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高考模拟(二)历史试题

上传人:p****师 文档编号:136387593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86.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高三高考模拟(二)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届高三高考模拟(二)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0届高三高考模拟(二)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0届高三高考模拟(二)历史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0届高三高考模拟(二)历史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届高三高考模拟(二)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高三高考模拟(二)历史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师大附中湖南师大附中 2020 届高考模届高考模拟拟卷卷(二二)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历史部分 24.有学者指出,西周中央王朝对诸侯的分封和对卿大夫的册命,都体现了“本大而末小,是 以能固”的原则与特征,但只要“本大末小”的局面发生大的改变,情势与以往就会有大的不 同。该学者意在说明西周时期的分封制 A.形成了家国一体的权力结构 B.隐含着使王权走向衰微的因素 C.强化了中央与诸侯国的关系 D.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局面 25.汉初, 半两虽仍延用,但不断减重, 民间还出现剪边半两;吕后曾亲自给方孔圆钱增加围边, 定五铢为计重单位,汉五铢从此诞生;至汉武帝时以强制方式行

2、五铢。上述变化主要反映出, 西汉 A 成为古币重如其文的开端 B.通货膨胀非常严重 C.货币铸造权趋于集中统一 D 圆形方孔样式确立 26.唐诗有丰富的地方风物意象。通过检索全唐诗库四万多首唐诗,发现包含“江”字的诗有 6447条, 包含“舟”“船”的诗共 3313 条,包含“渔”“鱼”的诗共 2784条,包含“莲”“荷”的诗共 1827 条。这反映了唐代 A.江南经济文化兴盛 B.水陆交通比较发达 C.农业经济发展较快 D.现实主义诗歌盛行 27.右图为“一田二主制土地权益分配结构图, “一田二主”,即土地所有权裂变为占有权(田 底)和使用权(田面),分别为两个主人所拥有。其所示现象在明代大

3、量出现。该图反映出 明代 A.租佃关系的流动性增强 B.重农政策进一 步的细化 C 政府抑制土地兼并有限 D.土地经营效率大为提高 28.右图为甲午战争时期日本杂志刊登的名为 文明的肥皂的漫画.漫画将甲午战争比喻 为代表文明世界的日本给中国人洗澡的过程。 该漫画 A.说明甲午战争有利于中国走向文明开化 B 揭示了日本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 C.反映日本利用国际主流话语来美化战争 D.客观体现了中日两国的现实差距 29.梁启超对谭嗣同的精神闸释着重于两方面: 早期的谭嗣同传着力阐发其舍生取义、拯 救众生的献身精神、博大胸怀及烈士形象:1920 年的(清代学术概论)则主要弘扬谭氏“冲决网 罗”批判纲常

4、名教、排斥尊古观念的“思想普星形象。出现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B.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与洗礼 C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刺激 D.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壮大 30. 1939 年,华侨代表陈嘉庚为国招募 3200 余位华侨机工,在新开辟的滨缅公路上抢运中 国当时急需的战略物资。而美国华低城阳本侵华.分别在波特兰、旧金山成立美洲华侨航空 学校、中华航空学校,为祖国培训、输送航空人才。这反映了必 A.抗战中爱国主义精神得到了发扬和体现 B.中华民族各阶层团结是抗战胜利的基本保障 C.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D.国际援助在中国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1.经周恩来总理批准,从

5、 1962 年开始,铁道部、外贸部联合开通“三趟快车”,把货物从内 地不同省市经深圳运抵香港和澳门,保证港澳市场蔬菜、鱼、肉等农副产品供应稳定,这一 政策长期实行,成为一项基本国策。这说明 A.港澳地区与内地经济联系十分紧密 B.港澳地区成为内地对外贸易的窗口 C“一国两制”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D.香港澳门长期得到祖国的有力支持 32.公元前 554 年,梭伦制定的法律规定:没有儿女的人可以把财产给自己属意的人,但他不 允许无限制的、任何方式的赠与。允许只限于那些不在疾病、药物或监禁的影响之下,不受 迫于无奈之下,或不在妻子劝诱之下所作的赠与。该法律条文旨在 A 允许私有财产无条件的继承 B

6、强调人权至上利益其次原则 C.保护雅典公民的财产所有权 D.通过诉讼程序关注弱势群体 33. 1346 年.欧洲鼠疫大流行,教会逐渐同意尸检以查明死因。1543 年,维萨里出版人体 构造 ,根据解剖事实指出,天主教义里所说的帮助耶稣复活的“复活骨”不存在。这此历史 现象 A.说明了宗教改革的复杂曲折 B.奠定了生命科学的研究基础 C.反映了罗马教廷统治受冲击 D 摧毁了封建神学的创世理论 34.列宁去世后苏联高层领导关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展开了争论,有种观点是:应该在市场机 制下向社会主义过渡, 通过“进化”和“改良”的办法,因为私人资本不能用一道命令 予以没收, 也不能用革命的宝剑-挥砍倒,只

7、有在经济斗争的过程中才能战胜它。该观点 A.沿袭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思路 B.体现了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内涵 C 具有复辟资本主义路线的倾向 D 主张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行为 35.美国歌手迈克尔.杰克逊说:“你必须知道.所有的流行音乐, 从爵士到摇滚到 hip hop.然后是 舞曲.这些都是黑人创造的,但这都被通到史书的角落里去了,你从来没见过一个黑人出现 在它的封面上,你只会看到猫王,看到滚石乐队,可谁才是真正的先驱?”其意在 A 说明黑人对现代流行音乐贡献最大 B.阐述现代流行音乐分为不同流派 B 强调黑人充当了所有流行音乐先驱 D.揭露美国社会依然存在种族歧视 41. (25 分)阅读材料,完

8、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化上的美国历史不是起源于 1607年詹姆斯敦的建立而是1620年的五月花公约 和普利茅斯殖民地的建立,新英格兰清教徒移民始祖被认为是上帝拣选出来的特殊的选民, 他们承担一种特殊的使命:在北美为全世界树立一个典范,并最终在上帝的安排下拯救世 界。.联合起来的共同抗英事业实际上是 13 个殖民地最早的“共同”的历史,正是在这一“其 同”的历史中,诞生了美利坚民族国家。同其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国家不同,一 方面, 美国通过美国化运动使移民逐渐融入主流文化, 更重要的则是把是否认同普世性的美 国自由主义政治原则和政治理想作为美国身份的主要标志。厄内斯特雷南曾言,国家精神

9、 的凝聚是由两个要件构成的,其中一项和过去紧密相联,另一项和现在休戚相关。前者是共 享丰富传承的历史,后者是今时今日的共识。 材料二 一个国家大多数国民对本国独特的自我形象和国家身份的认知也可能会影响该国 在国际社会中所追求的利益和目标。 如当代中国的国家身份与国家认同对中国国家目标和外 交风格的潜在影响就是对大国地位的追求并使中国外交带有强烈的御侮雪耻的民族主义色 彩。 作为一个缺乏共同血缘和集体记忆的移民国家, 美国国家身份和稳固的国家认同在建国 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一直难以确立, 美国在国际社会中的独特身份一直模糊不清。 经过长期的 历史演变,大多数美国人把“自由的捍卫者”作为美国不同于其他

10、国家的特性和身份的标志。 作为“自由的捍卫者”,美国应该在世界上发挥一种独一无二的作用,即捍卫和促进普世的自 由。美国独特的国家认同模式对美国外交、甚至整个世界的影响都是利弊参半的。 均摘编自王立新美国国家认同的形成及其对美国外交的影响 (1)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厄内斯特.雷南的观点指出美国国家认同形成的基础, 并分析其对外交的影响。(10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美国相比中国外交的特点,并从国家认同的角度简析 其形成原因。(10 分) (3)综上所述,谈谈你对国家认同的认识。(5 分) 42. (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古代主要农作物原产地与传

11、入时间表 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有关中国古代农作物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 45.(15 分)历史一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清政府下令废除科举制后 、 选官又回到东汉混乱的局势。 北洋政府颁布 700 多种行 政法规文件,初步形成了进代化的文官管理体系。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行政范围日益增加, 急需一大批专业行政官队伍。 国民政府考试院陆续颁相关法规。 应该说南京国民政府正式建 立起了一整套以西方文官制度为模板的近代文文官制度。 其考选机构独立化、 事务官与政务 官分离、按职位分类、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取代四书五经等。南京国民政府公务员考 选制度不仅吸收了科举的

12、环环相接、细密有序的特点,最重要的是对科举公平竞争、平等开 放、择优录用、机构公正等选才精神的继承使公务员考选制具有了名副其实的科举特色。南 京国民政府较大限度地网罗了一批高素质人才, 许多没有背景的考生, 因成绩优异而得以入 选,为各阶层知识分子参政提供机会。 据小锦南京国民政府( 1927- 1987)公务员考选制的科举特色整理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南京国民政府公务员考选制度的背景。(8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京国民政府公务员考选制度的特点及影响。(7 分) 46. (15 分)历史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欧洲这块神奇的 土

13、地上, 曾经有过一道修筑最为坚固但又最为短命的长城这 便是德国境内的“柏林墙”。柏林墙与朝鲜半岛上的“三八线”一样,均为“冷战”下的产物,又 都为水泥所筑,可称得上是欧亚大陆上的两条“姊妹墙”。柏林墙是东德政府根据人民议院 1961 年 8 月 12 日通过的法令,于 8 月 12- -13 日夜间修筑。目的是制止东德居民包括熟练 技工大量流入西德。原为铁蒺藜围成的路障,后改筑成两米高、顶上拉着带刺铁丝网的混凝 土墙。在正式的交叉路口和沿线的观察塔楼上设置警卫。1970 年,虽然东西德之间关系有 所改善,东德政府还是把柏林墙加高到 3 米以阻止居民逃向西方。到 1980 年,围墙、电网 和堡垒

14、总长达 1369 千米。除筑墙外还严格限制西柏林与东德之间的人口流动。后根据东、 西德政府 1971 年 12 月 20 日签署的协议,限制略有放宽。1989 年下半年,东欧各国政局剧 变。民主德国在向德国西部移民浪潮的冲击下,于同年 11 月 9 日,将存在 28 年零 3 个月的 柏林墙推倒,促进了德国的统一。 英弗雷德里克”泰勒柏林墙(冷战时期最震撼人心的历史和动人心魄的故事)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柏林墙”修筑的背景。(8 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柏林墙被推倒的影响。(7 分) 47. (15 分)历史一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5、苏颂(1020- 1101),字子容,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 庆历二年(1042 年)中进士。任地 方官时,兴修水利,保田防灾,服济灾民,主张平抑物价。嘉褚二年(1057 年)任校正医书官, 领导参与编撰图经本草)等医书、发动广大医师和药农呈送标本和药图,并写出详细说明。 图经本草成为流传至今的第一部图文并茂的草本书。元熙元年(1086 年)受诏定夺新旧浑 仪。四处奔走心子觅人才,调来专门人才韩公廉、王航之等,不断研究实践,研制成一座将 时钟机械和观察用浑仪结合的巨型天文仪器水运仪象台。 在朝任职期间曾代表宋出使辽, 写了前使辽诗和后驶过诗等文章和书籍,记录出使路线和辽的政治、经济、军事、

16、山川地理和风俗民情、外交礼仪等。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苏颂的主要成就。(8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颂取得成就的原因。(7 分) 湖南师大附中湖南师大附中 2020 届高考模拟卷届高考模拟卷(二二) 文科综合文科综合历史历史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题号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B C A A C B A D C C B D 24.B 【解析】材料主要反映的是分封制下天子和话侯间的权力结构关系,“家国一体的权力 结构非材料主旨, 排除 A。 C.D 两项也非学者意在说明的主旨“本大末小, 是以能固”, 但“本 小末大”,即诸侯坐大、王宝衰微,则分封制难以维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