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项目管理)项目四 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6375043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164.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项目管理)项目四 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2020年(项目管理)项目四 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2020年(项目管理)项目四 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2020年(项目管理)项目四 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2020年(项目管理)项目四 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项目管理)项目四 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项目管理)项目四 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项目四 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学习目标:1. 了解社会教育的基本含义和内容,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2. 掌握幼儿园专门进行社会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的形式、设计与策略。3. 亲身体验幼儿园社会教育领域开展的现状、形成学生组织实施社会教育活动的能力重点: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实施难点:社会教育活动设计的理论基础学习大纲:1.复习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特点与规律。2.在保教实习中,了解社会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性3.在课堂学习中主要掌握学前社会教育的目标与内容4.通过课堂学习与研讨,熟练掌握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设计的技能。5.在幼儿园实际实施已设计的活动方案,进一步完善活动方案。6.在幼儿

2、园实施社会教育活动中,完善方案的同时,关注与提高社会教育教学中组织与指导的策略,真正帮助幼儿获得发展。学习内容:一、社会教育活动的目标1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2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3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4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5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二、社会教育活动的内容(一)纲要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的概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对幼儿园社会教育内容与要求作了如下规定:1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老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与社会的亲近、合作的

3、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2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3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鼓励他们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解决问题,不轻易放弃克服困难的尝试;4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准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5教育幼儿爱护玩具和其他物品,爱护公物和公共环境;6与家庭、社区合作,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亲人以及与自己生活有关的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培养其对劳动者的热爱和对劳动成果的尊重;7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8适当向幼

4、儿介绍我国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培养理解、尊重、平等的态度。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只是框定了幼儿园社会教育内容的范围,但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内容涉及了幼儿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根据布朗芬布伦纳的个体发展的生态理论将幼儿园社会教育内容进行了划分。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具体内容1. 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幼儿个性发展的心理基础,幼儿的自我意识是通过知、情、意三种形式反映出来的。知,即自我认识,包括自我感觉、自我概念等;情,即自我的情绪体验,包括自我感受、自尊、自爱等;意,即自我控制和调节,包括自我控制和自我掌握等。自我概念、自尊和

5、自我控制是幼儿学习认识自我的三个最主要的方面。(1)自我概念l l应让幼儿了解自己的姓名、性别和身心发展的简单特点。如:“我不胖也不瘦”、“我的脸黑”、“我知道自己是什么样”、“我会洗手”、“我会拍球”等等,l l从实践中学习对自己的相貌、学识、能力做正确的估计,知道哪些事自己能做,据此建立自己的目标,并按此目标采取相应的行动。(2)自信与自尊l l指导幼儿将自己的现在与过去进行比较,知道自己哪些方面有进步,作出了哪些成绩,有哪些不足;指导幼儿与别人比较,如“晓东认识的汽车标志比我多,但是我拍球比他拍得多”,l l知道自己某些地方不如别人,但是有的方面却比别人能干,从而使幼儿客观的看待自己,欣

6、赏自己的长处,也接纳自己的缺点,建立起自信心和成就感,能面对失败,即使遇到困难,也不气馁,热忱的参与学习和游戏,愿意出主意、想办法,养成独立自主的个性。(3)自我控制l l指导幼儿学习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教幼儿学习控制自己的欲望和情感,遇到不顺心的事或挫折,能安慰自己,调节自己的心态,控制自己的行为。如“打针时虽然有点疼,但是很快就会过去的”。l l指导幼儿在与人发生争执时,尽量抑制自己的激动情绪,自己很生气,可以向对方表述“我生气了”、“我现在不想理你”,而不是动手。l l指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有秩序的放置物品的习惯,按照时间顺序安排生活的习惯,根据既定的道德和审美要求,进行各种日

7、常活动的习惯,学习了解金钱的价值,养成不乱花钱的习惯等等”。2. 人际交往作为社会的人,人生活在社会中,不可能不与人打交道。有的人与别人一见面,很快就成了朋友,有的人与人交往,却使人有距离感。这是为什么呢?这主要涉及一个与人交往的态度和技能问题。幼儿的人际交往范围小,交往的程度浅,交往的结果难以马上体现,教师需要结合具体的事例和实践让幼儿体验与人交往的态度,练习交往的技能。幼儿学习人际交往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1)学习与成人交往。随着幼儿社会交往范围的扩大,幼儿与成人交往的需要也逐渐扩大,我们应教导幼儿:了解父母的姓名、职业,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事情,父母对自己的关心爱护扩展到熟悉教师的姓名

8、、工作内容,体验教师对自己的关心、爱护,从而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对父母、老师的依恋和信任感。同时教导幼儿在于其他的社会成员交往中,保持热情、礼貌等良好的交往态度和举止,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2)学习与同伴交往。能以合理的方式提出自己的要求,表达自己的感受能自信得体地与人打招呼,交谈能不随意插嘴,尊重别人的意见懂得分享、谦让、轮流愿意帮助他人,对别人的难过表示关注与同情能有办法解决冲突3. 集体生活对幼儿进行集体生活教育的内容主要有:(1)促使幼儿喜欢并逐步习惯过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告诉幼儿,幼儿园老师和小朋友相互帮助、关心,大家的关系非常密切,使幼儿体会到幼儿园对他们是重要的,从而引

9、发其对幼儿园集体生活的热爱,喜欢上幼儿园。(2)教育幼儿爱护公共财物。使幼儿知道,集体的物品是大家公用的,人人要爱惜。引导幼儿认识损坏物品的不良后果,对别人损坏物品的行为表示不满、愤慨,对自己偶尔损坏物品的行为感到内疚,并想办法弥补其损失。(3)指导幼儿关心集体,体验为集体做事的乐趣,感受到为达到共同目的而协调行动的集体合力所带来的好处。应引导幼儿认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自己的一言一行将给集体带来影响,因此为了集体的利益要抑制自己的行动,从而树立初步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4)指导幼儿制定和遵守集体生活规则。如:在幼儿园中遵守个人卫生规则、游戏规则、学习规则、交往规则、外出社会活动规则等等,养

10、成守纪律的行为习惯。4. 社会生活一个人只有从小热爱社会生活,长大以后,才能够更好地创造美好的生活。培养幼儿热爱社会生活,应该从教育幼儿热爱具体的生活做起。幼儿周围的具体生活包括:(1)社会环境l 家庭家庭是幼儿出生后接触到的特殊的社会环境,父母是幼儿社会学习的第一任老师,同时也是幼儿最初的交往对象。在各种亲密接触中,幼儿对家庭成员已经十分熟悉,这是教师应该指导幼儿了解家庭地址、通讯方式、家庭用品、家庭成员的职业及家庭成员间的简单关系、家庭中一般的行为规则,同时引导幼儿感受父母及长辈劳动的辛苦和对自己的关爱,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父母及长辈的感情,建立对家庭的责任感、归属感。l 幼儿园幼儿园的

11、成员来自各个不同的家庭,没有血缘关系的维系,可以说,幼儿园是幼儿走向大社会的实习基地,它为幼儿社会学习提供了比家庭更有利的条件和实践机会。教师应指导幼儿了解幼儿园的名称、地址、环境、设施,了解班上的同伴,幼儿园老师、园长及其劳动,幼儿园各项活动规则等;引导幼儿体验师生员工对自己的爱,体验他们劳动的辛苦及与自己的关系,学会尊敬老师,尊敬他们的劳动,爱惜她们的劳动成果。l 社区与家乡要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生活的居民小区(街道)或村、乡镇、县和城市的名称、著名风景名胜、特产等;认识社区家乡各行业人们的劳动,知道社区虽然有分工,但人与人是互相帮助的,知道许多人在为自己服务,应尊敬和热爱他们。还要引导幼儿认

12、识社区家乡的公用设施,如社区服务中心;文化娱乐设施,如公园、图书馆、游泳池;医疗设施,如医院、诊所、康复中心;交通设施,如交通工具、立交桥等;公共安全设施,如公安局、消防队等。知道这些设施是社区为使人们生活方便而设置的,从而感受社会生活的幸福,增强幼儿对社区、家乡的热爱之情。引导幼儿关注社区、家乡发生的变化及周围生活中的大事,如特大地震灾害时,能按照自己的能力履行社会责任,对遭受地震灾害的人做出捐赠等;了解并遵守公共场所活动的行为准则,如排队上车,爱护自然界动物和植物,不随地吐痰,不乱丢杂物,不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不破坏公用设施等;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珍惜社会资源,节约水电,帮助减少环境的污

13、染等等;教育幼儿在公共场所活动,要语言文明、举止文雅、遵守社会公德。(2)社会文化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幼儿越来越多地感受到了不同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为增进幼儿对不同民族的了解,培养幼儿对民族文化的情感,国家文化生活和其他民族生活的部分内容可纳入幼儿社会教育课程。教师要在幼儿原有的认识基础上,向幼儿介绍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让幼儿知道自己的祖国是中国,认识国旗、国徽、国歌,要尊敬国旗、国徽,了解中国的主要民族、风景名胜、人文景观、民间艺术,主要的世界人文景观等。限于幼儿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有赖于教师提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直观的范例,让幼儿逐步感受和体验。三、不同类型社会教育活动

14、的设计与指导(一)社会现场的社会教育活动参观(园外)1.参观前的准备(1)确定参观对象;(2)确定行走路线;(3)制订参观计划(含参观目的和步骤等);(4)作好物质方面准备,如水、纸等。2.参观的组织(1)出发前的组织:整队集中检查行装,组织简短谈话。(2)出发途中的组织:保证儿童的安全,如步行时教师走在马路外侧,坐车时提醒儿童不要将手脚伸出窗外。(3)到达时的组织:重新整队,简短谈话,但方式可以用提问的方式。(4)参观过程中的组织:教师与参观地的工作人员合作,组织学前儿童有秩序的参观,介绍时避免用行话。(5)结束时的组织:选用适当的方法。如参观邮局,考虑到工作人员忙,可自然结束;若不忙,可用

15、联欢和实践的方式体验和结束。注意事项:(1)参观时间最好选上午;(2)组织人员适当增加;(3)参观回来后,可组织谈话;(4)可开设相应的活动区域(延伸活动)。如参观邮局的延伸活动可以是“邮票展”“与邮局有关物品展”“寄信”。参观的案例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方案:参观小学(大班)活动目标:1、初步熟悉小学的校园环境和小学生的学习生活;2、知道自己即将进入小学,成为光荣的小学生了,激发幼儿园入学的愿望。活动准备:联系好附近一所条件较好的小学(实验小学),请一年级准备一节算术课或一节语文课。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老师:“再过几个月,小朋友都要离开幼儿园,上小学去读书了,你们想不想去看看小学哥哥姐姐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幼儿:“想!”老师:“好,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实验小学参观,小朋友们要仔细看看小学和幼儿园有哪些不同,看看小学生是怎样升旗,怎样上课的。二、参观小学校(一)参观传达室1、一走进校门,就看到有一间房间,这是什么地方?(引导幼儿问问门口的老伯伯,认识字的小朋友可以读一读牌子上的字)2、传达室是干什么用的?(请门房间的老伯伯作介绍:传达室是为了小朋友的安全,不让外边的人随便进来,小学生也不能随便出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