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次月考试题.pdf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136371268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56.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次月考试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次月考试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次月考试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次月考试题.pdf(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5 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次月考试题 一. 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4 分) 1. 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 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 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 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2. 正常人平时步行的速度大约是() A、12 m/s B、12 m/s C、12 cm/s D、12 km/s 3. 下列佳句中有些涉及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有些反映运动物体的运动快慢,其中描述运动 物体快慢的诗句是 A.李白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B.无名氏浣溪沙

2、: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 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C.李白早发白帝城 :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D.陈与义襄邑道中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4. 在古代唐朝的皇宫里,夏天由宫女推动高大的水车,将水洒到宫殿的房顶上,水再顺 房顶四周流下,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为了新奇、美观 B.为了寻欢作乐 C. 为了清洁房顶 D.为了解暑降温 5. 诗句“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中的高从物理角度是指声音() A.频率高 B.音色好 C.响度大 D.速度快 6. 下列 图 像中,属于某种金属熔化的是:

3、() 7.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湖边的景物,在湖中形成的“倒影” B.用凸透镜看地图 C.太阳光照射下,地面上出现树的影子 D.小孔成像 8把盛水的试管放在正在加热的沸水中,则试管里水的温度() A.能达到沸点 , 能沸腾 B.达不到沸点,不能沸腾 C.达到沸点,不能沸腾 D.无法确定 9夏天吹电风扇人感到凉爽,这是因为() A.吹过来的风的温度比室温低 B.室内的温度降低了 C.汗液蒸发使人体表面的温度下降 D.风把人体的温度传到了空气中 10. 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的凝固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种物质是非晶体 B.这种物质的凝固点是60 C.在 BC段, 物质为固

4、液混合态 D.2min 时这种物质已全部凝固 11. 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瓶装矿泉水时,会发现瓶外壁“出汗”,这是() A.水从瓶内渗出来的结果 B.空气中水蒸气遇冷的液化现象 C.空气中水蒸气的汽化现象 D.瓶外壁上的水汽化产生的现象 12. 小明开着锅盖煮鸡蛋。第一次水烧开后继续用急火加热;第二次水烧开后,将火焰调小, 但仍保持锅中的水沸腾。则() A.第一次熟得快,因为此时水的温度高 B.第二次熟得快,因为此时水的温度低 C.熟得一样快,因为水在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 D.无法比较,因为无法知道哪次水温高 第 2 页 共 5 页 13一辆汽车由A地到 B地,平均速度为60 千米 / 小时;随后

5、由原路返回,返回时平均速度 为 40 千米 /小时 . 那么这辆汽车在A、B两地间往返一趟的平均速度为() A.46 千米 / 小时 B.48千米 / 小时 C.50千米 /小时 D.52千米 / 小时 14用一只读数是“39.5 ”的体温计去测一正常人的体温,测量前没有甩温度计,若当时 的气温是18,测量前后体温计的读数为() A. 37 B. 39.5 C. 18 D. 36.8 15. 如图,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 16. 光污染已成为21 世纪人们关注的问题。据测定,室内洁白、平滑的墙壁能将照射在墙 壁上的太阳光的80% 反射,长时间在这样刺眼的环境中看书学习

6、会感到很不舒服。如果将墙 壁做成凹凸不平的面,其作用之一可以使照射到墙壁上的太阳光变成散射光,达到保护视力 的目的,这是利用了光的 ( ) A 、直线传播 B、漫反射 C、镜面反射 D、折射 17. 关于物理知识的应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电视遥控系统使用的红外线是不可见光 B. 医院杀菌用的紫外线是可见光 C.弯曲的光导纤维也可以正常使用 D.日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 18. 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在竖起的玻璃板前后各放一支蜡烛,对着玻璃板既可 看到前面蜡烛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同时又可看到放在玻璃板后的“蜡烛”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 A 两者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B两

7、者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 C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 D前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 19. 放大镜、照相机是人们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光学器件,若用u 表示物距, f 表示焦距, 在正常使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放大镜, u2f ,成缩小的虚像 20. 重庆市 2006 年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0 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若用此透镜来观察邮票上较小的图案,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 ) A大于 10 cm B大于 20cm C 小于 10cm D 在 10cm和 20cm之间 21、晴朗的夜晚 , 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 下列判断正确

8、的是( ) A、迎着月光走,地上亮处是水; 背着月光走 , 地上暗处是水 B、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 背着月光走 , 地上亮处是水 C、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 都应是地上暗处是水 D、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 都应是地上亮处是水 22. 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磨砂玻璃做教室的黑板是为了克服漫反射 B看到池子里的水深比实际的浅是由于光的折射所致 C雨后天空出现彩虹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D光的色散现象说明彩色光是由白光组成的 二、填空题(每空2 分,共 16 分) 23. 图中物体A的长度为 _cm。 24. 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的饮料瓶,这是由于水进入饮

9、料瓶后对 光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镜,它对太阳光有_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 25. 阳光下放着一盆冰、水混合物甲,树阴下也放着一盆冰、水混合物乙,则甲盆中的温 度乙盆中的温度。 (选填“高于” 、 “等于”或“低于” ) 26. 人站在竖直挂着的平面镜的前方,以lm/s的速度靠近镜, 则像相对于平面镜的速度为 _m/s. 27. 如图中, OA 、OB和 OC是射到空气和玻璃界面上的入射线、反射 第 3 页 共 5 页 图 3 线和折射线三条光线,则_ _是法线,反射角为_ _ _度,折射角为_ _ _ 度。 三作图题 (9 分) 28. 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作出物体AB的像 29. 如图乙所示

10、是两个透镜。根据已知光线画出未知光线。 四:实验探究与应用创新:(每空 1 分,共 23分) 30.小明同学自备器材,主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其情形如 图所示,他先把一块平板玻璃垂直立在水平桌面上,再准备A、B 两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然后把点燃的蜡烛A立在玻璃板 前,又把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蜡烛B的位置,使它与 蜡烛 A的像完全重合 . (1)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上述实验_(填“能”或“不能”)进行,因为 _ (2)实验时,取两根相同的蜡烛,是为了验证物与像_关系;某同学发现看到蜡烛A 的像不清晰, 于是他将蜡烛B也点燃,用来增加像的亮度. 他这样做 _ (填“能”或“不

11、 能”)使看到的像更清晰. (3)如果把蜡烛A向镜面移动一段距离,又移动蜡烛B去与蜡烛A的像比较,会发现蜡烛A 像的大小 _(选项“变大”、“变小”或“不变”). (4)如果在蜡烛A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光屏上 _ 承接到像(选项“会”或“不 会”),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像(选填“虚”或“实”) 31、如图是小华对水沸腾现象进行的实验探究,当温度升高到90时开始记录数据,以后每 隔 1min 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直到水沸腾了6min 为止。通过实验得到下表数据。 时间t/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t/ 90 92 94 96 98 99 99 99 99 99

12、99 (1)如图 8 所示,小华在实验中使用温度计时,不当之处是:; (2)其中水沸腾时的气泡现象如图9 中的图所描述一样 ( 选填“ A”或“ B”) ,水在沸 腾时吸热,温度会( “继续升高” “降低”或“保持不变”) 。 (3)图 10 是实验过程某一时刻的温度,此时水温是。因此, 此时的大气压应该是 _(填“高于”, “等于”或“低于”)标准大气压。 32. 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 , 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清晰的像( 如图 3 所示 ), 此时物距范围: ,在投影仪、 照相机、 放大镜三种光学仪器中与上述成像 情况一致的是,若有位同学摘下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透镜之间( 靠近

13、透镜 ), 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 (1)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位置,应将光屏向 (左/ 右 )调节,才能使像变清晰。 (2)根据此实验,说明近视眼看不清物体的原因: 物体成像在视网膜。 第 4 页 共 5 页 33.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 (1)如图所示,小亮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纸在它的另一侧可以来回移 动,纸上得到的最小光斑距凸透镜中心10cm ,它的焦距为 cm。 (2)光具座上应放有凸透镜、光屏、蜡烛,在实验前要调整凸透镜和光屏 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和烛焰的中心大致在。 (3)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小张在距凸透镜20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与物体等 大的像,则该凸透

14、镜的焦距为 cm。 (4)实验时, 小红用凸透镜在光屏上已呈烛焰的清晰的像,同组的小王调皮地用书本遮住了 透镜的下半部分,小王惊奇的发现光屏上的像() A.上半部没有了 B.下半部没有了 C.整个像只是缩小了 D.整个像只是变暗了 (5)爱思考的小明在完成实验后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 研究近视眼形成的原因。如图所示。 图中的相当于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眼睛的视网膜。 小明“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 将光屏() A.靠近透镜或远离透镜都可以 B.靠近透镜 C.远离透镜 D.保持在原来位置 五、计算题:(8 分) 34.

15、一辆长 200m的火车匀速行驶通过一条电线杆,用时10s. (1)求火车运行速度 (2)若这辆火车以同样的速度匀速通过一条长1km的隧道,需要多少时间? 第 5 页 共 5 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次月考试题 答题卡 二、填空题(每空1 分,共 16 分) 23、。 24、。 25、。 26、。 27、。 三作图题 (9 分) 28. 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作出物体AB的像 (3 分) 29. 四:实验探究与应用创新:(每空 1 分,共 18分) 30、 (1)、(2)、。 (3)。 (4)、。 31、(1) (2) 、 (3) 、。 32、。 33. (1)(2)。 (3)。 (4)。 (5)、 )、。 五计算题 34. 考号 _ _ 姓名: _ _ 班级 _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