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模块分析与教学建议课件培训讲学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36359961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3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模块分析与教学建议课件培训讲学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高中生物模块分析与教学建议课件培训讲学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高中生物模块分析与教学建议课件培训讲学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高中生物模块分析与教学建议课件培训讲学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高中生物模块分析与教学建议课件培训讲学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模块分析与教学建议课件培训讲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模块分析与教学建议课件培训讲学(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生物模块分析 与教学建议,武汉中学 张明爽 E-mail: zmshuang,一、关于课标,1.课标与大纲的区别 课程标准是确定一定学段的课程水平及课程结构的纲领性文件 (1)大纲规定的是最高要求,而标准是国家制定的普通高中学生生物学素养培养的统一的基本要求,不是最高要求。 (2)大纲的重点在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提供教学建议,标准突出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课程要素。,一、关于课标,2.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1)科学态度和科学的世界观 科学态度是人基于对科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和对科学发展的认识而形成的科学的信念和科学习惯。 好奇心 诚实 合作 创造力 科学的世界观是人们对自然界和

2、科学持有的一些基本的信念和态度,一、关于课标,2.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生物学基本知识 生物学基础知识包括基本的生物学概念、原理和规律。 (3)科学探究的方法与技能 科学探究活动通常是指学生们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4)科学、技术与社会(STS),二、关于教材,1、新课程教学内容的模块分析 (1)教材体系的变化 遗传与进化 基于人类对基因的本质、功能及其现代应用的研究历程这一主线,来构建生命的延续和发展这一知识体系。,二、关于教材,1、新课程教学内容的模块分析 (1)教材体系的变化 稳态与环境 以生物个体、种群、

3、群落和生态系统各个层次生命系统的稳态的维持为主线,构建生命系统的稳态与环境的关系,强化人体稳态的调控和健康,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干扰和保护这一知识体系。,二、关于教材,1、新课程教学内容的模块分析 (2)课程内容的总体变化 课程内容是根据课程目标以及与初中生物课程的衔接来选择的。 当代生物学已发展成为生命科学,原来许多描述性的科学事实已被组织到以概念、原理和规律构成的理论体系中。,二、关于教材,1、新课程教学内容的模块分析 (2)课程内容的总体变化 标准在“课程性质”部分明确提出:“高中生物课程将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生

4、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 标准把“倡导探究性学习”作为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明确指出:“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二、关于教材,1、新课程教学内容的模块分析 (3)必修模块内容的具体变化 分子与细胞模块整合了大纲教学内容中的“生命的物质基础”、“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及“生物的新陈代谢”三个章的内容 遗传与进化模块整合了原大纲教学内容“生殖和发育”、“遗传和变异”及“生物的进化”三章内容 稳态与环境模块整合了大纲教学内容必修部分中“生命活动的调节”、“生物与环境”与“人与生物圈”三章内容,二、关于教材,1、新课程教学内容的模块

5、分析 (4)每个模块科学方法教育的侧重点 从研究问题的思路上来说,必修1教材侧重在观察归纳法,必修2教材侧重在假说演绎法,必修3教材侧重在系统分析法。从具体的研究方法来说,必修1教材侧重在观察法和实验法,必修2教材侧重在演绎推理的方法,必修3教材侧重在调查法和数学模型的方法。,二、关于教材,1、新课程教学内容的模块分析 (4)每个模块科学方法教育的侧重点 分子与细胞模块观察与实验法,二、关于教材,1、新课程教学内容的模块分析 (4)每个模块科学方法教育的侧重点 遗传与进化模块假说演绎推理法,二、关于教材,1、新课程教学内容的模块分析 (4)每个模块科学方法教育的侧重点 稳态与环境模块系统分析和

6、数学模型的方法 系统分析是明确系统的边界后,在分析系统组成要素、层次结构的基础上,分析系统各组分间相互影响的定量关系,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利用计算机对系统结构优化,使系统具有功能整合作用的问题分析方法。,二、关于教材,2.新课程教学内容的教学建议 (1)课时安排,二、关于教材,2.新课程教学内容的教学建议 (1)课时安排,二、关于教材,2.新课程教学内容的教学建议 (1)课时安排,二、关于教材,2.新课程教学内容的教学建议 (1)课时安排,二、关于教材,2.新课程教学内容的教学建议 (2)教学要求 新课程标准中将知识的水平要求从低到高依次划分为:了解、理解和应用,技能水平要求从低到高依次划分

7、为:模仿和独立操作,情感水平要求从低到高依次划分为:经历、反应和领悟。 (见课标P5) 新课程标准中将观察或鉴别实验、验证实验、部分性探究实验、全程性探究实验和模拟性实验依次定为15级实验(探究)。,二、关于教材,2.新课程教学内容的教学建议 (2)教学要求 结合湖北省普通高中生物学科的实际教学情况而制定的“教学要求”分为“基本要求”、“发展要求”和“说明”三部分。 “基本要求”是从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出发,提出的普通高中学生必须具备的共同基础,是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的核心内容。,二、关于教材,2.新课程教学内容的教学建议 (3)教学建议 教学内容的建议 有5个版本:

8、朱正威、赵占良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张时新主编,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汪忠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刘植义主编,河北少儿出版社出版;吴相钰、刘恩山主编,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1 “细胞的分子组成”的内容标准与教学内容建议,1-1 “细胞的分子组成”的内容标准与教学内容建议,1-1 “细胞的分子组成”的内容标准与教学内容建议,12“细胞的结构”的内容标准与教学内容建议,12“细胞的结构”的内容标准与教学内容建议,12“细胞的结构”的内容标准与教学内容建议,13 “细胞的代谢”的内容标准与教学内容建议,13 “细胞的代谢”的内容标准与教学内容建议,13 “细胞的代谢”的内容标准与教学内容

9、建议,13 “细胞的代谢”的内容标准与教学内容建议,14 “细胞的增殖”的内容标准与教学内容建议,15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内容标准与教学内容建议,15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内容标准与教学内容建议,二、关于教材,2.新课程教学内容的教学建议 (3)教学建议 探究性实验的教学建议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进行农作物如玉米粒色的遗传分析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二、关于教材,2.新课程教学内容的教学建议 (3)教学建议 探究性实验的教学建议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模型 第3章 基因的本质

10、DNA结构模型的制作实验,二、关于教材,2.新课程教学内容的教学建议 (3)教学建议 探究性实验的教学建议 第4章 基因的表达 收集和整理有关生物科学新成果的报道资料 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调查社会人群的遗传病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影响专题资料搜集和分析,二、关于教材,2.新课程教学内容的教学建议 (3)教学建议 探究性实验的教学建议 第6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专题搜集生物变异在育种上应用的事例,包括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探究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二、关于教材,2.新课程教学内容的

11、教学建议 (3)教学建议 探究性实验的教学建议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调查体温的日变化规律 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的实验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资料分析促胰液素的发现 模型建构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二、关于教材,2.新课程教学内容的教学建议 (3)教学建议 探究性实验的教学建议 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二、关于教材,2.新课程教学内容的教学建议 (3)教学建议 探究性实验的教学建议 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

12、稳定性 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设计并制作生态缸 第6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搜集我国利用生物技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资料,三、关于探究性教学,1.探究性教学的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建构主义还认为:人的认识本质是主体的“构造”过程所有的知识都是我们自己的认识活动的结果学习并非一个被动的吸收过程而是一个以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过程。,三、关于探究性教学,1.探究性教学的理论基础 (2)多元智力理论 “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的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的能力”其基本性质是多元的 人有8种相对

13、独立的智力:它们分别是语文、逻辑 、空间 、肢体运作 、音乐 、人际 、内省 、自然探索 多元智能理论有助老师从学生的智能分布去更了解学生,三、关于探究性教学,2.探究性教学的特征 探究性学习就是指学生以类似或模拟科学家科学探究的方式所进行的学习 学习者围绕科学性问题展开探究活动 学习者获取可以帮助他们解释和评价科学性问题的证据 学习者要根据事实证据形成解释,对科学性问题做出回答 学习者通过比较其他可能的解释,特别是那些体现出科学性理解的解释,来评价他们自己的解释 学习者要交流和论证他们所提出的解释,三、关于探究性教学,3.探究教学的内容 提出科学的问题 根据已有的经验提出假设 收集证据 解释

14、 评估 交流和推广,三、关于探究性教学,4.探究性教学的类型 资料型探究性学习 科学史探究性学习 实验探究学习 调查探究学习,三、关于探究性教学,5.探究式教学的课堂实施 妙创问题情境,巧立探究课题 组织学生探究,提高综合素质 展示探究成果,交流彼此思想 归纳总结效果,进行教学反思,三、关于探究性教学,6.开展探究性活动的教学建议 了解教材中科学探究活动的类型 制订切实可行的探究活动教学计划 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技能水平及兴趣、性格等心理特征 精心做好探究活动的组织 深入做好探究活动的引导,探究性教学这是一种费时的教学,但如果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和发现理论,那么这是

15、我们所拥有的唯一方法。(艾伦柯林斯 ),参考书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朱正威,赵占良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刘恩山,汪忠主编.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解读.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研修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郑晓蕙主编.生物课程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陈维主编,高中新课程教学策略与备课指南.科学出版社.2007 陶西平,梅汝莉主编.多元智能与教学策略.开明出版社.2007 丁远毅主编.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指南.湖北科技技术出版社.2009,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