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鄞州高中语文论文 让学生感受国学的光芒 谈《论语选读》教学的反思.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381187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高中语文论文 让学生感受国学的光芒 谈《论语选读》教学的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高中语文论文 让学生感受国学的光芒 谈《论语选读》教学的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高中语文论文 让学生感受国学的光芒 谈《论语选读》教学的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高中语文论文 让学生感受国学的光芒 谈《论语选读》教学的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高中语文论文 让学生感受国学的光芒 谈《论语选读》教学的反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高中语文论文 让学生感受国学的光芒 谈《论语选读》教学的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宁波市鄞州高中语文论文 让学生感受国学的光芒 谈《论语选读》教学的反思.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学生感受国学的光芒谈选读教学的反思论语选读是语文出版社“文化论著研读”系列选修课的一种,其核心目标是培养正确解读和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它选录了论语全书521章中的174章,且按照主题编辑成15课,其中政治主张及实践包含第14课,修身第59课,学习与教育第1013课,哲学思想第1415课。每一课都集中体现了论语中孔子有关的言论和思想。这些经典的思想在实际的教学中又能让学生领略多少呢?很多学生怕上论语,教师也怕教论语,有些人甚至抱怨,要上半个学期的论语,那简直是一种精神折磨。我在第一次教完整本论语选读之后问学生,你们觉得学习论语有什么用,有的人甚至说,老师,我就为了应付那高考的背诵和论语探究

2、题;只有极少的学生说从里面学到了一些做人的道理,有点启发引导的意味。虽然对于农村普通高中的学生来说,让他们深刻领会,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他们这些回答还是让我深刻反思自己的论语选读教学。没有反思,不能进步。一年的反思,第二次教论语选读,我从教学方法上做了一些调整,学生在课堂上较为活跃,有时也能迸出很多思想的火花,本人觉得效果还是比较好的。第一,章节标注,让学生化繁为简。刚开始学论语选读的同学一定会被课本中众多的比如2.1,19.24等给弄糊涂了,到底这些是什么,有什么用。其实这是论语表示章节的序号。为了称说和阅读的方便,论语的一些不同版本如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孙钦善论语注译等等在每章前面都是标有

3、序号的,比如1.1(第一篇第一章)、2.2(第二篇第二章)等。作为教材的论语选读保留了这种序号,只是把它们移到了每章的末尾,并加上了括号。例如: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2.3)(第一课为政以德)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14.38)(第四课知其不可而为之)这些标明出处的序号应该怎么规范而简便地称说并没有引起老师的足够重视。那么,像这“2.3”该怎么读呢?该怎么处理呢?按规范,“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后的(2.3)应该读成“第二篇第三章”或者

4、“为政篇第三章”。大多数老师讲课的时候读喜欢读成二点三。其理由无非是因为“第篇第章”读起来麻烦,如“14.38”就要读成“第十四篇第三十八章”,非常费力,读成“点” 比较省事。这些老师认为这是无伤大雅的事情。其实,读法虽然不是教学重点,但是“二点三”一读全然破坏了论语意蕴和美感。教师在教论语选读时,根据需要,一般不会逐条讲述,而会重新整合各章节,或提挈某一章,或补充另一章对主题进行拓展。比如教高山仰止一课的PPT,课件显示“阅读11.13、7.11、11.15、5.7、6.28章,看看子路是个怎样的人。”繁多杂乱的数字会使学生很费劲找这几章的位置。读成“第篇第章”很麻烦,读成“点”又很不规范,

5、怎么办?因为教材是按照主题来编排的,我觉得有个再简单不过的方法自编章节,进行标注也就是把每一课的各篇各章像传统的标课文段落那样,在每一章开头标号全文的几章节。比如为政以德第一章至第十二章,共十二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根据教学需要随意提挈某一章,同时,学生指向某一章,教师也能快速予以关注。细微处见真功夫。教学时这样处理可以让学生化繁为简,提高课堂的效率。第二,深情诵读,让学生体会语言之美。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对于一些人物个性鲜明的篇章,课堂上采用多种朗读的方式,比如教师范读,学生读,小组读,赛读。在读的过程中,特别是要求学生理解说话者的身份用不同的语气进行比较,进行朗诵,读给同学听,或者

6、轮换身份朗读,这样同学们往往很积极,能主动地融入角色,深情并茂地读起来。整个课堂书声朗朗,学生也在读的过程中有了整体的感知,能仔细揣摩了不同人物的观点态度。这比老师满堂灌的分析各个章节要好很多。因为这些都是学生自己的阅读体验,教师只要在他们理解的基础上适当点拨,补充就可以了。比如在教知其不可而为之一课时,人物的不同特点就很明显。我将课文分为不同的场景,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朗读,有人读出了孔子与三子对话中的坚定和无奈,有人读出了接舆的楚狂人的特色,有人读出了长沮、桀溺的言辞激烈,有人读出了荷蓧丈人的讽刺意味,有人读出了孔子最后“凤鸟不至”的无可奈何。在不断的诵读中,让学生体会各章的深意。

7、第三,运用评点,让学生自主徜徉其中。评点,一般用来记录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作品的感受、理解、评价和质疑。评点法的要义是对话,是交流,是再创造。它包括读者与文本、读者与作者、读者与教科书编者、读者与想像中的文本的其他读者的交流等四个方面。评点法在论语教学中,主要可以从这些角度入手:(一) 比照名家笔墨。不能只是翻译或解释,评点以揭示内涵为主,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去品评,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看法或感悟当然会随之不同。在起步阶段,关键是要学会抽象到一定的专门范畴;写法上以议论为主,可以讲究一点文采;可以结合历史和现实,讲讲孔子思想的可行性等等。例如:子曰: “道千乘之国, 敬事而信, 节用而爱人, 使民

8、以时。”(1.5)此说国家大事敬事者,事为国事,敬为谨慎。信者诚信。为国者必须举事敬慎,与民诚信。财物出自民间,必须节用此为理财之要。爱人者,知民之疾苦,爱养之也。使民以时者,农工商民各有忙时,不在其忙时使之也。敬事而信,则民悦服。节用物力则足食。爱人、使民以时,则足兵。敬事、诚信、节用、爱人、使民以时,具此五者,方能治国。(李炳南论语讲要)孔子为政以德,重在民。“节用爱人,使民以时”,此言着重写出民之重,若望成为千乘之国,比得先获民心;若望获民心,比得先爱其民。使民以时,方可使民信,固国而安邦。(舒沛倩)在与名家的比较中,我们不比文采光芒,就比我们真实的收获。(二)链接背景资料。在总体了解孔

9、子的生平和思想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一些背景资料。例如:1、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朱子语类卷32、日本当代学者金古冶:“日本自古以来就收到孔子的巨大影响,获益颇深近年来孔子思想对于日本的现代化发生过很大作用的说法也颇为流行。记载孔子言论的论语如今仍在日本受到广泛推崇。”3、新加坡前总理、国际儒学联合会名誉理事长李光耀:“从治理新加坡的经验,特别是1959到1969那段艰辛的日子,使我深深地相信,要不是新加坡大部分的人民都受过儒家价值观的熏陶,我们是无法克服那些困难和挫折的。”这些价值观“为新加坡的繁荣进步做出了贡献。”4、美国前总统里根说:“孔子高贵的行谊与伟大的伦理道德思想,不仅影响了他的

10、国人,也影响了全人类。孔子学说世代相传,提示全世界人类丰富的为人处世原则。”(三)写下一课心得。学习后能及时地书写抒发内心感受的文章。在学习第八课周而不比时,有学生写了这样一段话“朋友”这门课及其他:或许朋友之间不需要过多的语言。两三个人走在一起,即使没有共同的话题,即使是沉默无声,也不会孤单因为有她们在。在“朋友” 这门课程上,我们要学得还有很多。你是否有这样的境遇?昔日的朋友,从最初的彼此叫唤,到或点头或微笑即已彼此默契,到可以无话不谈,到最后或许“回归”为陌路人。很可怕的感觉,很难过的悲哀,很无奈的感伤。因为彼此有过不珍惜!珍惜现在,才最真实。休要等到失去才后悔,莫要因为得不到而懊恼。我

11、们年轻,没有什么梦不可以做。惟有真心不可以褪色。惟有真爱无疆。(四)打通课际内涵在教学时不一定要拘泥于每课章节的编排,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需要,寻找各课中相关的章节,集中讨论点评。例如:讨论孔子的仁爱观1、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5. 26)颜回、子路各自所谈的“志” 中,我们不难看出子路的无私,颜回的低调,同时更能看出孔子志向中所透露出的仁爱之心,体现了社会的良心和天地间的正气。他以言行向世人昭示:仁爱同情即为人之道。三个人的志向正反映了各

12、自不同的性格特点及其类型。子路所代表的是豪爽之辈,是性情中人;颜回所代表的是饱学之士,是有学问者;孔子所代表的是圣人,关爱天下苍生。这三种志向也是层层推进着写的,反映了思想境界上的不同层次。2、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10.17)我认为孔子是一个重人不重财,十分关心人的长者。当家里的马棚失火时,首先关心的是人有没有受伤,由此可知孔子矣!然而在几千年后的今天,又有多少人怀有这样一颗心呢?在生活中,难免看到这样的画面:当小孩子失手打碎碗或瓶时,常常听到父母的责怪,又有几个想到孩子是否受伤了。这难道不该反省吗?用仁去看待一切,用爱去包容一切,不管是对犯错的孩子或是一些不如人意的事情,

13、都怀着一颗仁爱之心去面对吧。对此受益的不仅仅是他人,更是你自己。3、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7. 27)学生1:孔子这个仁者不仅“爱人”,而且看重一切生命。他钓鱼与射鸟的方法都十分古怪,不为常人所理解。而我认为,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也许孔子钓鱼并非为了大块朵颐,而是为了修身养性呢;用带生丝的箭射鸟,且不射栖息中的鸟也许是因为栖息中的鸟无抵抗力,更弱势。所有这些,均体现了儒家所说的“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的思想。学生2:孔子钓鱼不用“纲”,射鸟不射栖宿中的鸟。生活所需,只取适量。从现代角度来讲,有点可持续发展的味道。同时,也体现了孔子的仁爱之心,尤其是射鸟只射空中飞的,而不“乘鸟之危”,不“乘

14、鸟之懈”。对于动物,孔子也抱有仁心,这决非庸常的境界。第四,延伸课外,让学生拓展视野。在论语选读教学中,会涉及很多课外的东西,如果不给学生梳理补充,学生的理解也会是肤浅而片面的。比如,孔子的思想基本上是通过与学生的对话完成的。孔子学生的情况也应该由老师补充给学生。我在上沂水春风一课时,给学生补充了一些课外资料。1、孔门十哲:德行科: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科:宰我、子贡;政事科:冉有、季路;文学科:子游、子夏 。2、孔子的重要弟子简介:孔子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重要者有:颜渊 - 孔子的得意门生。 颜渊(前521年前481年),名回,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人。在孔门弟子中,颜回最

15、称高足,其品德与学业均翘居群首,是孔子多次赞许的弟子。在论语中有六处孔子赞扬颜渊的句子。这在孔门和论语中也只有颜回一人了。颜渊死时,孔子是悲恸欲绝。颜渊勤奋好学,不为生活艰苦所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尽管颜渊没有著述传世,但他以其习行与品德,为后世儒者树立了一个光辉的典范。子贡 子贡(前520?)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又作子赣,亦称作卫赐,春秋末卫国人,孔子的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子贡在成为孔子弟子以前经商曹、鲁间,富至千金。他思路敏捷,理解力强,能说会道,被孔子许为其“言语”科的高才生。论语中记述孔子与弟子答问,以他为最多。子贡对孔子的颂扬在孔门弟子中是出名的,他曾说,“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孔子去世,子贡为孔子守墓长达六年之久。子贡晚年居齐,直至终老。子路(前542前480)姓仲,名由,字子路(又作季路),春秋末鲁国之卞(今山东泗水县东)人。孔子的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 子路出身贫贱,为“鄙人” 。少孔子九岁,是孔门弟子中年龄较长的一个。他为人豪爽,是孔门弟子中最能做到躬行实践的一个人。他很敬重孔子,但也敢于向孔子公开提出不同意见。子路有较强的行政能力,曾做过鲁国季氏的宰臣,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