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讲纵断面设计4-5》-精选课件(公开PPT)

上传人:zhuma****mei1 文档编号:136368095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2.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6讲纵断面设计4-5》-精选课件(公开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第16讲纵断面设计4-5》-精选课件(公开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第16讲纵断面设计4-5》-精选课件(公开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第16讲纵断面设计4-5》-精选课件(公开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第16讲纵断面设计4-5》-精选课件(公开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6讲纵断面设计4-5》-精选课件(公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6讲纵断面设计4-5》-精选课件(公开PPT)(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节 纵断面设计方法及纵断面图,(一)关于纵坡极限值的运用 设计时不可轻易采用极限值。 纵坡缓些为好,为路面和边沟排水,imin0.3%0.5%。 (二)关于最短坡长 L-变坡点间的平距,Lmin9秒的行程为宜。 对连续起伏的路段,避免锯齿形的纵断面,坡长和竖曲线应争取到极限值的一倍或二倍以上,。 (三)各种地形条件下的纵坡设计 1平原、微丘区:保证最小填土高度和最小纵坡。 2山岭、重丘区:按纵向填挖平衡设计。 3. 越岭线:尽量不采用极限坡度、极限坡度缓坡,反坡。,一、纵断面设计要点,一般情况下:选用较大的R。 坡差小时:应尽量采用大R。 条件受限制时:可采用R一般最小 特殊困难情况下:方

2、可用R极限最小。 有条件时:宜采用满足视觉要求的最小半径。,(四)关于竖曲线半径的选用,二、纵断面设计方法步骤及注意问题,(一)纵断面设计方法与步骤 1准备工作:(1)应收集有关设计资料:里程桩号和地面高程;平面设计成果;沿线地质资料等。 (2)点绘地面线,填写有关内容。,2标注高程控制点: 路线起、终点;越岭哑口;重要桥涵;最小填土高度;最大挖深;沿溪线的洪水位;隧道进出口;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点;铁路道口;城镇规划控制标高以及受其它因素限制路线必须通过的标高控制点等。 山区道路的“经济点”或“挖方点”等。,二、纵断面设计方法步骤及注意问题,(一)纵断面设计方法与步骤 1准备工作:(1)应收集

3、有关设计资料:里程桩号和地面高程;平面设计成果;沿线地质资料等。 (2)点绘地面线,填写有关内容。,2标注高程控制点: 路线起、终点;越岭哑口;重要桥涵;最小填土高度;最大挖深;沿溪线的洪水位;隧道进出口;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点;铁路道口;城镇规划控制标高以及受其它因素限制路线必须通过的标高控制点等。 山区道路的“经济点”或“挖方点”等。,3试坡:根据地形起伏情况及高程控制点,初拟纵坡线。 原则:“控制点为依据,照顾多数经济点”,4调整:按平纵配合要求及标准要求等进行检查调整。,3试坡:根据地形起伏情况及高程控制点,初拟纵坡线。,检查最大纵坡、合成坡度坡长限制,平均坡度等,5核对:典型横断面核对

4、。(坡脚落空或单坡过大) 6定坡:确定变坡点位置及变坡点高程或纵坡度。 精度要求: 变坡点桩号:一般要调整到10m的整桩号上 坡度值:精确到小数点两位,即0.00% 变坡点高程:精确到小数点三位,即0.000 中桩高程:精确到小数点两位,即0.00,4调整:按平纵配合要求及标准执行情况等进行检查调整。,3试坡:根据地形起伏情况及高程控制点,初拟纵坡线。,5核对:典型横断面核对。 6定坡:确定变坡点位置及变坡点高程或纵坡度。,4调整:按平纵配合要求及标准执行情况等进行检查调整。,3试坡:根据地形起伏情况及高程控制点,初拟纵坡线。,7. 竖曲线设计:确定半径、计算竖曲线要素,5核对:典型横断面核对

5、。 6定坡:确定变坡点位置及变坡点高程或纵坡度。 7. 竖曲线设计:确定半径、计算竖曲线要素,4调整:按平纵配合要求及标准执行情况等进行检查调整。,3试坡:根据地形起伏情况及高程控制点,初拟纵坡线。,8. 设计高程计算:从起点由纵坡度连续推算变坡点设计高程; 逐桩计算设计高程。,三、纵断面图的绘制,比例尺:横坐标采用1:2000(城市道路采用1:5001:1000) 纵坐标采用1:200(城市道路为1:501:100)。 纵断面图组成:,上部:主要用来绘制地面线和纵坡设计线。 并标注竖曲线及其要素; 坡度及坡长(有时标在下部); 桥涵及人工构造物的位置、结构类型、孔数和孔径; 道路、铁路交叉的

6、桩号及路名; 跨越的河流名称、桩号、常水位和最高洪水位; 水准点位置、编号和标高; 断链桩位置、桩号及长短链关系等。 下部:主要用来填写有关内容,自下而上分别填写: 超高;直线及平曲线;里程桩号; 地面高程;设计高程;填、挖高度; 土壤地质说明。,第八节 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要求及锯齿形街沟设计,一、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要素 应满足由城市道路的特点所决定的具体要求。 基本方法:与公路纵断面的设计步骤相同 城市特点: 除地形和地物外 要考虑: 城市桥梁 铁路跨线桥 铁道道口 平面交叉点 滨河路的水位 沿街建筑物地坪,控制点增多,(一)纵断面设计应参照城市规划控制标高、适应临街建筑立面布置以及沿路范围

7、内地面水的排除。 相关控制点标高计算: (1)城市桥梁桥面标高H桥 H桥=h水+ h浪+ h净+ h桥+ h面 式中:h水河道设计水位标高 h浪浪高,一般取0.5m h净河道通航净空高度 h桥桥梁上部建筑结构高度 h面桥上路面结构厚度,(2)立交桥桥面标高H桥 桥下为铁路 H桥=h轨+ h净+ h桥+ h面+ h沉 式中: h轨铁路轨顶标高 h净铁路净空高度,蒸汽机、内燃机6.00m,电气机车6.55m h桥桥梁上部建筑结构高度 h面桥上路面结构厚度 h沉桥梁预估沉降量 桥下为道路 H桥=h路+ h净+ h桥+ h面 式中: h路路面标高 h净道路净空高度 h桥桥梁上部建筑结构高度 h面桥上路

8、面结构厚度,(3)铁路道口应以铁轨顶标高为准,(4)相交道路交叉点应以交叉中心规划标高为准 (5)满足沿街两侧建筑物前辈地坪标高,(二)应与相交道路、街坊、广场和沿街建筑物的出入口有平顺的衔接。 (三)山城道路及新建道路的纵断面设计应尽量使土石方平衡。 在保证路基稳定的条件下,力求设计线与地面线接近,以减少土石方工程数量,保持原有天然稳定状态。,(四)旧路改建宜尽量利用原有路面,若加铺结构层时,不得影响沿路范围的排水。,(五)机、非混行,最大纵坡宜不大于3%,以满足非机动车爬坡能力的要求。 (六)道路最小纵坡应不小于0.5%,困难时不小于O.3%,特别困难情况下小于0.3%时,应设置锯齿形街沟

9、或采取其它综合排水措施。 (七)道路纵断面设计必须满足城市各种地下管线最小覆土深度的要求。,二、锯齿形街沟设计,(一)设置据齿形街沟的目的 地形平坦的地区,为减少填、挖方工程量,有时不得不采用很小的甚至是水平的纵坡度。 对设计纵坡很小路段,要设法保证路面排水通畅,其中设置锯齿形街沟(或称偏沟)就是一种有效方法。 (二)设置锯齿形街沟的条件 城规规定:道路中线纵坡度小于0.3%时,可在道路两侧设置锯齿形街沟。,(三)设计 定义: 街沟:利用高出路面的缘石与路面边缘地带作为排除地面水的沟道,锯齿型街沟:,正常设计: 纵断面设计线 缘石顶面线 街沟设计线 当i0.3%以排水纵坡连续上下交替,/,设计

10、内容 已知:缘石外露高度和沟底坡度 hw 分水点处路缘石外露高度,0.10.12m hg左 左雨水口处路缘石外露高度,0.180.20m hg右 右雨水口处路缘石外露高度0.180.20m, hg - hw = 0.060.10m,求: 分水点和雨水口位置,由左侧高度关系 hw+i1*l1i*11= hg左 得: 由右侧高度关系 hw+i(l-l1)+i2(l-l1)=hg右得: hw 分水点处路缘石外露高度,0.10.12m hg左 左雨水口处路缘石外露高度,0.180.20m hg右 右雨水口处路缘石外露高度0.180.20m, hg - hw = 0.060.10m i路缘石顶线纵坡(等于中线纵坡) i1左街沟沟底纵坡 i2右街沟沟底纵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