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 三袋麦子教案 西师大版.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373511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上册 三袋麦子教案 西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三袋麦子教案 西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三袋麦子教案 西师大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三袋麦子教案 西师大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三袋麦子教案 西师大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上册 三袋麦子教案 西师大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上册 三袋麦子教案 西师大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袋麦子教学实录1设计理念:1、尊重中年级阅读教学规律,加强朗读指导,注重默读培养,以读代讲,以说促学,让位于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表演,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大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2、“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在教学中努力引导学生在情感的体验中参与对文本的多元解读,读出真情,读出滋味,读出个性。同时,在充分尊重学生多元感悟的前提下,发挥教师的引领点拨作用,提升学生感悟内涵。3、以词串教学为突破点,既能抓住课文内容的线索,又巧妙的融进语言训练和语言运用,让课堂富有浓浓的语文味。教材说明:三袋麦子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快要过年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

2、一袋麦子,他们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一年以后土地爷爷又来拜访他们三个并做出了不一样的评价。课文的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人物个性鲜明,很适合儿童分角色朗读,创造性表演。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并根据课文的语言材料创造性地表演故事内容。4品析重点词句,理解和感悟课文内容。在阅读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引导学生各抒已见,让学生懂得只有播种才有收获的道理。教学重点难点:1品析重点词句,理解和感悟课文内容。2分角色朗读课文,并根据课文的语言材料创造性地表演故事内容。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指导书写生

3、字“麦”:mi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1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读生字、词语,辨析形近字“捧”和“棒”,读准多音字“兴”“干”“磨”在本课的读音。3同桌互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三、品读课文,理解感悟。1学习课文2、3、4自然段,了解同样的麦子在三个小动物眼中不同的看法和做法。2抓住关键词句指导朗读,体会和感悟三个小动物的性格特点。a)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6、7、8、9自然段,体会三个小动物的不同特点。b) 抓住三个小动物的语言指导朗读。四、演绎故事,发展思维。1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不同人物的语言特点。2看插图,想内容,演故事。3抓住土地爷爷的三种不同反应,引导学生各抒己见,

4、创造性理解课文内容。五、利用词串,回归整体。1读词串,回想故事内容。黄灿灿的麦子饱满的麦粒上等的麦种磨成面粉保存起来全种下了地哈哈大笑点点头兴奋地说2布置作业。如果给你一袋麦子,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复述三袋麦子的故事,二、交流作业“如果给你一袋麦子,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讲述自己的故事。三、练习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创造性地表演课文。四、练习书写生字词,会用“抚摸”、“迫不及待”写话。三袋麦子教学实录2一、复习上一次我们听了童话故事三袋麦子,大家还记得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吗?(过年了,(谁)送给(谁)(什么)作为节日礼物。一年以后,出现了三种完全不同的

5、结果。)二、设疑导入新课出现了哪三种不同的结果呢?今天我们继续欣赏这个故事。三、精讲课文(14)自然段1、请小朋友把书打开,齐声朗读14自然段。(1)土地爷爷送的三袋麦子是一模一样的吗?A一样。可小动物们看到的不一样呀?B不一样。(2)有什么不同?(书:黄灿灿饱满上等的麦种)(3)什么样的麦子是上等的麦种?(4)看来,土地爷爷送的三袋麦子完全是一模一样的,可是为什么只有小猴能看出这是“上等的麦种”?(看得仔细,全面,有丰富的劳动经验。)2(1)小猴看出这是“上等的麦种”,他会怎么做呢?(种)为什么要种?(书:吃不完) (2)你从小候身上发现了什么优点?(看来小猴不仅聪明,还很有远见。)评析至此

6、,小猴看问题全面,有丰富的劳动经验,做事有远见的优点昭然若揭。3(1)小猪收到礼物时,心情怎样?请你用开心的语气朗读小猪的话。(2)小猪是这样说的,他又是怎样做呢?(书:吃)(3)故事中用了两个成语分别来描写小猪吃的心情和方式,你能找出来吗?(迫不及待、各种各样)(书:迫不及待)(4)你能找一个词语来替换“迫不及待”吗?(5)请你用“迫不及待”说一句话。(6)揭示小猪的特点。原先老师很讨厌猪,它又胖又懒。听了这个故事我不禁对小猪刮目相看,开始喜欢它了,知道为什么吗?评析教者眼光独到,小猪以美食家的全新形象出现在大家面前。(7)指导朗读:这样的小猪你喜欢吗?让我们用喜欢的语气朗读第二自然段,要让

7、听课的老师都陶醉在各种各样的美食之中,迫不及待地想尝一尝小猪的手艺。4、小牛又是怎样处理麦子的?5、你从小牛身上发现了哪些优点?(勤劳、节俭、有打算)6、指导朗读四、自学课文(59)自然段过渡:三个小动物用自己的方式处理了土地爷爷送的麦子,一年以后,土地爷爷又来拜访了,结果如何呢?请小朋友带着这样四个问题自学课文。出示:讨论:1、出现了哪三种不同的结果?2、土地爷爷对谁的做法最满意?为什么?3、三个小动物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4、如果土地爷爷给你一袋麦子,你会怎么处理?1、检查自学字词情况。通过刚才的自学,小朋友又学到了哪些新词语?评析这个问题问得好!放手让学生围绕四个问题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8、独立学习(59)自然段,然后带着巨大的成就感与同学分享探索成功的喜悦,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还树立了学好语文的信心。憨厚:请你模仿一下小猪憨厚可爱的表情。(模仿)小猪说的话也特别憨厚可爱,谁来读一读?(指导朗读)节俭:你能说出节俭的近义词吗?神秘:谁来表演一下小猴神秘的样子?评析词语教学很有特色,真实到位,一改机械的“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在模仿、朗读、表演等形式中真正掌握了词语。2、逐个讨论四个问题。(1)出现了哪三种不同的结果?(2)土地爷爷认为谁的做法最好?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书:兴奋)你是怎样理解“兴奋”的?请你用兴奋的语气读读这句话。(3)土地爷爷是怎样评价小猪、小牛的?3

9、、三个小动物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请你来做XX(分角色朗读)评析至此,三个栩栩如生的小动物形象已出现在学生的脑海中。五、总结全文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小猴每人一袋麦子,可是谁吃到的麦子最多?为什么?(有远见)评析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揭示出本文中心。六、拓展延伸。议一议:如果土地爷爷给你一袋麦子,你会怎么处理?教学感想:三袋麦子(苏教版第五册)是一篇情趣盎然的童话故事。文章通过小猪、小牛、小猴三个小动物对待麦子的不同态度,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长远的考虑。文章语言通俗,情节简单,但对其所蕴含的道理和所描写的小动物鲜明的个性,学生感悟有一定的难度,往往只看到小猴的优点。因此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就

10、是指导学生看到三个小动物各有所长,都很惹人喜欢。本堂课没有使用任何电教媒体,仅仅自制了文中各主人公的图片精心设计了一幅板书,可谓朴实无华。但是扎实到位,尤其是字词教学颇费苦心。三袋麦子教学实录3三袋麦子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中的一篇情趣盎然的童话故事。文章写了小猪、小牛、小猴三个小动物对待麦子的不同态度,语言通俗,情节简单,但文章所蕴含的道理和小动物鲜明的个性要引导学生仔细感悟体味。教学中,我设计了“读”、“比”、“演”、“议”四个环节进行扎实的训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读1谈话导人,揭示课题。2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1)画出文中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自学。(2)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11、。3指名分节读课文,边读边交流字词的自学情况。4自读。要求读得流利而有感情。5赛一赛,看谁读得最好。二、比在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描述三个小动物不同处理方法的句子和土地爷爷对小动物们的不同态度的句子,进行比较。1比一比,三个小动物收到土地爷爷的麦子以后,分别觉得这是怎样的麦子,又是怎么想的?(小猪只看到麦子的颜色“黄灿灿”,他想到了吃;小牛只看到麦子的颗粒很“饱满”,他想“保存起来慢慢吃”;小猴觉得这是“上等的麦种”,想到了“种”)为了让学生认识到小猴想得全面、长远,我又设计了三个问题:怎样的麦子是“上等的麦种”?(颜色黄灿灿,颗粒很饱满等)小猴能看出这是“上等的麦种”,

12、说明了什么?(a.看得很仔细,比小猪、小牛全面;b有丰富的劳动经验)小猴看出这是“上等的麦种”,他会怎么想呢?(从中体会小猴能认真动脑,考虑问题周到、长远)2比一比,三个小动物对待麦子的处理方法有什么不同?(小猪迅速做成食品“吃光”了;小牛把麦子好好地“保存”起来,“慢慢吃”,一年才吃了一半;小猴把麦子“全种下了地”,经过辛勤的劳动,获得了大丰收)通过比较,不仅三个小动物的做法清清楚楚,孰优孰劣也一目了然。3比一比,土地爷爷对待三个小动物的做法分别是什么态度?(扣住“哈哈大笑”、“夸奖”、“兴奋”三个词,体会土地爷爷对待三个小动物的做法一个比一个满意)三、演在充分理解、熟悉课文的基础上,采用表

13、演这一教学方法,既是对课文语言文字的重新整合、加工,又是有创意的运用表达。具体做法是:第一步:准备。以小组为单位定好角色,认真熟悉课文,谈谈自己打算怎样来表演。教师指导:要注意小动物和土地爷爷当时的语言、表情,有些台词和动作要展开想像,自己设计。表演时,要进入角色,演出每个小动物的个性。第二步:表演。先小组内演练,教师巡回指导,再选几组好的上台表演。第三步:评价。师生共同点评。要求从表情、动作、台词、配合等方面作出综合评价,选出“最佳小组”和“最佳演员”。四、议此时,学生对课文已透彻理解,引导学生感悟三个小动物的个性已是水到渠成了。1思考:在三个小动物中,你最喜欢谁?请说出理由。2同桌二人说说议议:3班内交流; 开始,大家只看到小猴的优点。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家看到三个小动物各有所长,都很惹人喜欢。小猪:憨厚可爱,性格率直,而且是个出色的点心师(能做各种各样的食品)。小牛:勤劳节俭,做事有打算,还是个很好的保管员(经常把麦子搬出去透风、晒太阳)。小猴:聪明能干,观察仔细,爱动脑筋。至此,三个栩栩如生的小动物形象已出现在学生的脑海中。4拓展延伸。 议一议,如果土地爷爷给你一袋麦子,你会怎么处理?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