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管理)XXXX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公共管理学科综合水平_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6372841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26.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员工管理)XXXX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公共管理学科综合水平_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员工管理)XXXX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公共管理学科综合水平_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员工管理)XXXX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公共管理学科综合水平_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员工管理)XXXX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公共管理学科综合水平_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员工管理)XXXX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公共管理学科综合水平_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员工管理)XXXX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公共管理学科综合水平_》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员工管理)XXXX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公共管理学科综合水平_(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公共管理学科综合水平个人复习资料 2013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公共管理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复习提纲(第4版)公共基础部分:公共管理学第一章 绪论1、公共管理的含义:P15公共管理- 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并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的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利和公共利益的一种管理活动。2、公共管理的性质(特性):P17公共性(利益取向的公共性和公共参与性,公共管理是一种以公共权力机构为主体、非政府的其他公共组织和私人组织以及公民共同参与的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服务性(管理就是服务,以政府

2、为核心主体的公共组织所实现的公共管理的种种活动,都是为实现公共利益的目标和履行公民赋予的使命创造条件、提供服务。);合作共治性(公共管理推崇治理就是要推进和实现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合作共治,这不仅是对市场失灵和政府失效救治的需要,也是当代社会民主化进程发展的要求使然,政府不应该独自行使公共治理的职能,而应该与其他组织乃至公民共同承担公共治理的责任。)3、公共管理的功能:P18经济功能、政治功能、社会功能。4、根据历史分期的方法,我们可以将公共管理总体上分为哪两大时期?请简要论述之。P19以欧文休斯和罗森布洛姆的标准,将公共管理总体上分为公共行政和新公共管理两大时期,而公共行政时期(19世纪末20世

3、纪80年代)又分为两大具体阶段:一是传统公共行政阶段;二是新公共行政阶段。公共行政时期也可称为传统的公共管理时期,历时90年。从总体上看,它是建立在政治与行政两分法和韦伯的官僚制理论这两大基本框架下的。新公共管理时期(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至今)5、简要地阐述公共管理的三大准则。P20以人为本的准则:公共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公共福利最大化,因此在公共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层面,必须牢记公共管理的宗旨是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人的发展是一切公共管理活动的目的,社会公平与民主的维护是公共管理的主要价值,如果缺少人本义的终极关怀,公共管理根本不具有“合法性”。公共利益至上的准则:公共管理不应该仅

4、仅是一种统治方式和政治控制的方式,而应该主要是一种推进、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方式。公众参与的准则:公共管理必须有代表性和回应性,通过分权扩大参与,增强社会和公民的责任感。第二章 公共组织1、公共组织的概念和范畴。P22公共组织是指人们为了实现社会公共目标,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按照一定法律程序而建立起来的组织实体。关于公共组织的范畴,美国学者菲利普科特勒从人的需要出发,站在社会经济的角度出发将社会组织划分为三大部门:第一部门是企业;第二部门是政府;第三部门是非营利组织。以此来看,公共组织应包括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在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社会的快速转型引起了公共管理格局的变化,公共管理领

5、域正在形成两大块:国家机关的公共行政(广义)管理与非政府公共部门的公共事务管理。从组织系统来看,前者包括行政(狭义)、立法、司法机构,称为政府(广义)组织;后者包括事业单位、社区管理型组织、社会团体与民办非企业单位,称为非政府公共组织。二者统称为“公共组织”。公共组织的特性有:公共性、社会性、合法性、服务性、非营利性、民众参与性、公开性。公共组织的和功能:服务功能、经济功能、政策与法律功能、社会保障功能。P232、分述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的性质和功能。P33广义政府组织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与司法机关。狭义的政府仅指国家的行政机关,即根据宪法和法律组建的,行使行政权力、执行行政权力、执行行政职

6、能、推行政务、管理公共事务的机构体系。政府组织一般具有以下基本特点:政府组织的基本职能是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政府组织从事公共管理的手段是行政权力;政府组织有权支配和运用公共资源;政府组织提供的产品是公共物品;政府组织行为的价值取向是公共利益。非政府组织简称NGO,它是在地方、国家或国际级别上由民间自愿组织起来的,独立于政府和企业之外的,具有非营利性、政治性的社会组织。一般意义上的非政府组织,是指那些具有合法性、非政府性、非营利性和非学派性,实行自主管理,并且具有一定志愿性质的、致力解决各种社会性问题的社会组织。3、简述集权制与分权制的优缺点P29集权制指行政集中在上级政府或行政首长手中

7、,上级政府或行政首长把持决策、指挥、监督的权力,下级处于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被动地位,一切行政行为要按照上级政府或行政首长的指令来行动,自主权很少。分权制指上级行政机关或行政首长给予下级充分的自主权,下级可以独自进行决策和管理,上级不予干涉的公共组织类型。集权制优点:(1)政令统一,便于统一领导、统一指挥;(2)因为权力集中,行政首长反应灵活,决策及时,效率较高;(3)具有协调配合的全局观念;(4)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有集体观念,能增强 团体凝聚力,具有较强的动员能力、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集权制的缺陷:(1)组织结构比较僵化,下级缺少必要的自主权,因此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可能发挥下级的

8、聪明才智,造成消极情绪,使组织缺乏活力和创造性;(2)产生官僚主义、主观主义并造成决策失误,易出现文山会海、公文旅行,浪费时间和资源;(3)层级过多造成信息传递迟缓,对外部环境反应较慢,不利于处理突发事件;(4)集权制易于走向高度集权的家长制。分权制优点:(1)独立自主,可以因地制宜地确定行政目标,进行决策和管理;(2)分层授权,分级管理有利于调动下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反应灵活,不需要层层请示汇报,信息传递较快,对外部环境反应也较快,宜于快速处理突发事件,效率较高;(4)职能分工明确,有利于专业化管理。分权制缺点:(1)造成权力分散,不易形成统一意志和进行统一领导和统一指挥;(2)不易于

9、集中资源,统筹全面发展;(3)过度分权容易导致各自为政,形成地方主义和本位主义。4、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的关系。P32管理层次指公共组织内部划分管理层级的数额。管理幅度是指领导机关或领导者直接领导下属的部门或人员的数额。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必须适当。一般来说,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成反比,管理幅度越大,则管理层次越少;相反,管理幅度越小,则管理层次越多。但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很复杂的,是由许多相关因素决定的。5、简述政府组织的几种类型。P33立法机关:指一切有权制定、修改、解释、补充或废止法律的国家机关、组织和个人。广义的立法机关其主体不仅包括国家机关,也包括某些社会组织,如政党等,还包括在

10、国家机关之上的作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君主。狭义的立法机关仅指依法行使立法权,制定、认可、修改、解释、补充或废止法律的国家代议机关。行政机关:指统治者运用国家权力,通过强制和非强制手段对国家经济、政治、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国防等事务进行组织和管理的机关。司法机关:是行使国家司法权的机关。狭义上讲,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在刑事诉讼中,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等司法权力,是代表国家专门行使司法权的机关。广义上讲,除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外,负责对大量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预审的公安机关、国家案例机关等机关也属于司法机关或具有司法机关的性质。6、简述非政府组织的几种类型。P35社会团体:指由中国公民自

11、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民政部分四类:学术性、行业性、专业性和联合性团体。社会中介组织: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介于政府和社会之间,起到服务、协调、监督、公证等作用的各类组织。该类组织构成复杂,既有非营利性质的(如消委会),也有营利性质的(如商业性的中介、经纪机构),既包括前述社会团体中的各种行业协会、商会,也包括属于事业单位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学校、医院等,还包括不由民政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成立的各类组织(如律师事务所)。民办非企业单位:指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社会力量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面向人民群众从事社会福利、社区服务、教

12、育文化卫生领域服务的小型组织。事业单位:在我国,事业单位自新中国成立以后就存在,是指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领域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7、如何认识非正式组织的功能。P37非正式组织的研究起源于霍桑实验。首次提出这一概念的是巴纳德。非正式组织是正式组织内的若干成员由于生活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近、利害一致、未经人为的设计而产生的交互行为和共同意识,并由此形成自然的人际关系。非正式组织功能有两种:正功能和负功能。正功能主要表现为:(1)可以调节、弥补正式组织的不足;(2)可以加强组织内部沟通,使成员更加快捷、迅速地了解组织各种措施的

13、意图;(3)可以有助于成员内部凝聚力的增强,发挥统一成员、安定组织的作用;(4)可以使组织成员遵从团体的文化价值规范,进而增进团结,使组织保持和谐一致;(5)有助于对组织成员的控制,进而影响和规范人的行为;(6)可以给组织成员以社会满足感;(7)改善组织气候,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负功能表现为:(1)抵制正式组织的变革;(2)可能与正式组织的任务相冲突;(3)传播谣言;既然非正式组织在任何正式组织中都存在,那么,对这种现象既不能一概否定,也不能视而不见、听之任之,而应该给予足够重视,因势利导,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发挥非正式组织的正功能,尽量降低其负功能。第三章 公共事务1、公

14、共事务含义:指那些涉及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满足其共同要求,关系期整体生活质量的一系列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最终结果。其特征是公益性、非营利性、规模性和阶级性。P402、公共事务有哪些区别于私人事务的独特功能?公共服务功能;社会管理功能;市场规制功能;宏观调控功能。P423、公共经济事务主要包含哪些重要的内容?(1)宏观经济调控(含总量调控、结构调控和规范性调控)与市场监管(工商行政管理的主要职责);(2)公共财政与国有资产管理;P434、公共事业主要包含哪些重要内容?公共事业主要包括文化事业、教育事业、科技事业、卫生事业。P465、社会安全事务主要包括哪些内容?主要包括社会治安与社会保障。P

15、516、公共资源管理事略包括哪些内容?主要有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事务;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事务;公共物质资源管理事务。P48第四章 公共政策1、简述公共政策的含义及特征?P54;P56公共政策指国家(政府)执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动或所规定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方法、条例等的总称。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1)由特定的主体即国家或政府、执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所制定及执行,政策体现了主体的意志,具有法定的权威性;(2)具有特定的价值取向,要实现特定目标或目的;(3)表现为由一系列行为所构成的行动过程,是政府为解决特定社会问题以及调整相关利益关系而采取的政治行动;(4)是一种行为或行为规范。2、公共政策的功能是什么?P56(1)作为政治控制或阶级统治的工具;(2)作为公共管理的手段;(3)作为利益关系的调节器。3、公共政策的类型有哪些?P57(1)分配性政策、调节性政策、自我调节性政策和再分配性政策;(2)总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按层次分)(3)政治政策、经济政策、社会政策和文化政策。(按涉及领域及其问题分)4、简述公共政策过程?P58(1)政策的制定:政策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