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企业培训污水厂污泥处理培训知识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6366972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1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企业培训污水厂污泥处理培训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2020年企业培训污水厂污泥处理培训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2020年企业培训污水厂污泥处理培训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2020年企业培训污水厂污泥处理培训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2020年企业培训污水厂污泥处理培训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企业培训污水厂污泥处理培训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企业培训污水厂污泥处理培训知识(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目 录11定义32污泥的分类32.1按成分不同分32.2按来源不同分33.污泥的成分33.1污泥中的水份33.1.1水的存在形式有43.1.2污泥体积、重量及所含固体物浓度之间的关系43.2固体成分53.3污泥肥分63.4污泥重金属离子含量64污泥量计算64.1初次沉淀污泥量和二次沉淀污泥量的计算64.2 剩余活性污泥量的计算74.2.1计算方法一74.2.2计算方法二74.3污水处理厂干固体物质平衡95.污泥的运输105.1污泥输送的方法105.1.1管道输送105.1.2卡车输送105.1.2驳船输送105.2污泥输送设备106污泥水力计算116.1污泥流动的水力特性116.2压力输泥

2、管道的沿程水头损失116.3压力输泥管道的局部水头损失137.污泥处理148.污泥浓缩158.1污泥浓缩目的158.2常用浓缩方法158.2.1重力浓缩及有关设计及运行158.2.2气浮浓缩208.2.3 离心浓缩法219.污泥消化219.1厌氧消化219.1.1厌氧消化的机理219.1.2厌氧消化的影响因素229.1.3厌氧消化池池形229.1.4厌氧消化池的构造与设计229.1.5厌氧消化的应用239.1.6消化池的运行与管理239.2好氧消化239.2.1好氧消化的机理239.2.2好氧消化池的构造239.2.3设计参数239.2.4好氧消化需空气量的计算2410. 沼气2410.1沼气

3、的性质2410.2沼气的主要用途2410.3沼气的净化2511.机械脱水2511.1机械脱水前的预处理2511.2机械脱水的基本原理2511.3机械脱水的方法2511.4各种类型脱水设备运行参数2512.污泥干化2612.1主要构筑物是干化场2612.2自然干化的机理2612.3干化场的设计2612.4各种脱水方法的比较2613.污泥干燥2713.1定义2713.2污泥加热干燥器的比较2713.3各种焚烧装置的比较2713.4干燥器的干燥流程2814.污泥焚烧2814.1焚烧的目的2814.2焚烧分类2815.污泥中病菌2816.污泥消毒2917.污泥的利用2918.污泥主要去向301定义污泥

4、是水处理过程的副产物,包括筛余物、沉泥、浮渣和剩余污泥等。污泥体积约占处理水量的0.3%0.5%左右,如水进行深度处理,污泥量还可能增加0.51倍。污泥处理的原则是使污泥减量、稳定、无害化及综合利用。(1)确保水处理的效果,防止二次污染;(2)使容易腐化发臭的有机物稳定化;(3)使有毒有害物质得到妥善处理或利用;(4)使有用物质得到综合利用,变害为利。2污泥的分类2.1按成分不同分污泥:以有机物为主要成分。其主要性质是易于腐化发臭,颗粒较细,比重较小(约为1.021.006),含水率高且不易脱水,属于胶状结构的亲水性物质。初次沉淀池与二次沉淀池的沉淀物均属污泥。沉渣:以无机物为主要成分。其主要

5、是颗粒较粗,比重较大(约为2左右),含水率较低且易于脱水,流动性差。沉砂池与某些工业废水处理沉淀池的沉淀物属沉渣。2.2按来源不同分初次沉淀污泥(也称生污泥或新鲜污泥):来自初次沉淀池。剩余活性污泥(也称生污泥或新鲜污泥):来自活性污泥法后的二次沉淀池。腐殖污泥(也称生污泥或新鲜污泥):来自生物膜法后的二次沉淀池。消化污泥(也称熟污泥):生污泥经厌氧消化或好氧消化处理后的污泥。化学污泥(也称化学沉渣):用化学沉淀法处理污水后产生的沉淀物。例如,用混凝沉淀法去除污水中的磷;投加硫化物去除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投加石灰中和酸性污水产生的沉渣以及酸、碱污水中和处理产生的沉渣等均称为化学污泥。3.污泥的

6、成分3.1污泥中的水份污泥含水率:污泥中所含水分的重量与污泥总重量之比的百分数称为污泥含水率。3.1.1水的存在形式有空隙水,颗粒间隙中的游离水,约70%,可通过重力沉淀(浓缩压密)而分离;毛细水,是在高度密集的细小污泥颗粒周围的水,由毛细管现象而形成的,约20%,可通过施加离心力、负压力等外力,破坏毛细管表面张力和凝聚力的作用力而分离;颗粒表面吸附水和内部结合水,约10%。表面吸附水是在污泥颗粒表面附着的水分,起附着力较强,常在胶体状颗粒,生物污泥等固体表面上出现,采用混凝方法,通过胶体颗粒相互絮凝,排除附着表面的水分;内部结合水,是污泥颗粒内部结合的水分,如生物污泥中细胞内部水分,无机污泥

7、中金属化合物所带的结晶水等,可通过生物分离或热力方法去除。通常含水率在85%以上时,污泥呈流态;65%85%时呈塑态;低于60%时则呈固态。城市污水厂污泥的特性见表:表各处理工艺的污泥的性质污泥种类污泥量g/(L.d)含水率%相对密度比阻s2/g沉砂池沉渣0.03(L/m3)601.5初沉池污泥14259597.51.0151.02(1.312.11)1010活性污泥法污泥71996981.022.801010生物膜法污泥102199.299.61.0051.0083.1.2污泥体积、重量及所含固体物浓度之间的关系V1/V2=W1/W2=(100-p2)/(100-p1)=C2/C1(8-1)

8、式中:p1、V1、W1、C1污泥含水率为p1时的污泥体积、重量与固体物浓度;p2、V2、W2、C2污泥含水率为p1时的污泥体积、重量与固体物浓度;说明:式(8-1)适用于含水率大于65%的污泥。因含水率低于65%以后,体积内出现很多气泡,体积与重量不在符合式(8-1)的关系。例题8-1:污泥含水率从97.5%降低至95%时,求污泥体积。解:由式(8-1)V2=V1(100-p1)/(100-p2)=V1(100-97.5)/(100-95)=(1/2)V1可见污泥含水率从97.5%降低至95%时,污泥体积减少一半。3.2固体成分挥发性固体(或称灼烧减重)和灰分(或称灼烧残渣):挥发性固体近似地

9、等于有机物含量;灰分表示无机物含量。可消化程度:表示污泥中可被消化降解的有机物数量。消化对象:污泥中的有机物。一部分是可被消化降解的(或称可被气化,无机化);另一部分是不易或不能被消化降解的,如脂肪、合成有机物等。消化程度的计算公式:Rd=1-(pV2pS1)/(pV1pS2)100式中:Rd可消化程度,%;pS1、pS2分别表示生污泥及消化污泥的无机物含量,%;pV1、pV1分别表示生污泥及消化污泥的有机物含量,%。消化污泥量的计算公式:Vd=V1(100-p1)/(100-pd)(1-pV1/100)+pV1/100(1-Rd/100)式中:Vd消化污泥量,m3/d;pd消化污泥含水率,%

10、,取周平均值;V1生污泥量,m3/d;p1生污泥含水率,%,取周平均值;pV1生污泥有机物含量,%;Rd可消化程度,%,取周平均值;湿污泥比重与干污泥比重:湿污泥重量等于污泥所含水分重量与干固体重量之和。湿污泥比重等于湿污泥重量与同体积的水重量之比值。干固体物质包括有机物(即挥发性固体)和无机物(即灰分)。确定湿污泥比重和干污泥比重,对于浓缩池的设计、污泥运输及后续处理,都有实用价值。经综合简化后,湿污泥比重()和干污泥比重(s)的计算公式分别为:=(100s)/sp+(100-p)(8-4)或=25000/250p+(100-p)(100+1.5pV)(8-8)s=250/(100+1.5p

11、V)(8-7)式中:湿污泥比重;s污泥中干固体物质平均比重,即干污泥比重;p湿污泥含水率,%;pV污泥中有机物含量,%;3.3污泥肥分污泥中含有大量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肥分(N、P、K)、微量元素及土壤改良剂(有机腐殖质)。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各种污泥所含肥分见表8-2。表8-2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肥分表污泥类别总氮%磷(以P2O5计)%钾(以K2O计)%有机物%初沉污泥23130.10.55060活性污泥3.37.70.784.30.220.446070消化污泥1.63.40.60.825303.4污泥重金属离子含量污泥中重金属离子含量,决定于城市污水中工业废水所占比例及工业性质。污水经二级处理

12、后,污水中重金属离子约有50%以上转移到污泥中。若污泥作为肥料使用时,要注意重金属是否超过我国农林业部规定的农用污泥标准(GB4284-84)。表中列举我国北京、上海、天津、西安、兰州、沈阳、黄石等几个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中重金属含量的范围。表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中重金属成分及含量重金属离子名称Hg汞Cd镉Cr铬Pb铅As砷Zn锌Cu铜Ni镍含量范围4.631383.624.19.254085240012.45603001119554603047.5农林业部农用污泥标准(GB4284-84)酸性土壤PH6.55560030075500250100中性和碱性土壤PH6.5152010001000

13、7510005002004污泥量计算4.1初次沉淀污泥量和二次沉淀污泥量的计算V=100C0Q/1000(100-p)(8-9)式中:V初次沉淀污泥量,m3/d;Q污水流量,m3/d;去除率,%;(二次沉淀池以80%计)C0进水悬浮物浓度,mg/L;P污泥含水率,%;沉淀污泥密度,以1000kg/m3计。4.2剩余活性污泥量的计算4.2.1计算方法一4.2.2计算方法二德国排水工程学会的剩余污泥计算模式。德国排水工程学会颁布的活性污泥法设计规范(1991)将剩余污泥分为:由降解有机物而引起的异养性微生物的污泥增殖量(不计自养性微生物的增殖);活性污泥代谢过程惰性残余物(约占污泥代谢量的10%左

14、右);曝气池进水中不能水解/降解的惰性悬浮固体,其量约占悬浮固体浓度的60%左右。因此,剩余污泥量可表达为:式中X=(YHQBOD5,i-bHXMLSSVfT,H)/SP(2)由于SP=MLSSV/c(3)联立式(1)、(2)、(3)即可求得剩余污泥量:SP=YHQBOD5,i+0.6QSS-0.9bHYHQBOD5fT,H/1/c+bHfT,H(4)折算到每去除1kgBOD5的污泥产量SPt为:SPt=YH-0.9bHYHfT,H/1/c+bHfT,H+0.6SSi/BOD5(5)式中Q进水流量,m3/dX异养性微生物在活性污泥中所占的比例V曝气池容积,m3c污泥泥龄,dYH异养性微生物的增殖率,kgDS/kgBOD5,YH=0.6bH异养性微生物的内源呼吸速率(自身氧化率),bH=0.08L/dfT,H异养性微生物生长温度修正系fT,H=1.072(T-15)(T为温度,)SSi瀑气池进水悬浮SS浓度,k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