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案】2012高中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 第六章 第1节 细胞增殖 新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362925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方案】2012高中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 第六章 第1节 细胞增殖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创新方案】2012高中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 第六章 第1节 细胞增殖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创新方案】2012高中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 第六章 第1节 细胞增殖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创新方案】2012高中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 第六章 第1节 细胞增殖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创新方案】2012高中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 第六章 第1节 细胞增殖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方案】2012高中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 第六章 第1节 细胞增殖 新人教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方案】2012高中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 第六章 第1节 细胞增殖 新人教版必修1.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第1节 细胞增殖(时间:3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2011潍坊模拟)图甲中,ab表示一个细胞周期,cd表示另一个细胞周期;图乙中,按箭头方向,表示细胞周期。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A处于图甲、图乙的细胞不会出现同源染色体分离B处于图甲a时期和图乙BA时期的细胞可进行DNA复制C处于图甲、图乙各时期的细胞一定有同源染色体的存在D处于图甲b时期的细胞,若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一定加倍解析:图甲中a和c、图乙中BA时期都为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图甲中b和d、图乙中AB时期都为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在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间期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若为某单倍体生物的体细胞,细胞中不一定有同源染色体存在。答案:C2菠菜根的分生区细胞不断分裂,对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DNA和染色体的数目增加一倍B细胞分裂前期,核膜和核仁逐渐消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C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适于染色体计数和形态观察D细胞分裂末期,在细胞中央赤道板的位置出现一个由薄细胞构成的细胞板解析: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DNA数目增加一倍,但是染色体的数目没有发生变化;菠菜是高等植物,没有中心体;细胞板是由高尔基体参与形成细胞壁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结构,不是由薄细胞构成。答案:C3(

3、2011奉贤模拟)细胞周期的各阶段,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和DNA分子数量比不可能是下列中的()解析:在细胞分裂周期中,染色体和DNA数目比有两种情况。在染色体中无染色单体时,染色体数目和DNA分子数目比为11,在染色体中有染色单体时,因为每一条染色单体上有一个DNA分子,染色体数目和DNA分子数目比为12。答案:A4(2011合肥检测)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相比,下列叙述中不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显著特点的是()A染色体经过复制后精确均分到两个子细胞中B中心体周围发射出星射线C在细胞分裂末期,细胞缢裂成两部分D在细胞分裂初期,两组中心粒分别移向细胞两极解析:高等植物细胞中没有中心体,动物细胞中有中心

4、体,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两组中心粒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并发射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末期缢裂形成两个子细胞;不论是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还是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都会将复制后的染色体精确均分到两个子细胞中。答案:A5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在显微镜下能观察到的现象是()A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B同源染色体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C中期不仅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清晰,赤道板也很清晰D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观察到一个细胞从间期到末期的连续分裂过程解析: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不发生分离;细胞内没有赤道板这个结构,是人为把细胞中央的平面命名为赤道板;在制片过程中,解离根尖时细胞已经死亡,

5、故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也不能观察到一个细胞从间期到末期的连续分裂过程。答案:A6.(2011厦门模拟)如图是蛙的红细胞无丝分裂过程,和有丝分裂相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没有DNA和染色体的复制B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变化C分裂过程中细胞核缢裂成两个细胞核,因此子细胞中染色体减少一半D无丝分裂只发生在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中,有丝分裂只发生在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中解析:由无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遗传特性与亲代细胞一样,所以在分裂开始时也有DNA和染色质的复制,只是分裂过程中没有染色体和纺锤体的出现。答案:B7.如图是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一分裂时期示意图。据图推断正确的是()A该时期细胞

6、核糖体功能最为活跃B此时细胞中有四个中心粒C该图反映细胞进行基因重组D只要不发生基因突变,就可判断4上相应位置的基因是B解析:由图看出,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核糖体功能在间期最为活跃,2个中心粒在间期各自产生一个新的中心粒,故此时细胞中就有四个中心粒;4上相应位置的基因是B或b;基因重组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答案:B8如图是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数目、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曲线图,下列有关该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甲中bc过程存在染色单体B图甲中ac过程和图乙中ac过程代表细胞有丝分裂的同一时期C图乙中染色体数目的增加是着丝点分开的结果D图甲中的cd和图乙中的de是同一个过程解析:根据题

7、意及图示可判断,图甲表示核DNA数目的变化,图乙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染色体经过间期的复制后,便存在染色单体,直到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开;图甲中ac过程应和图乙中ad过程代表细胞有丝分裂的同一时期。答案:B9(2011广州模拟)图甲为细胞周期中每条染色体DNA含量的变化图,图乙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的模式图,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A在de段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减半B图乙有8个DNA分子、8条染色体C图乙细胞在图甲的对应位置是ef段D图乙细胞可能在图甲细胞的bc段发生了突变解析:坐标曲线图的纵坐标表示每条染色体中DNA含量的变化,曲线既可代表有丝分裂也可代表减数分裂。ac段代表有

8、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cd段表示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可表示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各时期及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中期。de段表示姐妹染色单体分离,为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图乙表示有丝分裂的后期,染色体加倍,ef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DNA分子,与图乙对应;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间期。答案:A10(2011长春模拟)用3H标记的胸苷和3H标记的尿苷(它们分别是合成DNA和RNA的原料),分别处理活的洋葱根尖,一段时间后检测大分子放射性,最可能的结果是()A前者部分细胞能检测到放射性,后者所有细胞都能检测到放射性B前者所有细胞都能检测到放

9、射性,后者只有局部区域细胞能检测到放射性C两者所有细胞都能检测到放射性D两者所有细胞都不能检测到放射性解析: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能够分裂,用3H标记的胸苷在细胞分裂间期的DNA复制过程中被利用,因此一段时间后分生区部分细胞能检测到3H;洋葱根尖所有活细胞都能进行基因的表达,其中包括DNA的转录即合成RNA的过程,用3H标记的尿苷处理所有细胞都能检测到放射性。答案:A二、非选择题(共60分)11(16分)生物体内的细胞代谢率与物质扩散的速度有关。同种物质虽然在细胞中扩散的速率基本相同,但细胞大小不同,扩散发生的快慢也会有差异。有人设计了一种模型,用于研究这一问题。实验目的:(略)。实验材料:(略)

10、。实验步骤:a用小刀将琼脂块(内含酚酞)切成三块边长分别为3 cm、2 cm和1 cm的立方体;b将以上三种琼脂块样品,浸入0.1% NaOH溶液中处理10 min;c取出琼脂块样品,吸干浮液后,分别将每一样品切成两半,观察切面,测量每一切面上NaOH扩散的深度,记录结果并分析。(1)请你为此研究确定一个课题名称_。(2)该研究中所用的细胞模型是_,在样品中加入酚酞是为了检测NaOH在琼脂块中扩散的深度,原理是_。(3)计算得出样品相关数据如下表:琼脂块样品表面积(cm2)体积(cm2)比值(表面积体积)1号样品5427212号样品248313号样品6161通过上表比值分析,你的结论是_。(4

11、)通常情况下,细胞体积很小。根据上述模型研究,可以对细胞大小与物质扩散之间的关系做出合理解释是:_。解析:(1)由题干给出的信息,很容易获知,此实验是要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2)实验中用不同大小的琼脂块代表体积不同的细胞;由于酚酞遇NaOH会变成红色,根据红色的深度便知NaOH扩散到琼脂块的深度。(3)根据表格数据得出细胞边长越大,其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越小。(4)细胞的体积越小,表面积与体积之比越大,物质扩散越快,细胞的代谢效率越高。答案:(1)细胞大小与物质扩散快慢之间关系的研究(2)不同大小的琼脂块酚酞遇NaOH变红色(3)细胞边长越大,其表面积与体积之比越小(4)当细胞的体积较

12、小时,表面积与体积之比较大,物质扩散发生得快,细胞的代谢效率高12(22分)下图甲表示洋葱根尖的不同区域,图乙表示洋葱根尖处于有丝分裂各阶段细胞核中DNA和细胞质中mRNA的含量变化,图丙呈现的是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某一物质的形态变化。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细胞形态不同的根本原因是_,进行实验获得图乙结果时,_(能/不能)利用图甲区细胞为材料,原因是_。(2)在a和c两时期,_催化mRNA分子合成,在e时期,最活跃的细胞器是_。(3)丙图、表示的生理变化过程分别发生在图乙的_阶段(填文字),根据诱变育种原理,诱变剂发挥作用的时期是图乙的_阶段(填字母)。(4)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

13、我们发现即使操作正确,也难以看到很多处于分裂期的细胞,主要原因是_。解析:图甲中由分生区细胞形成细胞的过程属于细胞分化,四个区域细胞形态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图乙是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和mRNA的含量变化,要获得此结果,取材细胞应该是具有连续分裂能力的分生区细胞。RNA聚合酶催化DNA转录形成mRNA,e时期形成细胞壁,需要大量的高尔基体。丙图中表示分裂间期,染色体解开螺旋,呈细丝状,表示分裂间期,细胞内部正在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表示分裂期的前期,每一条染色体包含着两条并列的姐妹染色单体。诱变育种中诱变剂在细胞分裂间期DNA分子复制时发挥作用。答案:(1)基因的

14、选择性表达不能图甲区细胞是伸长区细胞,细胞没有分裂能力(2)RNA聚合酶高尔基体(3)间期和前期b(4)细胞分裂间期在细胞周期中持续时间长,分裂期持续时间短13(22分)在“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之后,不同班级的同学在一起进行交流,某同学发现,上午第一节课做实验的同学极少能观察到分裂期的细胞,而上午第三节课做实验的同学则大多数能观察到分裂期的细胞,他推测洋葱根尖细胞在一天中的某些时段分裂比较活跃,并就此展开下面的探究活动。(1)准备。资料检索表明:25时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细胞周期为18小时,其中分裂期为1.5小时。所以,要准确掌握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在不同时段的分裂状况,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