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pdf

上传人:ha****a 文档编号:136356945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484.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北京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北京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北京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北京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京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pdf(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北北京京版八年级生物版八年级生物(上册)(上册)知识点总结知识点总结 第第九九章章:动物运动:动物运动和行为和行为知识点总结知识点总结 1、动物的运动方式:动物的运动方式:水中运动的主要方式是游泳主要方式是游泳;陆地运动方式:爬行、行走、奔跑、跳跃爬行、行走、奔跑、跳跃。空中运动 基本方式:飞行飞行 动物运动的意义:动物运动的意义: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表现出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现象。动物通过 运动可以主动出击去获取食物,可以逃避敌害和迁徙到适宜的栖息场所,还可以完成求偶和交配等,这些 都有利于动物的存活,有利于生殖和繁衍种族有利于动物的存活,有利于生殖和繁衍种族。 2 2、运

2、动系统、运动系统 (1 1)运动系统的组成:骨、骨连结、骨骼肌运动系统的组成:骨、骨连结、骨骼肌(神经系统的调节与其他系统的配合) (2 2)运动系统的功能:支持、保护、运动 (3 3)骨:是一种器官,根据形态可以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4 4)骨的基本结构:骨膜、骨髓、骨质(骨松质、骨密质) 长骨的基本结构(1) :(结合图形记忆) 骨质:骨密质(致密而坚硬,主要分布在骨骺,骨干的 内侧) 骨松质 (疏松,主要分布在骨干外周) 骨膜:有神经、血管(为骨提供营养) ,成骨细胞(与骨成骨细胞(与骨 的长粗和骨折的修复有关的长粗和骨折的修复有关) 骨髓:骨干:幼年(红骨髓,有造血功能)

3、 成年(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 骨骺的骨松质里终生存在红骨髓 长骨的基本结构(2) :(结合图形记忆) 骨骺:骨松质(终生存在红骨髓) ,骺端的软骨层与骨的长骺端的软骨层与骨的长 长有关长有关 骨密质(外) :致密而坚硬,抗压、抗扭曲力强 骨干:骨松质(内) :疏松,使力均匀分布全骨 骨髓:幼年(红骨髓,有造血功能)成年(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 骨膜:有神经、血管,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的修复有关) 总之骨髓:幼年时骨髓腔与骨松质内的骨髓都为红骨髓,幼年时骨髓腔与骨松质内的骨髓都为红骨髓,有造血功能;成年后,骨髓腔内的红骨髓 被脂肪取代,称为黄骨髓,暂时性失去造血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可恢复造

4、血功能;终生具有终生具有造血功造血功 能的红骨髓位于骨松质内能的红骨髓位于骨松质内。 骨的生长包括两个方面:长长和长粗。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的修复有关;骺端 软骨层的细胞与骨的长长有关。 (5 5)骨的成分:骨是人体的钙库 有机物:以骨胶蛋白为主,与骨的韧性有关,可以燃烧,成人约三分之一 无机盐:以钙盐为主,与骨的坚硬性有关,溶于酸,成人约三分之二 此外还含有:水 (6 6)骨的成分和特性(注意为什么儿童少年的骨易变形,老人易骨折) 在成人骨中在成人骨中,有机物约占 1/3,无机物约占 2/3,所以骨既有硬度又有弹性; 在儿童少年的骨中,在儿童少年的骨中,有机物多于 1/3,则

5、这种骨的弹性大,硬度小;老年人的骨中无机物多于 2/3, 则这种骨的硬度大,易骨折。骨连结:不活动的骨连结、半活动的骨连结、活动 的骨连结(关节) (7 7)关节的基本结构:关节的基本结构: 关节面关节面 :包含关节头,关节窝 长骨的结构 2 关节囊关节囊(结缔组织) 关节腔:关节腔:有滑液,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 关节的附属结构:韧带:韧带:增强关节的牢固性 使关节运动灵活灵活的结构特点:关节面上覆盖着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关节软骨,缓冲运动时的震动与减 少运动时的摩擦。关节关节腔内的滑液腔内的滑液可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 使关节牢固牢固的结构特点:关节头、关节窝外外有由结缔组织组成的关节囊关

6、节囊,还有韧带加固,另外关 节头、关节窝多为一凸一凹,这样在运动时关节面也不易发生错位。 脱臼:指关节头从关节窝脱出的情况 骨折是指骨发生完全或不完全断裂的情况(发生骨折要特别 注意骨膜的保护) (8 8)骨骼:由骨与骨连结构成,例如:手骨、头颅、胸廓、骨盆等 骨骼 中轴骨 附肢骨:肢骨和带骨 (9 9) 人体有 206206 块骨,有 600 多块骨骼肌 (1010) 骨骼肌是一种器官,人的骨骼肌可以分为:头颈肌、躯干肌、四肢肌 骨骼肌 肌腱:结缔组织,分别附于相邻的骨上 肌腹:肌肉组织,骨骼肌收缩的部分 躯体运动的形成是由骨、关节、骨骼肌组成,其中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

7、的躯体运动的形成是由骨、关节、骨骼肌组成,其中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的 形成。形成。骨骼肌收缩时,牵引骨绕着关节活动,从而产生运动,这一过程是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完成。能量来 自于肌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11)一个运动通常是由多块骨骼肌协调完成的。 记住特例记住特例:一般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但手臂提重物时,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都收缩; 动物的行为知识要点动物的行为知识要点 1、动物的行为动物的行为: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受遗传物质的控制遗传物质的控制,这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先天

8、性行为先天性行为:一出生就会:一出生就会( (如如本能本能) )(课本课本 2424 页页) 后天学习行为后天学习行为:后天学习形成:后天学习形成 学习是指动物借助个体生活经验和经历,使自身行为发生的适应性变化的过程。 动物行为的意义:动物行为的意义:动物个各种行为可以使动物对环境的改变做出有利于生存的反应。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根据动物行为的功能动物行为的功能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繁殖取食行为、领域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繁殖 行为、 节律行为、 社群行为行为、 节律行为、 社群行为 (判断动物群体是否是一个社群: 群体中是否有首领, 群体中是

9、否有分工合作) 。 、动物行为的研究:观察法可以没有实验,但实验法离不开观察,实验法以观察法为基础。而且两种方 法的区别在于有没有对所研究的动物产生影响(观察法没有,实验法有)劳伦斯被称为“现代动物行为学 之父” 第第十十章: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知识要点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知识要点 1、生殖生殖是指生物产生后代和繁衍种族的过程,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命现象。生物体的体积增大、 体重增加的变化,就是生长生长。生物体的结构由简单到复杂,功能由不完善到完善的变化就是发育发育。 2、 男性生殖系统 女性生殖系统 睾丸睾丸: 分泌雄性激素,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产生精子 卵巢卵巢: 分泌雌性激素,产生卵细

10、胞分泌雌性激素,产生卵细胞 输精管输精管: 输送精子到阴茎 输卵管输卵管: 输送卵细胞到子宫,受精作用的场所受精作用的场所 阴茎阴茎: 排出精液和尿液 阴道阴道: 精子进入和婴儿出生的通道 附睾附睾: 促使精子成熟并暂储 子宫子宫: 胚胎发育的场所 3 3、胚胎在子宫内的发育时间为 280d280d 左右,这个过程称为妊娠(怀孕) 。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各种养 料和氧气。人的发育是从受精卵受精卵分裂开始的,,胚胎发育初期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卵黄,胚胎发育初期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卵黄。胚胎通过胎盘胎盘和 脐带脐带从母体母体内获得养料养料和氧气氧气,并排出废物。 青春期发育:青春期发育:青春期特点有

11、一、身高和体重突增(身高突增是主要是下肢骨增长,体重是骨骼、肌肉、 内脏迅速生长发育的结果) ;二、脑和内脏的功能趋于完善(大脑重量及神经细胞数目不再增加);三、性 发育和性成熟(第一性征: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第二性征:男性表现为长胡须、喉结突出、声音洪亮(第一性征: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第二性征:男性表现为长胡须、喉结突出、声音洪亮而而 低沉低沉。女性表现骨盆宽大、乳腺发达、声调较高。女性表现骨盆宽大、乳腺发达、声调较高) 。月经与遗精月经与遗精的出现标志着具有了生殖能力。计划生育 的基本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4 4、变态:变态:动物在从幼虫到成虫的发育过程中,幼虫的形态、生理、习性

12、等发生一系列显著的变化,称为 变态 不完全变态发育不完全变态发育:受精卵 若虫 成虫 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 受精卵 幼虫 蛹蛹 成虫 完全变态与不完全变态相比多了一个什么阶段?(答:多了一个蛹) 5. 青蛙发育的过程: 受精卵 蝌蚪 幼蛙 成蛙(变态发育) 青蛙发育的过程中呼吸器官的变化: 外鳃 内鳃 肺 青蛙和其他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是:青蛙和其他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是:卵生,体外受精,体外发育,变态发育(幼体和成体在形态 特征和生活习性上有很大的差异) 雌雄蛙抱对行为的意义:刺激雌蛙释放卵细胞,雄蛙释放精子,提高受精率 6、鸟类的生殖发育特点鸟类的生殖发育特点: : 卵生,体内受

13、精,体外发育(主要)。鸟卵(已受精)的结构 中, 胚盘:发育成雏鸡 卵黄:为胚胎的发育提供营养 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 系带:使得卵黄和胚盘免受震荡 气室:提供氧气 卵壳、外壳膜、内壳膜: 保护、防止水分蒸发 7. 有有性生殖性生殖: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 殖方式。 特点:后代具有较强的生活力和变异性。 无性生殖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特点:产生子代个体数量多,繁殖速度快、后代能保持母体的遗传性状, 不足:后代生活力会下降。 无性生殖的类型:营养生殖、分裂生殖、出芽生殖、孢子生殖无性生殖的类型:营养生殖、分裂生殖、

14、出芽生殖、孢子生殖 8.植物的生殖:1.种子繁殖(有性繁殖) 2.营养繁殖:扦插、嫁接(接穗和砧木)、压条(无性繁殖) 3.组织培养:(原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9. 低等动物低等动物、低等植物、微生物的无性生殖:、低等植物、微生物的无性生殖: 分裂生殖:如细菌、蓝藻、变形虫、眼虫等。 出芽生殖:如水螅、酵母菌酵母菌等。 孢子生殖:如根霉、青霉、曲霉等霉菌霉菌 4 第第十一章十一章章: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知识要点知识要点 一、一、遗传和变异现象 遗传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举例举例 :种瓜得瓜 变异变异:是指子代和亲代个体间的差异。举例举例 :一猪生九子,一窝十个相 1

15、 生物的性状生物的性状: :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 2 相对性状: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二、性状遗传的物质基础 基因是控制生物的性状基本单位基因是控制生物的性状基本单位。例:转基因超级鼠和小鼠。 生物遗传下来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 1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 DNA 片段。 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 3染色体 :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4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 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染色体是成对成对存在的,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基因基因 也是成对存在也是成对存在的。在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单成单存在的,即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 目的 2 倍 三、 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 1 在体细胞中,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位于成对的染色体相同的位置上,称为等位基因等位基因,包括显性显性 基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