头和答题卡均填涂本次考试的考号,不要误填学号,答题卡占后5位。卷(选择题 共70分)一、选择题(共70小题,每小题1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区域通常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根据所学知识完成1-3题。1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关于它的叙述正确的是A区域是客观存在的 B区域的边界是明确地C区域是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D划分区域的目的不同,所用的方法和指标相同

2、2 冀东平原与华北平原两个区域的关系是 A华北平原属于冀东平原B华北平原包括冀东平原C华北平原和冀东平原相邻D冀东平原与华北平原相距较远3 关于行政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边界是明确的B边界具有过渡性质C是依据地理差异划分的 D不能划分出下一级区域图1图1是某区域发展过程图,结合所学知识及图回答4-5题。4 从图1及所学知识可知,在区域发展过程中 区域核心不断缩小,外围空间不断扩大区域发展晚期,第三产业比重逐渐提高网络系统不断完善区域内联系逐渐增加,与区域外联系逐渐减弱A BC D5 在区域发展晚期 核心区域的发展速度明显高于外围空间区域发展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明显减小高科

3、技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A B C D读2005年我国不同地区产业结构示意图(图2),完成6-7题。图26 在2005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第一、二、三产业比例为41553406,图中可以表示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是 A BC D7 目前发达国家的许多制造业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据此判断,我国产业结构在近期变化趋势是 A第一产业比重会有所上升B第二产业比重继续上升C第三产业比重迅速上升D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下降图3图3表示某区域的三个发展阶段。读图完成8-9题。8 由甲至丙,导致城市周边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自然条件 B市场因素C农业技术 D交通运输9 下列关于该区域从甲到丙地

4、理环境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城市下游河段流量季节变化减小B生物多样性减少C环境污染加剧D城区年平均气温升高读表1,完成10-12题。表1 我国东、中、西部农业产业结构及变化东部中部西部全国19912000199120001991200019912000种植业(%)597351966457565966296313556林业(%)4235489394644145138牧业(%)2628270255232728343122643297渔业(%)97917632591051859310910 表中三个地带的农业产业结构差异最大的部门是 A种植业和林业 B林业和牧业C渔业和牧业 D种植业和渔业11 2

5、0世纪90年代以来,三个地带农业部门比重一直在下降的是 A种植业和林业 B林业和牧业C渔业和牧业 D种植业和渔业12 造成三个地带农业部门差异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是 A气候、劳动力、自然资源B科学技术、劳动力、交通运输C气候、地形、自然资源D气候、地形、科学技术图4图4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两家境外投资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示意图。读图回答13-14题。13 日本企业在中国投资的纺织厂,最有可能是A棉纺织厂 B毛纺织厂 C麻纺织厂 D合成纤维纺织厂14 两家企业在中国投资工厂的共同目的是A扩大占有市场 B进行技术合作 C追求更高利润 D发展中国经济图5工业结构关系是指在一个经济区域内各地区工

6、业之间相互联系的紧密程度。根据这种相互联系的紧密程度,工业结构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互补型和竞争型。读我国部分省(区、市)示意图(图5)和图中乙区域内9省区之间的工业结构相关系数表,完成15-16题。 省区SABCDEFGHI省区A1042027047076058054082032B0421084092085091092071091C0270841089069077066054060D0470920891091094089069075E0760850690911096093088071F0580910770940961094082074G0540920660890930941081088H0820

7、710540690880820811061I0320910600750710740880611注:表中S为两省工业结构的相关系数,系数越大,结构越相似。15 与图中甲、乙两经济区(带)的形成与划分关系密切的自然因素A气候 B河流 C经济发展水平 D经济协作关系16 表中显示,与A广东省存在强互补关系的省份、与F湖南省存在强竞争关系的省份分别是A闽、川;粤、琼 B滇、琼;川、贵、赣C滇、桂;桂、川 D滇、琼;贵、滇、闽据国家林业局防治沙漠化管理中心透露,我国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风沙带目前已达270万平方千米左右,占我国陆地国土面积的30%。目前沙化土地在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地区13个省区市已经形

8、成一条西起塔里木盆地,东至松嫩平原西部,东西长约4500千米,南北宽约600千米的风沙带。据此回答17-18题。17近些年来,我国土地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量减少,蒸发旺盛所致 C气候干旱,沙丘不断向农牧区推进所致B人类工农业及其他生产活动所致 D全球气温升高蒸发加剧,地面植被死亡所致18 在不同地区,因为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方式的差异,造成荒漠化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有所不同,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干旱区过度樵采 B草原区过度放牧(水井周围)C沙区边缘过度开垦 D绿洲地区过度放牧;水资源利用不当图6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图6),回答19-22题。19 下列描述与图示地区相符的是 A六月暑天犹着

9、棉,终年多半是寒天B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C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D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20 历史时期以来,该地大部分聚落逐步向地势较高的地区转移,其主要原因是 A洪水泛滥 B坡地开发C交通线增多 D荒漠化范围扩大21 该地区发展农牧业的不利条件主要有 热量不足水源不足可供利用的土地资源不足地质灾害频繁A BC D22 该省区新能源主要有 石油风能太阳能地热能A BC D图7读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构成示意图(图7),回答23-25题。23 关于我国2008年前8个月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持平 B石油需要大量进口C我国进口的能源只有石油 D我国与

10、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相同24 下列措施中,与我国能源安全关系不太密切的是A加强能源资源勘探与开发,因地制宜地发展新能源B提高能源利用率,控制新建高耗能企业数量C建立跨区域资源调配的大型工程D采取能源多元化策略,建立石油储备制度25 关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最突出的表现是消费的能源类型太少B我国能源使用的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产生硝酸型酸雨C我国能源消费中除煤炭、水电、核电、风电外,都依赖于进口D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不尽合理,过分依赖于煤炭某学校的研究性小组对学校附近的两块土地进行研究时发现,甲土地是种草养羊的,由于植被覆盖好,排水沟边沉积的泥沙很少;而乙土地是种植

11、小麦的,排水沟边沉积的泥沙很多。两地下雨时产生的地面径流有很大差异。分析完成26-27题。26 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A水稻种植业 B混合农业C商品谷物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27 若该地为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则乙土地利用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不包括 A造成该土地肥力下降B造成黄河泥沙含量增多C该校附近发生沙尘天气的频率增大D该地区人口的合理容量下降洞庭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读表2,回答28-29题。表2 洞庭湖区湖泊面积和容积变化情况年份1949年1954年1958年1971年湖泊面积(km2)4 3503 9153 1412 820容积(亿 m3)293268228188年份1977年1984年1995年1997年湖泊面积(km2)2 7402 6912 6252 145容积(亿m3)17817416715028 引起洞庭湖区湖泊面积和容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泥沙淤积气候变暖南水北调围湖造田A BC D29 洞庭湖区湖泊面积和容积变化带来的后果可能是 A水体富营养化 B湖区气温日变化减小C洪水调蓄能力减弱 D湖区水循环速度减慢欧洲西部有许多河流和运河构成内河航运网。青藏高原是我国许多的源头。据此完成30-31题。30 欧洲西部河流发展航运的条件优越,从自然因素考虑是欧洲西部 经济发达地形平坦水能丰富降水丰沛A BC D31 西藏自治区内河运输不够发达,主要原因是 A境内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