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项目管理)四川金沙项目建议书(1)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6368693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0.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项目管理)四川金沙项目建议书(1)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0年(项目管理)四川金沙项目建议书(1)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20年(项目管理)四川金沙项目建议书(1)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20年(项目管理)四川金沙项目建议书(1)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20年(项目管理)四川金沙项目建议书(1)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项目管理)四川金沙项目建议书(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项目管理)四川金沙项目建议书(1)(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都兴文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简介(一)公司基本信息 公司名称:成都市兴文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文公司”或“公司”)。 注册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人民中路15号成都市会议中心 法定代表人:蒋阵奇注册资本:(人民币)壹亿元 (二)公司历史沿革 为实现中国四川省政府“资源向资本转变”和成都市政府提出的“三新”、“三最”的目标,推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2004年1月16日,成都市人民政府成办发20043号文决定,按照市场对资源(资产)整合的要求,以集团化、市场化、企业化的运作模式,培育发展龙头企业的思路,成都市文化局、成都博物院、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等四家单位共同出资组建了注

2、册资金壹亿元人民币的成都市兴文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其主要任务是以文博项目为突破口,完成市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的投融资和建设开发,以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公司股权结构 股东名称 金额(人民币万元) 股权比例 都市文化局 6,200 62 成都市博物馆 2,800 28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 500 5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 500 5 合计 10,000 100 (四)公司资产成都市文化局以成都艺术中心资产、成都川剧艺术中心资产、成都会议中心和熊猫万国商城7.5%国有股份及权益等国有资产(约5亿元资产),以其全部资产作为股份及权益投资到成都市兴文投资展有限公司。其中6200万元的实物资产作为文

3、化局62%的股权投入;成都博物院占28%的股份,以其“文保大厦”(2-9层约5000万元)资产作为实物资产全部投资到成都市兴文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其中800万元的实物资产作为博物院8%的股权投入,10%的现金1000万元以及金沙遗址博物馆、船棺博物馆的无形资产10%;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的无形资产各占5%。(五)公司业务1、成都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投融资及投融资管理、资本运作及资产经营管理、项目招标、项目投资咨询。2、负责金沙遗址博物馆、船棺遗址博物馆的建设。3、参与成都博物馆新馆和天府大剧院等重点文化设施的建设。4、项目投资及运作管理。5、受成都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的委托对成

4、都市部分国有文化类资产进行经营管理保证保值增值。 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公园项目建议书成都市兴文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二零零四年八月 16保密须知 本项目建议书属商业机密,所有权属于成都市兴文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其所涉及的内容和资料只限于已签署投资意向的投资者使用。收到本项目建议书后,收件人应即刻确认,并遵守以下的规定: 1)若收件人不希望涉足本建议书所述项目,请按上述地址尽快将本项目建议书完整退回; 2)在没有取得成都市兴文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的书面同意前,收件人不得将本项目建议书全部和/或部分地予以复制、传递给他人、影印、泄露或散布给他人; 3)应该象对待贵公司的机密资料一样的态度对待本建议书所提供的所有机

5、密资料。 第一章 项目简介 2001年2月,金沙遗址被偶然发现。金沙遗址以其不可估量的考古、文化、历史价值在海内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而它同等的商业价值也引起了众多投资者的浓厚兴趣。 2004年元月,成都市政府批准建设金沙遗址公园。 2004年3月,为有效的推动金沙遗址公园(包括金沙遗址博物馆及金沙遗址文化广场及其他附属设施)的建设、维护、经营等,成都市文化局已授权成都市兴文公司负责金沙遗址公园的投资、建设以及将来的经营管理,并将金沙遗址公园的门票收入托管权交由成都兴文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管理。 第二章 项目相关背景介绍 关于金沙遗址 (一)金沙遗址简介 金沙遗址的发现被评为200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

6、新发现,被誉为二十一世纪中国首项重大考古发现,具有世界级文化遗产的价值和地位。 金沙遗址于2001年2月在成都青羊区金沙村发现。经过考古人员大规模的勘探和集中发掘,先后发现了大型房址、小型房址、墓葬、祭祀遗迹等重要遗存,出土大量金器、玉器、铜器、石器、陶器以及象牙、人骨、动物骨骼等珍贵文物可以确认是古代蜀国蜀王举行重要国事典礼使用的礼器或神器。经专家研究确认金沙遗址是一处功能分区明显、举世罕见的古蜀国大型中心遗址。 为了保护文物和科学挖掘金沙遗址,考古人员回填了大部分探方,只保留了极少部分文物埋藏较为集中的探方进行进一步的挖掘和研究。 目前,金沙遗址已清理出了千余件珍贵文物,这些已经出土的这1

7、000多件文物的精美程度极高,包括:金器30余件、玉器和铜器各400余件、石器170件、象牙器40余件,出土象牙总重量近一吨,此外还有大量的陶器出土。从文物时代看,绝大部分约为商代(约公元前17世纪初公元前11世纪)晚期和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早期,少部分为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而且,随着发掘的进展,不排除还有重大发现的可能。 金沙遗址出土的30多件金器是该遗址出土文物中,最具独特风格和鲜明自身特色的。这些金器包括金面具、金带、圆形金饰、蛙形金饰、喇叭形金饰等。玉器400余件,有玉琮、玉壁、玉璋、玉戈、玉矛、玉斧、玉凿、玉斤、玉镯、玉环、玉牌形饰、玉挂饰、玉

8、珠及玉料等。一件件玉器,色泽如初,表层温润,细腻如肤。更令人惊叹的是,玉器上的刻纹细致,几何图形规整。出土的玉器十分精美,其中出土的最大一件高约22厘米的玉琮(见图)颜色为翡翠绿,该玉琮雕刻极其精细,琮表面有细若发丝的微刻花纹和一人形图案,堪称一绝;数量极多的圭形玉凿和玉牌形饰颇具特色;大量玉璋雕刻细腻,纹饰丰富,有的纹饰上饰有朱砂。 铜器400余件,主要有铜立人像、铜瑗、铜戈、戚形方孔铜壁、铜铃、铜挂饰、铜牌饰及铜礼器残片等,其中铜立人像的造型风格与三星堆的青铜立人像几乎完全一致。 石器有170件,有石壁、石璋、石矛、石斧、石跪坐人像、石虎、石龟、石蛇等,是四川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最精美的石

9、器。 石跪坐人像(见图) 头顶方形冠饰,两侧上翘,长辫及腰,口部涂砂,双手背后交叉作捆绑状,其造型与成都市方池街遗址出土的石跪人像基本相同;人像造型栩栩如生,专家认为,极可能是当时贵族的奴隶或战俘,这表明当时的蜀国已比较强大。 象牙器40余件,仅有柱状形器一类,柱状形器的一端正中有一圆点周围有六个圆点,出土的象牙不计其数,总重量近一吨,此外还出土了大量的陶器,有陶尖底盏、尖底杯、高柄豆、圈足罐等,从文物时代看,绝大部分约当殷墟晚期和西周早期,少部分为春秋时期。 (二)金沙遗址价值评估及社会影响 1、金沙遗址历史文化价值的考证 金沙遗址文化与广汉三星堆遗址文化一脉相承、前后衔接。广汉三星堆在短暂

10、的辉煌继而迅速衰落消失后,在距离三星堆几十公里的成都金沙村形成了存在时间更长、更加繁荣的古蜀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古蜀国商末至西周时期的都邑所在,其学术价值可与三星堆媲美。 专家们一致认为,金沙遗址将古蜀文明的产生的时间比有文献记载的时间大大提前。因此,通过对金沙遗址的发掘,对研究古蜀历史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根据文献记载,成都有文字可考的建城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张仪筑成都城的战国晚期,商业街大型船棺葬的发现属于开明蜀国统治者的遗存,成为开明蜀国在成都城区的重要标志。而金沙遗址的发现所揭示的是过去文献完全没有记载的新的珍贵材料。专家分析说,已出土的1000多件文物折射的信息告诉我们,古蜀统治者

11、的活动早在3000年前就开始了。金沙遗址将改写成都历史和四川古代史,从遗址所出土文物分析,很多都是有特殊用途的礼器,应为当时蜀地最高统治阶层的遗物,这些遗物在风格上既与三星堆出土物相似,也存在某种差异,表明该遗址与三星堆有着较为密切的渊源关系,而存在的差异是否在年代或遗存性质上有不同则需进一步工作才能确定。 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称,与金器一起出土的玉器则更多留下了中原和长江下游良渚文化的痕迹,出土的玉戈、玉钺等礼器明显与中原同时代文物一致,这说明金沙文化与中原文化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同时,金沙遗址出土的玉琮、玉璋并不是此地“土生土长”的,它们是通过长江这条自古以来的黄金水道自下而上运输至此的。

12、金沙文化与中原及长江下游的频繁交流充分说明了此时的古蜀文化不是孤立的,而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良渚文化的器物通过长江传到蜀地,证明成都当时对外交往和贸易已非常频繁,也说明古蜀国并非古人所说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同时也证明,当时蜀地也不是如文献记载的“不晓文字,不知礼乐”的蛮荒之地,已具有非常发达的青铜文化。 这也再次证明了中华古文明的多元一体论,各区域的文化都是彼此作用和相互影响的。 奈良文化研究所所长町田章(东亚考古学家)认为,金沙遗址的存在,很有可能表明在商周时代,成都平原周围曾经存在过一个堪与黄河流域王朝相匹敌的国家。从那些口眼巨大的黄金面具的表情,可以看出属于商末到西周

13、的特征。而发掘出与江苏等地相同的玉器,令人怀疑她与相距遥远的长江流域之间曾有过文化交流。这些都引人深思。 能够证明金沙遗址具有较高文明程度的还不仅于此。已清理出土的一吨左右的象牙一部分产于古蜀国的南部,还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相邻的云南、贵州等地。这部分象牙很可能是西南少数民族进贡给这里的王公贵族的,这也说明了金沙当时已成为西南地区最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由此,考古专家认为金沙文化既有其独特魅力,又是深受中原、长江下游等文化深刻作用的产物。 2、社会各界对金沙遗址发现的关注 金沙遗址发现后,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曾庆红、吴官正、李岚清以及乔石、李铁映等先后视察了

14、金沙遗址出土文物和考古发掘现场,指示要发掘保护、研究和展示好金沙遗址,做好金沙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 国家文物局专家组及文物局领导曾考察遗址现场,参加考察的有中国考古学会会长、前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徐苹芳教授,中国考古学会副会长、前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俞伟超教授,中国考古学会副会长、前故宫博物院院长张忠培教授,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组长黄景略教授等等。另外还有包括省市文化部门的领导,美国、台湾和北京、上海、浙江及省内的一些专家、学者等80人次到现场和文物库房参观指导。 美国大使基金了解到金沙遗址的相关情况后,特别请美国新任驻华大使雷德及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总领事岳雄飞亲临金沙遗址发掘现场,向

15、成都博物院捐赠了美国大使基金4.5万美元,专门用于金沙遗址的保护和开发。 3、金沙遗址打包三星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目前,国家文物局、四川省政府已将金沙遗址与三星堆遗址打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都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视金沙遗址的保护和“申遗”工作,已将金沙遗址约456亩土地划入金沙遗址保护范围,使金沙遗址得到有效保护。2002年,金沙遗址和广汉三星堆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全面启动,金沙遗址申报文本初稿现已完成。日前,世界文化遗产中心皮特教授和班达兰先生经过对金沙的考察,认为其符合申报基本条件,硬件设施已达标。按规划,遗址周围将不再修建“喧宾夺主”的现代化标志性建筑,遗址内的绿化也将抽取土样分析,种植当时的植被,复原当年景况。由此,“三星堆-金沙遗址”有望成为四川继“九寨沟”、“黄龙”、“峨嵋山-乐山大佛”、“青城山-都江堰”之后的第5个世界文化遗产。 (三)金沙遗址公园总体规划方案 为让金沙遗址公园达到全国一流、西部第一的高水准,使之成为享誉世界的成都市的一张“文化名片”,以金沙遗址为依托建设“金沙遗址公园”已经被列为市委、市政府文化工作重要目标,被列入成都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亮点工程。 按照成都市委、市政府的要求,“金沙遗址公园”各项设施建设计划在2004年2月启动实施,2004年年底前实现部分开放,2005年年底前主要基础设施基本建成,2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