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台总场博物馆展陈大纲(修改稿)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6385902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奇台总场博物馆展陈大纲(修改稿)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奇台总场博物馆展陈大纲(修改稿)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奇台总场博物馆展陈大纲(修改稿)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奇台总场博物馆展陈大纲(修改稿)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奇台总场博物馆展陈大纲(修改稿)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奇台总场博物馆展陈大纲(修改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奇台总场博物馆展陈大纲(修改稿)(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农场博物馆展陈大纲序厅:概述(前言)素有“边陲绿宝石”之称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xxxx农场,位于天山北麓东段准噶尔盆地东南缘的奇台县境内,南接天山,北跨303省道。东交老奇台镇、七乡户,南偎天山之阴,西邻半截沟镇和东湾镇。境内南高北低,东高西低、呈狭长形,总面积为 760平方公里,年播种面积31万亩,是一个有3.4万人口,8000多职工,是有4个团场合并组成的农、牧、林、经并举,工、交、建、商服务全面发展的兵团大型农场。奇台农场地处古“丝绸之路”北道要冲,地理环境独特优美,连绵起伏的丘陵,坦荡如砥的戈壁,茂密的山区森林和肥美的草原,奔流不息的开垦河,使得这块土地五谷飘香,田舍富庶。四十里腰

2、站镇是奇台农场场部所在地,距奇台县城东南22公里,是全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镇区面积293.3公顷,有居民7368人,镇内设有各类商店、修造厂、加工厂及文教卫生等企事业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六师奇台垦区公、检、法、司、农业银行以及奇台县工商、税务、信用合作社常驻农场。奇台农场成立于1958年9月,是析奇台县二区(今老奇台镇)的7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组建,始隶属奇台县,名奇台县农场。1963年1月归新疆农垦厅直属,更名奇台农场;1978年10月归属昌吉回族自治州;1979年12月归属昌吉农垦局; 1982年3月归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至2003年,奇台农场辖4个农业分场,14个直属单位。

3、2004年4月28日成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奇台农场(中心团场),随即原农六师一零八团、一零九团、一一零团成为进入团场,2004年11月13日,原农六师一零八团、一零九团、一一零团撤销团建置,更名为农六师奇台农场一零八社区、一零九社区、一一零社区。2011年,奇台农场辖5个社区,一个分场留守办,29个农牧连队,场属营级单位20个,企业单位7个。总户数10888户,总人口34000人,其中少数民族2019人,年末从业人员12178人。有汉、回、维吾尔、满、壮、撒拉、锡伯、乌兹别克、俄罗斯、藏10个民族。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土地改革、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化等形式

4、的农村社会主义改造,使本地农业逐步实现集体化和生产资料公有制。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建设,奇台农场的基础设施渐趋完善,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不仅社会事业发展迅速,教育事业、医疗卫生事业也逐年发展壮大;经济相对滞后的另一面,也具有潜在的发展空间。广阔的土地面积,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为发展高效农业提供了有力条件。展陈目录第一单元 远古的回声第二单元 北山剿匪第三单元 荒原造田 建设家园第四单元 图片展示:奇台农场(中心团场)行政区域地图 第一单元 远古的回声说明奇台农场场土地肥沃,气候宜人,文化底蕴丰富,是天山北麓古代文明最早发祥地和古“丝绸之路”活跃区域之一。早在东汉时期这里就是

5、屯田驻防的重镇。展览展陈展品设计:征集在奇台农场及原农六师一零八团、一零九团、一一零团发现和遗存下来的石器时代以来的,各类历史文物和民间民俗文物30件。通过陈列的手段简明额要地讲述在建场以前就是人类生息生活的渊源。征集物品(1)石器:历代石刀、石斧、石铲。(2)历代留存下来的陶器、木器、铜器、铁器、瓷器、钱币等生活用品。(3)各类文字、文书、字画。(4)草原石人、岩画及拓片。展览办法(1)橱柜陈列,加文字说明图解。(2)场景制作:半景制作汉代将军耿功率部驻守疏勒守卫疏勒。灯光随游客的参观而从早晨到黄昏的变化,并随之灯光变化加配嘶杀练兵,操戈出征的背景音乐。第二单元 北山剿匪说明1949年9月2

6、5、26日,陶峙岳、包尔汉分别率国民党驻疆军政官员通电起义,新疆和平解放,然而,匪患依然严峻。为捍卫祖国领土完整,维护社会稳定,肃特剿匪,奇台农场及原农六师一零八团、一零九团、一一零团职工群众积极参加联防队维护地方社会治安,抵御当地匪患,配合三区、六区政府及五马厂区打击土匪,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各项生产的正常开展。 图片展示:选取10至15幅中国人民解放军及联防队员风餐露宿,爬冰卧雪,战严寒,斗酷暑不畏艰险,不怕流血牺牲剿灭匪特的历史照片。文本展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新疆的改编命令、挺进命令、驻守文书、成立开垦地区联防队员文书等重要文本资料复印件。典型人物:剿匪肃特战斗中涌现出来的英模等典型

7、人物(附英模图表)。 第三单元 荒原造田 建设家园说明1958年5月,以华源为组长,冯志考、徐少臣为副组长的筹建组进驻西滩,开始农场的筹建工作。图片展示:1、农场历任场长、政委(书记)照片。 2、建场以来的各类会议、会战、生产劳动、活动的照片40幅。3、创作屯垦大生产浮雕。 情景场景:1、应用影景合成手法制作大型动画情景场景。以农场各族职工团结奋斗,自力更生,开荒造田为主题制作情景故事片。突破静止的传统展览手法,使展览耳目一新,增加展览的观赏性和趣味性、科学性,提升展览的档次和效果。 2、复制四十里腰站三间房(茶馆、饭店)和一眼木辘汲水的水井模型。 3、60年代、80年代农家住房。 根据不同年

8、代的住房配置土炕、土桌、土凳及基本生活用品。 沙盘制作:制作农场地形地貌沙盘。第四单元 建设现代农业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农场职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走改革的道路,带头致富。改变了“大水漫灌,二牛抬杠,手洒种”靠原始的生产工具和人力、畜力等耕种作业方式。逐步建起了“滴水灌溉,机械耕种,科技种田”的现代化农业模式。经过全场人民团结奋战,相继完成条田建设、地下水开发、蓄水、管网引水、中低产田改造等多项重大基本建设工程,粮食产量逐年上升,财务指标逐年增长,大农业的格局也基本形成,尤其是1982年归属兵团以来,理念粮食总产量居兵团之首,在兵团占有重要位置,被誉为“农六师的粮仓”。场景制

9、做:开荒造田 浩瀚的亘古荒原上红旗飘扬、歌声嘹亮、马达轰鸣新型的农业机械在忙碌地开垦造田。在大型机械的配合下烧荒开渠,架桥修路。场景采用半景的手法制作。配合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营造环境气氛。图片展示:1、农场建场以来的农、林、牧、副各行业中新老变化对比,生产劳动的图片。2、典型人物、模范先进人物图片。实物展品:1、有农场生产的农、林、牧、副产品样本、实物模型。2、农具:铁锨、锄头、镰刀、铲子、木锨、木叉、斗、升、马鞍、马鞭、马车、手推车、框、筛、锣等传统农具。3、农机:东方红54型链轨式拖拉机(模型)、东方红28型轮式拖拉机(模型)、苏式播种机、收割机、犁铧、镇压器、钉耙、齿耙、平地机、扬

10、场机、选种机马车排子、牛车排子等。图表展示:1、农场土地状况一览表 2、产品状况一览表 3、工业状况一览表 4、牧业状况一览表第五单元 文化旅游 说明奇台农场位于天山东部,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自然环境优美,历史文化厚重,民风纯朴,旅游资源丰富。物品展示:民间文体活动用品、编撰的各类书籍、各民族服装、服饰、各类手工艺制品、民间刺绣、剪纸、布艺等。图片展示:各类问题活动图片,自然环境图片,特色农业图片等。结语在新的历史时期,有挑战也有机遇,有困难更有希望。有着艰苦奋斗光荣传统的全场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在场党委的领导下,以饱满的热情,为奇台总场这颗西部边陲的“绿宝石”增辉添彩而努力拼搏。投资计划:(250平米)按照展厅展成费用综合标准:一般展成(简易)每平米造价2500-3500元中等展成制作等费用每平米4000-6000元高级展成装饰费用每平米6000-10000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