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时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zl》-精选课件(公开PPT)

上传人:zhuma****mei1 文档编号:136369852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2.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7课时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zl》-精选课件(公开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第17课时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zl》-精选课件(公开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第17课时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zl》-精选课件(公开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第17课时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zl》-精选课件(公开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第17课时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zl》-精选课件(公开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7课时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zl》-精选课件(公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7课时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zl》-精选课件(公开PPT)(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7课时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美国遗传学家 材料:蝗虫细胞 内容: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萨顿(W.Sutton),一、萨顿的假说,推论: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尝试分析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成对,成对,一个来自父方, 一个来自母方,一条来自父方, 一条来自母方,杂交过程保持完整性独立性,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保持稳定性,类比推理:基因和染色体之间具有平行关系,等位基因分离 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含成对基因中一个,含成对染色体中一条,同源染色体分开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果蝇的染色体,X,X,1、实验材料: 果蝇-易饲养,繁殖快,子代多

2、。,常染色体:,性染色体:,3对,雌雄相同;,1对,雌雄不同,雌性-XX,雄性-XY,2、果蝇杂交实验图解,红眼(雌),白眼(雄),P,F1,F2,红眼(雌、雄),红眼,白眼,F1雌、雄交配,3/4,1/4,分析:,1 红眼和白眼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2 白眼为什么总与性别相联系?,(雌、雄),(雄),3、果蝇杂交实验分析图解,红眼(雌),白眼(雄),P,F1,F2,红眼(雌),红眼(雌、雄),白眼(雄),3/4,1/4,XWXW,配子,XW,XwY,Xw,Y,红眼(雄),XWXw,XWY,XwY,XWXW,XWXw,XWY,摩尔根的结论:,基因在染色体上- w在X上,Y上不含相应基因。,且线

3、性排列- 绘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图。,同源区段,非同源区段,A Aa a,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Y Yy y,R Rr r,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1右图为果蝇的染色体图解,其中、X、Y为染色体代号;a为控制果蝇白眼的基因,据图回答:, 图中代号_代表的 是性染色体,该果蝇的 性别是_。 染色体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_和_; 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是有丝分裂的_期。 在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要_,并进入_中。,X、Y,雄性,DNA,蛋白质,中,分离,不同配子, 果蝇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 时期一个细胞内共有DNA分子 _个。 等位基因B、b或C、c的 遗传遵循基因的_定律; B、b与C

4、、c之间遵循遗传的_定律。 如果该果蝇与红眼(A)纯种异性果蝇杂交,则F1代果蝇的基因型是_,表现型是_。,16,分离,自由组合,XAXa和XAY,红眼雌果蝇和 红眼雄果蝇,女性,男性,伴性遗传:,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时与性别相关联。,一、人类红绿色盲症,、色盲基因的位置,2、有关基因型、表现型,(b),男女有关红绿色盲的婚配方式,XbY,XBXB,XB,Xb,Y,X,配子,1 : 1,女性携带者,XBY,男性正常,后代,结论:子正母必正,色盲的遗传图解一,XBY,XBXb,XB,Xb,XB,Y,-,配子,1 : 1 : 1 : 1,女性 携带者,XBY,男性 正常,XbY,男性 色盲,XB

5、XB,女性 正常,后代,色盲的遗传图解二,结论:父正女必正,X,XbY,XBXb,XB,Xb,Xb,Y,X,配子,1 : 1 : 1 : 1,女性 患者,XBY,男性 正常,XbY,男性 色盲,XBXb,女性 正常,后代,结论:女病父必病,色盲的遗传图解三,XBY,XbXb,Xb,XB,Y,X,配子,1 : 1,女性携带者,XbY,男性色盲,后代,结论:母病子必病,色盲的遗传图解四,b,X X,B,X Y,B,X X,X Y,X X,B,B,B,b,B,XBY,交叉遗传,通常隔代 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基因型,XBY,XBXB,XBXb,XbXb,XbY,表现型,正常,

6、正常,患者,患者,患者,二、抗维生素D佝偻病,.代代遗传,XDY,XDXd,XDXd,XdY,XdXd,XdXd,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女患者多于男患者,三、外耳道多毛症,伴Y染色体遗传,.只要是男性,世代相传 .限雄遗传(患者全为男性,具父传子,子传孙。),血友病,又称“皇家病”,其他伴性遗传病,伴X隐性遗传病,XY同源区段,Y非同源区段耳廓多毛症基因等,X非同源区段红绿色盲、血友病等基因,X染色体,Y染色体,人类性染色体,公鸡:ZZ;母鸡:ZW,芦花:B; 非芦花:b,芦花公鸡: ZBZB或ZBZb,芦花母鸡: ZBW,非芦花公鸡:ZbZb,非芦花母鸡:ZbW,三、伴性遗传在生产实践中的

7、应用,“ZW”型:蛾类、蝶类、鸟类。,芦花 非芦花 亲代 ZBW(雌) ZbZb(雄) 配子 ZB W Zb 子代 ZBZb(雄) ZbW(雌) 芦花 非芦花,有五种遗传病: 常显、常隐、伴X显、伴X隐、伴Y,四、人类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判断方法,第一步:确认或排除Y染色体遗传或细胞质遗传。 第二步:判断致病基因是显性还是隐性。 第三步:确定致病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1首先确定是否是伴Y染色体遗传病或细胞质遗传,四、人类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判断方法,(1)患者均为男性 伴Y染色体遗传。,(2)女患者的子女全是患者,而正常女性的子女都正常, 则最大可能为母系遗传。,2其次判断显隐

8、性,(无中生有为隐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1)双亲正常,子代有患者,为隐性(即无中生有)。(图1),(2)双亲患病,子代有正常,为显性(即有中生无)。(图2),(3)亲子代都有患者,无法准确判断,可先假设,再推断。 (图3),3再次确定是否是伴X染色体遗传病 (1)隐性遗传病,(隐性遗传看女病,女病父正非伴性),女性患者,其父或其子有正常,常染色体遗传。 (图4、5),女性患者,其父和其子都患病,伴X染色体遗传。 (图6、7),(2)显性遗传病,(显性遗传看男病,男病母正非伴性),男性患者,其母或其女有正常,是常染色体遗传。 (图8),男性患者,其母和其女都患病,是伴X染色体遗传。 (图9、

9、10),4若系谱图中无上述特征,只能从可能性大小推测 (1)若该病在代与代之间呈连续遗传显性遗传患者 性别无差别 常染色体上 患者女多于男 X染色体上,(2)若该病在系谱图中隔代遗传隐性遗传患者 性别无差别 常染色体上 患者男多于女 X染色体上,【点睛】 判断是否是伴性遗传的关键是: 发病情况在雌雄性别中是否一致。 是否符合伴性遗传的特点。 人类遗传病判定口诀: 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 隐性遗传看女病,女病父正非伴性; 显性遗传看男病,男病母正非伴性。, 课堂练习 ,1.性染色体存在于 ( ) A.体细胞 B.精子 C.卵细胞 D.以上都是 2. 人的性别决定是在 ( ) A.胎儿出

10、生时 B.胎儿发育时 C.合子形成时 D.合子卵裂时,D,C,3、豚鼠黑毛对白毛为显性,一只黑色雄豚鼠为杂合体,一次产生2000万个精子,同时含有白毛基因和Y染色体的精子有( ) (A)2000万个 (B)1000万个 (C)500万个 (D)250万个,C,4有一个男孩是色盲患者,除他的祖父是色盲外,他的父母、祖母和外祖父母色觉都正常,该男孩色盲基因的传递过程是 A祖父父亲男孩 B祖母父亲男孩 C外祖父母亲男孩 D外祖母母亲男孩,D,5、由于控制血友病的基因是隐性的,且 位于X染色体上,以下不可能的是( ) A携带此基因的母亲把基因传给他儿子 B患血友病的父亲把基因传给儿子 C患血友病的父亲

11、把基因传给女儿 D携带此基因的母亲把基因传给女儿,B,6、女性色盲,她的什么亲属一定患色盲 ( ) A父亲和母亲 B儿子和女儿 C母亲和女儿 D父亲和儿子,D,7、以下是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设该病受一对基因控制,D是显性,d是隐性)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2,3,4,5,6,8,9,10,12,11,14,13,7,正常,患者,隐,常,100,Dd,(1)该病属于_性遗传病,其致病基因在_染色体。,(2)10是杂合体的几率为:_。,(3)10和13可能相同的基因型是_。,8、下图为某遗传病系谱图(显性基因H,隐性基因h),致病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据图回答:,(1)该遗传病是 性遗传病,7基

12、因型是_ ; 12的基因型是_。,XHXh,(2) 9可能为纯合体的几率为_。,50%,(3)13的致病基因来自 第代_号个体,最可能由代_号个体遗传而来。,7,1,(4)10与11生一个女孩,患病的几率是_,生出一个患病男孩的几率是_;如再生一个男孩子患病的几率为_。,0,100%,50%,XHXh,隐,X染色体上隐性遗传,1,近亲,2,增加了致病基因结合的机会,一. 红绿色盲症的遗传分析 1. 遗传性质: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b)控制 2. 传特递点: 患者男性多于女性、交叉遗传、母患子必患,女患父必患。 二. 抗维生素佝偻病的遗传分析 1. 遗传性质: 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D)控制 2. 传特递点:患者女性多于男性、具有世代连续性、父患女必患、子患母必患; 三. 伴性遗传的概念及类型 四. 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作用,小结:,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